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 交通运输(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展开【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能够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综合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认识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能够认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考察及户外体验等方式,认识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
考点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交通运输
(1)概念: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2.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运输方式
(1)古代:
①我国北方把马匹和马车作为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
②南方则以水运交通为主,舟楫便利。
(2)现代:
①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
②发展趋势:高速度、网络化。
③带来的变化: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运量,还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间,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
考点2.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
(2)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
(3)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我国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比如石家庄、株洲和怀化。
(4)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经济带。
(2)经济带的含义: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3)经济带与交通运输:
关键能力看拓展
拓展1.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拓展2.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多、快、好、省”
拓展3. 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因素
1.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拓展4. 影响交通运输点布局的因素
拓展5.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线路布局
拓展6.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站点布局
拓展7.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拓展8.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拓展9.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和空间形态
拓展10. 水路交通发展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高考真题回头看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目前主要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下图为该轨道交通运行初期和运行五年后沿线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性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2.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的影响是( )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强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答案】1.C 2.A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运行五年后核心区人口规模远大于运行初期人口规模,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A选项错误;运行五年后边缘区沿线人口分布差异小于运行初期,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边缘区以居住用地、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随着市郊线的建成,市郊线沿线地区交通通达度提高,边缘区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C选项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减小,D选项错误。所以选C。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市郊线运行五年后,边缘区市郊线沿线地区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减小,就业的空间集中现象减弱,A选项正确;没有体现行政服务功能的相关信息,B选项错误;边缘区市郊线沿线地区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减小,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减弱,C现象错误;边缘区人口的空间部分差异减小,导致居住地空间分布更加分散,D选项错误,所以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地球上的人口分布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产物,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尽管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口的分布或多或少打上自然因素的烙印,但是,自然界只是为地球上的人口分布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生产方式才是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决定性因素。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下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
A.I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B.II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
C.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ID.III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
4.高铁新城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是( )
A.零售等生活型服务业——旅游城市B.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城市
C.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城市D.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都市圈核心城市
【答案】3.D 4.D
【解析】
3.I核心层圈与高铁站的交通枢纽关联性最强,是高铁站交通服务区域,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高速、便捷的服务,匹配高铁客流商业、办公,酒店住宿等。所以该圈主要功能包括交通集散、商业商贸、商务办公等。科研机构应布局在环境较好,高等教育发达的地方,A错;II圈层是对I圈层功能的补充及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功能包括办公、商务、居住,以及文化、教育、医疗、产业等,B错;I核心层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所以筑密度和建筑高度更大,C错;III圈层相对于I、II圈层,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场枢纽关联性较弱,属于在I、II区域的兴起带动下,周边人流的聚集区域,大部分为住宅、文化、教育等,D正确。故本题选D。
4.高铁可促进旅游城市游客数量大幅度增长,所以高铁新城与之匹配的发展方向旅游服务业的发展,A错;若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所以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应当是区域中心城市,B错;高铁以客运服务为主,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不是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故则与转型升级城市不匹配,C错;高铁增强了核心城市与周围城市密切联系,高铁新城依托都市圈核心城市,发展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能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协调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D正确。故本题选D。
【点睛】高铁客运站建成后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增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其可达性效应使经济交往克服了地理界限,以垂直结构为特征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产业逐步向高可达性的城市转移,引导城市产业布局结构出现变化,从而导致城市空间结构重构;高铁客运站带来人流、信息流、资本流、商业流等的交互,会迅速产生人口和经济的集聚,其带来的费用节约和利益增长促进进一步集聚,其内聚力产生的倍数效应不断增强,集聚和扩散作用得到加强,城市经济发展重心产生偏移,并逐渐成为城市的增长极并演变为城市的副中心,从而促成城市多中心结构的产生,在此同时,人口分布产生变化,城市空间扩张方向也发生改变。
5.(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读图分析,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①正确;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并不会迅速扩大,②错误,AC错误。区域间联系加强,会增强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即①③正确,B正确。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强化上海的服务功能,壮大第三产业,④错误,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择B。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A.修建在地上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D.站点间距离小
7.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答案】6.A 7.D
【解析】
6.为了避免干扰市内地面交通,减轻市内交通压力,市内地铁修建在地下,而市郊铁路通常是修建在地上,A正确。由于市区人口密集,客流量大,所以,市内地铁日客运总量大;发车频次高;站点间距离小,BCD错误。故选A。
7.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分工合作,A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可以缩短与外围城镇的运输时间,并不能缩短与外围城镇的空间距离,B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人口、产业扩散,C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可以使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D正确。故选D。
【点睛】交通线修建的意义:缩短时空距离;缓解交通压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
8.(2020·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与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的特点有( )
①投资少,见效快 ②废气多,噪声大
③用地省,客运量大 ④速度快,准点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与地面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在地下运行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道路通畅,地铁运行速度快,不像地面交通一样易发交通拥挤、误点,因此准点率高,④正确;位于地下,节省城市用地空间,用地省,运输效率高,客运量大,③正确;地铁建设需要在地下进行轨道、电力、用水等作业,工程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①错误;地铁是电气化交通运输方式,产生废气少,对城市地面环境产生的噪音干扰少,②错误。C正确。
9.(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航线、机场、运力是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三大因素。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处.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机场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主城区位置关系图。
(1)受双流国际机场的影响,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 。从与城市空间关系的角度,简述该机场布局的优势。
(2)在运输方式选择中,图1所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析该机场吞吐量大的原因。
【答案】(1)西南 与城市距离适中,减少对城市干扰;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2)地形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小;地形复杂,陆路交通造价高;滩多水急,较难发展水运。
(3)人口稠密,产业集聚;西南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密集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及其影响因素。考查对知识的调用和运用能力。
【详解】
(1)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区位因素。据材料,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机场位于主城区西南方向,因此,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西南方向。机场布局的优势在于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处,减少对主城区的干扰,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又有交通相连接主城区——与主城区联系便捷。
(2)本题考查服务业区位因素。本题需关注亮点,一是图示区域是指云贵川地区,地形复杂,二是关注“运输方式选择”关键词,说明本题需从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角度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崎岖,陆路交通建设难度大,投资大,成本高,航空运输受地形影响小;该区域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运价值低。
(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可从客、货两方面思考。该机场是西南重要的航空港,客货运输量大;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对航空运输需求量大。
10.(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输入地区。图一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德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2%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图二为2017年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构成图。目前,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图1中甲乙两地间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
(1)简述西欧大量输入天然气的主要原因。
(2)与北海相比,评价在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
(3)简述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国在甲乙两地间采用输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优势。
【答案】(1)经济发达,需求量大;本地天然气产量较小,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气为低污染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
(2)有利:海水深度较浅;风浪较小等。不利:冬季海面结冰。
(3)特征:来源于邻近国家;来源多元,俄罗斯比例最大。优势:运输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运输量大;成本低。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能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天然气管道修建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多为基础知识考查,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西欧天然气储量、产量有限,但是西欧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大,冬季冷湿,部分地区需要天然气取暖,因此天然气需求量大,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西欧注重环保,多使用比较清洁的能源,天然气为低污染能源,对环境污染小,因此西欧大量进口天然气。
(2)题目要求评价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据图可以看出,波罗的海属于内海,北海是边缘海,波罗的海海水深度比北海浅,四面受陆地阻挡,风力较小,风浪小,利于天然气管道建设;波罗的海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且纬度比北海高,北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因此波罗的海冬季易结冰,不利于天然气管道建设。
(3)据图2分析,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主要是俄罗斯,其次是挪威、荷兰,主要来源于临近国家,来源多元化较明显,其中俄罗斯的比重最大。甲乙之间主要连接俄罗斯西欧部分及德国北部,甲乙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陆地修建会穿过多个国家,沿线人类陆地活动较为频繁,可或干扰天然气运输;若经过波罗的海修建,可以减少人类陆地活动干扰,充分发挥管道运输的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
典型例题随堂练
2021年8月6日,国内首座跨海高铁桥一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成功合龙。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S形走向不同,该跨海大桥的走向呈直线形。福厦高铁设计速度为国内高铁最高标准的350km/h,计划于2022年9月开通。下图为福厦铁路与福厦高铁泉州段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福厦铁路相比,影响福厦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B.海岸线C.农业D.城市
2.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线路采用直线形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高速平稳运行B.节约桥梁建设成本C.减少耕地的占用D.减缓潮汐的影响
【答案】1.D 2.A
【解析】
1.与福厦铁路相比,高铁以客运为主,由图中可知福厦高铁连接的城市多,故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D正确;城市内部资源少,A错误;由图可知,高铁并不沿海岸线分布,B错误;农业对交通分布影响小,C错误;故选D。
2.福厦高铁设计速度为国内高铁最高标准的350km/h,为保障运行安全性,所以跨海大桥采用直线形,A正确;直线形修建可以节约桥梁建设成本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跨海大桥修建与占用耕地无关,C错误;直线形受潮汐影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福厦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与漳州市的高速铁路,是福建省第二条高速铁路。福厦高速铁路主要经过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沿线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沿线分布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敏感点众多,工程实施后生态、噪声、振动等方面的影响是公众关心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中老铁路全长约1020km,分为老挝段和中国国内段,设计时速160km,桥隧占比高达87%。通车后,从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可实现当日通达。下图示意中老铁路线路走向及部分站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中老铁路桥隧占比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形破碎,河流较多B.构造稳固,节约用地
C.气候湿热、生态脆弱D.遗迹众多,保护文物
4.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有利于( )
A.加快湄南河流域的开发B.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C.扩大万象港口服务范围D.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答案】3.A 4.B
【解析】
3.中老铁路途经云贵高原及中南半岛北部,地势起伏大,河流较多,A正确;该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附近,地质构造不稳定,B错误;中老铁路途经区域气候湿热、生态脆弱区较多,会制约桥梁、隧道的修建,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错误;途经许多城市,可能会有众多文化遗产或遗迹,但与修建桥隧关系不大,D错误。所以选A。
4.中老铁路与湄南河的走向不一致,开发湄南河并非其主要目的,A错误;老挝经济较落后,中老铁路的修建可带动老挝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B正确;老挝是内陆国,万象不是港口,C错误;城市铁路的开通,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D错误。所以选B。
【点睛】中老铁路(China-Las Railway),即"中老国际铁路通道",也称"中老昆万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由中国按中国国铁Ⅰ级标准建设 ,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 。2010年5月21日,中老铁路昆玉先开段开工建设;2015年12月2日,中老铁路磨万段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2016年4月19日,中老铁路玉磨段开工建设;2016年12月25日,中老铁路举行全线开工仪式,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中老铁路由昆玉段、玉磨段、磨万段组成,其中昆玉段由昆明南站至玉溪站,全长79千米,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玉磨段由玉溪站至磨憨站,全长507千米,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磨万段由磨丁站至万象站,全长418千米,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 。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全长22.4千米,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0座地下车站,是北京首条“地铁快线”,也被称为“最能装”的地铁线。下图为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的线站全部布局在地下可以( )
A.减少占用耕地B.美化城市环境
C.减轻沿线地面沉降D.有效利用地下空间
6.与北京其他地铁线路相比,19号线( )
A.占地广,运量大B.速度快、运量大
C.噪音大、污染大D.成本高、整点准时
7.北京地铁19号线的开通,最可能促使( )
A.新发地站附近形成大型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迁至太平桥站附近
C.牛街居民出行更加便利D.改变了北京的城市形态
【答案】5.D 6.B 7.C
【解析】
5.地铁19号线一期线站全部布局地下,尽可能不占用地表建筑面积,可进一步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D选项正确。一期线站主要经过为市区,其主要用地方式为城市建筑用地,并非耕地,A选项错误。将地铁线站布局在地下,与城市环境并无关联,B选项错误。线站为交通点,其布局在地下,与沿线地面是否沉降关系较小,C选项错误。故选D。
6.从材料可知,19号线是北京首条地铁快线,沿途经过地区多为人口密集区,故19号线其运行速度快,运量较大,B选项正确。与其他地铁线路相比,19号线其线站全部布局地下,占地面积更小,A选项错误。19号线全部为地下线,所产生的噪音应更小,C选项错误。整点准时是地铁线路运营的基本保障,并非19号线独特特征,D选项错误。故选B。
7.随着地铁线路的开通,可带动沿线地区人员的流动,新发地站虽位于北京四环外,但大型工业区的发展与北京未来城市定位相冲突,A选项错误。中心商务区其影响因素较多,19号线开通后,太平桥站附近商业区域可能会发展,但中心商务区是否迁至于此,与地铁线路开通并无关联,B选项错误。地铁19号线经过牛街站,会促进牛街居民出行更加便利,C选项正确。地铁19号线是从北京市区北部联通北京市区南部,是北京城区内部的地铁线路,对北京目前城市形态改变较小,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地铁承担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每一条地铁线路的开通都影响着城市居民。而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担当,有着辐射范围广、缩短城区之间距离、拓宽城市生活半径的特点。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兰新高铁,又名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中国一条连接甘肃省兰州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775.779千米,设22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250千米/小时。兰新高速铁路与既有兰新铁路及陇海、包兰等铁路紧密衔接。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新疆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兰新高铁线路图。
(1)结合图示,简述新疆的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2)分析修建兰新高铁需要克服的地理条件。
(3)说明修建兰新高铁的意义。
【答案】(1)图中有三个等级的城市,级别最高的是乌鲁木齐;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服务范围大;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多,相距较近,服务范围小。
(2)气候干燥,多大风、沙尘暴,冬季严寒漫长,夏季酷暑炎热,昼夜温差大,施工环境差;沿途经过大片沙漠区,(多流动性和半固定沙丘)地表较疏松,施工难度大;穿越沙漠腹地,交通、通信、水、电等配套服务设施差;生态环境脆弱,地表保护层受到破坏后恢复难度大。
(3)完善西部的铁路运输网络;有利于开发沿途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加强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解析】本题以新疆为载体,涉及城市等级体系、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因素,修建交通线的意义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由图例可知,图中有两个等级的城市,乌鲁木齐为核心城市区,级别最高,依据图中城市的分布可知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且服务范围大;等级较低的城市为区域中心城市(如喀什等),数目多,相距较近,服务范围小。
(2)结合线路沿途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施工环境、施工难度方面分析。该区域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多大风,沙尘暴,风沙危害严重;冬季严寒漫长,夏季酷暑炎热,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恶劣,施工环境差;该线路穿越大片沙漠区, 多流动性和半固定沙丘,地表较疏松,风沙移动对施工造成较大影响;由材料可知,线路沿线大部分是荒漠无人区,故线路建设需要穿越沙漠腹地,交通、通信、水、电等配套服务设施差;沙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表保护层受到破坏后恢复难度大,生态保护难度大。
(3)交通线路的修建意义主要在于完善交通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兰新高铁的修建,利于完善我国西部交通运输线路网,交通更便利,能促进沿途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修建兰新高铁加强本区域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新疆地区主要为少数民族分布区,修建交通线,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经济带
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案例
沿海型
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沿河型
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
沿路型
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陇海—兰新经济带
复合型
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德国的莱茵河经济带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市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交通线建设中的保障。技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坦地形为港口提供建设用地,且有利于布置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因素影响较大
人为
因素
受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的地区需求最大
选址
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靠近城市或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线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宜,少雾,排水良好,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
交通线路密度
交通运输需求量越大,交通线路密度越大
交通线路走向
交通线路应连接更多的城市,在两个城市之间一般为直达运输
交通线路数量
连接两个重要城市的地区,交通运输需求量巨大,会形成多条平行交通线路
交通线路等级
交通运输需求量大的地区,交通线路等级高,质量高
交通站点密度
交通运输需求量越大,交通线路沿线交通站点越多
交通场站规模
大城市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交通场站规模大;人口流动量大的地区,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交通场站规模大
综合性交通枢纽
为了衔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方便旅客换乘和客货集散,在交通流量大、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结合部会形成综合性交通枢纽
交通站点位置
与城市或人口集中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对农业的影响
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和园艺业的产品易变质,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自给农业受交通影响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沿海、沿江、港口以及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带,对工业布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对商业的影响
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的集散和人口的流动,促进商品流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商业网点布局,促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
对城镇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扩大城市规模,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对资源开发的影响
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资源开发,加快资源利用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促进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带(区)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专题29 世界地理概况(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29 世界地理概况(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29世界地理概况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29世界地理概况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6 交通运输(精选练习)-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26 交通运输(精选练习)-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26交通运输精选练习-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26交通运输精选练习-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4 工业生产活动(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24 工业生产活动(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24工业生产活动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24工业生产活动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