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金属晶体同步练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32366/0-17112656869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金属晶体同步练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32366/0-17112656870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金属晶体同步练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32366/0-17112656870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3.1金属晶体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3.1金属晶体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钠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如图(“●”或“○”均表示一个简单离子)。正确的是
A.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a2O2
B.晶胞中连接“○”与“●”的线段表示共价键
C.该晶体中“○”与“●”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晶胞中与“○”最近且等距的“●”的数目为4
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碳原子价电子排布图:
B.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C.C60高温高压下可转变为结构类似金刚石的碳玻璃,该碳玻璃中碳原子为sp2杂化
D.硫单质和氢气低温高压下可形成一种新型超导材料,其晶胞如图,该晶体属分子晶体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与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
A.、B.、
C.、D.、
4.下列关于金属键或金属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属的导电性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实现的
②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③、、的沸点依次升高
④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中的电子在整个三维空间运动,属于整个金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的原因是
A.金属原子半径都较大,价电子数较少
B.金属受外力作用变形时,金属中各原子层会发生相对滑动
C.金属中大量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运动速率加快
D.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能迅速传递能量
6.金属键的实质是
A.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
B.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
D.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7.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价。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
B.每个晶胞中含有8个和4个
C.晶体中与每个距离最近的有8个
D.晶体中0价氧原子和价氧原子个数比为2:1
8.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下列关于石墨与石墨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需要破坏化学键
B.石墨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每个杂化轨道含轨道与轨道
C.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层内碳原子间存在共价键;石墨能导电
D.石墨烯中平均每个六元环含有3个碳原子
9.通过反应4BI(g)+As4(g)4BAs(s,晶体)+6I2(g)可制备具有超高热导率半导体材料——BAs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a)表示As4结构,As4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数与孤对电子数之比为3:1
B.图(b)表示单质硼晶体B12的基本结构单元,该基本单元为正二十面体
C.图(b)所示单质硼晶体的熔点为2180℃,它属于共价晶体
D.图(c)表示BAs的晶胞结构,距离As原子最近且相等的B原子有4个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
②晶体的晶胞是面心立方结构
③As是第ⅤA族的一个元素,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属于p区元素
④熔融状态的不能导电,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且可作手术刀的消毒液,从不同角度分类是一种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盐、分子晶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1.下图是金属晶体内部的电子气理论示意图。电子气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金属的性质,其中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B.金属能导热是因为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相互碰撞,从而发生热的传导
C.金属具有延展性是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金属中各原子层间会出现相对滑动,但自由电子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金属不会断裂
D.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由于增加了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使电子数目增多,所以合金的延展性比纯金属强,硬度比纯金属小
12.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TiNB.Ti与Ti的最近距离是
C.Ti的配位数为6D.与N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有12个
13.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晶体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12,④12
B.③为六方堆积
C.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③2,④4
D.金属晶体是一种“巨分子”,可能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14.对图中某金属晶体结构的模型进行分析,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堆积方式称为六方堆积B.该种堆积方式称为体心立方堆积
C.该种堆积方式称为面心立方堆积D.金属就属于此种堆积方式
15.如图是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侧面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B.C.D.
二、填空题
16.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简单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图a、b、c分别代表这三种晶胞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晶胞内金属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
(2)三种堆积方式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的堆积方式,那么自由电子有无确切的堆积方式?_______(填“有”或“无”)。
(3)影响金属晶体熔点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17.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Ⅰ.金属铜的原子堆积模型如图-1所示,
(1)该晶胞中每个Cu原子周围最近距离的Cu原子数目为_______。
Ⅱ.能与、、、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中除了配位键外,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B.金属键C.极性共价键D.非极性共价键
(3)将CuO投入、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氨浸”,控制温度为50~55℃,pH约为9.5,CuO转化为溶液。
①CuO被浸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结构中,若用两个分子代替两个分子,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由此推测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4)可以与乙二胺()形成配离子,如题图-2所示:
③H、O、N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④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乙二胺和三甲胺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是_______。
Ⅲ.将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置于外磁场中,会使磁场强度增大,称其为顺磁性物质,
(5)下列物质中,属于顺磁性物质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三、结构与性质
18.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如、、),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锗()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写出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说明价电子在其最高能级上的分布遵循的原则。________
(2)是一种非晶态半导体,也称玻璃半导体。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3)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如图所示。每个原子周围有________个距离最近的原子?每个晶胞中有________个原子?
19.在某种含镁、镍、碳3种元素的超导材料晶体中,镁原子和镍原子一起以立方最密堆积方式形成有序结构。结构中的两种八面体空隙,一种完全由镍原子构成,另一种由镍原子和镁原子共同构成,碳原子只填充在由镍原子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晶胞如图所示。
(1)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若取碳原子为晶胞顶点,则镍原子位于晶胞的_______位置。
参考答案:
1.C
【分析】由晶胞图知,黑色原子有8个在体内;白色原子有8个在体内,6个在面心,根据均摊法计算,可知白色原子和黑色原子个数比为1:2,故该氧化物为氧化钠,且白色表示氧离子,黑色为钠离子,据此回答。
【详解】A.由分析知该氧化物为氧化钠,A错误;
B.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且只含有离子键,即线段表示离子键,B错误;
C.钠离子和氧离子核外电子数均为10,最外层电子均为8,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正确;
D.由晶报图知,晶报中与氧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钠离子数目为8,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A.基态C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2,2p轨道只有两个电子,A错误;
B.CO中心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不含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正确;
C.金刚石中的C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采取sp3杂化,C错误;
D.该晶体是一种新型超导材料,说明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C
【详解】A.NaCl中只有离子键,NaOH中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两者都是离子晶体,A不符合题意;
B.SiO2、SO2中都只有极性共价键,SiO2是共价晶体,SO2是分子晶体,B不符合题意;
C.Na2CO3、KClO3中都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二者都是离子晶体,C符合题意;
D.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H2O2是分子晶体,Na2O2是离子晶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①金属的导电性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实现的,而金属阳离子并没有移动,因此①错误;
②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并非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因此②错误;
③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金属单质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三种离子的半径依次减小、离子所带电荷数依次增多,金属键越来越强,因此③正确;
④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有电子在三维空间运动,属于整个金属,因此④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金属原子价电子数较少,容易失去电子,不能说明金属有延展性,A错误;
B.金属受外力作用时,金属原子层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故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B正确;
C.金属的延展性与原子层的相对滑动有关,与电子的运动无关,C错误;
D.自由电子传递能量与金属延展性无关,可以影响金属的导热性,D错误。
答案选B。
6.D
【详解】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吸引作用,金属阳离子之间的排斥作用、自由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故选:D。
7.A
【详解】A.由题中的晶胞结构知,有8个位于晶胞顶角,6个位于晶胞面心,则晶胞实际含有的个数为,有12个位于棱上,1个处于体心,则晶胞中实际含有的个数为;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A正确;
B.和都为4个,B错误;
C.晶体中与每个距离最近的有12个,C错误;
D.设晶体中0价氧原子和价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x、y,则有,,得,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层内碳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每个C原子形成3个键,且每个C原子为3个六元环所共有,据此分析解题。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需要破坏范德华力,故A错误;
B.石墨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每个杂化轨道含轨道与轨道,故B错误;
C.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层内碳原子间存在共价键;石墨能导电,故C正确;
D.每个C原子为3个六元环所共有,则石墨烯中平均每个六元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图(a)表示结构,每个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3个键,还有1对孤对电子,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数(共6对)与孤对电子数(共4对)之比为3∶2,A错误;
B.图(b)表示单质硼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每个面都是由3个B原子形成的正三角形,一共有20个正三角形,所以该基本单元为正二十面体,B正确;
C.单质硼晶体的熔点为,熔点较高,且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属于共价晶体,C正确;
D.晶胞中,较大的原子为原子,距离原子最近且相等的B原子有4个,D正确;
答案选A。
10.B
【详解】①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p轨道电子的能量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不同能层的p轨道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如2p轨道电子的能量低于3s轨道电子的能量,①错误;
②在C60晶体的晶胞中,在晶胞的顶点和面心上各有一个C60分子,是面心立方结构,②正确;
③As是ⅤA族元素,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s24p3,属于p区元素,③正确;
④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说明其属于电解质,④错误;
综上所述,②③正确,B符合题意;故选:B。
11.C
【详解】A.金属能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故A错误;
B.金属能导热是因为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阳离子发生碰撞,从而发生热的传导,故B错误;
C.金属具有延展性是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金属中各原子层间会出现相对滑动,而自由电子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得金属不会断裂,故C正确;
D.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由于增加了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相当于填补了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空隙,所以一般情况下合金的延展性比纯金属弱,硬度比纯金属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B
【详解】A.该晶胞中,Ti(黑球)的个数为1+12=4,N(白球)的个数为8+6=4,则Ti和N的个数比为1:1,该物质的化学式为TiN,A正确;
B.该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则Ti与Ti的最近距离是a pm,B错误;
C.如图所示,与Ti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有6个,则Ti的配位数为6,C正确;
D.与N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有12个,D正确;
故选B。
13.D
【分析】由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图可知,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体心立方堆积,③为六方堆积,④为面心立方堆积。
【详解】A.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晶体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12,④12,A项正确;
B.依据上述分析可知,③为六方堆积,B项正确;
C.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③为2,④为,C项正确;
D.金属晶体是一种“巨分子”,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D项错误。
答案选D。
14.C
【详解】A.由题图知该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A错误;
B.由题图知该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B错误;
C.由题图知该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C正确;
D.的堆积模型为六方堆积,D错误;
故选C。
15.A
【详解】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的微粒个数可知,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故一个晶胞中镁原子的个数为;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侧面上,故硼原子数为,所以晶胞中镁原子和硼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化学式为,A项正确;
故选A。
16.(1)1:4:2
(2)无
(3)金属键的强弱
【详解】(1)a中原子位于顶点,数目为;b中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数目为;c中原子位于顶点和体心,数目为2;a、b、c三种晶胞内金属原子数目之比为1:4:2;
(2)由于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不属于每个固定的原子,而是在整个晶体中自由移动,故自由电子无确切的堆积方式,答案为:无;
(3)金属晶体是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金属键的强弱直接影响佥属晶体的熔点。金属键越强,晶体的熔点越高,故答案为:金属键的强弱。
17.(1)12
(2)AC
(3) 正方形
(4) O>N>H sp3 乙二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
(5)BC
【详解】(1)金属铜的原子堆积模型位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该晶胞中每个Cu原子周围最近距离的Cu原子数目为12;
(2)根据信息可知能与形成配位键,中除了配位键外,Na+与之间存在离子键,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故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AC;
(3)①将CuO投入、生成,CuO被浸取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结构中,若用两个分子代替两个分子,如果是正四面体结构,两个分子代替两个分子,得到只有一种结构;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由此推测的空间构型为正方形结构;
(4)③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大,故电负性为O>N>H;
④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与H和C形成3个键,有一对个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为4,采取sp3杂化;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不能形成氢键,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所以乙二胺沸点高;
(5)具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具有顺磁性,Cu+价电子排布为3d10,Cu2+价电子排布为3d9,+2价的铜离子形成的物质具有顺磁性,故答案为BC;
18.(1)4s24p2,洪特规则
(2)X射线衍射法
(3) 4 4
【分析】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的电子应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洪特规则是指在相同能量的轨道上,电子总是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泡利原理是指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详解】(1)为32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ⅣA族,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2,其价电子在其最高能级为4p能级,电子分布遵循的原则为洪特规则;
(2)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
(3)由图可知,以底面面心As原子为例,上层晶胞中存在2个Ga、在下层晶胞中也存在2个Ga,故每个原子周围有4个距离最近的原子;Ga位于晶胞内部,每个晶胞中有4个原子.
19.(1)
(2)棱心
【解析】(1)
根据均摊法,C原子位于晶胞内部,个数为1,Mg原子位于顶点,个数为,Ni原子位于面心,个数为,所以化学式为。答案为:;
(2)
若取碳原子为晶胞(立方体)顶点,据题图可知镍原子位于两个C原子连线的中点,即棱心上。答案为:棱心。
【点睛】分析晶胞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采用均摊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课后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复习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技版(2020)3.1金属晶体课堂检测,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