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元前16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的文明,将其他族群、阶层纳入同一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轫的动力,扩大了这一秩序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同时,中东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则由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两河、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却从此以下,分分合合,终于淡出历史。
    究其原因,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埃及在尼罗河谷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碛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而中国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彼此密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融合为一。
    再者,中东地区各地方的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而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肇端,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北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系统,这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之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材料二:
    中国文字出现的历史当属世界领先。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而随着中国考古不断的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
    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它与后世的文字传承关系十分密切。
    中国汉字还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文献记载,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并长期使用汉字至十三世纪才有本国文字──字喃,直到十五世纪时,字喃才完全取代了汉字。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直到李朝初期依据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朝鲜文字,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晋朝初年汉字传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1945个。而其他早期文明古国,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绝迹较早,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
    (摘编自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
    材料三:
    秦王政,循秦国三世经营征伐,从公元前230至221年,十年之内,吞灭六国,终于统一了当时中国文化涵盖的地区。在他治下,确立了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
    若从战国时代的形式来看,中国的统一是必然的发展。孟子早已有了天下终究“定于一”的观念。当时六国,都有兼并宇内、统一天下的野心。政治的统一与文化的统一,又是难以分割的平行现象。春秋战国,经过各国间密切的接触与交流,中国的文化已经逐渐成形。百家争鸣,显示知识分子已汇合成为一个社群。考古资料显示: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呈现大同小异的现象。秦始皇统一文字,不外标准化而已。
    秦帝国的本质,仍然是秦国的延续。秦始皇自择“皇帝”的称号,只是将周代的王号升了一级。皇帝秉承天命,仍与天子受命的观念相当。秦代的地方官吏,多以秦国的军人担任,这是征服,不是包容。始皇出巡五次,于中原地区,只是路过,其行程重点,都在边缘地带:陇西、碣石、会稽——似乎都在确认帝国的边界。秦筑长城,绵延北疆,也是确认边界的意义。凡此诸种现象,显示秦帝国是一个有边界的政治体,还不是真正的包有六合的普世天下国家。
    真正的普世天下国家,比如古代的罗马、波斯,以及此处讨论的古代中国,是指当时观念中把全部人类世界都当作一体,从中央到地方,只有主权的委托,而没有主权的分割。在当时的观念里,天下国家是从天边到天边,其中只有统治权的顺位,没有边界的区划。从传世琅琊刻石的铭辞看,秦始皇又自居为六合之内的共主,“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隐含了四方、四海诸意,代表了天下国家的观念。这些观念,将在汉代有着更为具体的发展。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之普世国家体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东两大文明,是因地理、文字等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式微的,其文化融合仍有相当大的潜力与可能。
    B.从考古发现来看,战国时代各地的工艺与文字的差别基本不大,说明中国的统一是必然发展。
    C.秦帝国不改秦国的本质,它对六国的统一更多是军事上的征服,这注定秦国是一个有边界的政治体而非普世天下国家。
    D.古代的罗马、波斯,以及古代中国都有把全部人类世界当作一体的“天下观”,秦帝国也有这样的“天下观”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等一系列考古发现将汉字的起源时间提前到夏朝。
    B.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很早就灭绝了,而甲骨文却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
    C.到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中国汉字已经传入越南、朝鲜、日本多年。
    D.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是中国各地区文化能够融合的根本原因。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普世天下国家”特点与内涵的一项是(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体现着周王室的家国格局。
    B.“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是汉宣帝的抱负与胸襟。
    C.宋太祖平定南唐后,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所有也。”
    D.罗马君士坦丁大帝包容和推广基督教,弥合各方纷争,凝聚国力不断开疆拓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三则材料均涉及了“中国文字”,请简要梳理三则材料关于“中国文字”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明天(节选)
    鲁迅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第一个问题是棺木。单四嫂子还有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都交给了咸亨的掌柜,托他作一个保,半现半赊的买一具棺木。蓝皮阿五也伸出手来,很愿意自告奋勇;王九妈却不许他,只准他明天抬棺材的差使,阿五骂了一声“老畜生”,快快的努了嘴站着。掌柜便自去了;晚上回来,说棺木须得现做,后半夜才成功。
    掌柜回来的时候,帮忙的人早吃过饭;因为鲁镇还有些古风,所以不上一更,便都回家睡觉了。只有阿五还靠着咸亨的柜台喝酒,老拱也呜呜的唱。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老拱的歌声早经寂静,咸亨也熄了灯。单四嫂子张着眼,总不信所有的事。一鸡也叫了;东方渐渐发白,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银白的曙光又渐渐显出绯红,太阳光接着照到屋脊。单四嫂子张着眼,呆呆坐着;听得打门声音,才吃了一吓,跑出去开门。门外一个不认识的人,背了一件东西;后面站着王九妈。
    哦,他们背了棺材来了。
    下半天,棺木才合上盖:因为单四嫂子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塌地的盖上;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他,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
    但单四嫂子待他的宝儿,实在已经尽了心,再没有什么缺陷。昨天烧过一串纸钱,上午又烧了四十九卷《大悲咒》;收敛的时候,给他穿上顶新的衣裳,平日喜欢的玩意儿,——一个泥人,两个小木碗,两个玻璃瓶,一一都放在枕头旁边。后来王九妈掐着指头仔细推敲,也终于想不出一些什么缺陷。
    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柜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家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他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单四嫂子很觉得头眩,歇息了一会,倒居然有点平稳了。但他接连着便觉得很异样:遇到了平生没有遇到过的事,不像会有的事,然而的确出现了。他越想越奇,又感到一件异样的事——这屋子忽然太静了。
    他站起身,点上灯火,屋子越显得静。他昏昏的走去关上门,回来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他定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他,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他,叫他喘气不得。
    他现在知道他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他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他是粗笨女人。他能想出什么呢?他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抖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
    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四嫂子丧子之后,基本没有主见,听凭王九妈等人的安排;这一则因为她沉浸在悲痛中,二则因为她孤苦无依。
    B.“他们背了棺材来了”一句中的“哦”的意思是明白过来,之前单四嫂子沉浸在明天宝儿会活过来的梦里,如今见着棺材,这幻想破灭了。
    C.宝儿乖巧懂事,他所说的卖馄饨挣钱给妈妈的话,曾给艰苦劳作的单四嫂子带来莫大的安慰,让她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D.宝儿出葬后的晚上,单四嫂子觉得屋子里“太静”“太大”“太空”却又想不明白原因,作者说“他是个粗笨女人”正是对她愚昧麻木的揭示。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两次提到“纺车静静的”立着,正与单四嫂子回忆往昔自己纺纱、宝儿吃茴香豆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宝儿的死亡使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B.老拱的唱词、蓝皮阿五和老拱“七歪八斜”的形态、“笑着”的神态以及“挤着走去”的动作等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思想肮脏、无聊的乡下闲汉形象。
    C.结尾写单四嫂子睡着了,没有交代她是否梦到宝儿,但写到鲁镇此时“完全落在寂静里”,这意味着她还有生活的希望,用曲笔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D.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单四嫂子的心理也有不同,令读者一步步感受到她在无奈中接受了残酷的事实,油然而生对她的同情。
    8.请结合乡邻帮单四嫂子办丧事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中反映的鲁镇众人面对贫弱者的心态。
    9.小说以“明天”为题有怎样的好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汉武帝)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碍!”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日磾在上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上官桀始以材力得幸,为未央厩令;上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爱己,由是亲近,为侍中,稍迁至太仆。三人皆上素所爱信者,故特举之,投以后事。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
    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迷,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
    B.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
    C.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
    D.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顿首,古代的一种礼仪,以头叩地而拜;也可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
    B.遗诏,皇帝临终时所发的诏书,如《出师表》“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C.六经,儒家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典著作。
    D.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典礼,封为“祭地”,禅为“祭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皇帝的临终嘱托,霍光说金日磾比自己更适合承担辅佐新皇帝的重任,金日磾认为自己不适合承担辅佐新皇帝的重任。
    B.金日磾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一向谨慎行事;皇帝赐给他宫女,他也不敢亲近;皇帝想纳他女儿为后宫嫔妃,他也不肯。
    C.有次皇帝病痊愈后检查御马,发现马匹大多瘦弱,于是大发雷霆,认为上官桀诅咒自己再也看不到这些马,于是将上官桀逮捕下狱。
    D.司马光认为汉武帝与秦始皇有相似的一面,都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四处征讨,迷惑于神怪之说,巡游无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
    (2)三人皆上素所爱信者,故特举之,授以后事。
    14.请简要概述司马光认为汉武帝能够使国家兴盛的原因。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5.联系《琵琶行(并序)》一诗,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女性形象,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B.《夜闻歌者》只写了歌声凄切,没有表现技艺高低,也没有叙述身世遭遇,因而作者也没有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情,没有抒发自己天涯沦落的感慨,因而这首诗的主题没有《琵琶行》深刻。
    C.两者相比,一为七言,一为五言;一用繁笔,一用简笔;一写弹奏,一写哭泣;前者(《琵》)显露,后者(《夜》)含蓄;各有千秋,堪称双绝。
    D.虽然两首诗歌描写的侧重点不同,采用的手法各异,但两位女性形象都很丰满具体。
    16.《夜闻歌者》与《琵琶行》相比较,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异同?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设喻,表明自己因德操美好遭到小人的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自己白发日多,无奈感伤“______________”,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故而吟叹“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最后感“______________”,这与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借问廉颇“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悲怆之情类似。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菌草,有人将其称为“幸福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菌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国草”。
    ①______________?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栽培的高大草本植物。1996年,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在福建福州参加首届菌草业发展国际研讨会,菌草从此有了中英文名称和定义。值得骄傲的是,直到现在,国际上菌草的英文名字都是汉语拼音“Junca”,因为菌草技术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
    ②______________?最初,它被用于食用菌、药用菌的培养基,栽培出优质食药用菌。经过多年选育、创新,其功能也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拓展到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
    菌草还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它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广,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保水保土。其中,巨菌草高度可达7米,富含内生固氮菌,可在坡地、沙地、盐碱地快速生长,从而③______________。福建平潭的幸福洋滩涂盐碱地,见证着盐碱地变菌草良田的奇迹。
    18.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横线处“Junca”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打艰苦的持久战,很难获得重大的成就。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C.“希望工程”是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救助中国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而开展的一项公益事业。
    D.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词虽可独立成篇,又可融入音乐唱腔,逐渐成为独立的一种文学样式。但词仍然只是纯消遣的抒情文学,以表达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情感为主。词的语言大多精致华美,风格柔美婉约,音律①______________,形式错落有致,适于表达和传递人物内心的幽谧而细微的情怀。但词题材单一,风格绮靡,品位不雅,就像营养不良的婴儿,成长缓慢,缺乏活力。词也与以儒雅正为传统的士大夫文学②______________。从晚唐到五代再到北宋,词一直在非常狭窄的空间里生存。正当词需要③______________来打开自身全新境界之际,苏东坡出现了,整个唐宋词史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如果说“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豁达的人生自白,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将个人的生活遭遇融入历史的烟云中,苏东坡用一种长啸的腔调唱出了强者的心声。这首词把中国文人内心深处的激愤表达得④______________,在沉郁中保持了昂扬的生命力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21.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说过: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去掉“过去”而只以“今”境自足。宣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
    “现在”的你正处在人生拔节孕穗的黄金时期,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其文化整合仍有相当大的潜力与可能”错误。材料一第二、三段提出“……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始终无融合的可能”,即认为中东两大古文明受限甚多,其衰落属于必然,断无可能进行统整融合。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汉字的起源时间提前到夏朝”错,由材料二第一段“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可以推知汉字的起源时间不能肯定可以提前到夏朝。
    B.偷换概念。由材料二第二段“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可知,选项将“中国汉字”偷换为“甲骨文”。
    D.“根本原因”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但不能推知就是“根本原因”。
    故选C。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三第三、四段可以知道普世天下国家的主要特征在于:无主权分割,无边界区划。
    C.宋太祖划界,不符合“普世天下国家”的特点和内涵。其它选项都能体现“无主权分割,无边界区划”。
    故选C。
    4.答案:材料一综合采用了层进式和对比式论证结构。先总述中国文明和中东两大文明的不同结局,再从地理和文化两方面分析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总述和分述部分都将中国和中东进行了对比分析。
    解析:材料一共有三段,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
    第一段有六句话,“同时”之前是说中国文明,“同时”之后是说中东文明,本段总述两大文明的不同结局;
    第二、三段是针对第一段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二段,“究其原因”“两河地区北有高山……”“而中国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从地理方面分析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
    第三段,“再者,中东地区各地方的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而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从文化方面分析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
    同时,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内部的分析分别比较中国与中东两大文明的不同,以及形成原因的不同,是采用了对比论证的结构。
    5.答案:①材料一:中国只有一套文字系统和中国南北方文化融合关系密切。
    ②材料二:中国文字历史悠久,世界领先,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材料三:战国时代各国文字大同小异,预示着中国统一的必然趋势,秦始皇统一文字只是统一标准,顺势而为。(意思对即可)
    解析:结合材料一“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融合为一”“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肇端,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北方的文字”可知,中国只有一套文字系统和中国南北方文化融合关系密切。
    结合材料二“中国文字出现的历史当属世界领先”“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它与后世的文字传承关系十分密切”“中国汉字还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知,中国文字历史悠久,世界领先,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合材料三“从战国时代的形式来看,中国的统一是必然的发展”“考古资料显示: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呈现大同小异的现象。秦始皇统一文字,不外标准化而已”可知,战国时代各国文字大同小异,预示着中国统一的必然趋势,秦始皇统一文字只是统一标准,顺势而为。
    6.答案:D
    解析:D项,“正是对她愚昧麻木的揭示”错误。此处作者说单四嫂子是“愚笨女人”,并非是对她愚昧麻木的揭示,而是与上文中提到的“愚笨女人”相呼应,是揭示她没有看穿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
    故选D。
    7.答案:C
    解析:C项,“这意味着她还有生活的希望,用曲笔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错误。作者写鲁镇此时“完全落在寂静里”,是暗示单四嫂子生活在黑暗的吃人社会中,她的生活完全没有希望,她没有明天。
    故选C。
    8.答案:①看热闹。宝儿死后因单四嫂子的哭声而出现的众人,尤其是蓝皮阿五之类,没事的时候凑热闹,有事的时候“整天没有到”,可见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单四嫂子,只是为了鉴赏单四嫂子的悲哀。②占便宜。他们大加搜刮单四嫂子仅有的值钱东西,所有帮忙的人都要吃饭,全不顾一个贫弱者的生死存亡。③冷漠无情。宝儿入殓时王九妈“不耐烦”“气愤愤”,以及众人吃过晚饭就回家都表明当时人情的淡薄。
    解析:本题是分析一个群体形象。鲁迅对旧社会的中国人的冷漠自私是有着深刻体会的,他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本文中以王九妈、老拱为代表的这一群体形象,就是“看客”形象的具体代表。宝儿死后因单四嫂子的哭声而出现的众人,王九妈张罗拿单四嫂子仅有的值钱东西作抵押换回两块银洋,为的是所有帮忙的人都要吃饭,而蓝皮阿五自告奋勇去买棺材,被王九妈拒绝后还骂其为“老畜生”,这些行动表明他们都想方设法的占单四嫂子的便宜,全然不顾单四嫂子以后如何生活。而蓝皮阿五之类,没事的时候凑热闹,有事的时候“整天没有到”,可见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单四嫂子,他不是想占便宜,就是想看热闹,完全是一副看客的嘴脸,而最恶心的是老拱,他不仅是看客,而且思想还非常肮脏。看客最大的特点是冷漠,这一点在小说中也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宝儿入殓时王九妈“不耐烦”“气愤愤”,以及众人吃过晚饭就回家,完全不顾单四嫂子的感受,这些都表明当时人情的淡薄。
    9.答案:①暗示人物命运。在“夫在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侄桔下,单四嫂子完全失去了生存所依附的对象,她的“明天”注定是一个悲剧。②巧妙隐喻主题。“好心”的王九妈和“乐于助人”的众邻居,这群被社会驯服的冷血动物,无法创造美好的“明天”。③引发读者思考。“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给人以希望和期待,并引人思考“暗夜”是否能真正变成“明天”。
    解析:《明天》这一题目,作者在其中蕴含了多层意蕴,单四嫂子生活在一个封建气氛浓厚,实行“夫在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社会当中,在儿子死后,她失去了她唯一的依靠,她的“明天”注定是一个悲剧,她没有“明天”,这就暗示了人物命运;同时,这一题目还巧妙的隐喻主题,在“好心”的王九妈和“乐于助人”的众邻居,这群被社会驯服的冷血动物,这群“看客”,是无法创造美好的“明天”,而要有“明天”,就必须进行全社会的改造,所以,结尾“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则是这种改造的前奏,在为进行这种改造积蓄力量。所以,“明天”这一题目,既给了读者希望与期待,也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
    10.答案:A
    解析:句意:霍光出入宫廷二十余年,出外则陪同汉武帝乘车,入宫则侍奉在汉武帝的左右,小心谨慎,从未有过什么过失。他为人沉静仔细。
    “二十余年”是“出入禁闼”的时间,与前面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BC;
    “出则奉车”与“入侍左右”是对称结构,中间断开,排除D。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D.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C.“于是将上官桀逮捕下狱”说法错误,原文“欲下吏”是想要将上官桀逮捕下狱。
    故选C。
    13.答案:(1)汉武帝病重,霍光哭着问道:“如果陛下不幸仙逝,应当由谁继承皇位呢?”
    (2)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三人都是汉武帝平时宠爱信任的人,所以特意提拔他们,将自己死后之事托付给他们。
    解析:(1)“笃”,病重;“不讳”,指皇上死的婉词;“嗣”,继承。
    (2)“素”,一向、向来;“故”,所以;“后事”,死后之事。
    参考译文:
    汉武帝病重,霍光哭着问道:“如果陛下不幸仙逝,应当由谁继承皇位呢?”汉武帝说:“你难道没有理解先前赐给你的那幅画的含意吗?立我最小的儿子,由你担任周公的角色。”霍光叩头推辞说:“我不如金日磾!”金日磾也说:“我,是外国人,不如霍光;况且由我辅政,会使匈奴轻视我大汉!”乙丑日,汉武帝颁布诏书,立刘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日,汉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由他们三人接受遗诏,辅佐幼主。霍光出入宫廷二十余年,出外则陪同汉武帝乘车,入宫则侍奉在汉武帝的左右,小心谨慎,从未有过什么过失。他为人沉静仔细。金日磾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从不看他不该看的东西;赐给他宫女,他也不敢亲近;汉武帝想将他女儿纳为后宫嫔妃,他也不肯;其诚笃谨慎如此,汉武帝感到特别奇异。上官桀开始因膂力过人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任命为未央厩令;有一次,汉武帝感到身体不舒服,等到痊愈后,检查御马,发现马匹大多瘦弱,于是汉武帝大发雷霆,说:“厩令认为我再也看不到这些马了吗!”便要将上官桀逮捕下狱。上官桀叩头说:“我听说皇上圣体欠安,日夜忧愁害怕,实在没心思照料马匹。”话未说完,已经流下几行眼泪。汉武帝认为上官桀爱自己,因此与他亲近,任命他为侍中,他逐渐升到太仆。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三人都是汉武帝平时宠爱信任的人,所以特意提拔他们,将自己死后之事托付给他们。丁卯日,汉武帝在五柞宫驾崩;遗体运到未央宫前殿入殓。
    班固赞曰:汉武帝即位之初,就以卓越的气魄罢黜了各家学说,唯独尊崇儒家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典,并向天下征召,选拔其中的优秀人才,共同建功立业;又兴办太学,整顿祭祀仪式,改变正朔,重新制定历法,协调音律,做诗赋乐章,到泰山封禅祭祀天地,礼敬各种神灵,封赐周朝的后裔等等,汉武帝的号令文章,都焕发光彩,值得称道,后继者得以继承他的大业,因而具有夏、商、周三代的遗风。如果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不改变汉文帝、汉景帝时的俭朴作风,爱护百姓,即使是《诗经》《尚书》上所称道的古代圣王也不过如此!
    臣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方蛮夷,又迷惑于神怪之说,巡游无度,致使百姓疲劳凋敝,很多人被迫做了盗贼,几乎与秦始皇没有多少不同。但为什么秦朝因此而灭亡,汉朝却因此而兴盛呢?是因为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的道统,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能接受忠正刚直之人的谏言,厌恶被人欺瞒蒙蔽,始终喜好贤才,赏罚严明,到晚年又能改变以往的过失,将继承人托付给合适的大臣,这正是汉武帝虽然犯了和造成秦朝灭亡一样的错误,却避免了与秦朝灭亡同样的灾祸的原因吧!
    14.答案:①能够遵守先王的道统,懂得如何治理国家。②能接受忠正刚直之人的谏言,始终喜好贤才,赏罚严明。③能改变以往的过失,并任用合适的顾命大臣。
    解析:结合“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可知,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的道统,懂得如何治理国家。
    结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可知,汉武帝能接受忠正刚直之人的谏言,始终喜好贤才,赏罚严明。
    结合“晚而改过,顾托得人”可知,汉武帝能改变以往的过失,并任用合适的顾命大臣。
    15.答案:D
    解析:D项,“采用的手法各异,但两位女性形象都很丰满具体”错,采用的手法有相似之处,例如环境的渲染衬托,本诗中的“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和《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都是环境衬托,同样是凄凉的秋夜,同样是为了烘托诗人自己在宦途受到的打击的心境;两位女性形象还不够具体。
    故选D。
    16.答案:相同:两首诗都用“秋月”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形象,都显示了凄凉压抑的感情基调。不同:《琵琶行》运用了比喻、通感等手法浓墨重彩,绘声绘色描写难以言状的音乐,而《夜闻歌着》只概括地写出歌者声调的“愁绝”、“凄切”;《琵琶行》对琵琶女外貌描写只作了概括,而《夜闻歌者》对歌女的外貌描写却很细腻。
    解析:相同点:都运用了环境的渲染衬托,《琵琶行》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而《夜闻歌者》有“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同样是凄凉的秋夜,同样是为了烘托诗人自己在宦途受到的打击的心境,而且当时时局的动荡,世态的炎凉的社会环境也恰似这冰冷的秋夜。
    不同点:1.修辞手法上,《琵琶行》的一大特色是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运用了比喻、通感等手法,比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是通感的修辞手法,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作品更加感人;而《夜闻歌者》只用了一句“发调堪愁绝”来表现歌者的歌声之感人,令人听后愁肠欲绝。2.《琵琶行》里主人公是个年老色衰的琵琶女,外貌描写只作了概括描写,如“妆成每被秋娘妒”,而是着意于表现白居易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在《夜闻歌者》里这个歌者却是“有妇颜如雪,娉婷十七八”,对歌女的外貌描写却很细腻,可能是重点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屡遭贬谪的悲愤之情,正如这歌女虽貌美如花,却处境凄凉。
    17.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可怜白发生;尚能饭否。
    解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本题需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的书写:嫉、诼、鬓、潦。
    18.答案:C
    解析:画线句中“Junca”是英文的特定称谓。
    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名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表示特殊含义。“招牌”的含义是表示什么云就是什么天气。
    C.“希望工程”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突出强调。“只能”“才是”加引号表示强调的词语。
    故选C。
    19.答案:①菌草到底是什么草;②菌草有什么用;③有效改良盐碱地。
    解析:第一空,根据句后问号和后文“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栽培的高大草本植物”对它的回答可知,此处问的是菌草的概念,故可填:菌草到底是什么草。
    第二空,根据句后问号和后文“最初,它被用于食用菌、药用菌的培养基,栽培出优质食药用菌……”可知,此处问的是菌草的用处,故可填:菌草有什么用。
    第三空,根据段首总起句“菌草还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和前文“富含内生固氮菌,可在坡地、沙地、盐碱地快速生长,从而……”可知,此处应填菌草的生态治理效果,故可填:有效改良盐碱地。
    20.答案:①婉转多变;②迥然不同;③如椽巨笔;④淋漓尽致;
    解析:①婉转多变:形容声音回旋起伏,抑扬动听。本处指词的音律动听,可填“婉转多变”。
    ②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本处是在说词与传统士大夫文学有很明显的不同,可填“迥然不同”。
    ③如椽巨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这里面指的是笔势雄健的词,可填“如椽巨笔”。
    ④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本处和“表达”相搭配,可填“淋漓尽致”。
    21.答案:词既可融入音乐唱腔,又可独立成篇,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解析:本语句有三处语病:
    一是“词虽……又……”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词既……,又……”;
    二是“可独立成篇……可融入音乐唱腔”语序不当导致不合逻辑,为了和后文“逐渐成为独立的一种文学样式”衔接,应改为“可融入音乐唱腔……可独立成篇”;
    三是“逐渐成为独立的一种文学样式”语序不当,应改为“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22.答案:构成:比喻句由本体“词”、喻体“营养不良的婴儿”和比喻词“像”构成。
    表达效果: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表达更生动形象,突出了词成长缓慢缺乏活力的状态,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词的特点和发展困境。
    解析:句中本体为“词”,喻体为“营养不良的婴儿”,比喻词为“像”,属于明喻。营养不良的婴儿具有成长迟缓,缺乏活力的特点,二者具有相似点。
    比喻的运用,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题材单一,风格绮靡,品位不雅”的缺点弊端,一如“营养不良的婴儿”,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词的问题和亟需走出困境的发展态势。
    23.答案:例文:
    不忘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我们是一群在草原上奔跑的鹿,我们不像狼,没有那嗜血的欲望;我们不像兔,没有那耐心和安逸;我们不像秃鹫,本性使然,生来的本能……我们是一群年轻健壮的鹿,我们放肆张扬的奔跑在草原上,我们在努力,努力的追逐,追逐未来,追逐梦想,追逐……
    过去,面对过去,我们是站在回忆里,我们曾是在草地上追逐打闹的孩童,我们无忧无虑的欢笑,我们笑的那么真。孩子的笑容总是充满了童话的色彩。童年的追逐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和憧憬,童年的追逐,同样是我们坚持的开始。最初的,我们的执着,我们的追逐,我们的坚持。
    现在,花季正值的我们在青春里张扬放肆的生活着,慢慢的,我们懂得,站在原地,看看那些曾经发生的一切;站在原地,想想未来可能到来的美好。我们怀揣着追逐的梦想,我们执着,坚持,追逐。我们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我们闪烁而灿烂的梦想,飞逝的青春。我们能理直气壮的说,我们还年轻。我们会固执的说,就像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我们那让人匪夷所思的执着,也许就是青春里,燃烧的热情,点燃的生命。未来在我们手里,我们追逐,执着,坚持着。
    未来,是我们成功的期限。无数次,梦境里,洒落了成功的喜悦和泪水;无数次,幻想过,拥抱着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无数次,我们期待着,执着追逐,坚持的最后,我们成功了,然后静静的回首,成功的开始,奋斗的过程,最后的美好。因为我们不懈的坚持,执着追逐着。所以那一天,就在一步一步走向我们。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为未知,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不因困难而退却,不因未知而恐惧,不因失败而灰心,不放弃,做我们自己,坚持,执着,追逐,终会迎来属于我们的成功。
    过去就像是一本翻不厌的书,让人忍不住的回味再回味。现在就像是一本写满计划和行动的笔记,让人不断检查,完成,再向前。做不好现在的人,同样也将失去未来。未来,就像一页白纸,等待执着,等待追逐,等待坚持,等待这些美好的努力,最后画下一张灿烂的画……
    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在路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为材料作文。
    【审题】材料为李大钊的一段精彩论述,主要围绕“现在”“过去”“将来”展开的。“过去”指向事物的起点,“未来”指向事物的终点,而这两者的联结点是“当下”。如果孤立地看待二者,就会陷入割裂的误区。“不可厌‘今’而徒回……以耗误‘现在’的努力”,不能因为沉浸在过去中和盲目憧憬未来,忽视了现在的努力,强调把握当下,努力拼搏。“又不可以去掉‘过去’而只以‘今’境自足,宣善用‘今’”,主要讲不能忽视过去,忘掉历史。
    如果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三者,就能勾画出一条从“过往”通向“现在”,“现在”通向“未来”的逻辑推进线。“过去”可以为“未来”积累经验,积蓄力量等;而“未来”则可以将“过去”的愿景化为现实,未知化为已知等。题干明确写作主体为“现在”的你,以学生的身份来写关于“过去”“现在”“将来”的认识。只有理清了三者逻辑上的内在关联,才能连缀出彰显事趣、情趣、理趣之文。
    【立意】珍惜过往,心系前方;
    把握当下,走向未来;
    心怀过去,志存远方等。
    【素材】1.做不好现在的人,同样也将失去未来。当你因为现在堆积了太多事务而应接不暇,你就失去了做好迎接未来的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完成现在任务,总结过去经验并迎接未来时,我们会觉得快乐。如果我们不想被过去拖累,被现在抛弃,等不到自己想要的未来,那么就请记住:离开过去,做好现在,迎接未来。
    2.迟子建曾言:“年轻人回首往事是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这种回首带有某种浪漫和虚荣的成分。真正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后,大约是不屑回头遥望的。”迟子建所讲的“不屑回头遥望”,其实恰恰是饱经沧桑的人对回首遥望所汲取的精神的态度,我想,她这一生定是有所遥望的,她只是在告诉我们不要一味遥望,尤其不要在自己空疏浅陋之时沉溺于这种无谓的遥望。作为一个常人,我们没有办法作饱经沧桑之态回首遥望一生。那么,偶尔回望吧,不再沉溺过去,蓦然想起过去的欢欣苦楚,只将之化作前行的动力。
    3.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无法走完,没有一座山难以跨越。只要我们立足于当下,努力坚持,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正如塞罕坝三代人以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终造就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们最坏的习惯,是苟安于当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所以,请让我们立足当下,更把握好未来。

    相关试卷

    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府一,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