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组成下列物质的单体种类最多的是( )
A. 纤维素B. RNAC. 淀粉D. 胰岛素
2. 对表中所列物质的检测,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②③C. ①D. ②
3. 细胞膜上的Ca2+ 泵(载体蛋白),通过下图所示① ~ ③的过程完成Ca2+ 的跨膜运输。据此不能得出( )
A. Ca2+ 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B. Ca2+ 泵具有 ATP 酶活性
C. 磷酸化的Ca2+ 泵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 该过程不发生能量转移
4.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提取色素时加碳酸钙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
B. 色素Ⅱ、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有差异
C. 高光强导致了该植物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
D. 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高光强
5. 下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及 pH为b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 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 3 表示用某种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预期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 pH 对酶活性影响时,盐酸可用于调节溶液的 pH,属于自变量
B. 若将温度升高 15 ℃,则d点右移,e点上移
C. 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D. 若在 t₂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 t₃时,丙组产物总量增加
6. 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A. 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
B.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
C. 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D. 目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7. 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下图来表示 ( )
A. ①表示固醇,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
B. ①表示核糖核苷酸,②③④可分别表示含氮的碱基、核糖、磷酸
C. ①表示糖类,②③④可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D. ①表示多糖,②③④可分别表示淀粉、纤维素、糖原
8.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 丙的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能完成能量转化的场所是①、②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 完成③、④、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9. 如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物质可能是氧,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B. a物质可能是水,运输方式只有这一种
C. b物质的运输速率完全取决于载体数量的多少
D. b物质的运输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10. 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内膜上
B. 图b表示叶绿体,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以进行
C. 图c所示结构中的孔道是大分子进出该结构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D. 图a、b、c所示结构中内、外膜化学成分差异最大的是a
11. 图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质壁分离过程中,⑦的颜色越来越深
B. ⑥是蔗糖溶液,因为蔗糖分子可以穿过细胞壁
C. 随细胞形态趋于稳定,⑦的浓度越来越接近⑥的浓度
D. ①④⑤共同参与构成了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2. 对图曲线I、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越冬植物来说,I可表示抗冻能力变化,Ⅱ可表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
B. 在种子成熟过程中,I可表示自由水含量变化,Ⅱ表示干重变化
C. 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如果Ⅱ表示红细胞运氧量,那么I可表示细胞内某种含铁元素大分子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D.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I表示内质网膜面积变化,Ⅱ可表示高尔基体膜面积变化
13. 有一种“十五肽”的化学式为CxHyNzOdSe(z>15,d>16)。已知其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几种氨基酸: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解可得e个半胱氨酸
B. 水解可得(d-16)/2个天门冬氨酸
C. 水解可得z-15个赖氨酸
D. 水解时消耗15个水分子
14. 图1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m)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在作以下改变时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pH=a时,e点不变,d点右移B. pH=c时,e点为0
C. 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D. 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右移
15. 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图甲实验装置若干组(密闭小室内的CO2充足,光照不影响温度变化),在相同温度下进行一段时间后,测量每个小室中的气体释放量,绘制曲线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距离小于a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B. 当距离为b、d时,光合速率相等
C. 当距离为c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 当距离由a突然变为c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增加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白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下列关于miR140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miR140分子中一定含有C、H、O、N、P以及糖类物质
B. miR140分子中不一定含有糖类物质
C. miR140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 miR140分子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
17. 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中“—S—S—”是将2条肽链连接起来的二硫键(由2个SH形成,即—SH+—SH——S—S—+2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97个肽键
B. 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6个游离的氨基
C. 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1个羧基
D. 合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68
18. ATP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下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伴随有ATP的水解
B. 所有生物体内,都存在ATP与ADP 的相互转化,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 真核细胞中,甲乙两过程所用到的酶和反应场所完全不同
D. 红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19. 1937年,希尔在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含H2O,不含CO2)中加入铁盐(Fe3+)或其他氧化剂,然后照光,观察到了O2的释放等变化,人们将叶绿体在光下进行水的光解并释放O2的反应称为希尔反应。通过实验可以得出( )
A. 希尔反应直接参与了活跃化学能向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转化的过程
B. 离体叶绿体可在适当条件下分解H2O,产生O2
C. 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O2全部来自H2O
D. 希尔反应证明H2O的光解和糖类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20. 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
B. 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
C. 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的先增后降
D. 恒定在上述14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 mg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5分。)
21. 下图1为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细胞合成与分泌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图3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1所示细胞与图2相比,其特有的细胞结构有______(写结构名称)。在图1所示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中,细胞间可通过______进行信息交流。观察到如图1所示细胞结构,除核膜外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有______(填图中序号)。图1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______。
(2)在细胞内,许多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请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起到交通枢纽作用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②囊泡是一种动态的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能产生囊泡的细胞结构除高尔基体还有______。
③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囊泡转运系统需要依托特殊的网架结构—______,这些蛋白质纤维为囊泡构筑了快速的“运输通道”。
(3)图3中,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图3所示的结构模型属于______模型。
(4)图1中,遗传物质存在于[ ]______上。要获得图中各种细胞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2. 如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是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
(2)物质b是______。若某种B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鸡蛋中B含量较多,营养价值很高。通常吃熟鸡蛋较容易消化吸收,原因是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种,分子中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______,d和_____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5)物质A、B、C都以______为基本骨架。
23. 小肠上皮细胞能从肠腔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并跨膜运输到组织液中,相关物质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图1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I~IV表示细胞膜上的相关结构或物质,a~e表示不同的跨膜运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填数字和名称),该图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功能。
(2)据图2可知,肠腔内的葡萄糖以_______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该方式相比,③运输葡萄糖的特点有_______。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运输。
(3)小肠上皮细胞通过②同时运输Na+和K+,可以维持细胞内Na+_______(填“高浓度”或“低浓度”)状态,以保障小肠上皮细胞正常吸收葡萄糖。若机体短暂供氧不足,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水分子除了图2所示的运输方式之外,主要是以图1中的_______(填字母)方式进行运输。图2中多肽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该过程中多肽穿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
(5)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
24.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A~E代表呼吸的不同反应阶段)、线粒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细胞呼吸过程中O2浓度与总呼吸强度(CO2释放速率)之间的关系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有能量释放的反应阶段有_____(填字母),其中A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
(2)图甲中C、D阶段的反应场所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填标号)。
(3)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的发酵过程可用图甲中的A、E阶段表示,其总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
(4)若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5,则此时O2消耗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为_____。
(5)若图丙曲线表示的是酵母菌细胞总呼吸强度与O2的对应关系,则此过程中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应是_____。
25. I.如图,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光反应的场所在______(填名称),该结构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为______。
(2)图乙中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若光照突然停止,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__。
(3)图丙中______(填“a”或“b”)更有可能为阴生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降低到25℃(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的变化是______。(右上移、右下移、左下移、左上移)
II.将某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甲图表示用浓度测定仪测得的该玻璃罩内浓度变化,乙图表示该密闭的玻璃罩内气体变化情况(缓冲液在浓度过高时能吸收.在浓度过低时可以释放)。
请据图回答问题:
(4)若光合作用强度位于甲图曲线上的D点,则此时在乙图中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若光合作用强度对应甲图中的DH段,则在乙图中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5)在一天内,甲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______h左右,超过此时间,有机物积累量会逐渐下降,导致此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
(6)若把该密闭的玻璃罩移到黑暗的环境中,则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此时,乙图装置中的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蔗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高一生物试题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组成下列物质的单体种类最多的是( )
A. 纤维素B. RNAC. 淀粉D. 胰岛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1、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属于生物大分子。
2、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多聚体,它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有两种,其基本组成单位都是4种。
【详解】纤维素、淀粉为多糖,单体为葡萄糖,RNA的单体为4中核糖核苷酸,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单体为21种氨基酸,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 对表中所列物质的检测,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②③C. ①D. 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 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 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 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 生紫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 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 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详解】①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①错误;
②脂肪是脂溶性物质,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②正确;
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 生紫色反应,③正确;
综上所述,①错误,②③正确。
故选B。
3. 细胞膜上的Ca2+ 泵(载体蛋白),通过下图所示① ~ ③的过程完成Ca2+ 的跨膜运输。据此不能得出( )
A. Ca2+ 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B. Ca2+ 泵具有 ATP 酶活性
C. 磷酸化的Ca2+ 泵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 该过程不发生能量的转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Ca2+泵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载体蛋白;通过ATP水解消耗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实现钙离子的转运,说明Ca2+泵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详解】题图分析,“Ca2+泵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载体蛋白;通过ATP水解消耗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实现钙离子的转运,说明Ca2+泵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整个过程中,磷酸化的Ca2+ 泵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存在能量的转移,即ATP中的能量转移至Ca2+ 泵上,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4.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提取色素时加碳酸钙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
B. 色素Ⅱ、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有差异
C. 高光强导致了该植物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
D. 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高光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它们可以归为两大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包括叶绿素 a(蓝绿色)和叶绿素 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分离,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详解】A、提取色素时加碳酸钙的目的是使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A错误;
B、色素Ⅱ、Ⅳ分别是叶黄素和叶绿素b,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因此吸收波长有差异,B正确;
C、和正常光强相比,强光照条件下Ⅰ、Ⅱ的含量相对较高,Ⅲ、Ⅳ的含量相对较低,即表明强光照使该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C错误;
D、强光照下,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D错误。
故选B。
5. 下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及 pH为b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 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 3 表示用某种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预期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盐酸可用于调节溶液的 pH,属于自变量
B. 若将温度升高 15 ℃,则d点右移,e点上移
C. 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D. 若在 t₂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 t₃时,丙组产物总量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2、分析题图:图甲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其中b点是酶的最适pH,在b点之前,随pH升高,酶活性上升,超过b点,随pH上升,酶活性降低,直到失活;图乙中d点表示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3、纤维素酶能够催化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
【详解】A、在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属于自变量,盐酸可用于调节溶液的 pH,A正确;
B、若将温度升高15℃,酶活性会下降,则d点右移、e点不变,C错误;
C、纤维素酶能够催化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
D、丙组的实验温度是70℃,分析图3可知,此时纤维素酶已失活,所以,在 t2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t3时,丙组产物总量不会增加,D错误;
故选A。
6. 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A. 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
B.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
C. 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D. 目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答案】B
【解析】
【分析】1.显微镜下呈现的是上下、左右倒立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长度或者是宽度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实像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像。
3.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长度或者是宽度的放大倍数,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A错误;
B、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放大倍数是长度或宽度,一行8个细胞,再放大4倍,视野不变,就是8÷4=2,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B正确;
C、当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时,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只有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移动到视野的中央,C错误;
D、目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D错误。
故选B。
【点睛】
7. 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下图来表示 ( )
A. ①表示固醇,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
B. ①表示核糖核苷酸,②③④可分别表示含氮的碱基、核糖、磷酸
C. ①表示糖类,②③④可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D. ①表示多糖,②③④可分别表示淀粉、纤维素、糖原
【答案】A
【解析】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解】A、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脂质包括固醇、脂肪、磷脂等,所以不可用该图来表示,A错误;
B、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可以用该图来表示,B正确;
C、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该图来表示,C正确;
D、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糖原,可以用该图来表示,D正确。
故选A。
8.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 丙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能完成能量转化的场所是①、②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 完成③、④、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甲由C、H、O、N组成且是构成膜的成分,所以甲是蛋白质,乙是由C、H、O、N、P组成且是构成膜的成分,所以乙是磷脂分子。
2、光合作用①场所是叶绿体,动作工厂②是线粒体,蛋白质的运输通道③是内质网,植物细胞壁的形成④是高尔基体,植物渗透吸水,⑤是液泡,储存酶的仓库⑥是溶酶体。
【详解】A、甲由C、H、O、N组成且是构成膜的成分,所以甲是蛋白质,乙是由C、H、O、N、P组成且是构成膜的成分,所以乙是磷脂,A正确;
B、丙是生物膜,生物膜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
C、光合作用①场所是叶绿体,动作工厂②是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双层膜,①②
都能完成能量转化,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C正确;
D、蛋白质的运输通道③是内质网,植物细胞壁的形成④是高尔基体,储存酶的仓库⑥是溶酶体,完成③、④、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D正确。
故选B。
9. 如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物质可能是氧,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B. a物质可能是水,运输方式只有这一种
C. b物质的运输速率完全取决于载体数量的多少
D. b物质的运输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1. 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
【详解】A、自由扩散的对象是氧气等气体、水、脂溶性小分子,A正确;
B、a物质可能是水,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B错误;
C、b物质的运输速率不仅取决于载体数量的多少,还与能量多少有关,C错误;
D、b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A。
10. 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内膜上
B. 图b表示叶绿体,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以进行
C. 图c所示结构中的孔道是大分子进出该结构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D. 图a、b、c所示结构中内、外膜化学成分差异最大的是a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题图,图a表示线粒体,其中内膜折叠成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场所;图b表示叶绿体,有类囊体堆叠成基粒是光反应场所;图c表示细胞核,有内、外两层核膜,上有核孔。
【详解】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内膜上,A正确;
B、图b表示叶绿体,光反应需要光,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以进行,B正确;
C、图c表示细胞核,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具有选择性,C错误;
D、图a线粒体内膜上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内外膜化学成分差异最大,D正确。
故选C。
【点睛】知识易错点:核孔也有选择透过性,某些大分子物质如mRNA和蛋白质可以通过,但DNA不能通过。
11. 图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质壁分离过程中,⑦的颜色越来越深
B. ⑥是蔗糖溶液,因为蔗糖分子可以穿过细胞壁
C. 随细胞形态趋于稳定,⑦的浓度越来越接近⑥的浓度
D. ①④⑤共同参与构成了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图中原生质层包括②④⑤。
【详解】A、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⑦的颜色越来越深,A正确;
B、②是细胞膜,⑥是蔗糖溶液,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蔗糖分子可以穿过细胞壁,B正确;
C、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细胞形态趋于稳定,⑦的浓度逐渐增大,越来越接近⑥的浓度,C正确;
D、②④⑤共同参与构成了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D错误。
故选D。
12. 对图曲线I、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越冬植物来说,I可表示抗冻能力变化,Ⅱ可表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
B. 在种子成熟过程中,I可表示自由水含量变化,Ⅱ表示干重变化
C. 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如果Ⅱ表示红细胞运氧量,那么I可表示细胞内某种含铁元素的大分子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D.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I表示内质网膜面积变化,Ⅱ可表示高尔基体膜面积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2、细胞中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同,细胞的代谢和抗逆性不同,当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相对增高时,细胞的代谢减慢,抗性增强;反之代谢快,抗性差。
【详解】A、对于越冬植物来说,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越低,抗冻性越强,故I可表示抗冻能力变化,Ⅱ可表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A正确;
B、种子成熟过程中,自由水含量逐渐降低,结合水含量逐渐升高,细胞干重增加,B错误;
C、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在一定的范围内,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运输氧气的能力越强,C错误;
D、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加,D错误。
故选A。
13. 有一种“十五肽”的化学式为CxHyNzOdSe(z>15,d>16)。已知其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几种氨基酸: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解可得e个半胱氨酸
B. 水解可得(d-16)/2个天门冬氨酸
C. 水解可得z-15个赖氨酸
D. 水解时消耗15个水分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四种氨基酸:四种氨基酸中只有半胱氨酸含有S原子,因此根据S原子数目可计算出半胱氨酸的数目;四种氨基酸中只有天门冬氨酸含有4个氧原子,其余氨基酸均含有2个氧原子,因此根据氧原子数目可计算出天门冬氨酸的数目;四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含有2个N原子,其余氨基酸均只有1个N原子,因此根据N原子数目可计算出赖氨酸的数目。
【详解】A、四种氨基酸中只有半胱氨酸含有S原子,因此根据化学式(CxHyNzOdSe)中S原子数目可知该多肽含有e个半胱氨酸,A正确;
B、四种氨基酸中只有天门冬氨酸含有4个氧原子,其余氨基酸均含有2个氧原子,因此根据氧原子数目计算,4×天门冬氨酸+2(15-天门冬氨酸)-14=d,解得天门冬氨酸数目为(d-16)/2,B正确;
C、四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含有2个N原子,其余氨基酸均只有1个N原子,因此根据N原子数目计算,赖氨酸的数目=z-15,C正确;
D、该十五肽合成过程中共脱去水分子14个,因此其水解时也消耗14个水分子,D错误。
故选D。
14. 图1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m)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在作以下改变时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pH=a时,e点不变,d点右移B. pH=c时,e点为0
C. 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D. 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右移
【答案】B
【解析】
【分析】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由图1分析可知,该酶的最适pH值是b,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图2表示pH=b(最适pH)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pH=a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A正确;
B、pH=c时,酶变性失活,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e点不为0,B错误;
C、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C正确;
D、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e点上移,d点右移,D正确。
故选B。
15. 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图甲实验装置若干组(密闭小室内的CO2充足,光照不影响温度变化),在相同温度下进行一段时间后,测量每个小室中的气体释放量,绘制曲线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距离小于a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B. 当距离为b、d时,光合速率相等
C. 当距离为c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 当距离由a突然变为c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自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 ATP 的过程。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0-a气体释放量不变,因此当距离小于a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是光照强度,A错误;
B、当距离为b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当距离为d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两者的光合速率不相等,B错误;
C、该实验测量的是整个植株的气体释放速率,当距离为c时,整个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有一部分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叶肉细胞中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正确;
D 、当距离由a突然变为c时,光照强度减弱,NADPH和 ATP 的生成速率减慢, C3的利用速率减小,则C5的生成速率下降,但短时间内C5的消耗速率基本不变,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5的含量减少,D错误。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白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下列关于miR140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miR140分子中一定含有C、H、O、N、P以及糖类物质
B. miR140分子中不一定含有糖类物质
C. miR140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 miR140分子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
【答案】BCD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miR140”分子为单链RNA,故分子中含有核糖,只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但不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
【详解】A、“miR140”分子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RNA),因此其组成元素是C、H、O、N、P,“miR140”分子中含有核糖,A正确;
B、“miR140”分子中含有核糖,B错误;
C、“miR140”分子为单链RNA,故只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
D、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是DNA,“miR140”分子为RNA,故不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CD。
17. 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中“—S—S—”是将2条肽链连接起来的二硫键(由2个SH形成,即—SH+—SH——S—S—+2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97个肽键
B. 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6个游离的氨基
C. 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1个羧基
D. 合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68
【答案】C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蛋白质分子共有三条肽链甲、乙、丙,其中甲和乙之间有一个二硫键,甲和丙之间有一个二硫键,丙和乙之间有一个肽键(该肽键是乙和丙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
【详解】A、由题图看出该蛋白质有3条肽链并且有两条肽链由一个肽键连接,因此链内肽键为200-3=197个,链间肽键1个,共198个肽键,A错误;
B、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该蛋白质有3条肽链,故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B错误;
C、分析题意,图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因丙和乙的链间的肽键是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形成的,所以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1个羧基,C正确;
D、缩合成该蛋白质时脱去水分子198个,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98×18=3564,且形成两个二硫键时减少4个H,所以合成该蛋白质分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64+4=3568,D正确。
故选CD。
18. ATP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下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伴随有ATP的水解
B. 所有生物体内,都存在ATP与ADP 的相互转化,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 真核细胞中,甲乙两过程所用到的酶和反应场所完全不同
D. 红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答案】BCD
【解析】
【分析】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在细胞内的含量并不高,其在细胞中的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源于ATP通过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实现供能过程,ATP可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详解】A、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ATP是直接供能物质,因此,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伴随有ATP的水解,A正确;
B、不是所有生物体内都存在ATP与ADP 相互转化的供能模式,因为病毒属于生物,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其中没有ATP与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B错误;
C、甲(ATP合成)、乙(ATP水解)过程的酶不同,但反应场所可以相同,如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C错误;
D、红细胞不一定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所以ATP的合成场所不一定只有细胞质基质,还可能有线粒体,D错误。
故选BCD。
19. 1937年,希尔在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含H2O,不含CO2)中加入铁盐(Fe3+)或其他氧化剂,然后照光,观察到了O2的释放等变化,人们将叶绿体在光下进行水的光解并释放O2的反应称为希尔反应。通过实验可以得出( )
A. 希尔反应直接参与了活跃化学能向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转化的过程
B. 离体叶绿体可在适当条件下分解H2O,产生O2
C. 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O2全部来自H2O
D. 希尔反应证明H2O的光解和糖类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答案】BD
【解析】
【分析】英 国 植 物 学 家 希 尔(R. Hill)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像这样,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
【详解】A、希尔反应指的是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与糖的合成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并没有参与活跃化学能向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转化的过程,A错误;
B、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B正确;
C、由于反应体系中存在多种物质含有氧元素,并不是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O2全部来自H2O,C错误;
D、希尔反应指的是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与糖的合成是一个独立的过程,D正确。
故选BD。
20. 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
B. 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
C. 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的先增后降
D. 恒定在上述14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 m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无光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速率为M-(M-X)=X,A正确;
B、从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用图中字母表示),而单位时间光照下叶片重量的增加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故光照一小时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Y-(M-X)+X=Y+2X,B正确;
C 、在13℃~16℃之间,由图可在呼吸速率不断增强,实际光合作用Y+2X也在增强,C错误;
D、温度是14℃时,植物增重量=10×净光合速率-10×呼吸作用=10×(Y+X)-10X=10Y,Y为3时值最大为30 mg,D正确。
故选C
【点睛】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5分。)
21. 下图1为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细胞合成与分泌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图3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1所示细胞与图2相比,其特有的细胞结构有______(写结构名称)。在图1所示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中,细胞间可通过______进行信息交流。观察到如图1所示细胞结构,除核膜外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有______(填图中序号)。图1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______。
(2)在细胞内,许多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请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起到交通枢纽作用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②囊泡是一种动态的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能产生囊泡的细胞结构除高尔基体还有______。
③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囊泡转运系统需要依托特殊的网架结构—______,这些蛋白质纤维为囊泡构筑了快速的“运输通道”。
(3)图3中,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图3所示的结构模型属于______模型。
(4)图1中,遗传物质存在于[ ]______上。要获得图中的各种细胞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 ①. 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②. 胞间连丝 ③. ①②③⑤⑦⑨ ④. 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 ①. 1 ②. 脂质和蛋白质 ③. 内质网、细胞膜 ④. 细胞骨架
(3) ①. 6 ②. 物理
(4) ①. ⑧染色质 ②. 差速离心法
【解析】
【分析】分析图1:①为液泡,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内质网,④为细胞质基质,⑤为线粒体,⑦为叶绿体,⑧为染色质,⑨为细胞膜,⑩为细胞壁。
图2:1为高尔基体,2为内质网,3为线粒体,4为染色质。
图3:5为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6为蛋白质。
小问1详解】
分析图1:①为液泡,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内质网,④为细胞质基质,⑤为线粒体,⑦为叶绿体,⑧为染色质,⑨为细胞膜,⑩为细胞壁。图2:1为高尔基体,2为内质网,3为线粒体,4为染色质,图1所示细胞与图2相比,其特有的细胞结构有液泡、叶绿体、细胞壁。在图1所示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中,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组成,除核膜外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有①②③⑤⑦⑨。各种膜的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图1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小问2详解】
图2:1为高尔基体,2为内质网,3为线粒体,4为染色质。
①起到交通枢纽作用的是1高尔基体。
②囊泡是一种动态的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能产生囊泡的细胞结构除高尔基体还有内质网、细胞膜。
③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囊泡转运系统需要依托特殊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纤维为囊泡构筑了快速的“运输通道”。
【小问3详解】
图3:5为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6为蛋白质,图3中,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6蛋白质。图3所示的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小问4详解】
图1中,遗传物质存在于⑧染色质(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上。要获得图中的各种细胞器所采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2. 如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是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
(2)物质b是______。若某种B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鸡蛋中B含量较多,营养价值很高。通常吃熟鸡蛋较容易消化吸收,原因是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种,分子中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是______,d和_____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5)物质A、B、C都以______为基本骨架。
【答案】(1) ①. 葡萄糖 ②. 斐林试剂 ③. 糖原 ④. 脂肪
(2) ①. 氨基酸 ②. 2016 ③. 高温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变性、变得伸展、松散等),易被蛋白酶水解
(3) ①. 4 ②. 含氮碱基
(4) ①. 雄性激素 ②. 胆固醇
(5)碳链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淀粉,B是蛋白质,C是DNA,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c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是雄性激素。
【小问1详解】
由题图中,A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即是淀粉,因此a是葡萄糖,为还原性糖,检测可用斐林试剂;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是糖原,脂肪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良好的储能物质。
【小问2详解】
B是蛋白质,说以b是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水分子质量×脱去的水分子数=128×18﹣18×(18﹣2)=2016。通常吃熟鸡蛋较容易消化吸收,高温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变性、变得伸展、松散等),易被蛋白酶水解。
【小问3详解】
c是核糖核苷酸,根据含氮碱基不同,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
【小问4详解】
由d的作用可以看出,d是雄性激素;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固醇除了性激素外还有胆固醇,维生素D。
【小问5详解】
A为淀粉,B是蛋白质,C是DNA,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3. 小肠上皮细胞能从肠腔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并跨膜运输到组织液中,相关物质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图1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I~IV表示细胞膜上的相关结构或物质,a~e表示不同的跨膜运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填数字和名称),该图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功能。
(2)据图2可知,肠腔内的葡萄糖以_______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该方式相比,③运输葡萄糖的特点有_______。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运输。
(3)小肠上皮细胞通过②同时运输Na+和K+,可以维持细胞内Na+_______(填“高浓度”或“低浓度”)状态,以保障小肠上皮细胞正常吸收葡萄糖。若机体短暂供氧不足,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水分子除了图2所示的运输方式之外,主要是以图1中的_______(填字母)方式进行运输。图2中多肽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该过程中多肽穿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
(5)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
【答案】(1) ①. IV ②. 磷脂双分子层 ③.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 ①. 主动运输 ②. 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 ③. a、d
(3) ①. 低浓度 ②. 减小
(4) ①. c ②. 胞吞 ③. 0
(5)核糖体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a和e过程消耗能量,表示主动运输过程;b表示自由扩散,c、d表示协助扩散,图中上侧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的外侧。图1中I~IV表示的物质依次为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和磷脂双分子层。
【小问1详解】
图1中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对应图中的Ⅳ;图中的物质以不同方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细胞膜的该功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小问2详解】
图2显示,肠腔中葡萄糖的浓度低于小肠上皮细胞,所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运输,且需要Na+电化学梯度的势能提供能量,可判断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①是主动运输,③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与①相比,③运输葡萄糖的特点有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对应图1中的a(从有糖蛋白的外侧逆浓度进入内侧)、d(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运出出细胞)。
【小问3详解】
小肠上皮细胞通过②钠钾泵同时运输Na+和K+,进而可以维持细胞内Na+低浓度状态,以保障小肠上皮细胞正常吸收葡萄糖,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提供电化学梯度势能。若机体短暂供氧不足,会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使得钠钾泵无法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钠离子浓度差,进而不能为葡萄糖的吸收提供足够的钠离子梯度势能,因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将减小。
【小问4详解】
水分子除了图2所示的运输方式,即自由扩散之外,还主要通过借助水通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对应图1中的c;多肽属于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该过程中需要穿过0层磷脂分子,即图2中多肽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小问5详解】
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说明该水分子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产生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因此可推测H218O的生成部位是核糖体。
24.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A~E代表呼吸的不同反应阶段)、线粒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细胞呼吸过程中O2浓度与总呼吸强度(CO2释放速率)之间的关系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有能量释放的反应阶段有_____(填字母),其中A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
(2)图甲中C、D阶段的反应场所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填标号)。
(3)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的发酵过程可用图甲中的A、E阶段表示,其总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
(4)若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5,则此时O2消耗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为_____。
(5)若图丙曲线表示的是酵母菌细胞总呼吸强度与O2的对应关系,则此过程中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应是_____。
【答案】24. ①. A、C、D ②. 细胞质基质
25. ②、① 26. C6H12O6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7. 1:1 28. 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表示呼吸作用,ACD表示有氧呼吸、AB表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X是丙酮酸,E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乙图是线粒体的结构图,①②③分别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外膜;丙图为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CO2释放速率,其中C点表示CO2释放速率最低,有机物消耗最少。
【小问1详解】
甲图中A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有能量释放,场所在细胞质基质;B、E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无能量释放,场所在细胞质基质,E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D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有能量释放,场所在线粒体。
【小问2详解】
乙图是线粒体的结构图,①②③分别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外膜,C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②),D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①)。
【小问3详解】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其总反应式为:。
【小问4详解】
人体内有氧呼吸的氧气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产生量,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故人体内O2消耗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为1:1。
【小问5详解】
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被抑制,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因此此过程中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应是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25. I.如图,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光反应的场所在______(填名称),该结构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为______。
(2)图乙中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若光照突然停止,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__。
(3)图丙中______(填“a”或“b”)更有可能为阴生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降低到25℃(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的变化是______。(右上移、右下移、左下移、左上移)
II.将某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甲图表示用浓度测定仪测得的该玻璃罩内浓度变化,乙图表示该密闭的玻璃罩内气体变化情况(缓冲液在浓度过高时能吸收.在浓度过低时可以释放)。
请据图回答问题:
(4)若光合作用强度位于甲图曲线上的D点,则此时在乙图中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若光合作用强度对应甲图中的DH段,则在乙图中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5)在一天内,甲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______h左右,超过此时间,有机物积累量会逐渐下降,导致此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
(6)若把该密闭的玻璃罩移到黑暗的环境中,则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此时,乙图装置中的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答案】(1) ①.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②. 光能转变为NADPH、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 ①. 的还原 ②. NADPH、ATP、
(3) ①. b ②. b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a植物 ③. Y ④. 右上移
(4) ①. 不移动 ②. 向右移
(5) ①. 18 ②. 光照减弱
(6) ①.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②. 向左移
【解析】
【分析】图甲中,①是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②是叶绿体基质,③表示由类囊体薄膜构成的基粒;由于类囊体中的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光被反射,图乙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②是C、的还原。图丙中,a、b植物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与b植物相比,a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达到光饱和后,净光合强度大 。
【小问1详解】
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该结构为光反应的场所,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光能转变为NADPH、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小问2详解】
②表示的过程是C3的还原。若光照突然停止,则光反应停止,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剩余的C3增多,C5的变化与C3相反,C5含量减少,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NADPH、ATP、C5。
【小问3详解】
阴生植物是指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其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均较低,呼吸强度也低,因此b更有可能为阴生植物,因为b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a植物。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当每小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每小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大于0时,才能使a情物处于生长状态,由题图可知,平均光照强度在Yklx以上时,每小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每小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大于0。25℃为a植物光合速率所需的最适温度,而呼吸速率的最活温度是30℃,若将温度降低到25℃(其他条件不变)a植物的呼吸速率将下降,光合速率将上升,题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的变化是向右上移。
【小问4详解】
甲图中D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在乙图中液滴不移动。若光合作用强度对应甲图中的DH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释放氧气,则在乙图中液滴向右移。
【小问5详解】
在一天内,从D点开始积累有机物,一直持续到H点,因此甲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18时左右,超过此时间,由于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量逐渐降低。
【小问6详解】
若把该密闭的玻璃罩移到黑暗的环境中,则乙图装置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此时,吸收O2,放出CO2,而装置中的CO2缓冲液可以维持装置中CO2浓度的稳定,故装置中压强减小,则液滴向左移。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蔗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联盟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52,65,6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g/mL的蔗糖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