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周恩来红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
展开1.(2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美酒飘香B.雪花飞舞
C.蜡烛“流泪”D.尘土飞扬
2.(2分)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穿上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耐热“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
A.绝缘性好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D.延展性好
3.(2分)现有A、B、C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则( )
A.B带正电,C带正电B.B带正电,C带负电
C.B带负电,C带正电D.B带负电,C带负电
4.(2分)一个最多能装1kg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1kg的( )
A.盐水B.酒精C.水银D.硫酸
5.(2分)下列数据的描述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
B.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
D.教室中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
6.(2分)关于密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由ρ=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可能小
D.水的密度是水的特性,其大小不随状态、温度、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7.(2分)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8.(2分)小华想测量某液体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和量杯多次测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 )
A.量杯质量为40g
B.该液体密度为2g/cm3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40g该液体的体积为40cm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9.(3分)雕刻刀能够雕刻玉石,说明刻刀比玉石的 大,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窗户安装玻璃是因为玻璃 性好。
10.(3分)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春日午后,泡好一杯茶,这是 现象。用开水泡茶,茶香更浓,说明这种现象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拿起杯盖,滴到桌上的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
11.(3分)冬天的天气比较干燥,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电荷,互相 的缘故。头发越梳越蓬松,这是因为头发之间带上 种电荷。
12.(3分)为了淮安区城市卫生,美丽的荷湖公园新添了许多垃圾箱,垃圾箱的主体使用再生塑料制成 相对较小,相同体积下它的质量就会小一些,便于环卫工人搬运。周末走进公园阵阵花香袭人 运动,甲流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袭人的方式 (选填“相同”或“不同”)。
13.(2分)A、B两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且ρA:ρB=3:4,则VA:VB= ;若把A、B两物体都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
14.(2分)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缩短牙齿治疗的时间。通过激光扫描口腔,打印出塑料牙齿的大致模样,接着手工打磨得到形状完美的塑料牙齿 、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分)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甲表示物质的 态,图 中物质中分子的运动最为自由。
16.(2分)红军中学食堂为同学们配送的牛奶的包装盒如图所示,牛奶的体积是 m3,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该牛奶的密度为1.2g/cm3,则这盒牛奶的质量为 g。
17.(2分)某物质A的密度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A物质的 ,它(横线上的物理量)是 (选填“物质”或“物体”)的一种属性。
18.(3分)寒冷的冬天,充满水的水管容易冻裂,这是因为水凝固时 ,密度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变大造成的;体积为90cm3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 cm3。(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
19.(2分)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封在钢罐中的密度为6kg/m3的气体被抽出一半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kg/m3。
20.(2分)如图所示为某品牌静电复印纸,其包装盒上标注有“70g”字样,表示1m2该纸张的质量为70g;现测得500张纸的厚度为5.00c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mm,该纸张的密度为 kg/m3。
21.(3分)淮安高架路面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条伸缩缝,防止因热胀冷缩而破坏路面,路面混凝土受热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常温度下混凝土中沙子和石子的m﹣V图象如图所示,沙子与石子的密度之比是 ;水的m﹣V图象应该在 区域(选填“①”或“②”)。
三、解答题(本题6小题,每图1分,每空1分,共32分)
22.(1分)如图所示,用铁、铝制成两个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空心球,图中已画出了铁球内部结构(白色表示铁球的空心部分)铁>ρ铝)
23.(1分)如图所示,将质量相同的酒精、水、浓盐水从左到右依次倒入三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图中已经画出水面的位置酒精<ρ水<ρ浓盐水)
24.(1分)如图,铝的密度为2.7×103kg/m3,请在图中画出其密度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25.(6分)如图,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它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总体积为100cm3。(ρ陶瓷=2.3×103kg/m3,ρ石蜡=0.8×103kg/m3)
(1)该“冰墩墩”所用陶瓷的体积为多少?
(2)该“冰墩墩”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3)若用石蜡打造一个实心的外形相同的“冰墩墩”纪念品,则石蜡冰墩墩的质量是多少?
26.(4分)小明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了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
(1)实验时最好应先注入 (选填“水”或“酒精”)至一半位置,再注入另一种液体直至充满,封闭管口,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位置,总体积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说明分子间有 。
(2)如图2甲和乙玻璃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甲粗乙细,重复上面实验(即液面下降的高度) (选填“甲”、“乙”或“甲和乙”)明显。
27.(8分)在“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
(1)将一根棒子悬挂起来是为了 (选填“自由旋转”或“防止摔断”);实验时应选择较 (选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这样才容易产生摩擦起电现象。
(2)小明用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用纸巾与塑料吸管摩擦后,发现塑料吸管和纸巾都能吸引不带电的小泡沫,这说明它们带了“电” 。
(4)小明想知道塑料吸管和纸巾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他又进行了下面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发现相互吸引,可判断吸管带 电;再用这个玻璃棒去靠近纸巾时,发现互相排斥 种电荷。
(5)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研制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如图2a 。如图2b,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8.(5分)小华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1=20g。
②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m2= g。
③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液面如图所示。
(2)用这种方法测出牛奶密度ρ= kg/m3。
(3)用这种方法测出牛奶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小刚认为只要调整原来的实验步骤,就能更准确的测量牛奶的密度,请你写出小刚调整后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请用数字①、②、③代表原步骤重新排序)。小刚给小华解释说:按我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可以更准确地测出牛奶的密度。因为实验中我所要研究的是 。
A.烧杯中的牛奶
B.残留在烧杯中的剩余牛奶
C.倒入到量筒中的牛奶
29.(6分)在测量某种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时,小明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乙图出现的错误是 ; 。
(3)在测量矿石质量时,小明依次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4)丙图是正确测量矿石质量得到的结果,丁图量筒两次的读数,可计算出矿石的密度是 g/cm3。
(5)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左边托盘下一直沾着一些小污垢,这对测得的矿石密度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周恩来红军中学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2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美酒飘香B.雪花飞舞
C.蜡烛“流泪”D.尘土飞扬
【答案】A
【解答】解:A、美酒飘香是因为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被人们闻到了酒的香味;
B、气雪花飞舞,属于机械运动;
C、点燃的蜡烛会“流泪”是熔化现象,属于机械运动;
D、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
故选:A。
2.(2分)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穿上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耐热“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
A.绝缘性好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D.延展性好
【答案】C
【解答】解:因为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所以这种材料应具备耐高温的特点,这种材料还应具备隔热性好的特点。
故选:C。
3.(2分)现有A、B、C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则( )
A.B带正电,C带正电B.B带正电,C带负电
C.B带负电,C带正电D.B带负电,C带负电
【答案】B
【解答】解: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正确。
故选:B。
4.(2分)一个最多能装1kg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1kg的( )
A.盐水B.酒精C.水银D.硫酸
【答案】B
【解答】解:瓶子容积V相同,装满水m=1kg,
根据ρ=得,ρ液>ρ水,
盐水、水银和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银和硫酸;
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瓶子不能装下1kg的酒精。
故选:B。
5.(2分)下列数据的描述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
B.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
D.教室中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
【答案】D
【解答】解:A、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
B、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故B正确;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5kg;
D、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故D错误。
故选:D。
6.(2分)关于密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由ρ=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可能小
D.水的密度是水的特性,其大小不随状态、温度、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C
【解答】解: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如煤油和酒精;
B、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体积无关;
C、由公式m=ρV知,体积不确定,可能大,故C正确;
D、水的密度是水的特性、状态的变化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7.(2分)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答案】D
【解答】解:由图2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由于需要取20g水,在测量过程中更不能移动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故选:D。
8.(2分)小华想测量某液体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和量杯多次测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 )
A.量杯质量为40g
B.该液体密度为2g/cm3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40g该液体的体积为40cm3
【答案】D
【解答】解: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1+m杯=40g,
可得: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4=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8+m杯=100g,
可得:ρ×80cm3+m杯=100g﹣﹣﹣②
由①﹣②得,液体的密度ρ=1g/cm2,故BC错误;
代入①得m杯=20g,故A错,
液体体积为40cm3时,液体质量为m液=ρ液V液=1g/cm6×40cm3=40g,故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9.(3分)雕刻刀能够雕刻玉石,说明刻刀比玉石的 硬度 大,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延展性 ,窗户安装玻璃是因为玻璃 透光 性好。
【答案】硬度;延展性;透光。
【解答】解:通过刻画的方式比较硬度,刻刀能在玉石上留下划痕;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窗户安装玻璃。
故答案为:硬度;延展性。
10.(3分)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春日午后,泡好一杯茶,这是 扩散 现象。用开水泡茶,茶香更浓,说明这种现象的剧烈程度与 温度 有关。拿起杯盖,滴到桌上的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引力 。
【答案】扩散;温度;引力
【解答】解:泡茶时能闻到茶香,是茶叶的香味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用开水冲泡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以茶香更浓。
拿起杯盖,滴到桌上的两滴水珠接触时,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扩散;温度。
11.(3分)冬天的天气比较干燥,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异种 电荷,互相 吸引 的缘故。头发越梳越蓬松,这是因为头发之间带上 同种 种电荷。
【答案】异种;吸引;同种。
【解答】解: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发生电子的转移,梳子和头发带上异种电荷,属于摩擦起电现象,使头发上带上了同种电荷,导致了头发比较蓬松。
故答案为:异种;吸引。
12.(3分)为了淮安区城市卫生,美丽的荷湖公园新添了许多垃圾箱,垃圾箱的主体使用再生塑料制成 密度 相对较小,相同体积下它的质量就会小一些,便于环卫工人搬运。周末走进公园阵阵花香袭人 无规则 运动,甲流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袭人的方式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密度;无规则;相同。
【解答】解:为了方便环卫工人搬运,塑料的密度要相对小一些,它的质量会小一些;甲流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故答案为:密度;无规则。
13.(2分)A、B两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且ρA:ρB=3:4,则VA:VB= 4:3 ;若把A、B两物体都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3:4 。
【答案】4:3;3:4。
【解答】解:(1)A、B两实心物体质量相等A:mB=1:1,由题知,ρA:ρB=8:4,
根据ρ=可得V=
==×=×=;
(2)若把A、B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体积都减半,密度之比仍为3:8。
故答案为:4:3;2:4。
14.(2分)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缩短牙齿治疗的时间。通过激光扫描口腔,打印出塑料牙齿的大致模样,接着手工打磨得到形状完美的塑料牙齿 变小 、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小;不变。
【解答】解:打磨过程中,组成塑料模型的物质减少;但物质种类,所以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
15.(2分)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甲表示物质的 固 态,图 丙 中物质中分子的运动最为自由。
【答案】固;丙。
【解答】解:(1)图甲为固态模型,固态物质的特点:分子间作用力最强,有固定的形状;
(2)图乙为液态模型,液态物质的特点: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无固定的形状;
(3)图丙为气态模型,气态物质的特点:分子间作用力最弱,无固定形状与体积。
故答案为:固;丙。
16.(2分)红军中学食堂为同学们配送的牛奶的包装盒如图所示,牛奶的体积是 2.5×10﹣4 m3,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该牛奶的密度为1.2g/cm3,则这盒牛奶的质量为 300 g。
【答案】2.5×10﹣4;300。
【解答】解:从图中可知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
V=250mL=250cm3=2.4×10﹣4m2;
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
m=ρV=6.2g/cm3×250cm3=300g。
故答案为:2.5×10﹣3;300。
17.(2分)某物质A的密度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A物质的 质量 ,它(横线上的物理量)是 物体 (选填“物质”或“物体”)的一种属性。
【答案】质量;物体。
【解答】解:阴影部分为A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由m=ρV知。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故答案为:质量;物体。
18.(3分)寒冷的冬天,充满水的水管容易冻裂,这是因为水凝固时 不变 ,密度 变小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变大造成的;体积为90cm3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 100 cm3。(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
【答案】不变;变小;100。
【解答】解:(1)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可知,因此寒冷的冬天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管道容易破裂。
(2)根据ρ=得,水的质量为:
m=ρ水V水=1.0g/cm6×90cm3=90g,
因为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
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则冰的体积:
V冰===100cm3。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
19.(2分)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封在钢罐中的密度为6kg/m3的气体被抽出一半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3 kg/m3。
【答案】不变;3。
【解答】解: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不变。
密封在钢罐中的气体被抽出一半后,质量减半,
根据ρ=可得=3kg/m3。
故答案为:不变;5。
20.(2分)如图所示为某品牌静电复印纸,其包装盒上标注有“70g”字样,表示1m2该纸张的质量为70g;现测得500张纸的厚度为5.00c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0.1 mm,该纸张的密度为 0.7×103 kg/m3。
【答案】0.1;0.7×103。
【解答】解:每张纸的厚度:d==0.01cm=2.1mm=1×10﹣6m,
1m2打印纸的体积:V=5m2×1×10﹣4m=1×10﹣4m8,
1m2打印纸的质量:m=70g=5×10﹣2kg,
则该纸张的密度:ρ===0.3×103kg/m3。
故答案为:3.1;0.3×103。
21.(3分)淮安高架路面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条伸缩缝,防止因热胀冷缩而破坏路面,路面混凝土受热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常温度下混凝土中沙子和石子的m﹣V图象如图所示,沙子与石子的密度之比是 2:3 ;水的m﹣V图象应该在 ② 区域(选填“①”或“②”)。
【答案】不变;2:3;②。
【解答】解:随着气温升高,路面混凝土受热膨胀,所以质量不变;
图中石子的密度ρ石===3g/cm3,
沙子的密度ρ沙===5g/cm3,
沙子与石子的密度比==8:3;
水的密度ρ水=1g/cm2<ρ沙,根据m=ρV知,当体积都是1cm3时,水的质量为8g。
故答案为:不变;2:3;②。
三、解答题(本题6小题,每图1分,每空1分,共32分)
22.(1分)如图所示,用铁、铝制成两个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空心球,图中已画出了铁球内部结构(白色表示铁球的空心部分)铁>ρ铝)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已知两球的质量相等,设它们的质量均为m,
由ρ=得两球实心部分的体积:
V实铁=,V实铝=,
因为ρ铁>ρ铝,
所以V实铁<V实铝,
因为铁、铝两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V空心=V球﹣V实可知,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大于铝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
如图所示:
23.(1分)如图所示,将质量相同的酒精、水、浓盐水从左到右依次倒入三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图中已经画出水面的位置酒精<ρ水<ρ浓盐水)
【答案】。
【解答】解:由题知,ρ酒精<ρ水<ρ浓盐水,且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
由ρ=得V=,
则浓盐水、水和酒精的体积关系:V浓盐水<V水<V酒精,
又因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
所以浓盐水、酒精和水的深度关系:
h浓盐水<h水<h酒精,如图所示:
。
24.(1分)如图,铝的密度为2.7×103kg/m3,请在图中画出其密度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答案】
【解答】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无关,如图所示:
25.(6分)如图,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它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总体积为100cm3。(ρ陶瓷=2.3×103kg/m3,ρ石蜡=0.8×103kg/m3)
(1)该“冰墩墩”所用陶瓷的体积为多少?
(2)该“冰墩墩”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3)若用石蜡打造一个实心的外形相同的“冰墩墩”纪念品,则石蜡冰墩墩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该“冰墩墩”所用陶瓷的体积为80cm3;
(2)该“冰墩墩”空心部分体积20cm3;
(3)若用石蜡打造一个实心的外形相同的“冰墩墩”纪念品,则石蜡冰墩墩的质量是80g。
【解答】解:(1)陶瓷的密度:
ρ陶瓷=2.3×102kg/m3=2.3g/cm3,
由ρ=可得
V陶瓷===80cm3;
(2)该“冰墩墩”空心部分体积:
V空=V冰墩墩﹣V陶瓷=100cm7﹣80cm3=20cm3;
(3)石蜡的密度:
ρ石蜡=3.8×103kg/m6=0.8g/cm5,
若用石蜡打造一个实心的外形相同的“冰墩墩”纪念品,则石蜡冰墩墩的质量:
m石蜡=ρ石蜡V石蜡=ρ石蜡V冰墩墩=0.8g/cm3×100cm3=80g。
答:(1)该“冰墩墩”所用陶瓷的体积为80cm3;
(2)该“冰墩墩”空心部分体积20cm6;
(3)若用石蜡打造一个实心的外形相同的“冰墩墩”纪念品,则石蜡冰墩墩的质量是80g。
26.(4分)小明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了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
(1)实验时最好应先注入 水 (选填“水”或“酒精”)至一半位置,再注入另一种液体直至充满,封闭管口,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位置,总体积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说明分子间有 间隙 。
(2)如图2甲和乙玻璃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甲粗乙细,重复上面实验(即液面下降的高度) 乙 (选填“甲”、“乙”或“甲和乙”)明显。
【答案】(1)水;变小;间隙;(2)乙。
【解答】解:(1)因为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故应该先向试管中注入水至一半位置,封闭管口,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故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
(2)图乙的实验效果更好,理由是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里面液体体积的变化更明显。
故答案为:(1)水;变小;(2)乙。
27.(8分)在“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
(1)将一根棒子悬挂起来是为了 自由旋转 (选填“自由旋转”或“防止摔断”);实验时应选择较 干燥 (选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这样才容易产生摩擦起电现象。
(2)小明用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
(3)小明用纸巾与塑料吸管摩擦后,发现塑料吸管和纸巾都能吸引不带电的小泡沫,这说明它们带了“电”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
(4)小明想知道塑料吸管和纸巾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他又进行了下面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发现相互吸引,可判断吸管带 负 电;再用这个玻璃棒去靠近纸巾时,发现互相排斥 异 种电荷。
(5)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研制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如图2a 验电器 。如图2b,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 不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1)自由旋转;干燥;(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4)负;异;(5)验电器;不相同。
【解答】解:(1)由于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将一根棒子悬挂起来是为了让其自由旋转,这样才容易产生摩擦起电现象;
(2)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也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相互排斥;故可以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带电的塑料吸管和纸巾都能吸引不带电的小泡沫;
(4)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可判断吸管带负电;
再用这个玻璃棒去靠近纸巾时,发现互相排斥,可判断纸巾与吸管带的是异种电荷;
(5)图2(a)是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与图2a中装置的原理不相同。
故答案为:(1)自由旋转;干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负;异;不相同。
28.(5分)小华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1=20g。
②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m2= 53 g。
③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液面如图所示。
(2)用这种方法测出牛奶密度ρ= 1.1×103 kg/m3。
(3)用这种方法测出牛奶密度比真实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小刚认为只要调整原来的实验步骤,就能更准确的测量牛奶的密度,请你写出小刚调整后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②③① (请用数字①、②、③代表原步骤重新排序)。小刚给小华解释说:按我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可以更准确地测出牛奶的密度。因为实验中我所要研究的是 C 。
A.烧杯中的牛奶
B.残留在烧杯中的剩余牛奶
C.倒入到量筒中的牛奶
【答案】(1)53;(2)1.1×103;(3)偏大;②③①;C。
【解答】解:(1)由图甲知,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20g+20g+10g+3g=53g;
(2)牛奶的质量为:m=m6﹣m1=53g﹣20g=33g,
由图乙知,牛奶的体积V=30mL=30cm3,
牛奶的密度为:ρ===1.1g/cm3=1.1×107kg/m3;
(3)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会有残留的牛奶,根据ρ=知;
要求更精确的测量牛奶密度,可以这样安排顺序:
②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8;求出量筒中牛奶的质量,根据ρ=。
则调整后的操作步骤顺序为②③①;
小刚的实验中,先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最后将空烧杯放到天平上测质量,且体积测量准确,故C正确。
故答案为:(1)53;(2)1.1×108;(3)偏大;②③①;C。
29.(6分)在测量某种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时,小明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 右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乙图出现的错误是 直接用手拿砝码 ; 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 。
(3)在测量矿石质量时,小明依次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
(4)丙图是正确测量矿石质量得到的结果,丁图量筒两次的读数,可计算出矿石的密度是 2.65 g/cm3。
(5)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左边托盘下一直沾着一些小污垢,这对测得的矿石密度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答案】(1)右;(2)直接用手拿砝码;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3)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2.65;(5)没有。
【解答】解:(1)指针左偏,向右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过程中,要用镊子夹取砝码;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图中放反了;
(3)测量过程中,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说明放入的5g砝码较重,调节游码;
(4)由图乙可知,矿石的质量为:m=50g+8g=53g;
由图丙可知,量筒水的体积V1=20cm3,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7=40cm3,所以矿石的体积V石=V2﹣V3=40cm3﹣20cm3=20cm2;
矿石的密度为:ρ===2.65g/cm5;
(5)天平左边托盘下一直沾着一点小污垢,这个污点已经在调节平衡螺母时调平了,所以密度测量值不变。
故答案为:(1)右;(2)直接用手拿砝码,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5)没有。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9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下列做法中利用惯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