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后作业题
展开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两幅绘画作品,甲、乙分别反映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的村落景观。读图,完成1—2题。
甲乙
1.(2023湖南长沙雅礼集团第一次月考)两图描绘的地区( )
A.甲—泼水节为当地传统节日B.乙—河流结冰期较长
C.甲—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D.乙—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2.(2023湖南长沙雅礼集团第一次月考)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
A.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B.亚热带和热带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D.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3.【新情境·生活情境】(2023河北邯郸磁县月考)小明乘坐西成高铁,从西安出发,穿过秦岭,抵达成都,他沿途看到农田类型的变化情况是( )
A.全部是水田 B.先水田后旱地 C.全部是旱地 D.先旱地后水田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不同的五个区域,读图,完成4—5题。
4.(2023湖南衡阳中考)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图中山脉是阶梯分界线的是( )
A.贺兰山—横断山脉B.秦岭—大兴安岭
C.昆仑山—横断山脉D.秦岭—贺兰山
5.(2023湖南衡阳中考)关于图示区域的资源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牧草资源主要分布在①②③区域 B.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④区域
C.煤炭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⑤区域 D.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③和⑤区域
世界那么大,老师领你去看看。青岛某中学师生利用暑假组织研学旅行,分四个小组分别沿着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探索自然奥秘。结合图完成6—7题。
6.(2023山东菏泽牡丹实验中学期中) 四条研学路线中,既可以观赏黄河落日,又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2023山东菏泽牡丹实验中学期中) 以下区域特点,是丁路线同学考察时所作的“研学笔记”的是( )
①非季风气候区 ②水田为主 ③气候湿热 ④土地荒漠化严重
⑤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⑥特色美食烤全羊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读“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8—10题。
8.(2023江苏南京竹山中学月考) 湖北省会武汉的年降水量为 ( )
A.400mm以下 B.400mm—800mmC.800mm—1 600mm D.1 600mm以上
9.(2023江苏南京竹山中学月考)南京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2023江苏南京竹山中学月考) 确定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地理分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距海远近 D.纬度位置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2023安徽六安皋城中学期中) ②线是丁区域与其他三个区域的分界线,其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气温 D.宗教
12.(2023安徽六安皋城中学期中)下列景观与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杏花烟雨,水乡风光 B.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丙—雪山连绵,湖泊星罗 D.丁—平坦开阔,沃野千里
13.(2023安徽六安皋城中学期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新情境·生活情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2022广东中考)导致图中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15.(2022广东中考)我国改造沙漠面积最大的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二、综合题
16.(2023河北邢台期中)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界线A大致与____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乙区域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丙丁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大致由昆仑山脉和_________山脉组成。
(2)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区域是____,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区域是____,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点位于____区域,我们的家乡河北邢台市位于____区域。(填区域代号)
(3)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____,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填区域代号)
17.(2023湖南长沙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期中) 尊重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大开发。
材料一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位于高黎贡山以西,担当力卡山以东。
材料二 2021年2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独龙族在社会各界倾力帮扶和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下,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一越千年。
(1)独龙族主要分布于图中E地,属于云南省西部____山区(填山脉名称),云南省简称是___________。
(2)有学者根据中国地理区域的景观差异,将中国分别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金色中国”和“银色中国”,由此来看,云南省所在的区域B应该称为_________最合适。
(3)农业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发展。区域D最适合发展___________业。(选填“种植/畜牧/渔/林”)
(4)铁路在区域联系、促进地区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区域A和B之间有多条铁路干线相连,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测试时间:30分钟
选择题
读 “我国四大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2023河南三门峡一模)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主要种植在海拔3 000米以上、降雨量300mm左右的高海拔山区,我国某农业公司把引进食用藜麦种植作为扶贫项目在某地区推广,最适合推广的区域是( )
A.①区域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2.(2023河南三门峡一模)下列人类活动或自然环境特征符合④区域的是( )
A.冬季河流有结冰或凌汛现象 B.鱼米之乡,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C.民居屋顶坡度大,墙厚窗小 D.哈密瓜、葡萄干、棉花主产区
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完成3—4题。
3.(2023辽宁中考)蒙古族欢度的传统节日是( )
A.那达慕节B.元宵节C.雪顿节D.泼水节
4.(2023辽宁中考)欢度雪顿节的少数民族,其聚居地的典型特征为( )
A.沙漠广布 B.鱼米之乡 C.白山黑水 D.雪域高原
中央气象台2021年12月16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风降温天气,多地降温超过12℃。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题。
5.【新情境·生活情境】(2022青海中考)与图中秋裤分割线相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②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旱地与水田分界线④1月0℃等温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陕西省自南向北分别划分为陕南地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三个自然区。据图完成6—7题。
6.(2022山东临沂中考)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分界线大致接近(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C.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7.(2022山东临沂中考)陕北地区的区域特征为( )
A.草场广布,牦牛成群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2023年5月21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小满。我国南方地区民俗“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华北地区民俗“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是指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分布图。据此完成8—9题。
8.(2023广东广州花都期中)“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9.(2023广东广州花都期中)“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中国幅员辽阔,主要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10—11题。
10.(2022湖北宜中考)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一致的是(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水田、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11.(2022湖北宜昌中考)我们的家乡宜昌在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是( )
A.最大的能源产区
B.落叶阔叶林广泛分布的地区
C.“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地区
D.“后皇嘉树,橘徕服兮”颂扬的地区
二、综合题
12.(2023四川甘孜中考)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其中A是________海,B是________海。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中①是________地区,②是________地区,③是________地区;④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
(3)①、②区域的界线大致与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一线基本一致;①、③区域的界线大致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4)②区域耕地以________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是我国________(填数字代号)区域景观的真实写照,该区域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
13.(2021青海中考)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区为我国的 区(半湿润/湿润),耕地类型为 。
(2)B线与1月 ℃等温线、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3)C线大致与 山脉、祁连山、 山脉基本吻合。
(4)图中丁地区位于我国 (季风区/非季风区),该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从森林草原、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气温/地势/光照/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14.(2023河北衡水景县二中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除干旱和高寒地区,几乎遍及全国。《食物本草》中记载,艾叶具有祛湿、散寒、祛邪毒等功效。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艾、悬艾、饮艾、熏艾的习俗。
(1)图中字母代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它们分别是A______地区、B南方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根据艾草的生长习性,能够广泛生长的有______(双选、填字母)地区。
(2)“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而制成的点心,已经成为清明出行的首选食品。根据你的知识“青团”应该是______(填字母)地区的传统食品,因为这里位于__________一线以______(方向),大部分属于______气候,是我国______(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
(3)每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逐渐______,降水量逐渐______,古人利用艾草的特殊功效将其悬于房前,可以起到______(双项选择)作用。
A.防控瘟疫 B.装饰房屋 C.驱除蚊虫
答案全解全析
第1课时
1.C 2.A 图中甲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而以泼水节为传统节日的是位于南方地区云南的西双版纳。图中乙位于南方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图中甲位于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图中乙位于南方地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吻合,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D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据图可知,西安位于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旱地;成都位于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所以小明乘坐西成高铁,从西安出发,穿过秦岭,抵达成都,他沿途看到农田类型的变化情况是先旱地后水田。
4.C 5.D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和⑤所在的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耕地资源丰富;③区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牧草资源不丰富;我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⑤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煤炭和石油资源不丰富。
6.B 7.B 由图可知,四条研学路线中,乙路线穿过华北地区,可以观赏黄河落日,穿过西北地区可以领略大漠孤烟风光;甲、丙、丁没有穿过西北地区。丁路线主要穿过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为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植被丰富;有色金属矿产丰富;特色烤全羊是西北地区的传统美食。
8.C 9.D 10.B 根据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年降水量分布图,结合等值线判读规律可知,湖北省会武汉的年降水量为800mm—1 600mm。南京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特点。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确定该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两侧的气候类型不同,秦岭—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11.B 12.B 13.D 读图可知,丁区域是我国青藏地区,丁区域与其他三个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从图中看出,乙是北方地区,甲是西北地区,丙是南方地区,丁是青藏地区。杏花烟雨、水乡风光景观在南方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景观在北方地区;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景观在青藏地区;平坦开阔、沃野千里景观在北方地区。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14.C 图中三地景观自东向西呈森林—草原—荒漠变化,是由于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故影响图中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与地形、气温和土壤关系很小。
15.B 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沙漠面积最大的是西北地区,其余三地区几乎没有沙漠分布,这是由于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随着人们的改造,许多沙漠变成了绿洲,改造沙漠面积最大的是西北地区。
16.答案(1)400mm 旱地 祁连
(2)甲 乙 丙 乙
(3) 甲 丁
解析(1)依据位置,图中乙为北方地区;甲为南方地区;丙为西北地区;丁为青藏地区。图中界线A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乙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其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丙丁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大致由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组成。(2)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区域是甲南方地区;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区域是乙北方地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点位于艾丁湖,位于西北的吐鲁番盆地。我们的家乡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地处乙北方地区。(3)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甲南方地区,深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位于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
17.答案(1)横断 云或滇
(2)绿色中国
(3)畜牧
(4)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解析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龙族主要分布于图中E地,属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区,横断山区是世界年轻山系之一,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川、滇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位于西南地区,省会为昆明。(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金色中国”代表我国黄沙漫漫、大漠戈壁的西北地区;“黄色中国”代表沃野千里、麦浪滚滚的北方地区;“绿色中国”代表山青水碧、鱼米之乡的南方地区;“银色中国”则代表了雪峰连绵、冰川纵横的青藏地区;云南省所在的区域B南方地区应该称为“绿色中国”。(3)农业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发展。读图可知,区域D是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为天然高山草场的形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有优良的畜牧品种适应高寒气候,而且青藏地区地广人稀,有大片草场可发展畜牧业,区域D最适合发展畜牧业。(4)读图,区域A是北方地区,区域B是南方地区,两地有多条铁路干线相连,京沪铁路是连接北京市和上海市的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是中国铁路网中南北走向的大动脉之一。京九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北京市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串联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京广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广州市的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串联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焦柳线是中国境内的一条连接河南焦作与广西柳州的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其贯穿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宝成—成昆线北起宝鸡,翻越秦岭、大巴山,穿越川西平原、飞越岷江,横跨金沙江到达昆明。
第2课时
1.C 2.B 读图可知,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藜麦适合种植在海拔3 000米以上、降雨量300mm左右的高海拔山区,在四个区域中,③所示的青藏地区海拔高,适合种植藜麦。南方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是水稻、油菜主产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北方地区冬季河流有结冰或凌汛现象;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北方地区民居墙厚窗小;西北地区是哈密瓜、葡萄干、棉花主产区。
3.A 4.D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那达慕节;元宵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藏族主要居住在青藏地区,沙漠广布主要形容西北地区;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白山黑水位于北方的东北地区;雪域高原位于青藏地区。
5.C 由图可知,秋裤分割线基本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与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同,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6.D 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秦岭与淮河一起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同时也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7.C 陕北地区属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草场广布,牦牛成群”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是云贵高原的地表特征。
8.D 9.A 小满时节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多。图中丁地区是南方地区。小满(5月21日前后)是我国的夏季,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南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不能带来丰沛的降水。
10.D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秦岭—淮河一线,跟本条线一致的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水田、旱地集中分布区分界线。青藏高原边缘线是指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11.D 湖北宜昌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能源产区,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落叶阔叶林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西北地区。“后皇嘉树,橘徕服兮”颂扬的是南方地区。
12.答案(1)渤 南
(2)北方 南方 西北 一
(3)秦岭 淮河 400
(4)水田 水稻
(5)③ 畜牧
解析(1)我国的近海从北向南依次是:A渤海、黄海、东海、B南海。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是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位最深的海域。(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和④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3)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400㎜年等降水量线一致。(4)②南方地区的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我国③西北地区的景观。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13.答案(1)湿润 水田
(2)0 800
昆仑 横断
(4)非季风区 降水
解析 读图可知,(1)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区,耕地类型为水田。(2)B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与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3)C线是青藏地区边缘线,大致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吻合。(4)图中丁地区是西北地区,位于我国非季风区。西北地区东西跨越较广,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距海洋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小,因此造成该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从森林草原、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可见影响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14.答案(1)北方 西北 青藏 AB
(2)B 秦岭—淮河 南 亚热带季风 水稻
(3)升高 增多 AC
解析(1)图中字母代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它们分别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根据材料中艾草的生长习性,艾草能够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广泛生长。(2)“青团”如图所示,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等馅儿而制成的点心,已经成为清明出行的首选食品。青团应该是南方地区的传统食品,因为这里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3)每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多,古人利用艾草的特殊功效将其悬于房前,可以起到驱除蚊虫、防控瘟疫、辟邪祈福的作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a href="/dl/tb_c9499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同步测试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真题汇编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卷人教版解析版docx、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真题汇编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卷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阶梯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