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2023届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2023届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把花朵掰成花瓣B.用粮食酿制美酒
C.把水果榨成果汁D.把冰砖凿成冰雕
2.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理念之一是“绿色”,即“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用太阳能、风能发电B.采用氢能汽车
C.使用一次性筷子D.垃圾分类回收
3.下列各组物质中,均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B.、C.、D.、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洁净的矿泉水是纯水B.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将硬水过滤可以得到软水D.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满
B.证明密度比空气的大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6.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生铁、氧化钢、稀有气体B.液氧、干冰、粗盐
C.天然气、氯酸钾、石油D.钙片、氯化钙、海水
7.过氧乙酸()可用于消杀某些物品表面的新冠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8.学习化学要建立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水、酒精要密闭保存——分子不断运动
B.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液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验证时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生成单质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试液变红,使溶液变红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D.镁原子和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所以镁元素和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0.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A.B.C.D.
11.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玻璃管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成黑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
D.该实验中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12.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将钢片放入硝酸银溶液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13.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m的值是4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12:5
14.某种金属混合物样品由两种金属组成,取5.6g该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氢气,则此样品一定不会含( )
A.、B.、C.、D.、
二、填空题
15.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6.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氢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
17.为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河水中取水样,并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_______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_进行检验。
18.如图所示是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9.含有相同元素的A、B、C是初中常见物质,A、B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且常温下均为液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1)从微观角度解释A和B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某可燃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8.8gCO2和5.4gH2O,通过计算可确定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21.图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所示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备氢气可用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
(4)装置C与B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
(5)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处进入(选填导管口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取了12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4.4g二氧化碳。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多少克碳酸钙?
三、问答题
2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理。
(1)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置而成,解释不能用铁桶配置波尔多液的原因。
(2)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但铝制品比较耐腐蚀的原因。
(3)工业上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原理。
23.如图所示电解水实验中,如何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通过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任写一条)
24.如右图所示,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
(1)写出生产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25.某化学小组对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三天后,观察到序号为_______的试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
(2)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什么?
(3)对照实验①和③,可知铁锈蚀的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把花朵掰成花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用粮食酿制美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把水果榨成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把冰砖凿成冰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太阳能、风能发电可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空气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选项正确;
B、采用氢能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选项正确;
C、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加大树木的砍伐从而破坏环境的平衡,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选项错误;
D、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选项正确;
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A.是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由分子构成,故不选A;
B.、都是离子化合物,都由离子共存,故不选B;
C.由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故选C
D.是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由分子构成,故不选D;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澄清洁净的矿泉水中含有可溶性的矿物质,为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说法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过滤操作可进行固液分离,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不能将硬水软化,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A、气体验满,应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6.答案:B
解析:A、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氧化铜属于氧化物,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液氧属于单质,干冰属于氧化物,粗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氯酸钾属于化合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C错:
D、钙片属于混合物,氯化钙属于化合物,海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故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过氧乙酸由分子构成的,1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则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正确;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D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香水、酒精要密闭保存,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液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验证时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生成单质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故选项推理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使试液变红的物质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故选项推理错误。
D、镁原子和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反应前:锂离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1个;反应后锂离子2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1个;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开始时应先通入后加热玻璃管,目的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中玻璃管内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 的质量比为160:(28×3)=40:21,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中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锌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锌,所以不做实验D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A、由上述分析,A实验必需进行,故选项错误。
B、由上述分析,B实验必需进行,故选项错误。
C、由上述分析,C实验必需进行,故选项错误。
D、由上述分析,D实验不需进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答案:A
解析:A、m的数值为4,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12g:3g=4: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门捷列夫;水;
解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含氧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应该是氢与氧化合形成的水,化学式为,因为氢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形成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
16.答案: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资源丰富、放热量高、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合理即可);水汽化时吸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从增大氧气的浓度或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来考虑: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天然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氢气做燃料的优点:①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②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多;③燃烧产物是水,无毒、无污染,且可以循环使用;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水汽化时吸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7.答案:(1)活性炭
(2)+1
(3)肥皂水
解析:(1)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等,因此向水样中加入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2)氢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x+(-2)=0,x=+1;
(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
18.答案:(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2)
解析:(1)化学变化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9.答案:(1)分子构成不同
(2)
解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A是过氧化氢,B是水,A和B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2)B是水,C是氧气,B → C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答案:9.6g;碳、氢、氧或C、H、O
解析: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列式:4.6g+x=8.8g+5.4g,可得x=9.6g;可燃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8.8g和5.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2.4g+0.6g=3.0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8,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