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 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511498/0-17108092039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 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511498/0-17108092039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 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511498/0-17108092039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 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511498/0-171080920397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 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511498/0-171080920400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 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511498/0-171080920402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 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511498/0-171080920405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 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511498/0-171080920408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 课件
展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或特点(写什么?)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怎么写?)分析形象的作用(为何写?)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阅读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①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②分析次要人物及群体人物的形象特点。在具体命题时,有些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有些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
阅读课文《百合花》的选段,概括小通讯员的形象特点。
“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的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摔下几丈远。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撩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请概括《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隔绝人世害怕刺激惶恐不安战战兢兢
害怕变革顽固保守维护旧势力阻碍社会发展
别里科夫是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因循守旧、顽固保守地反对一切社会变革的保守分子。是沙皇反动统治的卫道士。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概括基础上结合文本分析。
“性格”——性情、品行、情感、精神等。“形象”——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
形象=内在性格+外在特征
(一)小说人物形象考查点1.简要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3.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4.探究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社会价值
小说是如何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文章在表现主人公时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
人物在某一情况下的动作反应
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心理活动
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形象丰满充实
①刻画人物,促进情节发展;②展现人物身份地位,使形象栩栩如生;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内在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不同个体之间或同一个体时间前后对比
描写周围人物或环境反映人物心理
更好展现人物心理发展,形象鲜明
林教头“投宿山神庙,掇石靠门”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埋下伏笔。为下文林冲知道真相埋下了伏笔,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2.塑造人物。表现了林冲在临时栖身的地方,谨慎小心的性格特征。
(一)审题干,定角度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范围。从直接描写角度还是间接描写角度,还是两者兼有。(二)找对应,析效果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的对应语句,对其手法和效果作具体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如何塑造王熙凤形象的?请结合课文分析
(一)审题干 如何塑造 王熙凤
回到文本找到描写王熙凤的相应文段、语句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这张张狂狂的来者,实在是“放诞无礼”。贾母介绍“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结论:放诞无礼 性格泼辣
服饰:(头饰、裙饰、服装)铺陈集珍宝珠玉于一身容貌:着重写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
结论:年轻貌美,刁钻狡猾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继而拭泪,贾母劝住后转悲为喜。“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①手法(点破所运用的手法)②具体分析(结合文本内容展开说明)③作用效果(运用该手法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①语言描写、对比手法;王熙凤出场时众人的敛声屏气,而她却放诞无礼,这体现了她特殊的身份地位,同时展现了她的放诞无礼和泼辣的性格特点,又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人的艺术效果,②肖像描写;“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等肖像描写,展现了她的年轻貌美、刁钻狡猾;③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天下真有这标致的人儿”,“擦拭眼泪”迅速“转悲为喜”,王夫人问府内事物应答如流,展现了其善于阿谀奉承、果断能干、受宠专权的形象。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再现生活、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本质,从而折射出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小说中的形象包括主要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形象和物象三种,其作用也各不相同。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讲述故事(叙事角度功能):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特别强调:“我”的四重作用
叙述者:表现为写作的有限视角,起线索作用,使全文情节自然而紧凑。
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但也可以是主要人物。
代言者:作者借“我”进行议论和抒情,便于表现主题,便于表达情感倾向。
(3)“玻璃”这一物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①“玻璃”是小说的线索,串起了人物或躲避或希望得到更 多赔偿的情节。 ②“玻璃”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那些容易诱发、导致纠纷的事物、事件,“玻璃”能折射出人们的伦理、法治、诚信等观念。 ③烘托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玻璃事件突出了王有福胆小谨慎、固执善良的形象特征,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
步骤一:仔细审题,明确方向。 是否考查形象作用,属于哪种形象考查。“主要人物作用”题要考虑对情节、主题及社会的作用。“次要人物作用”题要考虑自身作用,对情节的推动,衬托主要人物,渲染气氛,揭示主题等作用。 “物象作用”题要考虑自身的象征意义及其对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的作用。
步骤二:总体把握,紧扣文本。
形象作用题的解答不能只写套话,一定要联系文本具体分析。如“衬托了XX……的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等。
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等是关键。
思考时注意两个方面(结构和内容),五种指向(自身、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表达时注意取舍,使答案有条有理。 (一般分点作答,每点指向不同的方向。)
步骤三:合理取舍,恰当表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鉴赏人物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鉴赏人物形象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二高考考情回顾,特别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专题 复习:小说人物形象鉴赏 课件58张: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专题 复习:小说人物形象鉴赏 课件58张,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句子体会,关注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知识储备,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动作描写,侧面描写秦罗敷,侧面写出秦罗敷的美丽,方法指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环境形象鉴赏 课件43张: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环境形象鉴赏 课件43张,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描写的手法,概括环境特点,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上,情节上,人物上,主题上,自然环境作用,社会环境作用,人物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