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 运算律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相遇问题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下
学习
目标
1.结合教材创设的生活情境,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3.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难点
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1.填一填。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题中每小时行驶40千米是指这辆车行驶的( ),5小时是行驶的( ),要求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是求行驶的( )。
2.根据题意说说下面各题的等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1)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芳每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二、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解决的行程问题都是一个人或一辆车完成的,那么大家看见过一段路程两人一起完成的吗?
抽学生演示相遇问题中两人的运动情况。
思考提示:1.它们的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2.如果继续走下去,结合可能会怎样?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他们同时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
师:像这种朝对方的方向或相反的方向行进称之为相向而行。如果继续走下去,结果会怎样?
师:你能完整的说说他们是怎么运动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揭示: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观察。
学生根据观察的信息自由说说。
学生:结果会相遇。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利用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相遇问题的特点,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理解了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结果相遇几个要素,为教学扫清了障碍,帮助学生建立了相遇问题的表象。
讲授新课
一、整理信息
课件出示: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出发走向学校(如图),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师: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信息,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师:你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
引导学生得出:
我画图整理。
(2)我列表整理。
二、分析解题思路。
师: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先算什么吗?
思考提示:
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联系?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
小明走的路程加上小芳走的路程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分别算出小明和小芳走的路程,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加,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
师:两人4分钟一共走的路程,就是……?
课件出示:
师:观察上表,想想还可以先算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先算两人一分钟走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相遇时间”就等于总路程。
三、解决问题。
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解法一: 70×4+60×4
=280+240
=520(千米)
解法二: (70+60)×4
=130×4
=520(千米)
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师:观察这两种解法,想一想有什么联系?
思考提示:
(1)两种方法的得数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将它们连起来?
(2)观察等式,你想到了哪个运算律?
反馈:(1)两种方法的得数相同,可以用“=”将它们连起来:70×4+60×4=(70+60)×4。
(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四、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师: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反馈:
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要注意寻找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学生独自读一读,然后说说获取的信息和问题。
学生:我们学过列表、画图的策略。
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整理。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就是两家相距的路程。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展示反馈。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帮助学生收集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利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出示思考提示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通过分析,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巩固运用
1.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条隧道,甲队每天修85米,乙队每天修110米,两队合作18天能修多少米?
3.两地相距60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28千米,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相遇?
4.甲、乙两工程队合修一条长1400米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开工,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60米。修完这条公路,甲、乙两队各修了多少米?
5.拓展练习:
(1)甲车每小时行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千米,两车于相隔1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65千米?
(2)小华和小明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的两端之间。小华的速度是65米/分,小明的速度是70米/分,经过5分钟两人第二次相遇。这座桥长多少米?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利用说一说帮助学生回忆新知,整体感知。
板书
相遇问题
70×4+60×4 (70+60)×4
=280+240 =130×4
=520(千米) =520(千米)
70×4+60×4=(70+60)×4
通过板书呈现本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框架。
数学五年级下册相遇问题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相遇问题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探究新知,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活旧知,引出行列,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联系生活,加深理解,拓展应用,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二 认识多位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二 认识多位数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生长新知,迁移类推,探索新知,练习应用,拓展提升,回顾全课,总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