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6.5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2024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

    6.5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2024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第1页
    6.5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2024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第2页
    6.5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2024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中图版第五节 极地地区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中图版第五节 极地地区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3页。
    知识点1 地球上最南的地区
    【区域认知】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2022江苏常州中考)图中A表示的大洲是 (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2022江苏常州中考)图中属于印度洋的海域是 ( )
    A.C B.D
    C.E D.F
    3.(2022江苏常州中考)南极大陆 ( )
    A.跨越所有纬度
    B.平均海拔最高
    C.全位于南寒带
    D.位于东半球的面积比西半球略小
    【人地协调观】【新特色·常考地图】极地考察能力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迄今为止,我国已在南极地区陆续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作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下图示意南极地区。据此完成4—6题。
    4.(2023山西晋中中考)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5.(2023山西晋中中考)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面临的恶劣气候条件是 ( )
    A.炎热干燥 B.酷寒烈风
    C.高寒缺氧 D.高温多雨
    6.(2023山西晋中中考)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做法是(G8206004) ( )
    A.随手乱扔垃圾
    B.处理放射性废物
    C.禁止乱捕滥杀
    D.大力开发旅游业
    知识点2 地球上最北的地区
    【人地协调观】近20年来,科学家对北极海冰、植被和格陵兰冰川进行了监测,发现全球增温使北极地区的冰雪与植被分布发生了快速变化,夏季尤为明显。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科考站。下图为北极地区图。据此完成7—9题。
    7.(2023广东中考)黄河站的经纬度是 ( )
    A.(11°56'E,78°55'N) B.(78°55'E,11°56'S)
    C.(11°56'W,78°55'N) D.(78°55'W,11°56'S)
    8.(2023广东中考)导致近20年北极冰雪与植被分布发生快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展极地旅游 B.开发极地资源
    C.全球气候变暖 D.开展极地科考
    9.(2023广东中考)一般情况下,北极地区冰川融化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 )
    A.1—2月 B.3—4月
    C.8—9月 D.11—12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两极地区已建成五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结合所学完成10—12题。
    10.(2023陕西中考)上图为黄河站所在的斯匹次卑尔根岛简图,其中黄河站 ( )
    A.距海洋较远 B.位于南极地区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位于该岛最高处
    11.【新特色·多彩文化】(2023陕西中考)极地科考人员工作和居住的科考站最有可能是 ( )


    12.【人地协调观】(2023陕西中考)在极地开展科学考察(G8206004) ( )
    A.可为气象、冰川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B.与人类生存、国际关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无关
    C.帮助人类了解地球的过去,对未来意义不大
    D.可大量开发矿产资源,缓解地球能源危机
    13.【新独家原创】2023年7月12日上午,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执行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加克洋中脊两大区域科学考察任务,预计总航程约1.55万海里,9月下旬结束。对本次北极科学考察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本次北极科学考察时间选择7—9月份的原因是此时北极地区为暖季和极昼
    B.本次北极科学考察时间选择7—9月份的原因是此时北冰洋冰雪全部融化
    C.在科学考察过程中,为避免污染环境,应焚烧废弃物品和垃圾
    D.要注意保护企鹅等野生动物
    能力提升全练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特殊,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下图为北极熊与企鹅之间的对话。据此完成14—16题。
    14.(2023四川成都中考,1,★☆☆)下列自然环境特征为南、北极地区共有的是( )
    A.纬度位置高
    B.沙漠面积广
    C.以高原为主
    D.以海洋为主
    15.(2023四川成都中考,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 )
    A.全年降水量较多
    B.全年平均风速更大
    C.全年大风日数较少
    D.全年平均气温较高
    16.(2023四川成都中考,3,★☆☆)造成北极熊、企鹅栖息的大块“海冰”变少、变小的主要原因是(G8206004) (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污染加剧
    C.极地风速增大 D.极地降水减少
    海冰是极地研究的重要内容。海冰密集度指海冰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比例。下图为近30年北冰洋部分海域5月、6月平均海冰密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2023北京中考,23,★☆☆)北极地区的海冰 ( )
    A.是企鹅觅食的保障
    B.集中在大陆的边缘
    C.暖季时分布范围广
    D.极夜期间冰层坚厚
    18.(2023北京中考,24,★★☆)与5月相比,6月 ( )
    A.叶尼塞河河口海冰密集度增大
    B.勒拿河河口海冰的融化量增大
    C.科雷马河河口海冰融化量减小
    D.白令海峡北部的海冰没有变化
    19.(2023北京中考,25,★★☆)与图示地区海冰融化有关的是 ( )
    ①纬度位置 ②季节
    ③海拔 ④河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素养探究全练
    20.【人地协调观】(2023北京朝阳二模)极地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地区,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实验室。我国自1984年首次踏足南极起,至今已经建立起日益完善的极地立体监测体系,科学探索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下图是中国极地科考站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地区的中心是 ,北极地区的中心是北冰洋。
    (2)我国先后在极地地区建设了6个科考站。在建站过程中需克服的困难有
    (至少两条)。
    (3)我国已经完成39次南极科考和12次北极科考。极地地区可以进行的科学考察有(双项选择) ( )
    A.监测臭氧层变化,研究大气组成
    B.观测海冰动态,分析气候变化
    C.钻取冰芯样本,开发淡水资源
    D.监测海洋水质,进行远洋捕捞
    (4)冰川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框图中填写恰当词语,完成对冰川面积变化及其影响的分析。
    ① 、② 、③ 、④ 。
    (5)【新考向·开放性试题】极地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向标,请写出两条保护极地环境的建议。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读图可知,此图为以南极大陆为中心的俯视图,A大洲与南极洲的南极半岛相望,是南美洲,B是非洲,C是大洋洲。
    2.C 读图可知,图中D为大西洋,E为印度洋,F为太平洋,C是大洋洲。
    3.B 南极大陆跨越所有经度,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南极大陆有一部分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北;南极大陆位于东半球的面积比西半球略大。
    4.A 由图可知,在南极地区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长城站当中,昆仑站离南极点最近,说明昆仑站的纬度最高。
    5.B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极低,被称为“风库”,面临的恶劣气候条件是酷寒烈风;炎热干燥、高寒缺氧、高温多雨均不属于南极地区气候特点。
    6.C 随手乱扔垃圾、处理放射性废物、大力开发旅游业都会对南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禁止乱捕滥杀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
    7.A 黄河站位于北半球,为北纬(N),最外的纬线圈是60°N,因此结合选项黄河站的纬度是78°55'N;根据图中0°经线及黄河站位置,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判断黄河站的经度为11°56'E,因此黄河站的经纬度是(11°56'E,78°55'N)。
    8.C 近年来,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小。导致近20年北极冰雪与植被分布发生快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9.C 北半球的夏半年,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有太阳照射,北极地区气温升高,故一般情况下,北极地区冰川融化速度最快的时段是8—9月。
    10.C 读图可知,黄河站距海洋较近,A错误;黄河站位于北极地区,B错误;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C正确;黄河站位于沿海平原,没有位于该岛最高处,D错误。
    11.D 读图可知,A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A错误;B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冰屋,B错误;C是福建等地的传统民居土楼,C错误;D最有可能是极地科考人员工作和居住的科考站,房屋架空,窗户较小,有利于防寒保暖,D正确。
    12.A 在极地开展科学考察可为气象、冰川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帮助;有利于人类生存、国际关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帮助人类了解地球的过去,展望未来;可以适度开发矿产资源,缓解地球能源危机。
    13.A 我国北极科考时间选择7—9月,因为此时是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考察。北极点附近纬度高,气温低,气候严寒,终年被冰雪覆盖。在极地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应运回生活垃圾,减少对极地环境的污染,焚烧废弃物品会造成空气污染。企鹅是生活在南极地区的动物,北极地区没有企鹅。
    能力提升全练
    14.A 南极和北极地区共同特点是纬度高,气候严寒。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平均海拔在2 000米以上,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15.B 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候更寒冷,风速更大,降水更少。
    16.A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造成北极熊、企鹅栖息的大块“海冰”变少、变小;与海洋污染、风速、降水无关。
    素养探究全练
    17.D 企鹅是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北极地区的海冰是北极熊觅食的保障,A错误。北极地区的海冰集中在北冰洋,B错误。暖季时气温高,海冰分布范围小,C错误。极夜期间是北半球冬季,气温低,冰层坚厚,D正确。
    18.B 与5月相比,6月叶尼塞河河口海冰密集度降低,A错误。勒拿河、科雷马河河口海冰的融化量增大,B正确、C错误。白令海峡北部的海冰密集度降低,D错误。
    19.B 与图示地区海冰融化有关的是:①纬度位置,纬度低,气温高,海冰融化多;②季节,夏季融化多,冬季融化少;④河流,读图可知,河流的入海口海冰融化多,①②④正确。虽然海拔对气温有一定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但是海冰主要分布在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海洋中,海拔相对较低,海冰融化与海拔关系不大,③错误。
    20. (1)南极大陆(南极洲)
    (2)严寒;烈风;冰层厚,施工难度大(任答两条)
    (3)AB
    (4)变暖 加速 上升 沿海
    (5)制定法律、条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海洋生物。
    解析 本题以中国极地科考站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极地地区的位置、极地科考、极地保护等内容。(1)读图分析,南极地区的中心是南极洲,被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环绕。(2)极地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在建站过程中需克服的困难有严寒;烈风;冰层厚,施工难度大;等。(3)进行极地科学考察主要目的有监测臭氧层变化,研究大气组成;观测海冰动态,分析气候变化,AB正确。开发淡水资源、进行远洋捕捞不是极地科考的目的,CD错误。(4)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消融速度加快,使得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5)极地地区是指地球的两极,即南极和北极,人们保护极地地区的措施有制定法律、条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海洋生物。

    相关试卷

    初中地理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读下图,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半球的“寒极”是,9′S,94°04,去北极科考的时间最好是,下列物品中,考察队员需要带的有,罗斯海新站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023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专题突破卷:

    这是一份专题10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023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专题突破卷,文件包含专题10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解析版docx、专题10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