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石灰吟(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石灰吟(原卷版+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石灰吟(原卷版+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石灰吟(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石灰吟(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石灰吟(原卷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课文解析,感悟主题,写法鉴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有《于忠肃集》传世。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以御史职随明宜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宜宗赏识。“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于谦整伤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刺大军。瓦刺太师也先挟英宗通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他忧国忘身,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评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2.课文解析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石十分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 等闲:平常】
    ③首句点明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当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4 \* GB3 ④
    【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 4 \* GB3 ④“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过程,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高洁清白的人。
    3.感悟主题
    《石灰吟》托物言志,借石灰自吟来表现诗人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炼,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
    4.写法鉴赏
    托物言志
    诗中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石;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一一于谦。虽然他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但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高尚品格的石灰石,我们分明看到了在诗句的背后,站着一位立志清白做人的一一于谦。诗人借歌咏石灰石,自托其志,表现了高洁的情怀
    (一)阅读下列两首诗歌,完成第10-13题(6分)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朝(朝代)的于谦和清朝的____________(人名)。(2分)
    甲诗中的“等闲”意思是__________;乙诗中的“任”的意思是__________(2分)。
    12.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两首诗中的“千”和“万”两字准确地写出了石灰和竹子所经历的巨大痛苦的次数,可见它们的坚强不屈多么珍贵。
    甲诗中的“粉骨碎身”和“清白”本指石灰由石灰石烧成石灰粉,颜色洁白,在此处暗指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正直磊落的高尚节操。
    乙诗中的“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一个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可见竹子被迫抵抗“东西南北风”的袭击。
    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寓情于景,借情抒情。
    (二)阅读下列两篇选文,完成第5—7题(8分)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甲】诗的作者是明代的________(人名),【乙】文选自《孟子》,这本书与《大学》、《中庸》、《_________》(书名)合称为“四书”。 (2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石灰吟__________ (2)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
    7.【甲】诗作者抓住石灰特点,托物言志,诗中“清白”既指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乙】文以设问形式,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这个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4分)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本诗的作者是明朝诗人__________。(2分)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石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B.“烈火焚烧若等闲”中,说的虽然是石灰石,但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中,“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D.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作者在寓情于景,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四)阅读下列两篇选文,完成第5-7题(8分)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甲】诗的作者是明代的 (人名),【乙】文选自《孟子》,这本书与《大学》、《中庸》、《 》(书名)合称为“四书”。(2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石灰吟。 吟:
    (2)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
    7.【甲】诗作者抓住石灰特点,托物言志,诗中“清白”既指 ,又指
    【乙】文以设问形式,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这个观点是
    (4分)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等闲”的意思是 。(2分)
    10.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六)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5—6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清白”两字,一语双关,既指 ,又喻 。(2分)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千锤万凿”写出了石灰开采过程中的艰辛。
    B.“若等闲”主要表现出石灰烧制过程的容易。
    C.“浑不怕”蕴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D. 此诗为七言绝句,作者借石灰表达他的志向。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2分)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2分)
    ( )粉骨碎身,(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八)阅读下文,完成第6~7题。(4分)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啬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这首诗是_______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_____________(体裁)。(2分)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容易。
    B.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 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C.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 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D.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九)阅课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石灰吟》是一首___________诗,使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2分)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石灰石)只有经过干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烈火的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自留在人间。
    B.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C.诗人在吟称石灰时,采用了比喻于法,这种修辞方式,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把石灰人格化,
    D.诗人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骨身”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石灰吟
    1.知识链接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有《于忠肃集》传世。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以御史职随明宜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宜宗赏识。“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于谦整伤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刺大军。瓦刺太师也先挟英宗通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他忧国忘身,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评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2.课文解析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石十分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 等闲:平常】
    ③首句点明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当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4 \* GB3 ④
    【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 4 \* GB3 ④“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过程,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高洁清白的人。
    3.感悟主题
    《石灰吟》托物言志,借石灰自吟来表现诗人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炼,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
    4.写法鉴赏
    托物言志
    诗中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石;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一一于谦。虽然他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但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高尚品格的石灰石,我们分明看到了在诗句的背后,站着一位立志清白做人的一一于谦。诗人借歌咏石灰石,自托其志,表现了高洁的情怀
    上海市罗南中学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列两首诗歌,完成第10-13题(6分)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朝(朝代)的于谦和清朝的____________(人名)。(2分)
    甲诗中的“等闲”意思是__________;乙诗中的“任”的意思是__________(2分)。
    12.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两首诗中的“千”和“万”两字准确地写出了石灰和竹子所经历的巨大痛苦的次数,可见它们的坚强不屈多么珍贵。
    甲诗中的“粉骨碎身”和“清白”本指石灰由石灰石烧成石灰粉,颜色洁白,在此处暗指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正直磊落的高尚节操。
    乙诗中的“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一个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可见竹子被迫抵抗“东西南北风”的袭击。
    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寓情于景,借情抒情。
    (二)阅读下列两首诗歌,完成第10-13题(6分)
    10、明;郑燮(郑板桥)
    标准:一空1分,错别字不得分,写“板桥”二字不得分。
    平常;任凭
    标准:每空1分。“平常”写成“像平常一样”不得分;“任凭”写成“凭”,也算1分。
    B
    标准:选对2分,选错0分。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中南校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列两篇选文,完成第5—7题(8分)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甲】诗的作者是明代的________(人名),【乙】文选自《孟子》,这本书与《大学》、《中庸》、《_________》(书名)合称为“四书”。 (2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石灰吟__________ (2)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
    7.【甲】诗作者抓住石灰特点,托物言志,诗中“清白”既指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乙】文以设问形式,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这个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4分)
    5.于谦 《论语》(每空1分)
    6.(1)吟诵;歌颂。(2)教;传授。(每空1分)
    7.清清白白的颜色/石灰白白的颜色、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每空1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2分,意对即可)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本诗的作者是明朝诗人__________。(2分)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石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B.“烈火焚烧若等闲”中,说的虽然是石灰石,但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中,“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D.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作者在寓情于景,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答案】1.于谦 2. D
    浦东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测试和答案
    (四)阅读下列两篇选文,完成第5-7题(8分)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甲】诗的作者是明代的 (人名),【乙】文选自《孟子》,这本书与《大学》、《中庸》、《 》(书名)合称为“四书”。(2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石灰吟。 吟:
    (2)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
    7.【甲】诗作者抓住石灰特点,托物言志,诗中“清白”既指 ,又指
    【乙】文以设问形式,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这个观点是
    (4分)
    【参考答案】
    于谦 《论语》
    (1)吟诵
    教诲
    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指高尚的节操。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等闲”的意思是 。(2分)
    10.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9.平常(2分)
    10.D(2分)(不是“直接”)
    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六)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5—6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清白”两字,一语双关,既指 ,又喻 。(2分)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千锤万凿”写出了石灰开采过程中的艰辛。
    B.“若等闲”主要表现出石灰烧制过程的容易。
    C.“浑不怕”蕴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D. 此诗为七言绝句,作者借石灰表达他的志向。
    二、
    【答案】
    1.石灰洁白的本色;人的高尚节操
    2.B
    【解析】
    5.本题考查了诗歌中词语的理解。《石灰吟》一诗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诗人以石灰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石灰的颜色,二是指诗人高尚的节操。
    6.本题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2分)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2分)
    ( )粉骨碎身,( )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
    9、明 于谦
    10、即使……也……
    (八)阅读下文,完成第6~7题。(4分)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啬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这首诗是_______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_____________(体裁)。(2分)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容易。
    B.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 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C.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 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D.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答案】
    6.明 七言绝句 7.A
    (九)阅课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石灰吟》是一首___________诗,使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2分)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石灰石)只有经过干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烈火的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自留在人间。
    B.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C.诗人在吟称石灰时,采用了比喻于法,这种修辞方式,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把石灰人格化,
    D.诗人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骨身”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答案】
    6.托物言志 象征 7.C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竹石(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竹石(原卷版+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课文解析,感悟主题,写法鉴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学奕(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学奕(原卷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课文解析,感悟主题,写法鉴赏,非然也,解释加点字,翻译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迢迢牵牛星(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迢迢牵牛星(原卷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感悟主题,写法鉴赏,下列队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石灰吟(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