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3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习题鲁教版(新高考新教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pptx
    • 课件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pptx
    • 练习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docx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1页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2页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3页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4页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5页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6页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7页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8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1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2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3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4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5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6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7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8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1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2页
    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3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习题鲁教版(新高考新教材)

    展开

    这是一份第3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2节 第1讲 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习题鲁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文件包含第2节第1讲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pptx、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pptx、考点规范练11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8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水圈的组成1.水圈的特点: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水体的类型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在地球水体总储量中,    占96.538%,陆地淡水仅占2.526%,而且绝大多数又以      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二、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态变化1.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    、降水、径流等环节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旁栏边角·再利用阅读教材必修第一册P42图2-2-11“水循环示意”,探究以下问题。①海陆间大循环包括哪些环节?
    ②影响下渗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提示 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地表坡度、植被等。
    3.意义(1)使各种水体      、相互转化,使水体得以    。 (2)促进了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      。 (3)促进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能量交换,对地表温度有    作用。 (4)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5)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产生了      、搬运和沉积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旁栏边角·再利用阅读教材必修第一册P43图2-2-12“尼罗河绿色走廊及三角洲”,探究以下问题。①分析尼罗河两岸为什么会形成绿色走廊。
    ②绿色走廊的形成说明水循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埃及绝大部分是沙漠,尼罗河两岸地区由于尼罗河河水的灌溉,农业发达,人口和城市众多,形成绿色走廊。
    提示 改变区域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改造着地表形态。
    易错易混·再判断(1)大气环流是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  )(2)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循环水量最大。(  )(3)塔里木河河水主要参与的水循环是陆地内循环。(  )(4)对地表形态有塑造作用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和地表径流。(  )
    三、陆地水体的组成1.陆地水的概念:陆地上水体的总称,指存在于    、湖泊、冰川、沼泽和地下的水体。 2.陆地水的组成:陆地咸水和陆地    。 四、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1.水体补给: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是不断运动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    而相互联系。 2.河流补给:    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 冰川补给是单向补给 
    3.补给特点(1)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影响显著,汛期与    一致。 (2)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气温的影响,汛期与    期一致。(3)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量比较    ;地下水与河流水,因为水位变化还可能      。 ①当河流涨水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这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②当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则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4)河流与其沿途的湖泊也常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汛期湖泊能够________    河流的洪水,枯水期湖泊水能够    河流水。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
    填图绘图·再实践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的流量变化曲线图,并简要说明该河汛期及补给类型。
    提示 绘图如下。该河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为雨水补给。
    易错易混·再判断(1)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2)各种水体之间都可以相互补给。(  )(3)黄河下游地区只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流水。(  )
    1.感受桂东南“山—林—宅—水—田”的和谐桂东南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客家聚居区。聚居建筑形成“山—林—宅—水—田”的初级空间格局。在山腰处建立陂池拦截水源,利用水渠灌溉陂池之下的梯田,构建“建筑—农田”排水灌溉系统,形成良性循环。下图示意桂东南地区客家传统聚落景观。
    调查思考:(1)说出山林涵养带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2)说明开垦梯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提示 蒸腾(蒸发)、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提示 开垦梯田可以减缓坡度,截留雨水,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
    2.无支流的孔雀河水从何来?孔雀河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流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注入荒漠区,全程一年四季不断流,河水常年流量稳定。下图示意孔雀河流域位置及其开发情况。
    (1)据图说出孔雀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2)分析孔雀河无支流水系发育的主要原因。 
    提示 孔雀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塔里木盆地,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形成罕见的无支流水系。
    (2022全国乙卷)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
    1.三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具体总结如下:
    2.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方面。
    4.利用水平衡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2023山西太原期中)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河套灌区张连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为主,该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的水循环模式较为独特(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相比于大水量灌溉,该区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优势为(  )①减少渗漏量 ②改善土壤盐碱化 ③增加降雨量 ④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为(  )A.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B.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C.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
    解析 第1题,相比于大水量灌溉,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渗漏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故①④正确。畦灌用水浸润土壤,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加重土壤盐碱化;降雨量的多少和气候有关,和灌溉方式无关,②③错。选D。第2题,据材料可知,畦灌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浸润土壤,故灌溉水会下渗到土壤以及地下水层转变为地下水,而地下水会沿着坡体自流到海子,海子水通过蒸发会转变为降水,其顺序应为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故选C。
    考点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蒸发量D.地表径流量(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B.1970—1989年C.1980—1999年D.2000—2020年(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B.灌溉面积扩大C.湖岸线较稳定D.绿洲面积增加
    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1)依据河流流经地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
    (2)依据径流季节变化过程判断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全年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季节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积雪融水补给。如图1,河流径流量变化与降水变化一致,应该以降水补给为主;图2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变化大体吻合,应该属于冰川融水补给。
    (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阿拉善大漠天池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为世界罕见的沙漠堰塞湖,风光独特,引人入胜。湖泊两侧是异常陡峻的发育有大量裂隙的花岗岩崖壁,一条小溪注入其中,而小溪上游被180米长的黄沙阻断。天池全长300米,宽60米,最大水深近10米,水位季节变化小,湖面海拔高约1 365米,与紧邻其下的湿地间有15米的高差,与附近地势最低的一个盐湖的高差达175米。据此完成1~2题。1.大漠天池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B.雨水C.地下水D.河流水2.大漠天池为淡水湖泊的主要原因是(  )A.高纬度,蒸发量小B.地势较高,能够渗盐C.日温差大,多凝结水D.全球变暖,冰川融化
    解析 第1题,阿拉善大漠天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湖泊面积不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冰川融水在夏季明显增多,且周边无冰川分布,A错误;深居内陆,雨水补给很少,B错误;地下水补给为主,水量稳定,C正确;此处地势较高,湖水外渗,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河流补给,D错误。故选C。第2题,该地不是高纬度地区,且在西北内陆地区蒸发量大,A错误;湖面海拔高约1 365米,与紧邻其下的湿地间有15米的高差,与附近地势最低的一个盐湖的高差达175米,故其地势较高,能够渗盐,且堰塞体由黄沙组成,渗水性强,利于湖水向下游湿地等渗漏,排出盐分,B正确;日温差大,多凝结水,但补给量与蒸发量对比太少,不是变淡的主因,C错误;该地附近无冰川覆盖,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的水很难补给此处,D错误。故选B。
    哈素海(下图)地处阴山南麓,原是黄河、大黑河冲积平原上的一片积水洼地,平均水深不超过2米。蓄水面积年内变化很大。民生渠建成后引黄河水定期补给。再经围护堤坝等工程建设,哈素海成为一个面积稳定的人工湖,滋养着周边大片农田。据此完成3~4题。
    3.早期哈素海蓄水面积年内变化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下渗C.蒸发D.降水4.目前哈素海明水区面积显著缩小,可能预示该湖未来(  )A.沼泽化B.集水功能增强C.盐碱化D.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 第3题,哈素海处于阴山南麓,原是黄河、大黑河冲积平原上的一片积水洼地,说明其早期为黄河流域的外流湖,后因河道变迁形成牛轭湖。由于地处季风区,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这是早期哈素海年内蓄水面积变化大的主要原因。第4题,读图可知,哈素海部分明水区变成芦苇区,因此湖泊面积缩小,集水功能减弱,原先明水区域可能退化成沼泽,生态环境恶化。因此A正确,B、D错误。盐碱化是湖泊周围土地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C错误。
    图形判读8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
    1.流量曲线图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流量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2.流量曲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雨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2)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3)汛期出现的时间。冰川补给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则多无明显的汛期。(4)有无断流。一般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断流往往由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功能。
    3.河流流量曲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下面甲、乙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化,分析其水文特征。
    (3)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①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②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③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④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⑤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图中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右图表示左图区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后甲、乙两个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该次暴雨发生的局部地点最可能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2.据图判断,该河流(  )A.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B.流量②地比③地小C.①地水流平稳D.④地以侵蚀作用为主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甲、乙水文站出现洪峰,且甲水文站洪峰出现早,因此甲水文站位于河流上游,暴雨应出现在甲、乙水文站的上游④地,D正确。第2题,从图中看,暴雨后乙水文站洪峰比甲来得晚且洪峰小,说明乙受湖泊调节作用,应位于湖泊的下游,甲不受湖泊调节作用,位于湖泊上游,可知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A错误。②地位于③地下游,流量②地比③地大,B错误。①地坡度大,水流急,C错误。④地坡度大,以侵蚀作用为主,D正确。
    (2023江苏徐州一模)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长河,自北向南流经中央平原,注入墨西哥湾,输沙量和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近年来,密西西比河月均悬沙浓度持续下降,下图为1988—2015年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处月均径流量和月均悬沙浓度(浓度越大,输沙量越大)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密西西比河月均径流量最大的月份,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冰川融水B.积雪融水C.降水D.地下水4.密西西比河月均悬沙浓度下降会导致(  )A.沿海渔业资源减少B.河流径流量减少C.流域的植被状况改善D.流域降水量增加
    解析 第3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密西西比河月均径流量最大的月份在4月(为春季),该季节气温回暖,季节性积雪融水量最大,因此可以判断其主要补给水源为积雪融水,B正确;冰川融水最大的月份应该在夏季7、8月份,A错误;密西西比河流域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最大的月份,也应该在夏季,C错误;地下水补给是全年均存在的,其中在枯水期补给量相对较多,一般不是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D错误。故选B。第4题,密西西比河月均悬沙浓度下降会减少给河流入海口处的浮游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饵料减少,同样不利于鱼类聚集,因此会导致沿海渔业资源减少,A正确;河流径流量减少、流域植被状况改善、流域降水量增加都不是河流月均悬沙浓度下降导致的,它们是导致河流悬沙浓度变化的原因,B、C、D错误。故选A。
    一、常见河流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角度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
    答题指导(四)河流特征类
    角度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
    角度三 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
    二、常用的答题思路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2.河流水系特征分析
    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影响的分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
    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不利:引发洪涝灾害。
    解析 第(1)题,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面积大,支流多,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上游地区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此外,该流域还存在比较稳定的地下水补给。第(2)题,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主要从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大于恒河,且出现峰值的时间早。两河月平均径流量差异的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进行分析。雨水补给是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比较题目中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可知,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降水量更大,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第(3)题,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河流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很大,在入海口处泥沙大量沉积,有利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相关课件

    第3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1节 第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习题鲁教版(新高考新教材):

    这是一份第3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1节 第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习题鲁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文件包含第1节第4讲气压带风带与气候pptx、考点规范练10气压带风带与气候pptx、考点规范练10气压带风带与气候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1节 第2讲 大气运动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习题鲁教版(新高考新教材):

    这是一份第3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1节 第2讲 大气运动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习题鲁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文件包含第1节第2讲大气运动pptx、考点规范练8大气运动pptx、考点规范练8大气运动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2节第1讲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鲁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2节第1讲水圈与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鲁教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研专项前沿命题,水循环示意图,考点一水循环,第2题,思维流程第1题,第3题,技能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