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古诗文复习05礼记两则(原卷版+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古诗文复习06唐诗两首(原卷版+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现代文复习01社戏(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现代文复习02回延安(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现代文复习03大自然的语言(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现代文复习04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原卷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现代文复习04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原卷版+解析),共16页。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问题探究】
怎样理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这个说法?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说明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3.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4.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归纳总结】
科学发现——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
产生疑问——南极的恐龙来自哪里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紧密
恐龙无处不有 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 相连相互影响
研究价值——证明了地壳运动理论
撞击说
恐龙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斯石英形成原理——沙子受到巨大压力
肯定“撞击说” 斯石英出现地点 受巨大撞击的地方
被压扁的沙子 原子弹爆炸的场地
否定“火山说” 火山温度融化了岩石
火山地区没有斯石英
麦克霍恩研究证明——斯石英中的原子排列
恐龙灭绝的结论——灭绝原因是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
【主旨】
《恐龙无处不有》:
本篇课文首先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被压扁的沙子》:
本篇课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体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
课堂练习
(一)阅读《恐龙无处不有》,回答问题。
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 _。【说明对象】
6.文章第 8-15 段对“恐龙无处不有”的原因进行了科学推理,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说明思路】
最后一次泛大陆形成→① →泛大陆逐渐分离→② →恐龙化石无处不有
7.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说明文语言特点】
(1)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驮”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都”字为什么不能删去?)
答:
8.“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这句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
(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段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2.“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泛大陆?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那时指什么?
6.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被压扁的沙子(节选)
①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1)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③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④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⑤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⑥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2)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⑦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⑧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⑩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9.结合全文,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角度。
10.简要分析节选部分的说明思路。
11.第一段中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12.节选部分说明斯石英如何变成沙子,比说明沙子如何变成斯石英更详细,为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
被压扁的沙子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⑥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⑦1961年,一位名叫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⑧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⑨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⑩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⑪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⑫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⑬①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②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③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④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⑭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⑮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⑯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⑰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10.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11.根据文中内容,解释一下“火山说”理论的具体内容。
12.选文第⑬段各句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1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14.第②段中加点的“可能”“也许”两个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问题探究】
怎样理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这个说法?
这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领域。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至此,才对本文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正面作答。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说明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3.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前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湖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4.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会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由此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归纳总结】
科学发现——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
产生疑问——南极的恐龙来自哪里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紧密
恐龙无处不有 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 相连相互影响
研究价值——证明了地壳运动理论
撞击说
恐龙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斯石英形成原理——沙子受到巨大压力
肯定“撞击说” 斯石英出现地点 受巨大撞击的地方
被压扁的沙子 原子弹爆炸的场地
否定“火山说” 火山温度融化了岩石
火山地区没有斯石英
麦克霍恩研究证明——斯石英中的原子排列
恐龙灭绝的结论——灭绝原因是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
【主旨】
《恐龙无处不有》:
本篇课文首先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被压扁的沙子》:
本篇课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体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
课堂练习
(一)阅读《恐龙无处不有》,回答问题。
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 _。【说明对象】
6.文章第 8-15 段对“恐龙无处不有”的原因进行了科学推理,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说明思路】
最后一次泛大陆形成→① →泛大陆逐渐分离→② →恐龙化石无处不有
7.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说明文语言特点】
(1)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驮”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都”字为什么不能删去?)
答:
8.“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这句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
【答案】
5. _板块构造理论_
6.①恐龙生活在泛大陆② 每块大陆携恐龙而去
7.(1) “驮”字形象地说明了板块承载着大陆漂移时的样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 “都”是全部的意思,从范围上说明了每块大陆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恐龙化石这一事实,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8. ①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南极洲比作“全球的大冰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特点,并说明了恐龙化石难以发掘的原因。②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十分之九”准确地说明了南极洲冰的储量十分丰富,并说明了恐龙化石难以发掘的原因。
(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段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2.“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泛大陆?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那时指什么?
6.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答案:
1.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中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
2.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3.板块的漂移,使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个主要陆地就被称为泛大陆。
4.逻辑顺序。
5.泛大陆时期。
6.(1) “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
(2) “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被压扁的沙子(节选)
①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1)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③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④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⑤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⑥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2)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⑦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⑧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⑩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9.结合全文,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角度。
10.简要分析节选部分的说明思路。
11.第一段中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12.节选部分说明斯石英如何变成沙子,比说明沙子如何变成斯石英更详细,为什么?
【答案】
9.说明对象: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说明角度:以“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为证据进行说明的。
10.首先由科学家的发现引出斯石英形成话题。然后由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性质得出结论: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接着,指出事实: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恐龙灭绝年代的岩层中存在大量斯石英。最后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11.⑴列数字和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沙子被挤压后“变得极为致密”。⑵举例子,具体说明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12.因为只有详细说明斯石英如何在高温下还原成沙子,才可以排除斯石英是从地壳深处随着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的可能。排除这个可能,就可以推断斯石英是因外星撞地球而形成的,从而说明外星撞击是恐龙灭绝的唯一原因。(意思对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
被压扁的沙子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⑥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⑦1961年,一位名叫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⑧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⑨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⑩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⑪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⑫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⑬①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②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③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④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⑭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⑮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⑯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⑰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10.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11.根据文中内容,解释一下“火山说”理论的具体内容。
12.选文第⑬段各句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1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14.第②段中加点的“可能”“也许”两个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
10.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逻辑顺序。
11.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
12.D
13.举例子 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14.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这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古诗文复习06唐诗两首(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古诗文复习06唐诗两首(原卷版+解析),共18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古诗文复习05礼记两则(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古诗文复习05礼记两则(原卷版+解析),共19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古诗文复习04庄子两则(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课内古诗文复习04庄子两则(原卷版+解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