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雨后春笋B. 葵花向阳
C. 乌龟产卵D. 铁器生锈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详解】雨后春笋是生物的生长现象;葵花向阳是植物的向光性,是生物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乌龟产卵属于繁殖;铁器生锈是化学反应,不属于生命活动。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特征。
2. 你是否看到过池塘中鱼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该现象进行了研究,下表是他们实验获得的数据。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研究的问题是温度升高使水中含氧减少是造成鱼浮头的原因吗?
B. 该实验对我们的启示是养鱼时温度越低越好
C. 水中的含氧量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
D. 实验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水中含氧量越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ACD.由图表中的数据可知,在0℃~30℃,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中含氧量降低,说明水中的含氧量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水中含氧量越低。因此,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温度升高使水中含氧减少是造成鱼浮头的原因吗,ACD正确。
B.生物的生活适宜的温度,因此“养鱼时温度越低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B错误。
故选B。
3. 下列现象中非生物因素温度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
B. 海藻分布在水深200米以上的海域
C.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D. 三七在密林暗处才能生长得好
【答案】A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而柑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热带,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柑橘生长,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所以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这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A符合题意。
B.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阳光影响海水中植物的分布,B不符合题意。
C.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可以减少蒸腾失水的散失,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C不符合题意。
D.三七是弱光性植物,密林下阳光较少,光照强度较弱,三七在密林下才能生长好主要是受阳光因素影响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某地引入一种新作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新作物在这个地区生长良好,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生物影响环境B. 生物适应环境C. 生物改变环境D. 生物依赖环境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某地引入一种新作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新作物在这个地区生长良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考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包含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 生物会影响环境B. 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C. 不同样的生物之间有互助行为D. 不同种生物之间有捕食行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 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用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微生物
B. 若用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
C. 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能量循环利用
D. 若乙为初级消费者,则乙的数量比甲的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若图示表示的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错误;若图示表示的是该态系统的碳循环,丙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食物链的成分,B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流动,C错误;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故乙的有机物总量比甲少,D正确。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7.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阳光→草→牛→虎B. 鼠→蛇→鹰
C. 蛇→蛙→蝗虫→草D. 草→兔→鹰
【答案】D
【解析】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该链状结构起始位置阳光不是生产者,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
B.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
C.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箭头指向捕食者,该链状结构起始位置不是生产者,箭头方向标反了,C错误。
D.该链状结构正确表示了生产者草和消费者兔、鹰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D正确。
故选D。
8. 下列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解】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小,不稳定,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食物链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最稳定,B符合题意。
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但是要比农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要多,食物链不是最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生态系统较不稳定,C不符合题意。
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调节气候、分解净化环境,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B.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C. 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 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是自动调节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详解】A.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比如“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的草属于草原生态系统,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因此“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A正确。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正确。
C.生物圈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命共同体中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D。
10. 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B. 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C. 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 射入的光线发生了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镜头(目镜和物镜)和反光镜组成。支持部分包括镜筒、镜臂、载物台、镜柱及镜座等。调节部分由转换器、遮光器和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详解】显微镜对好光后,如果移动显微镜的话,会改变光源的方向,导致视野变暗或无光,因此需要重新对光,调整反光镜的反射光线,使视野变亮。可见,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原因是射入的光线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 如图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流程是③→①→②→④
B. 步骤③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标志着对光完成
C. 步骤②的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标本
D. 步骤④中若找不到物像,应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一、取镜、安放,即将显微镜取出,放到水平实验台上,距离边缘大概7厘米的地方。二、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然后选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圆形视野,证明对光完成。三、观察。观察时先要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然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再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最后利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详解】(1)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2)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③对光→①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④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3)反光镜能够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4)顺时针转动d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b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
A.结合分析可知,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流程是③对光→①放置标本→②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④逆时针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寻找物像,正确。
B.③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正确。
C.②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此时要从侧面注视着物镜,避免压坏标本,损伤物镜,正确。
D.④逆时针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寻找物像,如果找不到物像,应该重复②④步骤,直到找到物像为止,错误。
故选D。
12. 机器人是科学家模拟人类制造出来的,它能完成类似于人类的一些活动,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 )
A. 生长发育B. 看家护园C. 运动D. 感觉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机器人是科学家模拟人类制造出来的,虽然能看家护园、运动、有感觉,但是它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不能生长发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如图为显微镜和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要保持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A. 清水B. 碘液C. 酒精D. 生理盐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图可知,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转换器,④反光镜。
【详解】A.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清水,有利于保持植物细胞的形态,A不符合题意。
B.制作有些生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进行用碘液进行染色,便于观察,B不符合题意。
C.叶绿素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C不符合题意。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D符合题意。
故选D。
14. 某同学要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装片,首先他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接下来操作的程序应该是( )
①将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
②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③用解剖针展平洋葱鳞片叶表皮
④盖上盖玻片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D. ②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是首先他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接下来操作的程序;②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取一小块表皮;①把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③用解剖针展平洋葱鳞片叶表皮;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即分别是:②①③④。
考点:制作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
15. 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和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就其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的是( )
A. ③中视野最暗
B. 由②到①刚开始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C. 若实验室中光线过暗,在一开始对光时应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 在四次观察时若用同一目镜,则④中物镜最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④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
【详解】由分析可以看出④中细胞体积最大,也就是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A错误;
①的放大倍数比②大,视野要暗,为了使物像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B错误;
大光圈和凹面镜可以汇聚更多的光线,使视野变亮,因此若实验室中光线过暗,在一开始对光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镜,C错误;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④中放大倍数最大,物镜最长,D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综合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知识。
16. 食物中储存的化学能来自于光能的转化, 这种转化主要是通过植物细胞中的哪种结构实现的?( )
A. 细胞核B. 细胞膜C. 叶绿体D. 线粒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据此解答。
【详解】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可见C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中的两个能量转换器,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能量转换的不同。
17. 细胞内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结构是( )
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线粒体D. 叶绿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能够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
【详解】A.细胞的细胞膜除了保护作用外,能够选择透过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可以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或无用的物质排到细胞外面,把有用的物质留在细胞内,因此细胞膜不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信息库,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能够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等生命活动,因此细胞核不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中的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通过呼吸作用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并且能够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也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因此线粒体不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能够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因此叶绿体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8. 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导管、洋葱表皮、口腔上皮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的物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导管是由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构成的
B. 图乙、丙、丁的细胞内都具有液泡
C. 图乙属于保护组织,其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 图丁中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构成导管的细胞是死细胞,A正确;图乙是洋葱表皮细胞、丙是口腔上皮细胞、丁是分生区细胞,其中乙和丁的细胞内都具有液泡,而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液泡,B错误;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图乙是洋葱表皮细胞群,属于保护组织,C正确;丁是分生区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D正确。
19. 我们常吃的桃(果实),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详解】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桃的最外面是果皮,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果肉等部分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可见,我们常吃的桃(果实),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器官。
故选C。
20. 叶肉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别属于( )
A. 保护组织、肌肉组织B. 肌肉组织、保护组织
C. 营养组织、肌肉组织D.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答案】C
【解析】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使机体产生运动。可见,叶肉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别属于营养组织、肌肉组织,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1. 一株正在收获的大姜植株,它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A.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B. 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C.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大姜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 下列关于原生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生物B. 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自然界中大约有11万种D. 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生生物,包括简单的真核生物(即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多为单细胞生物,亦有部分是多细胞的,但不具组织分化,这个界别是真核生物中最低等的。
【详解】原生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多数为单细胞生物,故A正确;原生生物的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故B错误,D正确;自然界中的原生生物大约有11万种,故C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生物分类的特征,并能对生物进行分类。
23. 关于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赤潮的形成可以美化环境B. 疟原虫会使人患疟疾
C. 草履虫可用于净化水质D. 有的单细胞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
【答案】A
【解析】
【分析】单细胞生物是指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方面:有的可以作为鱼类饵料、有的可以净化污水等;有害方面:有的危害人体健康,有的造成赤潮等。
【详解】A.赤潮的形成可以污染水源,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A错误。
B.疟原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通过蚊子传播到人体,会使人患疟疾,B正确。
C.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可吞噬细菌,能够于净化水质,C正确。
D.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D正确。
故选A。
24. 关于植物体的组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的叶绿体位于液泡内
B. 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的
C. 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是细胞液
D. 表皮破损的番茄很快腐烂是保护组织遭到破坏的缘故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植物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详解】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故A错误;最初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分裂形成一群细胞,这群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增生能力,不断地分裂、生长,在此基础上,有些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发生的变化,功能也发生了不同,变成了不同的细胞群,这就是细胞分化的过程。我们把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为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故B正确;植物细胞的液泡中有细胞液,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水果汁(西瓜汁等)就是液泡中的细胞液,故C正确;植物体的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能保护植物内部柔嫩的部分,表皮破损的番茄很快腐烂就是保护组织遭到破坏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主要组织类型及作用,细胞分化的特点。
25.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B.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称白果
C. 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D. 紫菜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子属于器官,而孢子仅仅是一个细胞,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
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
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
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详解】A.种子属于器官,而孢子仅仅是一个细胞,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A正确。
B.银杏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B错误。
C.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无根,C错误。
D.紫菜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和叶的分化,依靠它的根状物固着在浅海岩石上,D错误。
故选A。
26. 下列具有茎、叶,但无根的植物是( )
A. 葫芦藓B. 海带C. 肾蕨D. 衣藻
【答案】A
【解析】
【分析】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根为假根,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植株矮小。
【详解】A .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只有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A正确。
BD. 海带和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衣藻是单细胞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海带是多细胞的,无根、茎、叶的分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上面的叫叶状体,BD错误。
C . 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C错误。
故选A。
27. 种子中最终发育成植物体的是( )
A. 胚芽B. 子叶C. 胚根D. 胚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详解】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
故选D。
28.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将农作物种子播洒在田地中,在种子的结构中最终能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是 ( )
A. 胚B. 胚乳C. 胚芽D. 子叶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胚乳(部分种子含有,用于储存营养物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详解】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故选A。
【点睛】掌握种子的结构是解答的关键。
29.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中,既有细胞分裂,又有细胞分化
B.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
C. 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水和无机盐
D. 玉米种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详解】A.被子植物一个生命周期,既要进行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也要进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器官,A正确。
B.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B正确。
C.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C错误。
D.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受精卵发育而成,D正确。
【点睛】熟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0. 下列动物受精方式中,属于体内受精的是
A. 鲫鱼
B. 青蛙
C. 娃娃鱼
D. 蜻蜓
【答案】D
【解析】
【分析】鱼类和两栖类等进行体外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是体内受精,分析作答。
【详解】鲫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其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体外受精,A不符合题意;
娃娃鱼、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生殖方式体外受精,卵生,B、C不符合题意;
蜻蜓属于昆虫,生殖和发育不需要水,体内受精,D符合题意。
【点睛】各类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考查的重点,要记住。
31. 小丽研究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实验如表.她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
A. 阳光B. 空气C. 温度D. 水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要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实验中设置了甲、乙两组种子是为了组成一组对照实验,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甲适量、乙不加水),其他条件(光线情况、温度)都相同,可见水分就是设置的变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及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 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埋,透气的袋内能结出果实说明是雌花
B. 通过对玉米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果穗缺粒现象
C. 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就是一个果实
D. 一个西瓜含有多少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少个胚珠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是由胚珠数目决定。
【详解】A.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该未成熟的花可能是两性花,能进行自花传粉,因此透气的袋内可能会结出果实,A错误。
B.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是由于传粉不足,可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来解决, B正确。
C.玉米种子在生物学意义上是果实,因为其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属于颖果,C正确。
D.种子是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的,因而种子的数目是由胚珠数目决定,D正确。
故选A。
33. 杜仲是种中药,有人为私利剥杜仲树皮,使树木死亡。是因为树皮中有输送有机物的( )
A. 筛管B. 导管C. 输导组织D. 韧皮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在植物的韧皮部里有筛管,它可以从上往下把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根部.当不法分子盗剥杜仲树皮,伤到了树木韧皮部内的筛管,树木顶端的有机物不能往下运输,从而致使树木死亡。
考点:枝条的发育
34. 下列园区内采取的措施,有利于呼吸作用正常进行的是( )
A. 遇到暴雨时对牡丹园及时排水B. 移栽龙爪槐时剪去大量枝叶
C. 种植薰衣草时进行合理密植D. 移栽小叶黄杨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团
【答案】A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详解】A.牡丹园遇到涝害时排水,可以增加土壤中空气的含量,目的是保证根正常的呼吸作用,A符合题意。
B.移栽龙爪槐苗时,剪去树苗的大量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利于提高成活率,B不符合题意。
C.种植薰衣草时,要合理密植,因为合理密植可以让最多的叶面接受光的照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光能合成能量,也能减少因为过度密植使得一些叶片无法接受光照而浪费能量,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移栽小叶黄杨幼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团,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损,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且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5. 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种庄稼要给土壤施农家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B. 播种前常通过耕和耙使土壤疏松,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有充足的空气
C. 早春播种后常用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保持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
D.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无机盐等,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分析作答。
【详解】A.播种时施农家肥,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生活需要量较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故A正确。
B.播种前土壤要耕和耙,使土壤疏松,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土壤内,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有利于呼吸作用,故B正确。
C.北方早春温度较低,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提高温度和湿度,提供种子萌子适宜的温度,故C正确。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作物产量,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6. 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时,下列最适宜做实验材料的叶片是( )
A. 全部是绿色叶片B. 银边天竺葵的叶片
C. 全部不含叶绿素的叶片D. 红色的枫叶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详解】此题验证的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叶绿体中。因而设计对照实验时,变量应该是有无叶绿体,其他条件都相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中间部分有叶绿体,边缘部分没有叶绿体,这就形成了对照,变量是有无叶绿体。选项B符合题意。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变量的选择。
37. 结合“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
B. 温度计的作用是证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C. 酒精处理叶片的目的是进行消毒
D. 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可形成对照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详解】A.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叶片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遇到碘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A正确。
B.在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中,种子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这样使温度计的温度上升,证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B正确。
C.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快速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C错误。
D.在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中,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可形成对照关系,D正确。
故选C。
38. 生命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能否产生二氧化碳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酒精直接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C. 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必须控制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D. “馒头在人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答案】B
【解析】
【详解】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利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验证人的呼吸作用能否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B错误;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必须人为控制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C正确;“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D正确。
39. 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B. 动物的呼吸作用对碳氧平衡具有严重破坏作用
C. 碳氧平衡被破坏是导致酸雨多发的重要原因
D. 植树造林、低碳生活会进一步加剧碳氧平衡被破坏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详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方面不断释放氧气到大气中,另一方面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保持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A正确。
B.动物的呼吸作用也是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不会对碳氧平衡具有严重破坏作用,B错误。
C.酸雨多发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增多,碳氧平衡被破坏会导致温室效应,C错误。
D.植树造林、低碳生活可以有效缓解碳氧平衡被破坏,且是缓解碳氧平衡被破坏的有效措施,D错误。
故选A。
40. 建筑材料中混凝土、石材、地砖、瓷砖等都能产生一定的放射性物质是( )
A. 一氧化碳B. 苯C. 氡D. 甲醛
【答案】C
【解析】
【分析】氡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无色无味气体,它是由放射性元素镭衰变产生的。氡原子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核,衰变同时产生阿尔法粒子。常温下氡及其衰变产物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长期吸入可导致肺癌、白血病、不孕不育、胎儿畸形、基因畸形遗传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把氡列为室内重要致癌物质。
【详解】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土壤、硅酸盐、花岗石、大理石等放射性元素含量较高的天然石材中含量较高,但并不是在所有的石材中都能产生氡。C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41. 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蓝蓝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表示蓝蓝所使用的显微镜及所绘的洋葱表皮细胞。请分析:
(1)制作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应用镊子夹起______,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为使观察效果更好,可用碘液对标本进行______。
(2)甲图中,选择标有______×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调节[ ]______,可使物像更清晰。
(3)乙图中,蓝蓝绘图时出现了失误,多画了叶绿体,少画了______。
(4)乙图中,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______]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答案】41. ①. 盖玻片 ②. 染色
42. ①. 40 ②. ②细准焦螺旋
43. 细胞壁 44. ①. ⑥ ②. 蛋白质##DNA ③. DNA|##蛋白质
【解析】
【分析】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载物台,④反光镜,⑤液泡,⑥细胞核。
【小问1详解】
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染色的步骤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为使观察效果更好,可用碘液对标本进行染色。
【小问2详解】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物像的数目越少。可见,甲图中,选择标有40×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
要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在下降到过程中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用②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直到找到清晰的物像。
【小问3详解】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可见,乙图中,蓝蓝多画了叶绿体,少画了细胞壁。
【小问4详解】
⑥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42. 为了治理水污染,相关部门在湘江的某些河段建起了生物浮床。
(1)河水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植物______(填器官名称)的吸收而减少;而河水中的有机物,则可被植物根系间生活着的细菌和真菌一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降解。
(2)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远低于没有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______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这一因素使藻类植物的______作用受到了影响。
(3)有人提出要将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猪饲料,遭到了反对。因为假如这样做,重金属就会通过______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4)作为中学生,你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湘江?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42. ①. 根 ②. 分解
43. ①. 光照 ②. 光合
44. 食物链、食物网
45. 禁止向河水中排放污水及生活垃圾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害物质的积累、保护生物圈。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富集等相关知识。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小问1详解】
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通过叶制造,所以河水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植物根的吸收而减少;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小问2详解】
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远低于没有浮床的水域,是因为有生物浮床后,生物浮床抢了大部分的阳光,使水体藻类缺少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受到阻碍,所以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远低于没有浮床的水域。
【小问3详解】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汞、银、镉等),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
【小问4详解】
为维持这一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水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以我们应当保护好水域环境,如不乱扔垃圾、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等。
43. 如图中A~F 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______过程。④表示细胞的______过程。
(2)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如图中的______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_____组织。
(3)在植物体内有一种组织分布在根、茎、叶的表面,与人体的上皮组织功能相同,都具有保护功能。这种组织是______组织。
(4)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填图中字母)。
(5)从微观到宏观来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可概括为:细胞→______。
【答案】43. ①. 分裂 ②. 分化
44. ①. 肌肉 ②. 结缔
45. 保护 46. E
47. 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解析】
【分析】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A和B是细胞层次,C是组织层次,D是器官层次,E是系统层次,F是人体。
【小问1详解】
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这些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经过④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小问2详解】
心脏能不断的收缩和舒张,时刻在跳动,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细胞间质)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循环流动,具有运输氧气和养料、二氧化碳等废物的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
【小问3详解】
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具有保护功能。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可见,植物体内的保护组织,与人体的上皮组织都具有保护功能。
【小问4详解】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E系统。
【小问5详解】
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器官可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44. 画概念图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知识梳理。图一是关于被子植物的一生的概念图,图二是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的A表示__________的,C表示__________,E表示__________。
(2)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
(3)人们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来描花生。“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图二中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①. 种子的萌发 ②. 芽 ③. 两 ④.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⑤. ②果皮 ⑥. ③种皮 ⑦. ④胚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 ①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②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发育成熟且完整的胚、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在休眠期。特别提醒:阳光、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异花传粉的花又分虫媒花和风媒花。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图中A表示种子的萌发,B表示适量的水分,C表示芽,D表示雄蕊和雌蕊,E表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类型;①② ③④⑤分别表示胚珠、果皮、种皮、胚、果实。
【详解】(1)图一中的A表示种子的萌发,C表示芽,芽将来发育成枝条,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E两种方式。
(2)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①水分; ②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水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③有机物(由光合作用制造)。因此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3)人们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来描花生。花生属于果实,由果皮和种子构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图二中的②果皮、③种皮、④胚
【点睛】注意掌握植物生活史及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
45. 如图四幅图表示的是花生的一生中几个主要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底就是花生果实,请问“白胖子”在生物学上是指______,它是由______发育而来的。
(2)甲图所示结构萌发时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_、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乙图中花生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
(4)当植物体长到一定时期会开花,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形成果实所要经历的两个重要过程是______和______。
(5)丁图中带壳的花生是由______发育来的。
【答案】(1) ①. 胚 ②. 受精卵
(2)适宜的温度 (3)伸长区
(4) ①. 传粉##受精 ②. 受精##传粉
(5)子房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甲是种子;乙是植物体;丙是花;丁是果实,①是果皮。
【小问1详解】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个谜语说的是花生,麻屋子则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红帐子是种皮,是由胚珠的珠被发育而成的,白胖子指的是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小问2详解】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小问3详解】
根尖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小问4详解】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称为受精。当植物体长到一定时期会开花,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形成果实所要经历的两个重要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小问5详解】
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丁图中带壳的花生是果实,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46. 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为了研究番茄植物的生理现象,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透明密闭的小室内,放置两个培养罐,分别存放植物培养液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如装置图1。调节灯的光照强度,根据毛细管内水柱左右移动情况,绘制图2。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影响。
(1)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车间,叶绿体呈绿色是因为含有______。植物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运输到根部,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______运输到叶。
(2)若A培养罐中的营养液中缺少含钾的无机盐,植物的表现是______。(填字母)
A. 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B.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暗绿色
C. 茎比较软,易倒伏,叶片边缘褐色,逐渐枯焦
(3)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是______。要证明番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将该装置放在______环境中,此时毛细管中的水柱移动方式是______。(填字母)
A.不移动 B.向左移动 C、向右移动
(4)图2中,在b光照强度下,水柱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______。
【答案】(1) ①. 叶绿素 ②. 筛管 ③. 导管
(2)C (3) ①. 线粒体 ②. 黑暗 ③. B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趋于平衡
【解析】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小问1详解】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叶绿素呈绿色,所以植物的叶片呈现绿色。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小问2详解】
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一株植物比其它的矮小瘦弱,而且叶片发黄,表明该棵番茄缺少氮肥。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AB错误,C正确。
故选C。
【小问3详解】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线粒体。要证明番茄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将该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
由于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所以瓶内气压降低,毛细管中的水柱应向左移动,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4详解】
图2中,在b光照强度下,水柱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趋于平衡。
47.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将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呈银白色)置于暗处48小时;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______。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______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______。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______。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用公式来表示:______。
【答案】47.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48. ①. 蓝 ②. 淀粉
49. 二氧化碳##CO2
50.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小问1详解】
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48小时,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小问2详解】
将叶片进行暗处理、光照、脱色、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为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A的非绿色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的产生。
【小问3详解】
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小问4详解】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用公式是:。温度/℃
0
10
15
20
25
30
水中含氧量ML/L
10.19
787
7.04
6.36
5.78
5.26
培养皿
种子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100粒
向阳处
25℃
适量
乙
100粒
向阳处
25℃
不加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