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1页
    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2页
    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共10页。
    1、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2、使用好恰当的工具书和语文课本
    3、书写工整规范
    4、大量积累生动活泼的信息
    5、勤于练笔
    6、尝试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7、考点知识各个击破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考生必须对各个知识点弄清楚弄明白,做到各个击破,才能在今后的高考中胜券在握。
    (1)基础知识 (2)古代诗文的复习 (3)现代文阅读复习 (4)语言运用
    8、作文备考———“先死后活”
    总之,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一定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槌,而要依照考点,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展开。在首轮复习中要坚决做到定点打桩,桩桩得力,为六月高考的辉煌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修订版)新增加的考点,这个新考点在2017年全国新课标三套语文试卷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均有明显体现。其实,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多年考查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作为论述文的三要素,一直涉及其中,只是没有单独作为考点列出来而已。在2017年新修订的高考大纲中,明确列出了这个考点,表明对这方面的考查将会更加重视,今后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设置上也会进一步强化。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修订版)明确界定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选材范围和考查目标:“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新增加“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将是今后几年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主要考查目标之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艺术家在曲阜想向路边的老大娘问路,于是先客气地打了个招呼:“大娘,您吃饭了吗?”大娘回答说:“食久矣。”艺术家不禁感慨万分:曲阜真不愧是孔圣人的故乡,连老太太说话都是先秦古汉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方言,则为语言的艺术锦上添花。文康用北京话写的《儿女英雄传》,邹必显用扬州话写的《飞砣子传》,韩子云用苏州话写的《海上花列传》……都是小说作品中的奇葩。而江苏昆曲、苏州评弹、安徽黄梅戏、京韵大鼓、闽南南音、客家山歌、陕北民歌、山东梆子、东北二人转……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以方言来表现的艺术形式。如果没有方言,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怪乎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曾言道:“方言式微,文化遗产保护将成空中楼阁。”
    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方言的确日渐式微,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方言资源流失”现象。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6岁到14岁孩子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普通话,但52%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同样,福州的很多中小学生不会说福州方言,甚至同一家庭内的成员之间都互讲普通话,这引起了老一代福州人的忧虑,以至于福州市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实行“双语”制度,争取把福州话列入国家保护工程。沪语专家也对上海方言的现状忧心忡忡:年轻一代对上海话相对疏离,上海话中有特色的、在普通话中没有的70多个单音动词已在如今的年轻人口中绝迹……罗素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参差多态的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缩减。
    事实上,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二者并不矛盾,国家语委的负责人也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只是方言作为弱势语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交通的发展、大规模移民的流动、影音媒体的传播,逐渐向中心城市趋同,向强势文化靠拢,语言环境日益缩小。好在从2008年10月起,国家语委展开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计划调查、收集并保存当代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实态、有声语料,录制“原汁原味”的声音,比如苏州方言已于第一批录音存入了国家数据库。当然,方言最根本的归宿,是民间,而不是博物馆。
    (原文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语委的负责人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不是要禁止和消灭方言。
    B.国家语委展开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切实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方言式微”的问题。
    C.方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正在逐渐向中心城市趋同,向强势文化靠拢,语言环境日益缩小。
    D.我们挽救方言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多样化,不是仅仅做几盒录音存放起来,而是要保存在民间。
    【答案】B
    【解析】B项,“切实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方言式微’的问题”在文中没有依据,属无中生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人类共同财富
    黄民兴
    文化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分为村落、社区、城镇、部落、民族、地区、国家、大洲、教派、宗教等,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科技和交通运输等的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并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圈。具体地看,各个人类群体在不同领域的文化需要一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来组织,从而形成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组织型文化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与主流文化(如儒家思想),而且二者本身也存在紧密联系。历史上,语言和宗教、主流文化是形成区域文化和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因素,如基督教文化圈(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教文化圈(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梵语、巴利语)和儒家文化圈(汉语)。
    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人类对世界不同认知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表达,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多样性的存在促使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学习,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序言确认,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围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并希望在承认文化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发展文化间交流的基础上开展更广泛的团结互助。因此,文化多样性既是世界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也是一种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就是既要认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恪守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这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当前,文化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依然需要我们尽力维护,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似,能够帮助人类应对世界资源的有限性。从自然的角度看,地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密不可分。生物多样性为文化多样性提供物质基础,文化多样性反过来又反映不同人类群体对其所处环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因此,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人类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从而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文化,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多姿多彩。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待不同文化,我们必须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使人类文明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文化多样性的特点的具体分析论证不同文化是人类共同财富的观点。
    B.文章在讨论文化圈问题前介绍了文化的不同层次以及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等内容。
    C.为证明文化多样性在当今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的写作手法。
    D.文章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论证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的时代性是指该文化在社会发展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它反映的是世界各民族在相同时代或相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落后与先进之别;文化的民族性是指各个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质,特别是各自的不同传统。
    具体到我国近代以来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应当区分两个不同阶段。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阶段。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落后,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感到需要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和新文化,借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在这种情况下,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乃是落后向先进学习的过程,因而可看作是古今问题,而不是中西问题。哲学家冯友兰说:“在中国近代史中,所谓中西之分,实际上是古今之异。以中学为主,对西学进行格义,实际上是以古释今;以西学为主,对中学进行格义,实际上是以今释古。”二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中国早已走出救亡时期,而处于国家强盛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因而,现代的中西关系就不再是落后与先进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我们学习西方不再是追求西方化、西学化,而是追求国际化、世界性等。
    从文化的民族性来说,确实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各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西文化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彼此各有特色。学习西方文化,我们不能光点头,也不能光反对,而是要吸收、利用和超越西方文化,以形成自己更高水平的民族文化。在中西哲学关系上,哲学家贺麟既不主张全盘西化,又反对中体西用,而是提出“化西”的中国哲学。他认为,正如宋明理学不是“佛化”的中国哲学,而是“化佛”的中国哲学,现今的中国哲学也不能是“西化”的中国哲学,而只能是“化西”的中国哲学。
    至于古代与现代的关系,我们所理解的古代经典实际上是过去与现在的综合,也就是古代经典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沟通。比如,我们所理解的古希腊、柏拉图已不是当时的古希腊、柏拉图,而是我们此时的古希腊、柏拉图,我们对他们的思想情感已不是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古典型或经典型不只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古典型、经典型不是自在存在,其真理并不自在持存。古典型或经典型的东西就是那种经过不同时代检验而保存其真理的东西。我们对古代经典进行理解,这种理解永远是过去与现在的综合、陌生性与熟悉性的综合、他者与自我的综合。
    (摘编自洪汉鼎《正确把握文化上的中西古今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的时代性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进程中具有的历史地位。
    B.西方化、西学化从来不是我们的文化追求,如今我们追求的是文化的国际化、世界性等。
    C.文化本身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无高低之分,学习外来文化主要是提高本民族文化水平。
    D.我们所理解的古代经典是一个既是历史性又是现代性的概念,是过去与现在的综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讨论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的特征前,文章解释了民族文化具有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B.文章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具有的特征和需要学习的内容方面,论证了文化的中西古今关系。
    C.写宋明理学是“化佛”的中国哲学,是为类比论证现今的中国哲学应是“化西”的中国哲学。
    D.文章提到古希腊、柏拉图,为论证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古代和现代特征提供了例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民族各自不同的传统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就没有文化的民族性。
    B.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关系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中国文化的以古释今以今释古、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
    C.因为中西哲学关系,所以我们学习西方文化要遵从吸收、利用和超越原则。
    D.如果我们不从综合性的视角分析古代经典,就不能完全理解古代经典的精髓。
    一、【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 = 1 \* ROMAN I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二【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闯关检测
    1.D
    2.D
    【解析】“为论证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古代和现代特征提供了例证”错误,举古希腊、柏拉图的例子是为了论述古代经典是过去和现在的综合,而不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3.C
    【解析】强加因果,如何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不是仅从中西哲学关系上就能概括原因的。
    高考链接

    1.D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项,混淆是非。“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原文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而且结合“照着讲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
    2.A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
    3.B

    1.D
    【解析】A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项,说法绝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D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的正确结论。
    2.C
    【解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
    3.B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名师点睛
    1.论点。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2.论据。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证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指经过时间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详略。
    2.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

    相关学案

    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8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8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共23页。

    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7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7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共26页。

    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6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6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共28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