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迢迢牵牛星(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学奕(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北京的春节(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表里的生物(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匆匆(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竹石(原卷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竹石(原卷版+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课文解析,感悟主题,写法鉴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兴化(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人,祖籍苏州。康熙时为秀才,雍正十年(1732)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登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2.课文解析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5 \* GB3 ⑤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6 \* GB3 ⑥
【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
= 5 \* GB3 ⑤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利,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 “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 “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 6 \* GB3 ⑥后两句再深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洞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诗人用“千” “万”两个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3.感悟主题
《竹石》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通过刻画劲竹的形象,表现诗人面对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面背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做骨。
4.写法鉴赏
托物言志
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诗人郑燮高尚人格的化身,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并且托岩竹的坚忍顽强,言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做气。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 《竹石》作者是_______朝的郑燮,他的号是____________。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二)诗词赏析(4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 “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5.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以传达出它的神韵。
B. “千磨万击”写磨难之甚,“东西南北”写困苦无处不有,凸显了竹遭受的打击之大。
C. 诗歌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傲风骨。
D. 全诗着力表现了竹子的坚劲,是一首赞美了岩竹的咏物诗。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题材)诗。(2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 “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 本诗借景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四)诗词阅读(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_____(人名)。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 “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 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4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 ________。(2分)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借“物”来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或人生态度。
B.“破岩”“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可见竹生长环境之恶劣。
C.《竹石》“还坚劲”中的“还”体现了竹对磨难的轻视、不在乎。
D.《竹石》借竹表达了无论有多少来自外界的影响,都要傲然挺立、坚劲刚强。
(六)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1〜2题。(4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本诗的体裁是 。(2分)
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 “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生动形象。
B. “破岩”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C. “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D.全诗语言质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命淸髙的态度。
竹石
1.知识链接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兴化(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人,祖籍苏州。康熙时为秀才,雍正十年(1732)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登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2.课文解析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5 \* GB3 ⑤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6 \* GB3 ⑥
【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
= 5 \* GB3 ⑤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利,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 “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 “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 6 \* GB3 ⑥后两句再深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洞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诗人用“千” “万”两个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3.感悟主题
《竹石》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通过刻画劲竹的形象,表现诗人面对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面背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做骨。
4.写法鉴赏
托物言志
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诗人郑燮高尚人格的化身,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并且托岩竹的坚忍顽强,言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做气。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 《竹石》作者是_______朝的郑燮,他的号是____________。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答案】2. ①. 清 ②. 板桥
3. 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咏物诗。
【3题详解】
考查炼字赏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咬”“立”赋予竹子人格化。运用拟人手法,“咬”字把竹拟人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咬”“立”这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的环境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无所畏惧。
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诗词赏析(4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 “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5.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以传达出它的神韵。
B. “千磨万击”写磨难之甚,“东西南北”写困苦无处不有,凸显了竹遭受的打击之大。
C. 诗歌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傲风骨。
D. 全诗着力表现了竹子的坚劲,是一首赞美了岩竹的咏物诗。
【答案】4. 任凭 5. C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是: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任:任凭。
【5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后两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并不是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傲风骨”。故选C。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题材)诗。(2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 “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 本诗借景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答案】1.咏物 2.D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诗词阅读(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_____(人名)。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 “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 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答案】6. ①. 清 ②. 郑燮 7. D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文学常识识记。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
D.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因此是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不是“借物抒情”,故选D。
上海市傅雷中学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4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 ________。(2分)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借“物”来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或人生态度。
B.“破岩”“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可见竹生长环境之恶劣。
C.《竹石》“还坚劲”中的“还”体现了竹对磨难的轻视、不在乎。
D.《竹石》借竹表达了无论有多少来自外界的影响,都要傲然挺立、坚劲刚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8.清代(1分) 郑燮(1分)
9.C
(六)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1〜2题。(4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本诗的体裁是 。(2分)
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 “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生动形象。
B. “破岩”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C. “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D.全诗语言质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命淸髙的态度。
【答案】
1.七言绝句 2.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学奕(原卷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课文解析,感悟主题,写法鉴赏,非然也,解释加点字,翻译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迢迢牵牛星(原卷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感悟主题,写法鉴赏,下列队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古诗文复习-石灰吟(原卷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课文解析,感悟主题,写法鉴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