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芳香烃步练习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32373/0-1711265722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芳香烃步练习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32373/0-1711265722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芳香烃步练习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32373/0-17112657221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32.2芳香烃课时训练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中3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B.甲苯分子中7个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C.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全部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D.2-丁烯分子中4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2.根据乙烯推测2-丁烯的结构或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D.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3.如图是两种烃的球棍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与Cl2不能反应B.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都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4.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苯、浓溴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
②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③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乙烯,分液得到纯净的苯
④敞口久置的电石与饱和食盐水混合制乙炔
⑤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乙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证明乙炔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③⑤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
5.二异丙烯基苯是工业上常用的交联剂,可用于制备高性能超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二异丙烯基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B.与溴水混合后加入FeBr3可发生取代反应
C.1m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5mlH2反应
D.其一氯代物有5种
6.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入稀溴水中,干燥
B.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单质溴: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C.除去75%的乙醇中的水制无水乙醇:加入生石灰,振荡、静置、蒸馏
D.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苯,可通过分液的方法实现
7.甲苯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主要产物是
B.反应②说明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C.反应③的两种物质刚混合时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D.反应④的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
C.分子式为的烃一定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丁炔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下列有关芳香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可反应生成硝基苯
B.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一元取代反应,主要生成
C.乙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
D.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
10.如图是苯乙烯,关于苯乙烯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乙烯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B.苯乙烯不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苯乙烯中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
D.苯乙烯中8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11.某烃的结构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B.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C.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D.分子中至少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
12.下图是三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在催化作用下,丙和液溴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13.在有机合成中,制得的有机物较纯净并且容易分离,则在工业生产中往往有实用价值。试判断下列有机反应在工业上没有生产价值的是
A.
B.
C.
D.
14.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
15.某同学使用如图装置进行甲苯与液溴的反应,操作、现象及部分结论如下(部分现象、操作略去):
①将甲苯与液溴混合均匀,静置足够长时间,无明显现象;
②投入还原铁粉,几秒后,瓶内溶液剧烈反应;
③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出现淡黄色沉淀;
④反应结束后,烧瓶中溶液呈红棕色。向其中加入浓溶液,振荡,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呈无色;
⑤取下层(有机物层)液体与试管中,加入酸化的溶液,振荡,静置,未观察到沉淀生成;
⑥取有机层液体,干燥,蒸馏,检验。产物为2,4-二溴甲苯及2,6-二溴甲苯。
根据上述现象、结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与②对比说明:甲苯与液溴反应需要催化剂。
B.③说明:甲苯与液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
C.④、⑤说明:相比于有机溶剂,更易溶解于水中。
D.⑥说明:甲基使其邻对位C原子上的H原子更易被取代。
二、填空题
16.根据下列事实,进一步推断苯分子的结构。
a、苯分子中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产物只有一种。
b、苯分子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邻位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
c、一分子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三分子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1)推断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化学环境”___________(填“等同”或“不等同”,下同),6个碳碳键___________。
(2)苯分子是___________(填“环状”或“链状”)结构。
17.萘、蒽、菲()是比较简单的稠环芳香烃,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萘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作用可以得到两种萘的一硝基取代物,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蒽和菲之间存在何种关系____?
(3)菲的一氯取代产物可能有多少种____?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____。
三、实验题
18.硝基苯可用于生产染料、香料、炸药等。实验室可用浓硫酸、浓硝酸、苯为原料制备一定量的硝基苯(硝基苯的密度为,沸点;苯的密度为,沸点为)。
I.粗硝基苯的制备,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
实验操作: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浓硝酸(约含)中,然后向混合酸中加入苯于容器中,然后水浴加热约,使其充分反应。
(1)方框甲中的仪器是__________形冷凝管,仪器a的容积以__________(填字母)为宜。
A.150 B.200 C.500 D.1000
(2)水浴加热时,除需要水浴锅、热源外,还必须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
Ⅱ.硝基苯精制
实验操作:将a中混合液与适量稀溶液混合,然后进行充分振荡、静置、分液,接着依次进行水洗蒸馏(蒸馏装置如图2所示)。
(3)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操作所用试剂应具有的一种性质是__________。
(4)蒸馏过程中仪器c至少需要使用__________个(次);向乙中通冷却水与加热烧瓶的顺序是__________,若最终得到精制产品,则硝基苯的产率是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9.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溴苯。打开K,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发现a中有微沸现象,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中有少量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对a中的液体进行后续处理即可获得溴苯。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中,盛有苯和溴的混合液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b中CC14的作用是_______。
(4)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得到粗溴苯后,用如下操作进行精制:①水洗②蒸馏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NaOH溶液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②B.②④②③①C.④②③①②D.①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丙烷分子中3个碳原子一定不共线,A不正确;
B.甲苯分子可看作-CH3取代了苯环中一个H原子,所以甲苯分子中7个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正确;
C.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全部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不正确;
D.2-丁烯(CH3CH=CHCH3)中4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但是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D不正确;
故选B。
2.C
【详解】A.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由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可知,2丁烯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A错误;
B.2丁烯分子中存在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
C.2丁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C正确;
D.2丁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D错误;
故选C。
3.B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乙苯,乙为间二甲苯,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分子中均有烷基,在光照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
B.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它们的侧链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羧基,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
D.二者都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①制取溴苯,利用的是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的,而不是浓溴水,故①错误;
②裂化汽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因此不能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故②错误;
③溴单质易溶于苯,苯中会引入新的杂质,故③错误;
④敞口久置的电石能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而变质,因此用敞口久置的电石与食盐水反应无法得到乙炔,故④错误;
⑤产生的乙炔中含有H2S等杂质,H2S能与溴水发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不能证明乙炔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故⑤错误。
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5.B
【详解】A.二异丙烯基苯含有碳碳双键,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加聚反应,故A正确;
B.二异丙烯基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液溴混合后加入FeBr3可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二异丙烯基苯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1个苯环,1m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5mlH2反应,故C正确;
D.含有5种等效氢,其一氯代物有5种,故D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乙烯与溴水中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乙烷不反应,经洗气干燥后可得纯净乙烷,A正确;
B.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溴化钠和次溴酸钠,然后分液可达目的,B正确;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后蒸馏可得无水乙醇,C正确;
D.乙醇与苯互溶,利用分液法无法实现分离,D错误;
故选D。
7.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①的反应条件为光照下进行取代,氯原子应在甲基上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
B.反应②中甲苯的邻位和对位同时被取代,说明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B正确;
C.甲苯的密度小于水,高锰酸钾水层在下方,刚混合时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④的产物为甲基环己烷,含有5种等效氢,即一氯取代物有5种,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选项A正确;
B.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分子中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及双键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而其他的原子则不一定处于该平面内,分子中—CH3上的氢原子最多只有1个氢原子处于其他6个原子所在的平面内,选项B错误;
C.分子式为C4H8的烃可以是烯烃,也可以是环烷烃,环烷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C错误;
D.丁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的饱和碳原子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取代反应,则丁烯既可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发生取代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9.B
【详解】A.苯在浓硫酸、加热至50−60℃时能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故A正确;
B.甲苯在光照条件下和氯气反应发生的是烷烃基上的取代,故B错误;
C.乙苯含有乙基,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为−COOH,故乙苯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故C正确;
D.苯环和碳碳双键均能和氢气加成,故苯乙烯和少量的氢气加成可以生成,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应注意反应条件对苯的同系物发生卤代时取代位置的影响。
10.C
【详解】A.已知苯乙烯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二者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即苯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B.已知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则苯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
C.已知苯乙烯中存在苯环所在平面,碳碳双键所在平面,两平面通过单键连接,故苯乙烯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共平面,即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C正确;
D.由C项分析可知,苯乙烯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共平面,故8个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错误;
故答案为:C。
11.C
【详解】苯环上的6个碳及其与苯环直接连接的碳原子都在苯环所在的平面上,另一苯环可绕轴旋转,但对角线上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故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故选C。
12.C
【分析】根据原子成键特点知,碳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H原子能形成1个共价键、O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根据分子比例模型及原子成键特点知,甲、乙、丙分别是甲烷、乙烯、苯。
【详解】A.甲烷性质较稳定,不易被一般的强氧化剂氧化,所以甲烷不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碳碳不饱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丙为苯,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故C正确;
D.在催化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A.该反应中生成物较纯净,且容易与NaBr分离,具有生产价值,A错误;
B.该反应中氯气可能与CH3CH2Cl进一步取代生成1,2-二氯乙烷等副产物,产物不纯净,且不易与副产物分离,不具有生产价值,B正确;
C.该反应生成物较为纯净,且容易与H2O分离,具有生产价值,C错误;
D.该反应为加成反应,生成物较为纯净,产物单一,具有生产价值,D错误;
故答案选B。
14.B
【详解】A.2-苯基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
B.2-苯基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
C.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故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
D.该物质属于烃,含有较多的C原子,不易溶于水,D项错误;
答案选B。
15.B
【分析】甲苯与液溴在铁催化作用下生成甲苯的溴代物和溴化氢,溴化氢能使硝酸银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反应后混合物加入浓氢氧化钠除去过量的溴,振荡,静置,分液,有机层蒸馏得到产物;
【详解】A.①与②变量为催化剂铁的加入,对比说明:甲苯与液溴反应需要催化剂,A正确;
B.挥发出的溴溶于水生成HBr,也会和硝酸银生成溴化银沉淀,B错误;
C.⑤中没有生成溴化银沉淀,说明相比于有机溶剂,更易溶解于水中,C正确;
D.2、4、6号位是甲基的邻对位,⑥说明:甲基使其邻对位C原子上的H原子更易被取代,D正确;
故选B。
16.(1) 等同 等同
(2)环状
【详解】(1)根据条件a可知,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上氢原子的位置关系完全等同,与氢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位置关系也等同,故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化学环境”等同;根据条件b可知,苯的邻位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如果6个碳碳键不等同,苯的邻位二氯取代产物应该为两种, 和,但实际这两个结构等同,故苯分子的6个碳碳键等同,答案为:等同;等同;
(2)根据条件c可知,一分子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三分子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可以推知,苯分子是环状结构;答案为:环状。
17.(1)+HNO3(浓) +H2O,+HNO3(浓) +H2O
(2)同分异构体
(3) 5 、、 、、
【详解】(1)萘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2类H原子,则在浓硫酸作用下,与浓硝酸共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硝基化合物有2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浓) +H2O,+HNO3(浓) +H2O,故答案为:+HNO3(浓) +H2O,+HNO3(浓) +H2O;
(2)由蒽的结构简式为和菲的结构简式为可知,蒽和菲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同分异构体;
(3)由结构简式可知,菲的分子中含有5类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5;、、、、。
18.(1) 球(蛇) B
(2)温度计
(3) 除去残留的NaOH和生成的可溶性盐 吸水性
(4) 2 通冷却水 79.8%
【分析】实验室利用浓硫酸、浓硝酸、苯为原料在三颈烧瓶中水浴加热55~60℃条件下,制备一定量的硝基苯,同时对粗产品硝基苯继续进行精制,按题目要求解答。
【详解】(1)由于硝基苯的沸点210℃,苯的沸点为80.1℃,为减少苯的挥发,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方框甲中应采用球(蛇)形冷凝管,冷凝回流;加热时,三颈烧瓶中液体体积不宜超过其容积的,不宜少于其容积的,三种液体体积之和约为124mL,故选用200mL的三颈烧瓶较好,B项正确;
故答案为:球(蛇),B。
(2)水浴加热时,除需要水浴锅、热源外,还必须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故答案为:温度计。
(3)反应后混合液中含有没反应完的硝酸及催化剂硫酸,用NaOH溶液将它们转化为溶于水的盐除去,故相应的操作是充分振荡、静置,然后分液;分液所得产品中残留有NaOH和生成的可溶性盐,再通过水洗除去,然后用干燥剂除去残留的水,因此操作X中所用试剂应具有吸水性;
故答案为:除去残留的NaOH和生成的可溶性盐;吸水性。
(4)由于被蒸馏的液体中含有没反应完的苯及产物硝基苯,而苯的沸点比较低,故装置c先接收苯,然后接收硝基苯,故至少需要用2次;为确保蒸馏中汽化了的物质被冷凝,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原料中苯的物质的量为39mL× 0.88g⋅cm-3÷78g/ml=0.44ml,论上可得到0.44ml硝基苯,实际得到的硝基苯为36mL×1.2g·cm-3÷123g·ml-1,由此可求出产率为×100%=79.8% ;
故答案为:2;通冷却水;79.8%。
19.(1)分液漏斗
(2) 取代反应 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中有少量气泡产生
(3)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4)
(5)D
【分析】在溴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无色的溴苯和溴化氢。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气,装置c中NaHCO3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1)
实验装置中,盛有苯和溴的混合液的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
a中苯和液溴在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只要实验中有HBr生成即可证明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但是溴易挥发,会干扰HBr与的反应,因此,必须除去挥发出来的未反应的溴蒸气——利用溴易溶于四氯化碳的性质除去溴蒸气,故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e中有少量气泡产生就能说明苯与液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3)
b中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4)
a中苯和液溴在三溴化铁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
得到的粗溴苯成分为溴苯、液溴、苯和溴化铁等,用如下操作进行精制:第一步,水洗除去可溶于水的杂质;第二步,用10%NaOH溶液洗涤,除去其中溶解的溴,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第三步,水洗除去残留的碱及生成的钠盐;第四步,向有机层中加入合适的干燥剂干燥;第五步,蒸馏分离出沸点较低的苯,得到溴苯。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④①③②,选D。
高中化学第三节 芳香烃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a href="/hx/tb_c400246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芳香烃课时训练</a>,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芳香烃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hx/tb_c400246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芳香烃课时练习</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烃第三节 芳香烃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烃第三节 芳香烃同步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