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高中生物(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i-59 Cu-64
第I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蓝藻细胞有着非常丰富的膜系统,包括外膜、周质膜及光合片层膜等,其中光合片层膜上有特殊的蛋白质色素复合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藻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外膜
B. 蓝藻的光合片层膜位于其叶绿体内
C. 蓝藻可在光合片层膜上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氧气
D. 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过程中需要蛋白质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A错误;
B、蓝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B错误;
C、蓝藻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片层膜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反应阶段,将水裂解为氧气和氢,C错误;
D、据题干信息可知,光合片层膜上有特殊的蛋白色素复合体,是吸收光能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正确。
故选D。
2.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R型菌时加入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得到具有荚膜的细菌
B. 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
C. 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5S标记的DNA,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
D. 艾弗里和赫尔希采用了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物质提取和分离等技术手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双)球菌的致病情况,提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肺炎链(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提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胞外,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DNA 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详解】A、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培养R型菌时加入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得到具有荚膜的细菌,A正确;
B、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都是设法将DNA与其他成分分离开,单独研究各成分的作用,B正确;
C、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所以检测不到35S标记的DNA,C错误;
D、艾弗里的实验材料是肺炎链(双)球菌,采用了细菌培养、物质提取和分离、微生物的鉴定等技术手段;赫尔希的实验材料是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采用了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离心、同位素标记法等多种技术手段,D正确。
故选C。
3.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遗传病,形成原因是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Cl-的跨膜蛋白功能异常,导致上皮细胞中Cl-向外分泌减少,造成黏液堆积阻塞部分呼吸道的管腔,细菌在肺部大量繁殖致使肺功能受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支气管上皮细胞向外分泌Cl-的方式与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
B. 患者支气管腔内分泌物浓稠可能与上皮细胞水分运输异常有关
C.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处理细菌感染能从根本上治疗囊性纤维病
D. 患者肺部严重感染时会因无氧呼吸增强而导致组织液pH升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1、自由扩散的特点有: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转运蛋白,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等的运输。协助扩散的特点有: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需要转运蛋白,如水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主动运输的特点有: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如植物吸收无机盐。
2、囊性纤维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CFTR(一种转运蛋白)的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翻译过程产生的CFTR蛋白结构异常,无法将Cl⁻运输到细胞外,导致支气管腔内黏液堆积而患病。
【详解】A、肺支气管上皮细胞向外分泌Cl-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肺支气管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两者方式不同,A错误;
B、患者上皮细胞中Cl-向外分泌减少,细胞液渗透压增大,上皮细胞水分运输异常,导致支气管腔内分泌物不能及时被水稀释而变得浓稠,B正确;
C、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处理可以抑制细菌感染,但是囊性纤维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服用抗生素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囊性纤维病,C错误;
D、患者肺部严重感染时会因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乳酸积累导致组织液pH略有降低,D错误
故选B。
4. 捕食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种间关系,若捕食者以多种猎物为食,则该捕食者为泛化物种,反之特化物种仅以特定猎物为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捕食关系属于种群层次的研究内容
B. 泛化物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灭绝风险更高
C. 泛化物种的捕食作用会降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D. 若特化物种捕食的猎物为优势种,则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能会提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现象,分析题意可知,捕食者包括泛化物种和特化物种。
【详解】A、捕食关系是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层次的研究内容,A错误;
BC、泛化物种是食性广泛的物种,捕食多个物种,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不易灭绝,同时可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而使物种多样性增加,BC错误;
D、对于特化种来说,如果其捕食的是竞争力强的优势种群,则可以使其他种群获得更多的资源,使物种多样性提高,D正确。
故选D。
5. 研究发现,味觉感受器(TRC)位于舌面和上颚表皮,可以感受甜味和苦味分子的刺激;味觉中枢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分别称为CeA和GCbt,下图为甜味和苦味产生传导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RC接受苦味分子刺激后,该处细胞膜对K+通透性降低
B. 味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味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活动
C. 从TRC识别信息分子到味觉皮层产生味觉,存在多种不同信号的转换
D. GCbt促进CeA产生甜味信息,同时GCbt能通过正反馈放大苦味信息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
【详解】A、TRC接受苦味分子刺激后,该处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使其形成动作电位,对钾离子通透性不影响,A错误;
B、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因此味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由于形成味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味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活动,B正确;
C、从TRC识别信息分子到味觉皮层产生味觉,经过了突触,而在突触处存在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且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的参与,因此存在多种不同信号的转换,C正确;
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GCbt促进CeA产生甜味信息,同时GCbt能通过正反馈放大苦味信息,因此“甜不压苦”,D正确。
故选A。
6. 人类基因组测序表明,人体超过98%基因都转录为非编码RNA(ncRNA),ncRNA无编码蛋白质的能力;许多ncRNA被证实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ncRNA和其他RNA的合成场所均是细胞核
B. 和DNA、蛋白质一样,ncRNA的合成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nc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可能影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
D. 细胞中的RNA具有物质运输、降低反应活化能、构建细胞结构等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对于真核细胞而言,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但是细胞质中(线粒体中也有少量DNA)也有RNA的合成,A错误;
B、DNA分子复制产生DNA,蛋白质通过mRNA为模板合成,ncRNA是以DNA为模板经转录产生,三者的合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
C、ncRNA是RNA的一种,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和遗爱基因突变有关,分析题意,许多ncRNA被证实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据此推测,ncRNA可能影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C正确;
D、细胞中的RNA具有物质运输(tRNA)、降低反应活化能(酶)、构建细胞结构(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等功能,D正确。
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二、非选择题
7. 图1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移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分解产生的CO2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场所在__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叶片上浮的原因是______。
(3)请用曲线在图2中绘出NaHCO3溶液浓度由低浓度到最适浓度的过程中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本实验结果的测量指标还可以用______表示。
(4)若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以上装置该如何改进:______。
【答案】7. ①. 暗反应 ②. 叶绿体基质
8. ①. 探究不同的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②. 叶圆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充满在细胞间隙时,增加了叶圆片的浮力,叶圆片上浮上浮
9.
相同时间内上升的叶圆片的数量
10. 选用两组(或多组)图甲装置,在两组(或多组)烧杯中加入该相同数量的叶圆片且等量的NaHCO3溶液中,并将上述装置置于不同强度光照下,保持其他条件适宜,观察记录两组(或多组)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时间。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一般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点时,自变量将不再成为限制因素。NaHCO3溶液是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的。
【小问1详解】
在光合作用中CO2与C5结合生成两分子C3,是暗反应CO2的固定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小问2详解】
NaHCO3溶液能够分解产生CO2,因此不同浓度的NaHCO3能够为叶圆片提供稳定的CO2来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NaHCO3溶液,实际就是CO2浓度不同,因变量是光合作用的强度,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的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叶圆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充满在细胞间隙时,增加了叶圆片的浮力,叶圆片上浮上浮。
【小问3详解】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提供的CO2的浓度也升高,但超过一定浓度后,细胞会失水皱缩影响光合作用,NaHCO3溶液浓度由低浓度到最适浓度的过程中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因为CO2浓度不同,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更多,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目越多。因此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目的多少或者叶片全部上浮所需的时间的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小问4详解】
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因此实验设计:选用两组(或多组)图甲装置,在两组(或多组)烧杯中加入该相同数量的叶圆片且等量的NaHCO3溶液中,并将上述装置置于不同强度光照下,保持其他条件适宜,观察记录两组(或多组)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时间。
8. 某同学利用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某番茄品种(S-47)进行试验,来研究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下表为相关实验数据,其中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其在胚芽鞘的运输______(填“会”或“不会”)消耗能量;本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IAA对番茄种子(S-47)萌发作用的两重性,理由是______。
(2)由表可知,随着GA3浓度的升高,番茄种子(S-47)的发芽率逐渐______,种子萌发的调控过程中,与GA3作用效果相反的植物激素是______。
(3)本实验实验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植物,原因是______。
【答案】8. ①. 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②. 会 ③. 不能 ④. 不同浓度IAA的发芽率均高于对照组蒸馏水
9. ①. 减小 ②. 脱落酸
10. 不同植物对植物激素的敏感度不同
【解析】
【分析】该实验是探究不同浓度的IAA、GA3对某番茄品种发芽率的影响,据表格分析,自变量为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植物激素,因变量为种子发芽率,其中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其他的为实验组。
【小问1详解】
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在胚芽鞘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由于不同浓度IAA的发芽率均高于对照组蒸馏水,只能说明IAA具有促进作用,不能体现抑制作用,因此不能体现IAA对番茄种子(S-47)萌发作用的两重性。
【小问2详解】
由表可知,随着GA3浓度的升高,番茄种子(S-47)的发芽率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的调控过程中,GA3的作用是促进萌发,与之相反的植物激素是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小问3详解】
由于不同植物对植物激素的敏感度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实验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植物。
9. 生物土壤结皮是土壤微生物、地衣苔藓植物、土壤颗粒等形成的有机复合体,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地表覆盖,也是演替进程中重要的生物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结皮依次经过了土壤酶、土壤微生物、藻结皮、地衣结皮以及苔藓结皮阶段,该过程属于______演替。
(2)由土壤结皮所形成的“荒漠地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处于相对稳定的能力:“荒漠地毯”中的生物多样性,也为荒漠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间接价值,比如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植物群落的类型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荒漠中天然梭梭树种群密度可以采用______法。下图是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树种群年龄结构统计图,其年龄结构属于______型,原因是______。
I~XVⅢ分别表示天然梭梭树基部直径,I,基径<1.0cm;Ⅱ,1cm≤基径<2cm;以此类推
【答案】(1)次生 (2) ①. 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 ②. 蓄水、防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①. 样方 ②. 增长 ③. 基部直径小的个体即幼龄个体数量多,而老龄个体数量很少
【解析】
【分析】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是指优势取代。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小问1详解】
荒漠土壤中存在繁殖体,故土壤结皮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小问2详解】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是指生态功能,“荒漠地毯”中的生物多样性,可增加沙漠的蓄水能力,提高生态系统抵御风侵蚀的能力,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小问3详解】
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已知“I~XVⅢ分别表示天然梭梭树基部直径,I,基径<1.0cm;Ⅱ,1cm≤基径<2cm;以此类推”,因此据图可知,幼龄个体的数量较多,而老龄个体数量较少,因此其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10. 某兴趣小组在做果蝇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只含并连X染色体的雌果蝇(两条X染色体共用一个着丝点如图1,并连的两条X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分开),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发现的雌果蝇变异的类型是______。
(2)小组成员利用该并连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发现后代中存活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亲本完全相同,请绘出遗传图解释该现象。______
(3)可通过观察上述遗传图解中亲子代雄果蝇表现型的变化来“侦察”发生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理由是______;能被“侦察”到的基因突变一定不是位于图2______区的_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答案】10. 染色体变异
11. 12. ①. 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当雄果蝇X染色体上有新的突变产生时,子代雄果蝇的形状可能会与亲本不同 ②. Ⅰ ③. 显性
【解析】
【分析】由图,两条X染色体共用一个着丝点如图1,并连的两条X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分开,该变异为染色体变异。
【小问1详解】
雌果蝇两条X染色体共用一个着丝点,并连的两条X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分开,属于染色体变异。
【小问2详解】
含并连X染色体的雌果蝇(XXY)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及比例为XX∶Y=1∶1,一只正常的雄果蝇(XY)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X∶Y=1∶1,二者杂交,后代中存活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亲本完全相同,说明子代中只存在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和XY的个体,而性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胚胎可能致死而无法发育成个体,遗传图如图所示:
【小问3详解】
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当雄果蝇X染色体上有新的突变产生时,子代雄果蝇的形状可能会与亲本不同,因此利用并连X雌果蝇,观察亲子代雄果蝇表现型的变化,可“侦察”发生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由于“侦察”的是雄果蝇X染色体上的变化,能被“侦察”到的基因突变一定不是位于图2的Ⅰ区的显性突变,因为Ⅰ区为同源区,显性突变亲代都会异常,无法判断。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 南充别称“果城”,境内盛产柑橘类水果。柑橘类水果富含黄酮类物质,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等生物活性。该物质难溶于水,可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和酶解法提取。下图是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流程中“?”处是______。
(2)在提取柑橘中的黄酮类物质时不宜采用蒸馏法的原因是______;实验过程中浸提时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
(3)研究表明在提取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有效提高提取效率,其中果胶酶是一类酶总称,包括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和______;超声波处理,其作用类似于向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据此推测超声波处理的作用是______。
(4)为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可以将过程中用到的酶利用______法进行固定,不宜采用包埋法进行固定,理由是______。
【答案】(1)烘干或干燥
(2) ①. 水中蒸馏会导致柑橘等原材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②. 溶解黄酮类物质
(3) ①.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②. 去除细胞壁
(4) ①. 物理吸附法 ②. 酶体积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解析】
【分析】果胶酶的种类: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酶能分解植物的细胞壁,瓦解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层,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从而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合适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小问1详解】
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流程中,?处表示烘干干燥,去除水分。
【小问2详解】
在提取柑橘中的黄酮类物质时不宜采用蒸馏法,水中蒸馏加热会导致柑橘等原材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柑橘皮中的黄酮类物质在醇中有很好的溶解性,实验过程中浸提时加入乙醇的作用是溶解黄酮类物质。
【小问3详解】
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纤维素酶能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超声波处理作用类似于向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据此推测超声波处理的作用是去除细胞壁。
【小问4详解】
由于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为了降低成本,重复使用果胶酶,固定化酶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同时考虑到对酶活性影响更小,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一般采用物理吸附法将其固定,即物理吸附法对酶的活性影响小。包埋法可用于固定化细胞,该方法可固定一系列酶,而固定化果胶酶不宜采用,主要是因为酶分子体积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是指可同时与癌细胞和药物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下图是科研人员通过杂交—杂交瘤细胞技术(免疫的B细胞和杂交瘤细胞杂交技术)生产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一种抗癌药物)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分析回答:
(1)过程①注射癌胚抗原,抗原是指____,制备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有____。
(2)过程②诱导融合的方法是____,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经过②过程试管内含有____种类型的细胞。
(3)过程③能在HAT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是____,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
(4)经过程③筛选得到的细胞还需转移至多孔培养板中进行过程④,原因是____。
(5)获得的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或____,均可提取出大量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答案】12. ①.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②. 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13. ①. 聚乙二醇(PEG)诱导、电激等 ②. 5
14. ①. 杂交瘤细胞 ②. 不能无限增殖
15. 从小鼠体内提取的B淋巴细胞不止一种类型(或: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并不是单克隆抗体)
16. 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1)二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2)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4)提取单克隆抗体: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
【小问1详解】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根据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可知,该过程涉及到的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小问2详解】
过程②诱导融合的方法是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能形成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B细胞—B细胞、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3种融合细胞;另外,还有部分B细胞、骨髓瘤细胞不发生融合,总共形成5种类型的细胞。
【小问3详解】
HAT培养基是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在其上生长,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仍然不是能恶性增殖的细胞,即不能无限增殖。
【小问4详解】
从小鼠体内提取的B淋巴细胞不止一种类型(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并不是单克隆抗体),因此经过程③筛选得到的细胞还需转移至多孔培养板中继续进行过程④。
【小问5详解】
获得的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均可提取出大量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生长调节刻种类
浓度(mg/L)
发芽率(%)
对照组
蒸馏水
80
IAA
2
96.13
4
93.13
6
89.46
8
84.06
10
81.33
GA3
100
97.93
200
94.2
300
91.6
400
88.4
500
81
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南充二诊)理综: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南充二诊)理综,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pdf、理综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综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综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pdf、理综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诊)理综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诊)理综试题(PDF版附答案),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