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并掌握略读的教学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把握作者的观点。
    有选择地迅速浏览文本,从中理解作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
    3.结合现实生活,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并形成自己对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认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略读的教学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把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有选择地迅速浏览文本,从中理解作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
    【教学方法】
    默读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快乐和痛苦都是生活的孩子,他们是形影不离的一对,我们都是在快乐和痛苦的交织中感受着生活。”那么,在这悲喜交织、苦乐参半的人生路上,究竟何为最苦,何为最乐?
    二、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学生结合知识积累自行介绍,不足之处由老师介绍】
    三、初读文本
    (一)请迅速浏览文本,圈点勾画文章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学生阅读文本,圈点勾画关键信息】
    明确: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请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学生结合上一环节进行归纳总结】
    明确:
    背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划分层次
    用语言或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生阅读文本,根据第一环节中作者的观点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1、2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2.(3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3.(4、5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了解文体
    1.文体知识
    议论文
    定义: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三要素:
    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包括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
    语言风格:准确、严密、精当、逻辑性强
    【学生结合知识积累自行介绍,不足之处由老师介绍】
    2.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
    比喻论证——用熟知的事物做比喻,将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物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突出论点。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俗语,或公认的道理、定理、公式等,说服力强。
    掌握方法
    提问:以下语句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也没有的了。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这种痛苦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的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明确:
    (1)运用比喻论证,将“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时的感受比作“有千斤重但压在肩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人责任未了时的痛苦情态。
    (2)举例论证、排比、设问。先以排比句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种种情况,将责任具体化,然后写“我”的痛苦感受——不敢见他,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最后以设问句,在自问自答中点明“我”痛苦的原因——责任未尽。举例形象通俗,说理一气呵成,极具说服力。
    (3)对比论证。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与普通的贫、病、老的痛苦进行对比,照应开头,突出了“应尽责任而没有尽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观点。
    (4)道理论证。引用古语和俗语,生动形象的论证了一个人尽责任之后,内心会感到轻松愉快的道理,语言浅显易懂,简洁明了。
    (5)对比论证。将不尽责任之苦与尽责任之乐进行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
    (6)道理论证、举例论证。一个“哩”字,凝重之中顿显轻灵。引用曾子的话,列举“仁人志士”“诸圣诸佛”的例子,论证了君子的终身之忧实际上是一种“真乐”,进一步证明了尽责任的快乐,从而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四、解读文题
    你如何理解文本题目?
    明确:
    文章题目揭示了本文论题——“最苦与最乐”。
    题目将“最苦”与“最乐”两个截然相反的问题放在一起,对比鲜明,吸引力强。
    五、再读文本·最苦(1—3自然段)
    开头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提到了哪些事?
    明确:
    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
    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明确: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明确:
    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
    (四)作者认为责任有多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哪几种责任?
    明确: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五)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请举例说明。
    明确:
    举例论证: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比喻论证: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重担压在肩头。
    对比论证: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
    六、再读文本·最乐(4自然段)
    (一)从第3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
    明确:
    尽了责任
    (二)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
    (三)在作者眼里,“快乐”的决定权在哪里?
    明确: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四)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明确:
    古语——如释重负——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
    七、再读文本·责任(5—6自然段)
    (一)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
    明确:
    君子有终身之忧(孟子):君子有终身有忧虑。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
    引用了孟子的“君子有终身之忧”,引用了曾子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用来证明圣贤豪杰都勇于把种种责任揽在身上,说明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悲天悯人。
    (二)文章怎样教育我们要勇于“担责任”的?
    明确:
    1.“既然这苦是从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2.比较:“卸却”和“解除”的区别。
    卸却”是卸下,是放下责任;“解除”是去掉,消除,指任务完成了。“责任”不是你想卸下就没有了,事情没做还放在那里等解决呢?你把事情做完了,责任才能算是“解除”了。所以,作者告诉我们,不能逃避责任,要勇于承担责任,
    归纳主旨
    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对他人、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拓展延伸
    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张潮却随笔写下:“人莫乐于闲”。“闲”能读书;游名胜;交益友。快乐是我们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背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梁启超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相关教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分配,教学目标,课前导入,积累词语,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