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读•书(12分)
1. 下面是小宇同学收集到的几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图一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横画长而竖画短。
B. 图二是篆书,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C. 图三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之感。
D. 图四是草书,字形狂放不拘,笔走龙蛇,笔画连绵,潇洒畅达。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依照你的理解,用所学古诗文原句完成填空。
二、读•思(41分)
(一)
为创建“书香校园”,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书香为伴,快乐成长”的系列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活动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少年正是读书时,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读书交流会。古往今来,中外许多名人都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刘向警示世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东坡感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莎士比亚赞誉,“书籍是世界的营养品”;歌德强调,“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天的读书交流会,让我们走进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古典名著,组长上台分享“好读书、读好书”的方法与经验,组员之间交流阅读《西游记》的收获与乐趣。
3. 小亮是七年级“读书交流会”的主持人,上面是他设计的开场白。请赏读文稿,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 画波浪线的词语“参加”“高尚”“乐趣”,词性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B. “让我们走进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古典名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加点词“分享”“交流”是一组近义词,可以互换位置而不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D. 加点词“千钧”“万里”都是数量词。
【宣传读书活动】
4.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小军同学搜集了一组故事,准备以“爱上阅读”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
A. “囊萤映雪”的故事B. “凿壁偷光”的故事
C. “悬梁刺股”的故事D. “管鲍之交”的故事
【探讨读书方法】
小兰:网络信息时代,可以看的书太多了,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小冬:我们现在太忙了,每天要做那么多功课作业,哪有时间去读课外书呀?
小龙:我们读过一些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
6.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向校长提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向同学提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享读书心得】
7. 七年级同学开展了《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王凯同学设计了阅读推荐卡,请你帮忙完善上面内容,推荐理由不少于30字。
(二)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七年级举办了“诵读诗文,传承经典”的古诗文专题学习活动。
8. 下列对所学古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狼》一文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B.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希望的心理。
C. 《穿井得一人》为一则讲述传闻的寓言。告诫我们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传闻,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D. 《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杞人忧天》就出自该作品。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然四十而仕,尚未为迟。吾儿年方三十,不过君恩高厚,邀幸①成名,何德能才,而能居此?交友日益多,志气日益损,实非载福之道。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壮志,长汝暮气②。今吾儿既知汲长绠短③,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静以修学,实先得吾心,又何阻为?唯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砺自修。
(林则徐《致大儿两封》,有删改)
【注释】①邀幸:侥幸。②暮气: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③汲长绠(gěnɡ)短: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9.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遂成枯落________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_
(2)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_________
(3)实非载福之道 道:_________
(4)静以修学 静:_________
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淫慢则不能励精 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
B. 夫君子之行 实非载福之道
C. 俭以养德 孝以事母
D.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
12. 请结合下面《古代汉语词典》中对“长”不同读音的部分解释,理解【乙】文中“长汝暮气”的“长”。
长:chánɡ ①长,与"短"相对;②久,久远;③远,辽阔;④高大;⑤擅长;zhǎnɡ ①生长,增长;②年纪大,辈分或职位高;③列在首位的;④尊敬,崇尚;⑤升高;⑥恭谨敦厚。
据释义推测,“长汝暮气”中“长”的读音为_______ ,释义为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
1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实先得吾心,又何阻为?
14. 【甲】【乙】两文都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甲】文诸葛亮期望儿子_______________ 。【乙】文林则徐期望儿子_______________ 。
三、读•写(47分)
1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卖鱼
①江海初涉商海,心中牢记父亲嘱托,诚信经营正直做人,可一段时间下来利润微薄、举步维艰,而其他耍手腕、使诡计的商人却收益颇丰,这使得他不免对“诚信”二字动摇起来。
②父亲看在眼里却并不多言,这天一大早领他到集市上闲逛,小小的摊位前停下了脚步。那是一个蹲着卖鱼的农家少年,说是摊位,其实只有一只面盆,里面养着十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儿,看着像是野生鱼。
③父亲开口说道:“这些鱼我全要了,多少钱一斤?对了,你的秤呢?”
④卖鱼少年有些畏缩地说:“我没有秤,不过这些鱼肯定二斤出头,就算二斤吧,一斤算你三块钱,一共六块钱好不好?”
⑤父亲有些吃惊,说:“孩子,这些可是野生鱼啊,很贵的,你可不要卖错了。”
⑥少年黑黑的脸有些微红,低声说:“不是的,这些鱼是我在鱼塘里抓的,不是纯野生鱼。”
⑦父亲当即掏钱买下,又在另一个摊位上秤了一下,足足二斤半,父亲这时意味深长地对江海说:“看到了吧,这世上还是有诚信之人的。”
⑧江海却不以为然,说:“可就是因为诚信,他才少了收入,他本可以挣到更多钱的。”
⑨父亲还没答话,身后忽然有人怯怯地开口了:“先生、先生,刚才是您买了我儿子的鱼吧?”
⑩父亲和江海回头一看,问话的是一位胖胖的农妇,她的身后站着那个卖鱼少年。此刻少年脸更红了,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
⑪父亲点点头,那农妇一脸难为情地说:“先生,这鱼,我们不卖了,我把钱还给你,你把鱼也还给我好不好?”父子二人一听就明白了,这少年的母亲一定后悔儿子把鱼卖贱了,这些鱼本可以冒充野生鱼卖高价的。
⑫江海的一双眼直盯着父亲看,眼里别有深意。父亲有点恼怒了,好不容易给儿子找了一个标杆,不曾想一眨眼的工夫却给这农妇拔了。父亲略带怒气地说:“买卖买卖,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还带反悔的吗?”
⑬那少年一听更窘了,把头埋得老低,那农妇也是越发难为情,终于蚊子哼似的开了口:“先生,不是我们反悔,实是这鱼吃不得。装鱼的面盆是洗脚用的,我儿子不懂规矩,真的对不起!”
⑭这儿的农村人讲究颇多,认为脚盆是不洁之物,不能盛放吃食。江海问少年:“这些鱼你怎么处理呢?”少年这次痛快地答道:“放掉,无论卖给谁都不好。”
⑮望着那对母子走远,父亲感叹道:“江海,你看到了吗?这农妇才是最讲诚信之人,有其母方有其子啊!”
⑯江海牢牢记着父亲的这番话,更时时记住那对母子,一晃多年,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写人的常见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请你围绕“少年”这个人物形象,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交流分享。(不少于100字)
1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认识情绪】
情绪是指人具有的喜、怒、哀、乐、惧等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情绪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意等;不能满足人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憎恨、哀怨等;与需要无关的事物,会使人产生无所谓的情绪和情感。
【情绪与健康】
【学会管理情绪】
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在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
那么如何才能做情绪的主人呢?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联合问卷网做的问卷调查。
当然,即使有时情绪不稳定,产生了消极情绪,也不要一味地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应该感到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而是要接受、识别,同时自己锻炼着平复情绪。每当自己平复一次,情绪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
处理消极情绪常用的方法:
①镇静法,主要指数数、深呼吸等;
②转移法,指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看风景、听歌、运动等;
③宣泄法,指以破坏性最小、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比如打沙发、打枕头、撕纸等;
④倾诉法,包括找人聊天、写日记、随意画画等。
班级召开“做情绪主人”主题班会,你们组搜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需要无关事物,会引起人的否定性质的体验,如忧郁。
B. 情绪会对人的健康状况、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和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C. 主动地压制消极情绪,才能获得积极情绪,不断提高情绪的控制能力。
D. 从材料三可知,要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最受调查者认可的方式是直面问题。
(2)在“小组汇报”环节中,你将代表你们小组做关于“如何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的总结发言。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17. 进入初中学习已有一个学期,总有一些时刻不尽如人意,或遭遇成绩下滑而垂头丧气,或陷入友情危机而郁郁寡欢,或被父母误解而闷闷不乐,或兴趣让步学习而忍痛割爱……但也是在这样的时刻,往往会有那么一句话,让人重拾信心,重获友情,化解代沟,理性抉择……
请以“这句话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充实,语句流畅,情感真挚,中心突出;③卷面整洁;④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班名。
主题
名 句 积 累
怀 乡
(1)羁旅他乡,李商隐用想象表达对家人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夜雨寄北》);寄宿他乡,王湾的“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道出了家的可望而不可即;马致远的“夕阳西下,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游子思乡的凄苦之情。
壮 志
(2)《秋词》(其一)中,刘禹锡以“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引出豪迈诗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陆游以“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燃烧着坚定的信念;《潼关》中,谭嗣同的“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激荡着少年意气。
启 思
(2)《<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引导我们学习应理解学与思的辨证关系,做到“学中思,思中学”;时光易逝如流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则提醒我们要珍惜光阴。
《西游记》读书推荐卡
作 者
明代( )
主 要 人 物
唐僧、孙悟空、( )、沙僧
精 彩 情 节
( )、女儿国遇难、( )
推 荐 理 由
____________
分类
影响
健康状况
认知发展
个性发展
人际关系
积极情绪
能提高免疫力、有益健康
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 使思维敏捷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常表现为欣赏的微笑、认可的点头等,有利于建立互相尊重、和谐友好的关系
消极情绪
引起机能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牢固,感知不深刻
易导致不良的行为方式和性格形成
常表现为冷漠的表情、不良的身体语言等,使人际关系沟通不畅,同伴之间关系疏远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C【解析】本题考查书体辨识,万里赴戎机,示例,①粗略地阅读②才干和谋略,①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示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1):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1),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读·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