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中学生( )
A.要主动承担中学生的学习任务B.要把时间精力全放在参加社会活动上
C.参与社会生活是长大以后的事D.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2.国庆节前夕,中学生小静制订了一份计划:在市人民广场看升旗仪式;参观市科技馆;跟着妈妈去农贸市场学买菜、看民俗表演等等。小静的计划告诉我们( )
A.中学生的节假日很精彩B.社会生活总是平淡无奇
C.社会关系往往复杂多变D.中学生要积极融入社会
3.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这表明我们在社会中具有不同的( )
A.职业B.身份C.地位D.级别
4.学生小明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下列能帮助他走出困境的建议有( )
①学会“信息节食”
②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③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④彻底远离网络生活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在小区,我们是业主;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表明( )
A.我们的身份都是相同的B.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业缘关系
C.我们的社会关系是由身份确定的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6.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2022年,我国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具体包括打击网络潘言,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开展“清朗”行动能有效( )
①扩大公民表达权
②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弘扬网络正能量
④提高文化传播的速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有交警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这些现象启示我们( )
①他律比自律作用大
②在小事上不必自律
③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应学会“慎独”,自觉遵守法律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9.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没有秩序的自由,具有破坏性。”这说明了( )
A.没有秩序我们会更有自由B.没有自由我们会更有秩序
C.自由的基础在于遵守规则,维护秩序D.规则是自由的对立面
10.下列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
①在路上骑车闯红灯,被警察罚款
②欠债不还钱
③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④不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为适应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规范电子交易行为,我国民法典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增加了预约合同的具体规定,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等合同订立制度。这表明( )
A.规则没有规律可循,可以随时改变B.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法律等规则的制定
C.我们要遵守规则,将规则外化于行D.随着社会的发展,要积极改进规则
1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告诫我们( )
①不良行为必然导致犯罪
②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③预防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
④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2022年5月19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张某在网络平台公然发表不实言论,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公益诉讼案庭审并当庭宣判,判决被告张某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该案例告诉我们(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自觉遵守法律
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提高媒介素养
③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④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示:“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尊严、名誉和隐私,也严重污染社会风气,要坚决予以打击。”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青少年要( )
①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②提高媒介素养,传播正能量
③自觉恪守道德与遵守法律
④设立相关法律,筑牢制度保障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5.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是( )
A.社会、家庭、学校、公安机关B.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C.公安机关、父母、老师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16.孙某潜入某商场盗窃被抓,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孙某的行为( )
①触犯了刑法
②受到了刑罚处罚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7.下列三幅漫画所反映的诉讼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
A.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C.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民事诉讼D.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18.“不尊重别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被尊重的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B.要赢得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
C.尊重是相互的,要学会尊重他人D.尊重可以消除隔阂和矛盾
19.女儿:“爸爸,这里有警示,不能停车。”爸爸:“没关系,没有交警在场,先停一会儿。”以上是一对父女在市人民广场的对话,这段对话告诉我们( )
A.只有规则才能保障秩序的实现B.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主要依靠他人的监督和提醒
C.维护社会规则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D.人民广场禁止停放社会车辆
20.下面漫画倡导“见义勇为”向“见义智为”转变,启示我们青少年发现或遭遇违法犯罪时应( )
①学会拨打“110”报警,请求警察帮助
②见到违法犯罪分子躲得远远的!
③与违法犯罪分子周旋以赢得充裕的时间
④奋不顾身地阻止犯罪分子逃脱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隆重开幕。这期间,亚运会志愿者“小青荷”(杭州亚运会志愿者统称)坚守岗位,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奉献着光与热,在赛场内外传递着无数温情瞬间。
(1)志愿者的这种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
(2)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22.【预防犯罪,防患未然】
【警醒你我】中学生小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料,养成了我行我素的坏习惯,长期不做作业,经常旷课打游戏,还学会了吸烟,酗酒。后来,他开始小偷小摸。虽然他因此受到了公安机关的教育和处罚,但仍改不了这个毛病。后来,他又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朋友”,和“友”拦路抢劫,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1)学校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活动,你认为可以运用哪些形式?
(2)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小强为什么会走向犯罪深渊?
(3)青少年应该如何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学生?
23.【合理利用网络】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这个信息高速流通的社会中,网络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渠道。它遍布全球,与人类的生活越来越近。可是网络与广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一直不为人所乐道;许多家长不允许孩子上网,认为上网会影响学习成绩。但也有许多人赞同学生上网,因为网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料可供学生们使用,并且在网上查找资料方便、快捷,远比查阅书籍便捷得多……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网络利弊的认识。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说说中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24.【遵守规则】
2023年9月开学初,某校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打造文明、诚信的新时代校园,引领同学们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活动一:礼仪竞赛】
全校开展了“讲文明知礼仪树新风”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还组织同学们观看了文明礼仪宣传视频,深入了解了中华传统礼仪知识,重温了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服务等相关内容。通过上述活动,大多数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有所增强,但还有一些同学不知道如何去做。
(1)为此,校团委准备写一封倡议书,提升同学们的文明礼仪素养,请你帮助完成。
【活动二:诚信教育】
为提高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学校集中开展了以“诚信伴我行为”主题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加强诚信教育,努力营造诚信育人的良好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请你用一句话或两句诗写出你的诚信座右铭。
(3)我们中学生如何做到诚信做人到永远?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
(2)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解析:
22.答案:(1)班会、座谈会、演讲比赛等。
(2)沾染了不良习气;交友不慎;自我控制力不强;法治意识不强;道德素质较低。
(3)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加强自我防范,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解析:
23.答案:(1)网络的利: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④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⑥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教创新搭建新平台。网络的弊: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②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解析:
24.答案:(1)语言:语言要文明,不强词夺理,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要谦逊、尊重对方,不盛气凌人。态度:态度要亲和,对人要真诚,待人要和气。行为举止:举止要端庄,要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注意举止的规范,注重行为美。
(2)略。
(3)比如:树立诚信意识,履行承诺:运用诚信智慧;考试不作弊。敢于承认错误及承担责任,并认真改正错误: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解析:
倡议书
各位同学: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为此我们倡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团委
2023年9月2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