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多份(附解析)
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类文本阅读练案4分析论证特点(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类文本阅读练案4分析论证特点(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们常常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材料一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心理距离”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心理距离”,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作“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另是一种眼光,从它那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美丽、清新的世界。“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在这些诗人的眼中,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已彻底改变了,所以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如此一来,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相容的,第一条规律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则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矛盾”。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它既不使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使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这样,就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之际,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就艺术创作而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当然,在审美体验中,能不能获得“不即不离”的距离,这不但与审美客体相关,也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相关。对思想文化极其低下的审美主体而言,无论面对多么优秀的艺术品,都会因“距离丧失”而想入非非。艺术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诗化原则、陌生化原则、变形原则、程式化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艺术家为了使其艺术品获得理想的审美心理距离所采取的艺术处理。
(摘编自童庆炳《换另一种眼光看世界
——谈审美心理距离》)
材料二 时间与空间都可以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时,才能成为审美的条件。自然欣赏的关键,是从自然中感受到美好的生活环境;艺术欣赏的关键,是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距离是否具有解释力?英国学者理查德·乌尔海姆在他的《艺术及其对象》一书中,提出了一种“视为”的理论,即把生活视为艺术。为什么一片风景美?因为它“如画”。为什么一段经历精彩?因为它像故事。为什么一个人显得高雅?因为他或她有艺术家的气质。艺术在改变着人的生活,使人们“脱俗”,富有激情,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艺术对生活的改造。
因此,与其谈论“审美距离”,不如说“审美视角”。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设想,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我们常常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时,所需要的,不是有意识地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距离,而是一种对生活美的发现。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度,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这种发现美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来培养的。这是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艺术家通过对风景的描述,提升了人们欣赏风景的能力。艺术家也通过对生活的描写,推动着人们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生活。
(摘编自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指审美主体与欣赏对象在心理上保持的距离,它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B.审美主体如果能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就可以进入到“不即不离”的理想审美境界。
C.艺术作品中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贴近就愈能打动我们,也可能让我们失去愉快审美体验。
D.诗人要获得审美意味,就必须改变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在一定的距离外对事物进行观照和品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艺术作品的领会能力跟个人经历有关,可见,经历越是丰富的人越容易获得审美体验。
B.对于如何解决审美体验中“距离的内在矛盾”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不即不离”审美理论。
C.品味古代诗人笔下的绿竹形象时,只有彻底改变对竹子的观念认知,才能获得美的意味。
D.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有别于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不即不离”的审美理论的一项是( )(3分)
A.英国老太太看《哈姆莱特》最后一幕王子与恶人决斗时,情不自禁大叫起来:那剑有毒!
B.苏轼在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不堪,只有苏轼吟啸徐行,随后写下名篇《定风波》。
C.《堂吉诃德》中,看了许多游侠小说的堂吉诃德把自己当成游侠,于是行侠仗义走天下。
D.观众在看歌舞剧《白毛女》时,对恶人黄世仁恨得咬牙切齿,将其扮演者眼睛打伤。
4.(分析论证特点)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我们常常说:“距离产生美。”而罗丹也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与解析
练案4 分析论证特点
1.B 解析 B项,“如果……就可以……”错误,由原文可知,是因为“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作了妥当的安排”,才使审美主体做到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2.D 解析 A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而不是“经历越是丰富”。B项,“作者提出了‘不即不离’审美理论”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提出“不即不离”审美理论的是“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而不是“作者”。C项,“只有……才能……”错误,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已彻底改变了……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3.B 解析 “不即不离”是指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之际,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A项,“情不自禁大叫起来:那剑有毒!”体现了“入乎其内”,但是没有“出乎其外”。B项,“同行皆狼狈不堪,只有苏轼吟啸徐行,随后写下名篇《定风波》”体现了苏轼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最能体现“不即不离”的审美理论。C项,“看了许多游侠小说的堂吉诃德把自己当成游侠,于是行侠仗义走天下”体现了“入乎其内”,但是没有“出乎其外”。D项,“将其扮演者眼睛打伤”体现了“入乎其内”,但是没有“出乎其外”。
4.①采取层进式结构。首先,由时空距离的概念引出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的概念;其次,从创作者的角度,以古代诗文中的竹子为例具体阐释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的意义;再次,从欣赏者的角度论述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存在“内在矛盾”;最后,提出解决审美体验“距离的内在矛盾”的方法是“不即不离”。②运用举例和引用论证,举竹子的例子,论证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引用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的话,阐述了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
5.①“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不仅仅指时间、空间上的,也指心理上的。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②“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意思是美丽无处不在,它发生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将它的温暖传递着,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着感受美的心灵,就能发现那无处不在的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类文本阅读练案2信息的逻辑推断(附解析),共4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类文本阅读练案10基于教材“活动课”的选材新角度(附解析),共3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类文本阅读练案9信息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三大命题情境(附解析),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