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15题为单选题,16-20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
1. 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为160dmB.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 步行速度约为1m/s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2.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7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45cmB. 12.34cmC. 12.35cmD. 12.36cm
3. 图中的各个选项是生活中利用超声波的例子,其中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 “超”查看胎儿发育B.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C 倒车雷达D. 超声波洗眼镜
4. 下面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湿衣服在温度高的地方一定比温度低的地方干得快
B.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C. 0℃的冰和0℃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D. 把-10℃的冰拿到室温是20℃的房间里冰会立即熔化
5. 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透过树丛的光B. 海市蜃楼
C. 手影D. 水中倒影
6. 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7. 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
B. “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8.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9. 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
A. 草叶上的露珠
B. 屋檐下的冰挂
C. 树叶上的白霜
D. 旷野上的白雾
10. 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甲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②图乙是晶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③图甲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是由于没有从外界吸热
④图乙表明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不断向外界放热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1.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C. 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12.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10,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5:3B. 3:5C. 2:3D. 3:2
13. 图中甲为盛有水的烧杯, 将盛有煤油的试管乙竖立在甲容器中(试管未碰底), 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 甲中的水沸腾后, 乙中的煤油 ( )
A. 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 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 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4. 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光的反射
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光的反射
C. 雨后天晴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光的直线传播
D. 城市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强烈阳光照射时,造成光污染——光的漫反射
15.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向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
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位置不变D. 消失
16. 如图所示,是关于声现象的实验和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小女孩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 图乙中: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弹得越高,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C. 图丙中:牙咬住振动的音叉能听到声音,而移开后就听不到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
D. 图丁中:闹钟放在真空罩里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17. 如图所示,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结构类似,但无需烧油,整车靠电池驱动,效率更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来测距离
B. 汽车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所成的虚像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C. 汽车后视镜扩大了司机的视野空间,它使用的是凸面镜
D. 关上车窗后,车内会变得安静很多,是因为玻璃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
18. 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图像c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曲线运动
B. 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C. 在0~5s内,当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在0~10s内,物体c平均速度是1m/s
19. 如图所示,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纸板E、F可绕ON翻折,一束激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激光AO纸板E上发生漫反射
B. 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暗
C. 入射光线AO顺时针转动,反射光线OB将逆时针转动
D. 当纸板F向后翻折时,不存在光的反射,看不到反射光线
20. 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能甲车向左,乙车向右运动B. 可能甲车向右,乙车向左运动
C. 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D. 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7分)
21. 如图所示,物体长度为_________cm,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秒表读数为__________s。
22. 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23. 中学生近视眼需要佩戴___________(填“凹透镜”或“凸透镜”)进行矫正;_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进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三、计算题(14分)
24. 司机朝着山崖以20m/s的速度行驶,看到前方有丁字形路口,便鸣笛一声以示警告将要上路的行人或车辆(车速保持不变),鸣笛后经对面山崖的反射4s后便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是340m/s,求:
(1)4S内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鸣笛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3)听到回声时还需多久才能开到山脚下?
25.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13分)
26.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而且______;
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实像 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2)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目的是______;
A.比较像和物体大小关系 B.验证平面镜成像虚实 C.证明平面镜成像是正立
(3)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4)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某同学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5)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远离, 同时看到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27.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小华在组装装置甲时,要分别调节铁圈M、铁夹N的高度,其中首先调节的是的高度_______(选填“M”或“N”);
(2)图乙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在沸腾的过程中_______热,温度将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另外两同学也选用相同的装置做该实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问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4)小华在实验中发现了如图A、B两种情形,其中图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五、综合实践题(6分)
28. 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_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锯条,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