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1 元素
展开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
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通过第1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
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
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考点11 元素
一、元素
1.概念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如18O、16O、O2﹣中的“O”,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都为8,统称为氧元素。
注意: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而不是其他粒子数。
(2)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3)同种元素可以组成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4)同种元素可以形成性质不同的粒子。如Fe、Fe2+、Fe3+等。
(5)划分不同种类元素的标准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是中子数、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2.分类
3.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2)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碳、氢、氮等。
4.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5.原子、分子、元素、物质的相互关系
二、元素符号
1.写法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用H表示氢元素。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氦的元素符号是He。
2.表示意义
(1)宏观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如H表示氢元素;
②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表示一种物质,如Fe表示铁这种物质。
(2)微观意义
①表示一种原子;
②表示一个原子。如H表示氢原子或一个氢原子。
注意:
如果元素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不是“1”,则该符号只有微观意义,不再具有宏观意义。如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1.元素周期表的定义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2)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
(3)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
考向一 元素
典例1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④表示的是一种元素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解析】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它们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错误;B、②④质子数相同,表示的是一种元素,正确;C、①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氧,③④表示的元素分别是金属元素钠和镁,错误;D、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所以①表示的是阴离子,④表示的是阳离子,错误。故选B。
【答案】B
1.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 (2020福建省卷)“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A. 单质B. 元素
C. 金属D. 维生素
3.(2020·濮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B.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钾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考向二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典例2 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
【解析】元素符号在书写时要遵循的原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A、金的元素符号应是Au,错误;B、锰的元素符号是Mn,正确;C、氦的元素符号应是He,错误;D、银的元素符号应是Ag,错误。故选B。
【答案】B
4.(2020·濮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是
A.碳、钙B.钛、锡C.硫、硒D.铅、铂
5.(2019·湘潭中考)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B.OC.HD.Fe
6.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Al3+——铝离子 B.2K——2个钾元素
C.F2——2个氟原子 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
考向三 元素含量分布
典例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C.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金属元素一般带“钅”字旁,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而不是氧气,错误;C、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正确;D、金刚石硬度很大,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正确。故选B。
【答案】B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Si、O、Fe、Al QUOTE Al B.O、Si、Al、Fe
C.Al、Fe、Si、O D.O、Fe、Al、Si
考向四 元素周期表
典例4 (2020·来宾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2019年10月1日,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活动中用到许多化学知识。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兵礼炮为活动拉开序幕,礼炮炮身(特殊钢材)涂刷了油漆,不仅使炮身变得美观还可防锈。铁会生锈属于铁的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鸣炮时无外抛物,无环境污染。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2)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时,拉出一条彩色烟带,产生烟带的药品除燃料外还有锌、氯化铵、三硫化二锑等。
①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X↑+HCl↑,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是锑元素在周期表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锑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
C.锑原子的中子数为51
D.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SbS3
【解析】(1)铁生锈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生成,所以铁会生锈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空气污染物主要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用颗粒物,故选AB。
(2)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X↑+HCl↑,反应前含有1个N原子,4个H原子,1个Cl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H原子,1个Cl原子,故X中含有1个N原子和3个H原子,所以其化学式为NH3;
②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锑,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故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1,表示原子序数为5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1,故错误;D.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所以三硫化锑的化学式为Sb2S3,故错误。故选B。
【答案】(1)化学 AB(2)①NH3 ②B
8.(2020甘肃金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④属于同种元素B.①④均表示离子
C.③④化学性质相似D.②和③可形成化合物AlCl3
9.(2020安徽中考) 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C. 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g
D. 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10. (2020广东省卷)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的原子序数是39
C.钇的相对原质量是88.91克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1.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锌Zn B.锰MN C.氯Al D.贡Hg
2. (2020吉林省卷)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电子层数B.质子数
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
3.食用低钠高钾盐,能够预防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这里的“钠”“钾”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单质
4.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之最”知识的部分归纳,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a
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C
D.使用最广泛的金属:Fe
5.(2020·池州市东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同种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C.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所以不同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一定不相同
D.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中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6.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7.(2020·贵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和Al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B.第二周期的三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C.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D.Li与N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8.(2020云南省卷)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B.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元素符号是Ti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9.(2020年海南中考)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 13
B.该原子易失去电子
C.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10.(2020吉林长春)锌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新标准由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锌元素属于_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1.(2020·赣州市石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D中m的值为_____,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中共有_____种元素。
(3)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4)图C表示某元素的粒子,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它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中的_____(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①N ②O ③F ④Ar
12. (2020云南昆明)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______个质子,一个含有____________个电子。
1.(2019·北京中考)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MgB.ZnC.ClD.Ag
2.(2019·南京中考)“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3.(2019·吉林中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A.侯德榜B.屠呦呦C.门捷列夫D.拉瓦锡
4.(2019·天津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
5.(2019·昆明中考)氟元素与硅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质子数不同
6.(2019·河南中考)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镝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
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
D.稀土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
7.(2019·深圳中考)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8.(2019·安徽中考)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g
9.(2019·潍坊中考)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10.(2019·海南中考)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
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
11.(2019·郴州中考)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所示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2)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
(3)②所示元素与③所示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4)含上述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肥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填名称)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_周期。
12.(2020四川成都)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氟元素:FB. 60个碳原子:C60
C. KI:碘酸钾 D. 氯化钡:BaCl
13.(2020年北京中考)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 H2SB. P2O5C. AgNO3D. H2O
14.(2018·上海中考)有关元素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B.化学变化中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D.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
15. (2020山东滨州)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
(3)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_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16.(2018·达州中考)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
(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________。
17.(2020四川达州)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不同;
(2)表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元素;
(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 相同。
变式拓展
1.【答案】A
【解析】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
2.【答案】B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生素。故选B。
3.【答案】C
【解析】A、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显电性,故B不正确;C、钾元素和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则化学性质相似,故C正确;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为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D不正确。故选C。
4.【答案】B
【解析】A、碳、钙元素符号为C、Ca,第一个字母相同,故A不正确;B、钛、锡元素符号为Ti、Sn,第一个字母不相同,故B正确;C、硫、硒元素符号为S、Se,第一个字母相同,故C不正确;D、铅、铂元素符号为Pb、Pt,第一个字母相同,故D不正确。故选B。
5.【答案】D
【解析】A、N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B、O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C、H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A
【解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Al3+可表示铝离子,正确;B、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K可表示2个钾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错误;C、F2可表示1个氟分子,1个氟分子中含有2个氟原子,错误;D、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SO3可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不是表示3个二氧化硫分子,错误。故选A。
7.【答案】B
【解析】地壳中元素含量从高到低的四种元素是氧(O)、硅(Si)、铝(Al)、铁(Fe),B选项正确。故选择B项。
8.【答案】C
【解析】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③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B、①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均表示离子,不符合题意;
C、③④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符合题意;D、质子数=原子序数,13号元素是铝元素,通常显+3价,17号元素是氯元素,通常显-1价,故②和③可形成化合物AlCl3,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D
【解析】A、由“石”字旁可知,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5,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D、氮、磷、钾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从名称来分析,钇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B、从图中可知,钇的原子序数为39,B正确;C、从图中可知,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一般不带单位,C错误;D、根据原子的序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D正确。故选C。
考点冲关
1.【答案】A
【解析】元素符号在书写时要遵循的原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A、锌元素的元素符号是Zn,正确;B、锰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n,错误;C、氯元素元素符号是Cl,错误;D、Hg是汞元素的元素符号,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B。
3.【答案】A
【解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所以此题中的“钠”“钾”指的是元素,故选A。
4.【答案】B
【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A说法正确;B、钙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但人体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碳、氢、氮等,故B说法错误;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故C说法正确;D、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故D说法正确。故选B。
5.【答案】D
【解析】A、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错误;B、分子只能和构成它的原子比较大小不能和其他的原子比较大小,故错误;C、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不同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可以相同,如H2O2和H2O,故错误;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A、氖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为Ne;1个硅原子就是硅元素符号前面加上1或者省略,所以为Si;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数字为1可省略,故钠离子表示为Na+;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电子层数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故选项正确;C、铁为金属,为原子直接构成而非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而非原子构成;硫酸铜由离子构成,故选项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原子团,故选项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A、Na+核外电子排布为,Al3+核外电子排布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法正确;B、第二周期的锂和铍属于金属元素,硼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错误;C、原子有几个电子层数,则该元素位于第几周期,说法正确;D、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Li原子与N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故选B。
8.【答案】A
【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2,不是中子数,选项A错误;B、由“钛”的偏旁“钅”可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B正确;C、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钛的元素符号是Ti,选项C正确;D、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选项D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A. 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是铝元素,铝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3,此选项正确;
B. 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此选项正确;
C. 由“金”字旁可知,铝元素为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D. 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元素就位于第几周期,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0.【答案】(1)65.38 ;(2)金属;(3)失去
【解析】(1)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位置在锌的下方,因此为65.38;(2)锌元素汉字名称中含有“钅”旁,属于金属元素;(3)通过锌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观察到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少于4个,易失去两个电子变为阳离子,故填:失去。
11.【答案】(1)17 得到 (2)4 (3)Na+ (4)三 ②
【解析】A表示氢原子、B表示钠离子、C表示硫原子、D表示氯原子、E表示硫离子。
(1)图D表示氯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2+8+7=17,m的值为17,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图中共有氢、钠、硫、氯4种元素。
(3)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B钠离子:Na+。
(4)图C表示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有6个电子,它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①N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5个电子;②O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6个电子;③F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7个电子;④Ar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故选②。
12.【答案】(1)Be ;(2)电子层数;(3)不相似;(4)Ne;(5)15 ;10
【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Be;(2)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电子层数相同;(3)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4)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钠元素是11号元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Na+;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根据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5,则一个磷原子中有15个质子;每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电子,每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电子,所以NH4中共有11个电子,而铵根离子(NH4+)是由NH4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所以一个铵根离子(NH4+)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1-1=10。
直通中考
1.【答案】C
【解析】A、Mg是镁元素的元素符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B、Zn是锌元素的元素符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C、Cl是氯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旁,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D、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中的“碘”指的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
3.【答案】C
【解析】A、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错误;B、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故选项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元素是氧元素,故A正确;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故B错误;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故C错误;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故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不同,核电荷数就不同,或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选D。
6.【答案】A
【解析】A、镝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该选项说法正确;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该选项说法正确;D、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7.【答案】D
【解析】A、钪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4.9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这是因为第二层电子数最多是8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碳原子和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13,碳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3,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也可能是变为原子,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四个小方格中表示的元素名称分别是镓、锗、砷、硒,砷、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大于69.72,故错误;C、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31,故正确;D、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34,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2,故错误。故选C。
11.【答案】(1)(2)8(3)Na2S(4)氮(5)三
【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①所示原子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3)由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②所示元素是钠元素,③所示元素是硫元素,二者构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化学式是Na2S。
(4)含氮元素的化肥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12.【答案】A
【解析】A、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则氟元素元素符号为F,故A正确;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60个碳原子表示为60 C,故B不正确;C、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故C不正确;D、氯化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氯化钡的化学式为BaCl2,故D不正确。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H2S中氢元素、硫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P2O5中磷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AgNO3中银元素为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D、H2O中氢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A、混合物中元素不一定以化合态存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磷元素以游离态存在,错误;B、化学变化中元素存在形态不一定发生改变,例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时,碳元素都是以游离态存在,错误;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错误;D、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例如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正确。故选D。
15.【答案】(1)二;非金属;(2)失 ; ;(3)S
【解析】(1)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横行,即位于第二周期,该元素是“氮元素”,由元素名称可知为“气”字头,它属于非金属元素;(2)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为Na,如图所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1,通常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时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1”通常省略不写,则钠离子的符号是;(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氧元素与S的化学性质相似。
16.【答案】(1)氮元素H2O
(2)S三
(3)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氮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明X元素核外电子数是16,则X元素是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硫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3,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7.【答案】(1)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2)硫(或S);(3)失去;(4)电子层数
【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表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硫(或S)元素,因为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所以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失去电子;(4)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数相同。
18.【答案】(1)①8②2③F−④二氧化硫
(2)①水分子
②2Na+2H2O===2NaOH+H2↑
【解析】(1)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②上表所列的6种元素中,只有氢、氦两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为1,故位于第一周期的元素有2种。③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带一个负电荷,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氟离子的符号为F−。④由上表中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该化合物为二氧化硫。(2)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区别
项目
元素
原子
定义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含义
宏观概念不论个数只论种类
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使用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几种原子
A
氖气的化学式——
1个硅原子——
1个钠离子---
B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C
铁——由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
硫酸铜——由离子构成
D
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0 原子的结构: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原子的结构,离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9 分子和原子: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9 分子和原子,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分子,原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8 氧气的制取: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8 氧气的制取,共2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