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央视《自然传奇》栏目播出了自然界中动物有奇特的保护色现象,如长颈鹿的花斑纹等。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分析,与产生上述现象无必然联系的是( )
A.环境影响B.自然选择C.遗传变异D.人工选择
2.农民施用农药Ⅰ来防治害虫,害虫数量锐减,然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施用农药Ⅱ,害虫数量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如图)。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B.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
C.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害虫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D.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Ⅱ使害虫产生了更强的抗药性变异
3.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
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的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
C.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
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
4.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食蚊兽的舌细长,是长期舔食白蚁的结果
B.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经过自然选择后会成为新物种
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干枯的树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决定生物进化的内、外在因素是( )
A.环境因素—遗传和变异B.适者生存—遗传和变异
C.遗传和变异—环境因素D.生存斗争—环境因素
6.1996年,在我国辽宁热河地区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推理可得出如下结论( )
A.中华龙鸟进化为爬行类B.鸟类进化为爬行类
C.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D.生命起源于无机物
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哺乳类是由古代爬行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C.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矮到高、由小到大
D.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里
8.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9.某地区发现一种蜗牛,其外壳有的有条纹,有的无条纹,这种蜗牛常被鸟吃掉柔软的身体后留下破裂的外壳。一段时间内,科研人员记录该蜗牛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依靠腹面扁平宽大的腹足运动
B.鸟的捕食在蜗牛有无条纹的进化中起了选择的作用
C.该地区蜗牛群体中有条纹蜗牛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
D.经过一代代的自然选择,无条纹的变异被定向积累
10.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鲸的鳍和鸟的翼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说明它们没有亲缘关系
C.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说明人和鱼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D.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高
11.原鸡产蛋很少,但现在的蛋鸡产蛋量很大,原鸡进化成为蛋鸡的正确顺序是( )
①人们专门饲养和繁殖产蛋多的鸡
②产蛋多的变异逐代积累而得到加强
③原鸡产生了可遗传的产蛋多的变异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
12.夏天来临,养鸡场的苍蝇明显增多,饲养员一般使用杀虫剂除蝇,开始使用的效果很好,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药效变差了。推测其原因是( )
A.杀虫剂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B.抗杀虫剂能力强的苍蝇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C.杀虫剂的品质不稳定D.苍蝇的繁殖能力太强,无法全部消除
13.如图为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示意图和进化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甲表示鱼类的心脏B.图一丁表示图二a、c类动物的心脏
C.图一丙的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D.图二中a、b、c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4.下列哪一项人类的基本特征,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 )
A.下肢增长B.骨盆变短变宽C.语言的产生D.脊柱呈“S”形
15.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越低等、越简单的生物化石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B.我国发现的孔子鸟化石可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重要证据
C.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D.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美洲发现的,“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16.科学家确定某化石是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
A.骨骼与现代人近似B.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C.能够两足直立行走D.能够使用工具
17.据科学检测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大于96%。这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
18.证据和逻辑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下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
A.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生命
B.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C.由非生命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
19.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 )
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南方古猿、智人、能人、直立人D.智人、能人、南方古猿、直立人
20.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种族的差异是不同地理和气候环境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B.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是说明人类起源古猿的最直接证据之一
C.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上的演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
D.在人类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是能人
二、读图填空题
21.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树根处[A]代表______①__________,它生活在_____②___________中。
(2)A由于________③____________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__④_____。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进化来的。
(4)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22.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地球上的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根据下面图一至图三,回答后面的问题:
(1)图一中的甲、乙、丙三图,分别对应的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请选择:①生存斗争、②过度繁殖、③不适者被淘汰)。
(2)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图一乙图中,环境对长颈鹿起到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 (选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3)请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解释,在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图二所示曲线之所以出现bc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4)科学家通过分析比较鸭、响尾蛇、海龟、金枪鱼等4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鸭的细胞色素C和其他3种动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有些差异,如表所示。
①上述研究生物进化关系所提供的证据是[___________]。
②如果用生物进化树表示鸭、响尾蛇、海龟、金枪鱼4种生物,图三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动物依次为[___________]。
③上述动物与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
23.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如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装置是美国青年学家米勒设计的,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___________]的成分,与现代大气相比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通过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___________]。冷凝器可使气体与水蒸气冷凝形成液体,这模拟了[___________]。
(3)图中B和C内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___]
(4)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 )。
A.产生了多种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
B.产生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C.产生了氧气
D.产生了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5)米勒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___________]。
24.结合所学,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都和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统称为[_____________]。赫胥黎、达尔文等认为其和人类的共同相先是[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填“事实”或“观点”)
(2)从图中A-B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_____________];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上臂和[_____________]逐渐变得灵巧。
(3)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后来的古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复杂,如石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以及用火,促进了[_____________]的发育,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_____________],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通过上述事实说明,自然界中动物有奇特的保护色是受环境影响,产生的遗传和变异,且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而不是人为干涉的,故与产生动物有奇特的保护色无必然联系的是人工选择,即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de段上升的原因是农药Ⅱ对害虫进行了选择,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活了下来,并大量繁殖,D错误。
3.答案:C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生物显著的适应性特征,C错误。
4.答案:D
解析:A、食蚁兽的舌头细长是其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A错误;
B、人体的抗药性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已经产生,抗生素只能对病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B错误;
C、在自然选择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但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经过自然选择后不一定会成为新物种,C错误;
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样利于枯叶蝶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达尔文认为这是枯叶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故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中华龙鸟化石,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中华龙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正确。
B、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是原始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B正确。
C、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C错误。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正确。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碗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除此之外还有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B错误。
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人类学家将能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D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具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依靠腹面扁平宽大的腹足运动。正确。BCD、由表格数据知,有条纹的蜗牛更容易被鸟捕食而无法生存,无条纹的蜗牛更容易活下来并繁殖后代,故一段时间后,该地区蜗牛群体中无条纹蜗牛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而鸟的捕食在蜗牛有无条纹的进化中起了选择的作用,经过一代代的自然选择,无条纹的变异被定向积累,有条纹的蜗牛越来越少,直至被淘汰。故BD正确,C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进化的最主要、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是化石证据,A正确。
B、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鲸的鳍、鸟的翼,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上一致,说明它们属于同源器官,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B错误。
C、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共同的古代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C正确。
D、研究发现,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所以可以通过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比较研究,来揭示生物间的亲缘关系,D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B
解析:AC、苍蝇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并不是这种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AC错误。
B、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棉铃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棉铃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棉铃虫杀死,抗药性强的棉铃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棉铃虫是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B正确。
D、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苍蝇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棉铃虫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D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图一甲表示鱼类的心脏只有→心房和→心室,心室心房流动的都是静脉血(只有背部大动脉内流动脉血),这种心脏输送氧的能力低,A正确。
B、图一丁表示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心脏两心房两心室,左右心室完全分开,动脉血、静脉血也完全分开不再混合的心脏为两心房、两心室,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图二中,a爬行类心脏为两心房→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B错误。
C、图一丙表示爬行类的心脏为两心房→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C正确。
D、图二中:a原始爬行类、b原始的鸟类、c原始的哺乳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其中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使后肢增长,下肢骨粗壮,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骨盆变短增宽;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而语言的产生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在直立行走之后具备了的特征,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一般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A正确。
B.始祖鸟既具有鸟类的特点前肢特化为翼,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翼的末端有爪,因此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重要证据,B正确。
C.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C正确。
D.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被发现的,她生活在距今300万年前,D错误。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因为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作工具。而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其实不能制作工具,并不是完全形成的人。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南方古猿朝着人的方向进化,所以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中的人科。总的来说,其主要依据是应是,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
故选:C。
17.答案:B
解析: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科学检测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9.答案:A
解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故选:A。
20.答案:D
解析:A、变异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如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A正确;
B、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许多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正确;
C、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可以证明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的深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C正确;
D、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造不同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并开始狩猎,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生活在距今20—1万年前,相当于现在现代人的大小(平均为1360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因此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直立人,D错误。
故选:D。
21.答案:(1)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2)营养方式/能否制造有机物;界
(3)B古代爬行类
(4)C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
(5)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
解析:
22.答案:(1)②①③
(2)定向
(3)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
(4)分子生物学证据;金枪鱼、响尾蛇、海龟;海龟
解析:(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进化的前提)、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遗传和变异(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进化的结果)。
图一中的甲表明古代的长颈鹿个体多,而且存在差异,有的颈长,有的颈短,说明了②过度繁殖;
图一中的乙表明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长颈鹿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说明了①生存斗争;
图一中的丙表明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了,说明了③不适者被淘汰。
(2)图一乙图中,环境对长颈鹿起到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定向的,使颈长的个体留存下来。
(3)分析图二所示曲线可知,曲线ab表示害虫数量下降,曲线bc表示害虫数量增多,说明施用农药后,抗药性弱的害虫被杀死,而抗药性强的害虫继续生存下来,表明害虫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农药对害虫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使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因此出现bc段的原因是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且其抗药性逐渐加强并大量繁殖。
(4)①题干中通过比较鸭、响尾蛇、海龟、金枪鱼等4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鸭的细胞色素C和其它3种动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有些差异,从而确定生物的进化关系,其中材料提供的证据是分子生物学证据。
②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细胞色素C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越相似或相同。分析图表中鸭、响尾蛇、海龟、金枪鱼等4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可知,鸭的细胞色素C与响尾蛇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是17,与海龟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是7;响尾蛇的细胞色素C与海龟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是22,与金枪鱼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是26,由此可以推断出进化树图中①是金枪鱼、②是响尾蛇、③是海龟。
③据表格中数据可知,鸭的细胞色素C与海龟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是最小,所以上述动物与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海龟。
23.答案:(1)原始大气;氧气
(2)闪电;能量;降雨
(3)原始海洋
(4)B
(5)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或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解析:(1)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题图中的装置是美国青年学家米勒设计的,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代大气相比没有氧气。
(2)在米勒的实验装置中,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主要为该实验提供能量,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实验装置的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器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
(3)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题图实验装置的B处和C出内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
(4)在米勒的实验装置中,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米勒实验搜集的证据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米勒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或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24.答案:(1)类人猿;森林古猿;观点
(2)直立行走;手
(3)脑/大脑
(4)语言
解析:(1)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属于四类类人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观点是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提出的。
(2)从图中A-B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上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后来的古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复杂,如石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以及用火,促进了脑的发育,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有条纹的
无条纹的
活着的蜗牛
264
296
破裂的外壳
486
377
山东省聊城市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6页。
山东省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