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25293/0-17110805016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25293/0-17110805017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25293/0-17110805017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鸡枞菌是贵州省常见的珍稀菌种。对鸡枞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进行分析,测得所含的氨基酸有16种(甲硫氨酸只存在于菌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鸡枞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可使肽键断裂
B.鸡枞菌含组成人体蛋白质的全部氨基酸
C.鸡枞菌的菌柄与菌盖蛋白质的种类相同
D.鸡枞菌的多肽链的合成场所位于核糖体
2.“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撕心裂肺的咳嗽”,这是鲁迅的小说《药》中提及的“痨病”,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下列物质和结构中,结核杆菌细胞具有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核
③染色体
④DNA
⑤细胞质
⑥核糖体
⑦细胞膜
A.①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⑦C.①②③⑥⑦D.①②⑤⑥⑦
3.下列对图中各结构的判断及描述,错误的是( )
A.①为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由2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B.②为核孔:是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③为内质网:具有较大的膜面积,是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通道
D.④为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吸收甘油的量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B.白细胞吞噬细胞碎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D.Ca2+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且需转运蛋白的协助
5.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
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
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6.将萝卜和甜菜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萝卜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快于Mg2+
B.甜菜运输的载体数量多于Mg2+
C.萝卜吸收Mg2+和吸水的方式相同
D.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会趋于平衡
7.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甲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C.乙中胞吐和胞吞过程不需要膜上的蛋白质参与
D.乙中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消耗能量
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温、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
B.酶能为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活化能
C.酶的活性与温度、pH的变化都有关系
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9.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
A.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
10.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幼小的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衰老细胞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11.2019年4月,科学家首次成功设计并打印出具有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人造心脏。他们先将干细胞制成“生物墨汁”,然后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引导,在生物支架上培育出所需的组织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3D打印技术中的“生物墨汁”也可用肌肉细胞替代
B.利用干细胞培育出所需人体器官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引导可以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
D.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会发生细胞的分裂、分化等
12.研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B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D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D.DE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13.下图表示ATP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含有磷元素B.②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C.③也存在于DNA中D.④也存在于RNA中
1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发酵会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物质
B.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的物质
C.黏土掺沙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有氧呼吸,促进根系生长
D.地窖中甘薯的呼吸作用会增加密闭环境内CO2浓度,有利于贮藏
15.下图是新鲜小麦绿叶的四种叶绿体色素在滤纸上层析分离的情况,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
B.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
C.色素带浸入层析液中而分离为甲、乙、丙、丁四种色素
D.小麦成熟时叶中色素含量(甲+乙)<(丙+丁)
16.生物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实验方法以方便研究。下列实验方法与教材实验举例对应错误的是( )
A.AB.BC.CD.D
二、多选题
17.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由单体构成多聚体,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说法错误的是( )
A.AB.BC.CD.D
18.某种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细胞周期如图所示,包括G1期(8h)、S期(8h)、G2期(6h)和M期(2h)。现有该种细胞若干,为使所有细胞处于细胞周期同一时相,需按如下步骤操作:①在培养液中添加过量TdR(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培养细胞足够时间;②去除TdR,培养细胞10h;③再次添加过量TdR,培养细胞足够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操作①后,原处于S期的细胞停滞于S/G2交界处
B.操作①后,原处于M期的细胞停滞于G1/S交界处
C.操作②后,培养液中没有处于S期的细胞
D.操作③后,所有细胞都停滞于G1/S交界处
19.ATP在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生命活动消耗ATP的有( )
A.Na+通过Na+通道蛋白进入细胞B.萤火虫发光
C.核糖体上发生氨基酸的脱水缩D.打球时投球进篮
20.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常用95%的乙醇来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
B.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有助于研磨充分
C.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越快
D.画滤液细线时要连续多次快速地在滤纸上均匀画出
三、读图填空题
21.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沙门氏菌位于食源性致病菌前列,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沙门氏菌在粪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个月至2年之久。人体摄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沙门氏菌经消化系统入侵人体内部,免疫系统中巨噬细胞会吞噬沙门氏菌,并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一种刺激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的蛋白质),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门氏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与巨噬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两者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2)巨噬细胞依赖质膜上的____________(物质名称)识别沙门氏菌,并通过________方式吞入沙门氏菌,该吞入过程体现了质膜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巨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可降解吞入的沙门氏菌。
(3)巨噬细胞中与IL-1的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除线粒体外还有_____________。合成、加工和分泌IL-1的过程说明了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___________,共同执行生命活动。
(4)沙门氏菌不耐高温,结合资料分析,提出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写出至少2点)
四、实验探究题
22. = 1 \* ROMAN I.骨骼肌增龄性退变指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骼肌所含肌细胞数量及其功能发生变化。为探究运动训练对骨骼肌增龄性退变能否起到改善效果,实验者将中年期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和运动训练组(H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定期检测大鼠的耗氧量及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个数和线粒体ATP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静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在有氧呼吸第__________阶段消耗O2,该阶段释放的能量大多数转化为___________。运动训练组若给予较高强度的训练,CO2产生于该组大鼠骨骼肌细胞的____________(场所)。大鼠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____________被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
(2)实验中为测定线粒体ATP含量,可通过___________方法分离骨骼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本实验的有氧呼吸速率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据实验数据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运动训练能改善骨骼肌退变过程
B.运动训练能提高大鼠的有氧运动能力
C.增龄过程中活动能力下降可能与线粒体数目减少有关
D.骨骼肌细胞中ATP含量变化与线粒体个数变化呈正相关
= 2 \* ROMAN II.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a~g代表物质。
(4)b和d代表的是光反应产物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为暗反应三碳糖的形成提供能量。若减少g的供应,短时间内e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去除棉铃可能会导致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
(5)若给对照组植物提供H218O和CO2,合成的(CH2O)中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18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福橘是我国的传统名果,其体细胞中含有18条染色体。科研人员对福橘茎尖有丝分裂细胞进行显微观察,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在进行显微观察前,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和制片等处理。在显微镜下使用低倍镜观察时,必须找到___________区细胞,通过观察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可以区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其中处于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2)图1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_期,此时染色体与核DNA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图2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____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_______________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
(3)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物质处理对福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如表。
注:有丝分裂=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100%
1%NaCI溶液处理后,有丝分裂指数减小,更多细胞停留在S期,原因最可能是NaCl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_。已知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据此推测,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组与清水组对比,有丝分裂指数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A、鸡枞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可使空间结构改变,但肽键没有断裂,A错误;B、鸡枞菌含组成人体蛋白质的16种氨基酸,但不一定是全部氨基酸,B错误;C、鸡枞菌的菌柄与菌盖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D、鸡枞菌的多肽链的合成场所位于核糖体,D正确。故选D。
2.答案:A
解析: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中细菌的一种,结核杆菌具有①细胞壁、④DNA、⑤细胞质、⑥核糖体、⑦细胞膜,但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②细胞核,也没有③染色体,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解析:A、①为核膜,是双层膜,由2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让某些小分子物质通过,A正确;B、②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分子不可自由进出,B错误;C、③为内质网,具有较大的膜面积,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通道,C正确;D、④为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正确。故选:B。
4.答案:B
解析:解:A、组织细胞吸收甘油属于自由扩散,与 细胞呼吸强度无关,A错误; B、白细胞吞噬细胞碎片属于胞吞,依赖于细 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 消耗能量,C错误; D、Ca2+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 输,需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由“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可推出细胞a在该蔗糖溶液中的吸水量等于失水量,即水分交换前,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相等;由“②细胞b体积增大”可推出细胞b在该蔗糖溶液中的吸水量大于失水量,即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由“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可推出细胞c在该蔗糖溶液中的失水量大于吸水量,即水分交换前,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推出,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A项合理;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B项合理;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a和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都与各自所处的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相等,由于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有水进入蔗糖溶液中,故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C项不合理,D项合理。故选C。
6.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萝卜培养液中Mg2+的浓度较起始浓度要低,意昧着萝卜吸水的相对速率要慢于吸收Mg2+;经过一段时间后,甜菜培养液中Mg2+浓度升高,而的浓度降低,且相同时间内,的浓度降低幅度更大,意昧着甜菜吸收的相对速率更快,运输的载体数量更多;萝卜吸收Mg2十的方式是主动转运,吸水的方式是扩散;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不会趋于平衡。
7.答案:C
解析:A、根据图甲可知,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B、甲图中方式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B正确;C、乙图中的胞吞或胞吐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起识别作用,C错误;D、胞吞和胞吐都涉及膜的流动,都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A、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低温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是酶的空间结构稳定,A错误;
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错误;
C、温度、pH的变化都会影响酶的活性,C正确;
D、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RNA 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解析:生物体内同时进行很多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是互不干涉的,因为催化各种化学
反应的酶不同,对一种酶来讲,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即酶的专一性特点保证了各
种化学反应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改变,A错误;幼小植物体内存在衰老的细胞,如衰老死亡的导管细胞,B错误;细胞坏死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C错误;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正确。
11.答案:A
解析:肌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了分裂和分化能力,因此生物3D打印技术中的“生物墨汁”不能用肌肉细胞替代,A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利用干细胞培育出所需人体器官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引导可以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C正确;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会发生细胞的分裂、分化等,D正确。
12.答案:D
解析:在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在B点即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B正确,据图可知,D点以后,CO2吸收速率不再变化,表示净光合速率不再发生变化且最大,根据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呼吸速率不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D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C正确;D点已经达到光的饱和点,因此D点以后即DE段的限制因素是不再是光照强度,而是光照强度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温度、CO2浓度等,D错误。
13.答案:C
解析:A、①是磷酸基团,含有磷元素,A正确;B、②是磷酸之间的特殊化学键,水解可释放能量,B正确;C、③是核糖,DNA中存在脱氧核糖,不存在核糖,C错误;D、④是碱基A(腺嘌呤),DNA和RNA中都有碱基A,D正确。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乳酸发酵会产生乳酸,不会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物质,A错误;B.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B正确;C.黏土掺沙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有氧呼吸,促进根系生长,C正确;D.地窖中甘薯的呼吸作用会增加密闭环境内CO2浓度,有利于贮藏,D正确。
15.答案:C
解析:C项,进行纸层析时,色素带不能浸入层析液中,否则色素会溶于层析液,故C项叙述不正确。A项,溶解度越大的色素扩散速度越快,同时根据色素带的宽度可判断色素的含量,分析图片可知:甲是叶绿素b,乙是叶绿素a,丙是叶黄素,丁是胡萝卜素,故A项叙述正确。B项,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B项叙述正确。D项,小麦成熟时,叶绿素被分解,所以其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少,故D项叙述正确.
16.答案:A
解析:A、差速离心法是分离细胞器的实验方法,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运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
B、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观察,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正确;
C、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利用了模型建构法,便于对事物的客观描述,C正确;
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利用的是荧光标记法,用荧光标记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进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17.答案:BD
解析: A、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有调节血糖的功能,A正确;B、脂肪不是多聚体,1个脂肪分子由1个甘油和3个脂肪酸形成,B错误;C、脱氧核糖核酸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是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C正确;D、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是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BD。
18.答案:BCD
解析:A、操作①:在培养液中添加过量TdR(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培养细胞足够时间后,原处于S期细胞被抑制,A错误;B、操作①:在培养液中添加过量TdR(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原处于M期的细胞沿着细胞周期运转,最后停在G1/S交界处,B正确;C、操作②:去除TdR,培养细胞10h,使所有被积累在G1/S期和停留在S期(8h)的细胞都通过S期,C正确;D、操作③后,再次添加过量TdR,培养细胞足够时间,细胞群体通过G2、M和G1期的运转,最终被阻滞在G1/S交界处,D正确。
19.答案:BCD
解析:A、Na+通过Na+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A不符合题意;B、萤火虫发光需要消耗ATP,B符合题意;C、大分子物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C符合题意;D、打球时投球进篮需要消耗ATP,D符合题意。故选:BCD。
20.答案:ABD
解析:A、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因此无水乙醇用于提取色素,A错误;B、CaCO3有利于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SiO2有利于研磨充分,B错误;C、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C正确;D、画滤液细线要细、均匀、快速,画线后等待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画线1~2次,D错误。故选:ABD。
21.答案:(1)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核糖体
(2)糖蛋白;胞吞;流动性;水解酶
(3)内质网、高尔基体;分工合作
(4)沙门氏菌不耐高温,食物要煮熟后再吃;沙门氏菌是常见的食源性病菌,因此餐前、便后勤洗手等
解析:(1)沙门氏菌属于原核生物,巨噬细胞是真核生物,沙门氏菌与巨噬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两者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巨噬细胞依赖质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沙门氏菌,并通过胞吞方式吞入沙门氏菌,该吞入过程体现了质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巨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含有丰富的水解酶,可降解吞入的沙门氏菌。
(3)1L-1是巨噬细胞形成的分泌蛋白,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是:先在核糖体上进行多肽链的合成,然后在内质网中进行初步的加工,再运输到高尔基体加工成熟并运输到细胞膜,经胞吐排出细胞。胰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它能够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等提供能量。故巨噬细胞中与1L-1的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除线粒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合成、加工和分泌IL-1的过程说明了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协调配合,共同执行生命活动。
(4)沙门氏菌不耐高温,食物要煮熟后再吃,尤其是鸡肉和鸡蛋;沙门氏菌是常见的食源性病菌,因此餐前、便后勤洗手等可以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22.答案:
= 1 \* ROMAN I.(1)三;热能;线粒体基质;乳酸
(2)差速离心;单位时间O2的消耗量
(3)D
= 2 \* ROMAN II.(4)ATP;NADPH;增加;下降
(5)能;H218O能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18O2,C18O2可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形成(CH218O)
解析:
23.答案:
(1)解离;漂洗;分生;存在状态(或答形态和分布);(分裂)间
(2)中期;1:2;0;纺锤丝
(3)DNA复制;增大
解析:(1)观察茎尖有丝分裂细胞,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等处理。必须找到分生区细胞,该区域细胞才进行有丝分裂,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以区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时间长,在细胞周期中占比多,因此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2)图1的细胞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DNA,染色体与核DNA的比例为1:2。图2的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数目为0。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
(3)0.1%NaCI溶液处理后可使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原因可能是NaCI能抑制DNA复制,导致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处于分裂期细胞数目增多,与对照组相比,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组有丝分裂指数将增大。
选项
实验方法
实验举例
A
差速离心法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B
不完全归纳法
细胞学说的建立
C
建构模型法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D
荧光标记法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
单体
多聚体
功能举例
A
氨基酸
蛋白质
胰岛素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B
脂肪酸
脂肪
动物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酸
支原体中储存遗传信息
D
葡萄糖
纤维素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时间
线粒体个数(个·100mg-1)
线粒体ATP含量(nml·μL-1)
耗氧量
(mL·kg-1·h-1)
C组
H组
C组
H组
C组
H组
第0周
48.17
44.83
0.72
0.65
2751.74
2768.67
第8周
44.17
61.00
0.87
1.30
1988.95
3469.11
第16周
36.00
60.33
0.68
1.52
1446.52
3907.22
组别
清水
0.1%NaCl溶液
0.1%秋水仙素
有丝分裂指数(%)
13.42
11.78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答案,文件包含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答案doc、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答案,文件包含铁人中学2022级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科试题docx、铁人中学2022级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科答案doc、铁人中学2022级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科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