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54讲商业贸易和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展开A.商人成长为独立的社会阶层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形成
D.儒学兴起带动了商业的繁荣
2.(2023河北高三上开学考试)下面是四川地区出土的三件东汉市井画像砖,描绘了东汉市肆情况、市楼(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分布和贸易情景。这些画像砖( )
A.折射出政府对商业活动的严格管理
B.印证了当时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最高
C.能够完整地还原东汉市井真实面貌
D.反映出东汉时期开始出现集中贸易的市
3.中唐以来,唐政府始则禁用铜器,以谋增加钱的数量;继则维持绢帛的货币地位,以谋补助钱的不足;再则限制蓄钱,以谋钱流通于市。这些举措旨在( )
A.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
B.放松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C.推动货币制度的改革
D.挽救日渐凋敝的社会经济
4.(2023浙江台州二模)某著名经济史专家根据主要流通商品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秦汉“盐铁时代”、唐宋“茶盐时代”、明清“粮棉时代”几个不同的阶段。这一演变趋势本质上反映了( )
A.雄厚商业资本不断聚集
B.商品流通数量逐渐增多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全国性商贸网络的形成
5.(2023河北衡水二模)下图所示为出土于巴比伦城邦遗址的一份公元前19世纪末的借款契约泥板。由契约内容可知在5名见证人的见证下,一位普通市民向商人和神庙组成的联合债权人进行借款。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将契约泥板出售给他人,债务一旦清偿,记录债务的泥板就要被放到水中泡成泥浆。这可用于说明,古巴比伦( )
A.信用货币已经出现 B.神权统治较为稳固
C.商品经济较为活跃D.市民缺乏诚信精神
6.(2023江苏苏州三模)公元前1000年的一份纸草文献上书写:男奴隶西姆,从善良的织布匠哈甫家逃走了……西姆身高5英尺2英寸,红脸,茶色眼珠……如果谁能把他带回哈甫的店铺来,赏一个金币。技艺高超的织布匠哈甫总是应诸君的要求织出最好的布匹来。对此最为合理的推断是( )
A.古埃及具有商业契约精神
B.古巴比伦黄金流通范围广
C.古希腊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D.罗马帝国奴隶制走向崩溃
7.(2023河南名校模拟)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 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一人就是“十三行”行商伍秉鉴(1769—1843),据伍家自己估计,1834年他们的财产总值已达2 600万银元,大约占到当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这笔巨额“财富”的获得是由于伍秉鉴( )
A.适应了近代商贸的发展变化
B.扩展了传统商业的领域
C.创新了商业金融经营形式
D.拥有垄断对外贸易特权
8.(2023河北张家口一模)英国1875年颁布的《食品和药物销售法》规定,所有到达英国口岸的茶叶必须通过政府指定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通关,美国1897年颁布的《茶叶进口法案》也通过规定标准茶样和设定关键指标对进口茶叶进行审查。此类法令的颁布( )
A.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B.确立了茶叶生产标准
C.有利于规范贸易秩序D.扩大了世界贸易规模
9.(2023河北石家庄三模)下表是16—17世纪欧洲成立的部分机构。
据上表可知,该时期( )
A.价格革命瓦解封建制度
B.传统商业模式得以创新
C.荷兰商业地位受到挑战
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0.(2023东北三省四市二模)1864年,西欧各国工人代表云集伦敦,决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被选为第一国际领导机构成员,实际是公认的领袖。在成立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又一次响彻云霄。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C.国际工人运动日益走向联合
D.巴黎公社败于缺少国际援助
11.(2023天津河西三模)晚清报纸曾经报道:“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局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不暇计其事之兴衰隆替也。”这反映出( )
A.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B.轮船招商局最早发行股票
C.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在中国有所发展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12.(2023广东名校联盟联考)下表为1868—1913年中国部分进口商品比重(单位%),据此可知( )
A.手工棉纺织业逐步瓦解
B.机械制造依赖欧美列强
C.实业救国思想日益普及
D.民族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13.(2023浙江温州三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某国际组织的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该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
14.(2023河北石家庄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路开通后,西方人在丝绸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旧有的丝路外,更新了若干新卖区。在亚洲方向,葡萄牙自16世纪中期占领澳门后,便操纵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蚕丝贸易将近一个世纪;在美洲方向,西班牙殖民者扮演了重要角色。1565年,“圣巴布洛号”驶往墨西哥,标志历时 250 年之久的“大帆船贸易”启航,此洲际贸易是以马尼拉为转运站,西连美洲、东接中国,并延伸及欧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国际商道。由于美洲和欧洲市场的需求,中国丝品脱颖而出,与美洲白银一并成为转运货物的最大宗,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演出了一幕丝绸流向世界,白银流向中国的货物对流的大剧,被学者称为“丝银之路”。
材料二 纺织是最早实现全球化的制造业,除了中国棉业的兴起外,棉花的普及可谓世界性,既有南亚次大陆古老棉区的新发,又有加勒比海和北非棉区的崛起,再有美利坚“棉花王国”的诞生。18世纪初,英国的原棉进口量不足500吨,到1800年突破25000吨,再到1860年,超过50万吨。这就造成了棉丝地位的互换,棉花的份额居重,丝绸的地位下降。在前工业革命时代,因为经济的不发达和交通工具的低劣,能够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很少,而那些主打产品总能因此对贸易国发生重大影响。如果说,主要供达官贵人享用的丝绸是古代国际贸易的产品,而供普通大众消费的茶叶和棉花则是近代国际贸易的产品。棉花对丝绸的易代,也因此具有了历史转型的标志意义和符号象征。
——以上均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国际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由政府掌控手工业和商业;结合材料“富商巨贾走上历史舞台”可知,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商人崛起,说明“工商食官”政策破产,商业经营方式由官营为主转变为私营为主,故选B项。
2.A 根据材料可知,东汉市井排列整齐,市楼可以加强对集市的监督,侧面反映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的严格管理,故选A项;材料并没有与其他区域对比,无法说明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最高,排除B项;画像砖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东汉市井面貌,“完整”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开始出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A 根据材料“以谋增加钱的数量”“以谋钱流通于市”,可知中唐以来政府积极增加铜钱的供应量和流通效率,以迎合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故选A项。
4.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商品种类逐渐由生产生活类转向吃穿消费类,这反映了一般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故选C项。
5.C 根据材料“借款契约……债权人有权将契约泥板出售给他人”可知,契约泥板是古巴伦商业活动的保障,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契约中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的责、权、利关系,这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活跃,故选C项。
6.A 根据材料“纸草文献”可知这份文献出自古埃及,根据材料“如果谁能……赏一个金币”并结合所学可知,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因此这份记载体现了古埃及的契约精神,故选A项。
7.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闭关自守时期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故“十三行”行商伍秉鉴财富的积累,源于其拥有垄断对外贸易的特权,故选D项。
8.C 根据材料“所有到达英国口岸的茶叶必须通过政府指定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通关”“规定标准茶样和设定关键指标对进口茶叶进行审查”可知,英国和美国均对各自进口茶叶的诸多指标做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能够规范市场贸易秩序,故选C项;英美通过提高进口农产品质量标准,限制进口,被称为绿色壁垒,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排除A项;确立茶叶生产标准从本质上来讲,有利于规范世界贸易秩序,但材料只是英美自设茶叶进口标准而非国际统一的茶叶生产标准,排除B项;材料涉及英国和美国均对各自进口茶叶的诸多指标做了明确规定,但材料中并没有从哪个国家进口茶叶的信息,不能反映贸易规模的扩大,排除D项。
9.B 据材料“16—17世纪……东印度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可知,当时欧洲出现了特权贸易公司、证券交易所等新的商业经营方式,传统商业模式得以创新,故选B项;新的经营方式属于商业革命的内容,价格革命瓦解封建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17世纪正是荷兰鼎盛时期,荷兰商业地位受到挑战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是在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0.B 由材料“1864年,西欧各国工人代表云集伦敦,决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提供了条件,故选B项。
11.C 根据材料可知,轮船招商局与开平煤矿等公司获利颇丰,刺激了民间竞相效法,“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反映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在中国有所发展,故选C项。
12.D 据材料可知,1868—1913年,中国进口商品中棉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进口的棉纱和机械设备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棉纱为棉纺织业所需的原料,机械设备为民族工业机器生产的工具,机器和棉纱进口比重的增加体现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国内生产的棉织品供应市场,使棉制成品进口比重下降,故选D项。
13.C 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故选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排除A项;世界银行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排除B项;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4.参考答案 (1)特点:西方主导;传承与更新并存;全球性(世界性)贸易;以澳门、马尼拉为枢纽;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2)变化:贸易商品的变化(棉花取代丝绸);主要服务对象的变化(从服务达官贵人到普通大众);贸易区域的扩大;贸易量的大幅增加。
原因:工业革命的兴起与扩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交通工具的改进;棉花物美价廉,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棉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大。年份
机构名称
经营业务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
独占东印度贸易
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
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
1602年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金融股票
1609年
阿姆斯特丹银行
货币兑换、存款、贷款、转账等金融服务
年份
1868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05年
1913年
棉制
成品
29.0
24.9
20.2
21.5
25.6
19.3
棉纱
2.5
4.6
15.3
14.3
15.0
12.7
机械
—
—
0.3
0.7
1.2
1.9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8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8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共6页。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7讲辛亥革命: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7讲辛亥革命,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3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3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复兴的儒学是明朝的正统学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