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片区十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片区十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
A.落叶、豌豆种子、杨树、鲨鱼B.金鱼、钟乳石、水杉、人
C.鹦鹉、珊瑚、草履虫、狮子D.苔藓、仙人掌、企鹅、变形虫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
A.生物圈的范围约在海平面以下11000m和海平面以上10000m之间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组成的
D.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组成生物圈
3.我们吃话梅时,会分泌许多唾液,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B.应激性C.繁殖D.呼吸
4.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竹节虫的形态、颜色都与竹枝极为相像,那么竹节虫这种适应环境的方式应属于( )
A.拟态B.保护色C.模仿D.警戒色
5.下列俗语或诗词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B.葵花朵朵向太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蚁穴溃堤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此诗句中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光B.温度C.水D.空气
7.“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B.合作C.捕食D.共生
8.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
9.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校园B.一棵桃树C.一条小溪D.一块稻田
10.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 )
A.拉马克B.哈维C.达尔文D.沃森
11.在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了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看法.这应属于实验探究中________的步骤(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收集相关信息D.分析实验现象
12.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系统B.组织C.器官D.细胞
13.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大豆B.蘑菇C.变形虫D.蚂蚁
14.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左下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
15.小明用显微镜观察到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后特别兴奋,一边向同学描述,一边把显微镜挪给小强观察,结果小强什么也没看到。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C.改变了光圈的大小D.改变了反光镜的采光方向
16.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17.下图是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操作可能是( )
A.涂抹不均B.盖盖玻片不当C.染色不均D.放大倍数过大
18.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候,若正好遇上阴天,应选择( )
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
19.红苋菜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若放入开水煮过后,水立刻变成红色。原因是( )
A.细胞质受热后产生红色
B.煮过后,细胞膜透性被破坏,失去选择透过性
C.叶绿素受热被破坏了
D.煮过后,红色从细胞壁上褪了下来
20.“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线粒体
21.动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有机物,在细胞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核
22.如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象,正确的顺序是( )
A.a→c→d→bB.a→b→c→dC.c→d→a→bD.a→d→b→c
23.下列与番茄果实的表皮属于同一种组织的是( )
A.桃树叶的叶脉B.苹果的果肉
C.小肠上皮D.洋葱鳞片叶表皮
24.关于人体的结构层次,按照微观到宏观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①②③⑤D.⑤①③④②
25.为了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兴趣小组取来甲、乙、丙三只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实验设计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对照
B.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
C.从变量的角度看,甲和乙能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D.该探究实验说明低温是保存食品的唯一方法
二、判断题
26.判断题
(1)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
(2)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主要说明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
(3)细胞越大,表面积和体积比就越大,越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
(4)人体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里,含有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 )
(5)上皮组织都分布在体表。( )
三、填空题
27.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填空:
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人工湿地。湿地是地球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是众多植物和动物(以水禽为主)的乐园,仅在我国就记录到湿地植物2760种、湿地动物1500种左右(其中大约水禽250种、淡水鱼500种)。请回答:
(1)上述文字描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__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______多样性。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生物分类学家们把生物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分为界、门、________、目、科、属、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分类单位越大,其中所包含的生物种类______(越多 或 越少),而生物的共同特征______(越多 或 越少)。
四、读图填空题
29.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对光时,应该转动[①]____________,使________(填:低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遮光器和[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时,从侧面注视___________,双手缓缓转动⑤使镜筒下降,直到[②]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模糊物像后,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4)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转动④,这个污点没有变化,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是在___________上。
(5)小明使用的显微镜目镜是5×,物镜是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倍。她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一个“b”字母,那么载玻片上写的字是___________,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___像。
30.下图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_____是植物细胞,因为它具有叶绿体、[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图甲细胞有而图乙细胞没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
(3)细胞生命活动受[___]_________ 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要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染色用的液体是_________。
31.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___________过程。
(2)图中②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___________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___________。图C中的血液属于___________。
(3)人有八大系统,其中口腔、食道、胃、肠、肝等器官在人体内以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它们共同承担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的重要功能,这些器官的总和就___________系统。
(4)小明学习了植物的结构层次知识后,从市场买回几个橘子进行观察、研究。她将橘子皮剥掉,从组织的角度看,橘子皮属于___________组织;看到橘子瓣外面有白色网状“筋络”,这些“筋络”是___________组织;她拿起一瓣橘子,一口咬下去酸甜可口,美味的橘子瓣里面含有的主要组织是___________组织;整个橘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__。
(5)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橘子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32.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表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请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回答: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14℃和18℃两组实验形成了______________实验 。
(3)为什么要取平均孵化率?___________。
(4)根据表格所示,这种鱼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5)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18~38℃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次实验,每种温度下放入一枚受精卵,可以吗?___________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落叶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A错误;
B.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B错误;
C.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C错误;
D.苔藓、仙人掌、企鹅、变形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正确。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表面,正确。
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即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物圈,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我们吃话梅时,会分泌许多唾液,这是我们人的神经系统对食物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这种现象属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B。
4.答案:A
解析: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如竹节虫与竹枝相似的形态,就属于拟态。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鸟类在空中飞行,具有适于飞翔的翅膀,是对环境的适应。
B、葵花朵朵向太阳,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D、蚁穴溃堤是说,河堤因为蚁穴的存在而被河水冲垮,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D。
6.答案: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微生物。“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降水开始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
故选:B。
7.答案:A
解析:豆和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故选:A。
8.答案: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①阳光③水分④土壤⑥空气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②杂草⑤田鼠⑦蝗虫⑧稻螟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CD、此三项都既包括了生物部分,也包括了非生物部分,都属于完整的生态系统,ACD不符合题意。
B、一棵桃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一种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 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从此,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A不符合题意。
B.威廉•哈维,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实验,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并阐明了心脏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液受心脏推动,沿着动脉血管流向全身各部,再沿着静脉血管返回心脏,环流不息,B不符合题意。
C.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C符合题意。
D.沃森,美国生物学家,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被称为DNA之父,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在“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响尾蛇在捕食时有个特性,就是捕获猎物后,并不马上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再去追寻和吞食;因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光,而不能看清物体,因此它需要用舌去感受自己的毒液的气味,进而追捕猎物;因此在“响尾蛇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研究中,科学工作者设置的一组实验里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是否被响尾蛇袭击过而中毒。因此,在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了“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看法。这应属于实验探究步骤中的作出假设。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由生物的基本特征可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大豆是多细胞的植物,A错误。
B、蘑菇是多细胞的真菌,B错误。
C、变形虫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C正确。
D、蚂蚁是多细胞的昆虫,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左下方”,物像应该向右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中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左下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故选:B。
15.答案:D
解析: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调焦、④观察。由题意可知,张红用显微镜观察到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挪给李丽观察,结果李丽什么也没看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光镜的采光方向,选项A、B、C均不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B
解析:图中视野内出现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故选:B。
18.答案:A
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开阔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光线较弱应该用凹面镜、大光圈。故A正确。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结合题意可知,红苋菜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若放入开水煮过后,水立刻变成红色。原因是煮过后沸水破坏了红苋菜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故选:C。
21.答案:B
解析:A、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A不符合题意;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B符合题意;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C不符合题意;
D、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答案:A
解析: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因此其正确顺序是:a→c→d→b。
故选:A。
23.答案:D
解析:A.桃树叶的叶脉担负物质运输,属于输导组织,A不符合题意。
B.苹果的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B不符合题意。
C.小肠上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上皮组织,C不符合题意。
D.番茄果实的表皮和洋葱鳞片叶表皮都起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D符合题意。
故选D。
24.答案:C
解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5.答案:B
解析:A,从实验设计上看,甲和丙能形成以烘烤为变量的对照实验,A错误, B,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而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属于接种过程,B正确。C,从变量的角度看,甲和乙具有两个变量:烘烤和温度,故不能形成对照,C错误。D,根据三组实验的经过可知,该探究说明高温灭菌和低温保存都是保存食品的方法,D错误。
故选B。
26.答案:(1)√
(2)×
(3)×
(4)√
(5)×
解析:
27.答案:(1)物种;生态系统(顺序可换)
(2)遗传(或者基因)
(3)生物圈
解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述文字中的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人工湿地等体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植物2760种、湿地动物1500种左右(其中大约水禽250种、淡水鱼500种)等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2)基因(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它决定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8.答案:林奈;纲;种;越多;越少
解析: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即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29.答案:(1)转换器;低;③反光镜;
(2)物镜
(3)⑥细准焦螺旋
(4)物镜
(5)50;q;倒
解析:(1)对光时,应该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③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上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2)观察时,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双手缓缓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②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模糊物像后,应调节⑥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④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就在玻片,不动就不在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小明使用的显微镜目镜是5×,物镜是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10=50(倍)。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b”,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q”。
30.答案:(1)甲;①细胞壁;⑤液泡(顺序可换)
(2)③叶绿体
(3)④细胞核
(4)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5)碘液
解析:(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①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③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植物细胞内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3)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
(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要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目的便于观察。
31.答案:(1)分裂
(2)分化;组织;结缔组织
(3)消化
(4)保护;输导;营养;器官
(5)系统
解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从图中可知:①过程只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表示细胞分裂。
(2)图中②表示的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人体共有四种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人体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3)图中D表示肝、胃等器官,口腔、食道、胃、肠、肝等器官在人体内以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它们共同承担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的重要功能,这些器官的总和就是消化系统。
(4)橘子果实的表皮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表皮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看到橘子瓣外面有白色网状“筋络”,这些“筋络”是输导组织;表皮以内美味的橘子瓣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所以橘子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
(5)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橘子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32.答案:(1)温度对鱼类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2)温度;对照
(3)减少实验误差
(4)26
(5)18~26℃,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逐渐升高;26~38℃,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逐渐降低
(6)不可以;只放入一枚受精卵,数量太少,使实验偶然性大
解析:(1) 根据图表信息可提出的问题是:温度对鱼类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2)对照实验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只有1个。在这个实验除了温度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水温。14°C和18°C两组实验形成了以水温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实验中取平均孵化率,这样做可以减少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4)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种蛙的受精卵在水温是26°C时,平均孵化率最高,达92%。
(5)表中数据告诉我们:水温低于14°C或高于42°C,受精卵不孵化;在18°C~26°C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上升;在26°C~38°C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
(6)本次实验,每种温度下放入一枚受精卵,数量太少,不能排除受精卵自身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要在每种水温下放入尽可能多的、相同数目的受精卵。
组别
实验处理
放置时间
实验现象
甲
在烘箱中100℃烘烤10分钟,晾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4~5天
不发霉
乙
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室(4℃)
不发霉
丙
不烘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发霉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中、四中、实验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的是,下列匹配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十三校片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半期联考生物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