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节假日都宅在家里看书
②独立完成作业后主动预习
③在假期参加劳动体验
④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亲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 )
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个人的力量太弱小,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向社会屈服
③只有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有少数杰出精英人物才能有这种高尚的表现,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人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D.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4.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对话、撰写、翻译等任务。这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我们应( )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③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
④顺其自然,视而不见,推动网络进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让人们享受更多元表达、聆听更丰富声音的同时,也出现了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精神家园的人肉搜索、言论过激、跟风起哄、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人人有责,作为网民应该( )
①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及时处置网络违法犯罪
②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③把控好权利自由的边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④加强网络治理,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了“如何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的议题式教学,对于分议题“如何辨识电信网络诈骗”所提供的几种情况,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有( )
①社区干部上门进行人口普查
②通知“中奖”却要求你先缴纳税款
③父母以微信方式转账生活费
④电话索要个人信息及短信验证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8.2020年4月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三年多来在全国各地持续推进,文明出行蔚然成风。中学生小兰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在电动车、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伤亡人员中,绝大部分是由于未佩戴安全头盔造成颅脑损伤的。针对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下列劝告语可取的是( )
①遵守规则需他律,自由被限真无趣
②戴好头盔保安全,平安规则记心间
③不戴头盔受刑罚,惩恶扬善全靠法
④交通规则伴我行,遵法守法保太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无论自己有多优秀,都不会看轻他人;不管自己有多成功,都不会轻视别人。这告诉我们尊重他人要( )
A.积极关注他人B.学习他人优点C.平等对待他人D.学会换位思考
10.乘坐公共交通时主动让座,参观游览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不大声喧哗,参加社交活动时衣装整洁。上述行为表明的观点有( )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不需要他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1.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当冲突发生时,不要只忙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体现了处理冲突的正确策略是( )
A.保持冷静B.及时处理C.坦诚交流D.换位思考
12.在淄博烧烤火出圈之后,测评结果:八大局的十家店铺,全都没有缺斤少两的情况,不愧是朴实厚道的山东人。淄博本地的商家更是达成了“谁要砸了淄博的碗,淄博就砸了他的碗”的共识。下列古语与材料相一致的是( )
A.不学礼,无以立B.敬人者,人恒敬之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3.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①行政违法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反校规校纪行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4.陈某因好奇而吸毒,为了搞到钱买毒品,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在短短几天内多次偷窃,最终被公安机关处以15天的行政拘留,此案例告诉我们( )
①吸毒是违法犯罪的祸根之一
②吸毒是个人爱好,自由不受干涉
③吸毒就是犯罪,必受刑罚处罚
④法不可违,要依法自律,远离毒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5.材料一: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
材料二: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开始施行。该规则所称的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从自由与规则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认识。
16.材料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网络流行语成为很多“低头族”的真实生活写照。如今,超过40%的国人成为“低头族”。手机成瘾不仅会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还容易带来近视、颈椎病等生理疾病。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拉近人与人的时空距离,却疏远了心灵之间的情感距离。
材料二:宿舍的灯管坏了,小王找到电工师傅说:“喂,电工,我们宿舍的电灯坏了,你快来修理呀!”对方很干脆地说:“没时间。”后来,小李非常客气地说:“师傅,真对不起,打扰您了,我们宿舍的电灯坏了,麻烦您抽时间帮我们修理下,好吗?”电工师傅很快就帮他们修好了。
(1)对材料一中被手机“绑架”的“低头族”同学,你有什么建议?
(2)材料二中的事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7.材料一:小方与同学约好周日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早晨,闹钟响了,但是小方翻身又睡了。妈妈来催他:“赶紧起床,要迟到了!”“没事,我不到,他们不会走的。”结果小方迟到了。
材料二:某校开展了“共铸诚信学校”的活动。为了响应这次活动,培养同学们的诚信品德,打造“诚信”校园,八年级要举行一次调查实践。
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列举在我们校园中还存在哪些不诚信的行为。
(2)请你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传递诚信这一道德正能量。
(3)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18.中学生王某,读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到网吧打游戏,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他更沉迷于上网,为了去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后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九年级上学期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儿义气”,他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最后王某受到刑事处罚。
(1)上述案例中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用利器致人重伤这一违法行为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3)为了你和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你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亲社会行为又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助人、谦让、分享、合作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属于亲社会行为。故选:D。
2.答案:C
解析:
3.答案:D
解析:此题以公益广告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题文中的广告词表明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ChatGPT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我们应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②③正确;“远离人工智能”说法错误,忽视了人工智能的积极作用,①排除;不能顺其自然,这是一种消极态度,④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使用网络。②③: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人人有责,作为网民应该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把控好权利自由的边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②③符合题意;①:公民没有处置网络违法犯罪的权力;①不符合题意;④:这不是公民角度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6.答案:C
解析:我们要辨识电信网络诈骗,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分析选项可知,通知“中奖”却要求你先缴纳税款、电话索要个人信息及短信验证码,我们需要高度警惕,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①③不需要高度警惕。故选:C。
7.答案:A
解析:A.结合题意分析得知,“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属于制度约束,有利于我们遵守规则;“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是自我反思,自我约束的表现,属于自律行为。因此选项A正确;BCD.观点错误。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有自由,但自由不是绝对的;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应该做行为,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故选:A。
8.答案:D
解析:①遵守规则需他律,自由被限真无趣(×)
②戴好头盔保安全,平安规则记心间(√)
③不戴头盔受刑罚,惩恶扬善全靠法(×)
④交通规则伴我行,尊法守法保太平(√)
由此可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他人、文明有礼、遵守规则等。材料中的行为表明尊重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①正确;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②正确;题文没有体现诚信,③排除;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④错误。故选A。
11.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当冲突发生时,……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答案:D。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诚信的认识。A选项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与题意不符;B选项意思是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与题意不符;C项意思是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与题意不符;D选项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符合题意。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种类。①②: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故①②说法正确;③: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故③说法错误;④:违反校规校纪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1)材料一说明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2)①教育惩戒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学生的行为要受到教育惩戒规则的约束,我们不能做违反校纪校规的事。②教育惩戒规则是我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戒,是为了维持良好的校园秩序。③我们要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④我们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并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解析:
16.答案:(1)①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现实生活中,认真学习、文明娱乐、健康休息。②请父母、老师或同学来监督和帮助。③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④合理使用网络,养成适度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⑤抵制网络诱惑,培养自律意识,严格控制上网时间等等。
(2)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有助于树立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走向成功。②与人交往时,态度要谦和,用语要文明;说话和气,不盛气凌人。③尊重是交往的起点。遇事要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等等
解析:(1)本题考查对被手机“绑架”的“低头族”同学提建议。答案具有开放性,解答时,可从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现实生活中,请父母、老师或同学来监督和帮助,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活动,合理使用网络,抵制网络诱惑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材料二中的事例告诉我们的道理。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可从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与人交往的要求、尊重他人等方面作答。
17.答案:(1)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借东西不还;说谎欺骗老师和家长;不守时、不讲信用等。
(2)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3)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运用诚信智慧,做好两难选择;珍惜个人诚信记录等。
解析:(1)本题考查校园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调用诚信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们传递诚信这一正能量的原因→联系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怎样践行诚信,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18.答案:(1)王某旷课逃学、偷家里的钱,偷别人的手机,偷学校的电脑零部件等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王某打架斗殴,致使别人重伤,是犯罪行为。
(2)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有错就改;积极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我们要谨慎交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等。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类别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王某偷家里的钱,偷别人的手机,偷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可链接一般违法行为;关键词②:王某打架斗股,致使别人重伤→可链接犯罪行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犯罪的特征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用利器致人重伤这一违法行为→可链接犯罪行为+犯罪的特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如何预防犯罪,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作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46,湖北省荆州市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3元/份C,一位老妇人无儿无女,生活很艰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市沙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市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