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焰火表演B. 霓虹灯表演C. 音乐喷泉D. 气球升空
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水B. 汞C. 铁D. 氯化钠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是( )
A. 澄清石灰水B. 海水C. 冰水D. 自来水
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
C.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6.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B. 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C. 二氧化锰并不是作为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D. 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中,若不加入催化剂,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会明显减少
7. 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 空气和氧气B. 氮气和二氧化碳
C. 空气和氮气D. 氧气和二氧化碳
8. 《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B.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C. 利用红磷的燃烧,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9.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高锰酸钾
B. 过氧化氢
C. 空气
D. 水
10.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11.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12. 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3. 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I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B. 醋的酿造、农家肥腐熟均属于II类反应
C. 燃烧放热,缓慢氧化不放热
D.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
14. 钠、镁、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24、27、56,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含有的原子个数最少的是( )
A. NaB. MgC. AlD. Fe
15.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向左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有液柱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二、(本题包括4小题)
16. 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①________ ,约占78%,②氧气占________,③稀有气体,约占0.9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的气体有很多用途。请选择上述物质的名称填空:
(1)由于化学性质不话泼,可以作为保护气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炼钢、气焊、医疗急救等经常策要用到_________。
(3)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PM10
E.二氧化碳
17.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1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裴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 A﹣E,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l~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18.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A组实验是铁丝的燃烧实验。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______(填“快速”或“缓慢”)伸入集气瓶内,集气瓶中水的作用_________。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B组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填“向左" 或“向右”)移动。
(3)C组实验是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蜡烛燃烧时火焰分________层;取一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_________,接着点燃了蜡烛刚熄灭的一缕白烟,该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
(4)D组实验_______(填 “能"或“不能”)比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19.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____(从A~ E中选择,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用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4)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
(5)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验证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15mL刻度处推至10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15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
②若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燃烧后,移开酒精灯。当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5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三、(本题包括2小题)
20.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为暗紫色固体,B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C为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D为红色粉末,E为银白色液体且熔点最低的金属。(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物质间能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物质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C→B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3)写出C和E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1. 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黑色的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__(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若称量得到0. 5g黑色粉末,说明黑色粉末的________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4)再将该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向其中面入适量的双氧水,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黑色粉末的_________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预期结论】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
【拓展延伸】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
(5)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_有关。
A
B
C
D
实验内容
仪器连接
硫的燃烧
检查气密性
排水法
水的作用
连接前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
瓶中水可防止实验时瓶底炸裂
形成密闭系统,便于观察气泡
排出集气瓶内的空气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1.2g
②
1.2g
CuO 0.5g
③
1.2g
MnO2 0.5g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①
5
12
20
0.2
125
11
②
30
12
20
0.2
125
2
③
30
12
20
125
296
④
30
12
90
125
82
参考答案
1. A
【解析】
【详解】A、焰火表演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霓虹灯表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音乐喷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气球升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A
【解析】
【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B、汞属于金属单质,由汞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铁属于金属单质,由铁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C
【解析】
【详解】A、澄清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海水是由水、氯化钠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自来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B
【解析】
【详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故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垂直悬空;故错误;
D、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应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错误。故选B
5. 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白色火焰,选项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选项正确;故选D。
6. D
【解析】
【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酸铜溶液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锰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也可以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后,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7. B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只不过浓度比纯氧低,氧气能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燃烧现象不变的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燃着的木条都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C、空气中含有氧气,只不过浓度比纯氧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熄灭的是氮气,燃烧现象不变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没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B。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8. B
【解析】
【详解】A、人造空气中含有 20%以上的氧气,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造空气中含有70%(体积分数)的氮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人造空气比空气中氮气含量低,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利用红磷的燃烧消耗氧气,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氧原子并未消失,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9. C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符合题意;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A
【解析】
【详解】A、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表示的是阴离子,此选项符合题意;
B、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阳离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阳离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C
【解析】
【详解】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A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分子可再分,选项B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C正确;
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选项D不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 B
【解析】
【详解】A、连接前,将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可以起到润滑作用,不符合题意;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瓶中水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C、将导管置于水中,可形成密闭体系,且便于观察气泡,不符合题意;
D、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将集气瓶内空气排尽,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 B
【详解】A、Ⅰ、Ⅱ两类反应,分别体现了氧气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醋的酿造、农家肥腐熟,均是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均属于Ⅱ类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燃烧放热,缓慢氧化也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合反应石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而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均属于化合反应,如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4. D
【详解】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成正比,钠、镁、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24、27、56,四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是钠<镁<铝<铁,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相同质量的铁、钠、碳、氢四种金属,含原子的多少关系是:钠>镁>铝>铁,故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铁.故选D.
15. C
【详解】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良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有气泡冒出。故选C。
16. ①. 氮气 ②. 21% ③. 氮气 ④. 稀有气体 ⑤. 氧气 ⑥. ABCD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①氮气,约占78%,②氧气占21%,③稀有气体,约占0.94%。
(1)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作为保护气;
(2)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气焊、医疗急救;
(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和臭氧等,故选ABCD。
17.①. 大烧杯中甲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丙烧杯不变色 ②. 不停地运动 ③. 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④.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⑤.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
【详解】(1)因分子不停的做运动,丙烧杯中浓氨水中的氨分子做运动,到甲烧杯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大烧杯里的现象是:甲烧杯溶液变红,丙烧杯中不变色,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运动;
(2)为了区分B、C中酚酞溶液的变化,可用放有酚酞溶液的E试管来做对比,故E试管放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比;氨分子做运动使酚酞变红,但因C试管比B试管先变红,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则由这个实验可以达到的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8(1) ①.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 缓慢 ③.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④. Fe+O2Fe3O4
(2) ①. 变浑浊 ②. 向左
(3) ①. 3##三 ②. 出现水珠 ③. 石蜡固体小颗粒
(4)不能
【小问1详解】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缓慢伸入集气瓶内,以防放出的热量使氧气从瓶中逸出,使铁丝与氧气充分反应,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化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故填: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缓慢;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Fe+O2Fe3O4;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左移动,原因是青蛙呼吸消耗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故填:变浑浊;向左;
【小问3详解】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3层;取一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出现水珠,接着点燃了蜡烛刚熄灭的一缕白烟,该白烟的成分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故填:3或三;出现水珠;石蜡固体小颗粒;
【小问4详解】
D组实验不能比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故填:不能。
19.(1) ①. 酒精灯 ②. 水槽
(2) ①. AE ②. KMnO4K2MnO4+MnO2+O2
(3) ①. B ②. H2O2H2O+O2
(4)氧气不易溶于水 (5)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c处,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6) ①. 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 6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为水槽,故填:酒精灯;水槽;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较纯净,选择的收集装置为E,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故填:AE;KMnO4K2MnO4+MnO2+O2;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故填:B;H2O2H2O+O2;
【小问4详解】
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
【小问5详解】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具有助燃性,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从d端进入,空气从c端排出,验证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c处,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c处,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小问6详解】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15ml刻度处推至10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15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填: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红磷,能够与红磷接触的空气体积为45mL,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5mL×=9mL,则活塞前沿会停在刻度线15mL-9mL=6mL处,故填:6。
20.(1)KMnO4
(2) ①.
②. 化合反应
(3)
【分析】C为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为氧气;A为暗紫色固体,A为高锰酸钾;B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B为二氧化硫;D为红色粉末,D为铜;E为银白色液体且熔点最低的金属,E为汞;代入检验,推导正确。
【小问1详解】
据分析可知,物质A为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
【小问2详解】
C→B发生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3详解】
C和E反应即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1. ①. KClO3KCl+O2 ②. 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 ③. 小 ④. 质量 ⑤. 化学性质 ⑥. 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⑦. 反应物的浓度
【详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3KCl+O2,该实验目的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所以“待测数据”是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故填:KClO3KCl+O2;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
(2)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故填:小;
(3)称量0.5g黑色氧化铜粉末,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回收的氧化铜的质量也是0.5g,说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不变,故填:质量;
(4)再将该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向其中面入适量的双氧水,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黑色粉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填:化学性质;
评价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故填: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拓展延伸:实验①和②的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故填:反应物的浓度。
江苏省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月考):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月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如图装置可以完成以下实验,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