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重点题)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③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⑥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⑤
    C.①③⑥D.②④⑤
    3.(易错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②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③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④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⑥Fe3+: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⑦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A.③⑦B.①④⑤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⑤⑥
    4.(2021广东九年级月考)从水分解的微观模拟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水分子是由 2 个氧原子和 1 个氢原子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5.(难点题)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6.(2021广东红岭中学九年级期中)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A.Na2CO3B.Al(NO3)3
    C.Fe(NO3)3D.Fe2(SO4)3
    7.(2021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二模)学习化学要构建好“宏观-微观-符号”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质子数相同的离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Cu”可表示铜、铜元素、1个铜原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8.(2021广东实验中学九年级期末)南京理工大学胡丙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单质B.一个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一个中共有36个质子D.一个中共有36个电子
    9.(2021全国九年级期中)X, Y, Z, 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1层的2倍
    C.X、Z均能与Y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D.Y与W原子化学性质都不稳定,都容易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10.(2021·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B.氮原子的质子数是7
    C.钾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1.(2021广东南开学校九年级单元测试)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
    ①原子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粒子的电性④原子核⑤电子层数⑥最外层电子数⑦核外电子总数
    A.②④⑤B.③④⑦
    C.①④D.①③⑤⑥
    12.(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B.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C.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1相同
    13.(难点题)某元素X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错误的是( )
    A.X一定能形成化学式为HXO3的物质
    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NaX的物质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核电荷数少10
    D.X可以形成化学式为X2的物质,其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非常稳定。
    14.(2021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一模)“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15.(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
    16.(2021深圳市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月考)植被丰富的公园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下列关于与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O2的化学性质不同B.与O2的电子总数不同
    C.与O2的质子数不同D.与O2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相同
    17.(2021淮南市洞山中学九年级月考)X、Y、Z、Q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b=n-mB.b-d=2n
    C.c-d=m+nD.a-c=0
    18.(202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九年级月考)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是( )
    A.B.
    C.D.
    19.(201河南郑州市一模)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了元素①~⑤的位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①的名称为氦B.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元素③只能组成一种物质D.元素②④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0.(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九年级一模)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 k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m/(m-n)B.16n/(m-n)
    C.16n/(n-m)D.32n/(m-n)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
    21.(2021·广西桂林市·中考真题)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原子__________;
    (2)镁元素___________;
    (3)钠离子_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
    (5)7个硫原子___________。
    22.(重点题)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___种元素。
    (2)A、B、C、D中表示阴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_。
    (3)D中x=___________。
    (4)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一个银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_倍。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___________。
    (2)8号元素和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2-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种),其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
    (5)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6)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标号)。
    A 、C和Ne B 、Be和Mg
    C 、Al和Si D 、F和Cl
    (7)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O和O2 B、 CO和N2 C 、SO2和CO2
    24.(重点题)汽车尾气中通常含有一氧化氮,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有毒,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不经处理排放到空气中,将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汽车排气管加装转化器,则一氧化氮和另一种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从而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1)从上文描述中总结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催化转化器里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则(2)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模拟为:
    请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微粒模型图_______________(微粒及其相应的个数均要画完整),将该反应过程补充完整。该变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下同),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上述内容涉及了物质、分子、原子等三个概念,
    根据你的理解,补充完成概念关系图。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25.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I中和图E中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
    (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②_____。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任写一点)。
    26.(2021广东东莞市一模)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 ;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 。
    (2)“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
    _____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 。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 ,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都变红,请你分析两条试纸变红的情况是 ______ 。
    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B.上面和下面一起变红
    C.上面先变红,下面后变红D.以上均有可能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验证① _____________ 、 验证② ________________ 。
    四、计算题
    27.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结果保留小数后三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氖气的化学式——
    1个硅原子——
    1个钠离子---
    B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C
    铁——由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
    硫酸铜——由离子构成
    D
    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人教版)
    选拔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C
    【解析】A、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错误;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故错误;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正确;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错误。故选C。
    2.(重点题)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③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⑥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⑤
    C.①③⑥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可能一种是分子一种是原子,选项说法正确;②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选项说法错误;
    ③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选项说法错误;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选项说法正确;⑤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比如可能是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⑥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还可以分成质子和中子及其核外电子,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3.(易错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②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③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④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⑥Fe3+: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⑦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A.③⑦B.①④⑤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⑤⑥
    【答案】B
    【解析】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故错误;②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正确;③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e和H2O都含有10个质子,但不是同种元素,故正确;④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如铁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含氧化合物,如氧气是单质,故错误;⑥Fe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错误;⑦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正确;故选B。
    4.(2021广东九年级月考)从水分解的微观模拟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水分子是由 2 个氧原子和 1 个氢原子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答案】A
    【解析】A、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B、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B正确;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改变,物质的种类随之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A。
    5.(难点题)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A、氖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为Ne;1个硅原子就是硅元素符号前面加上1或者省略,所以为Si;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数字为1可省略,故钠离子表示为Na+;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电子层数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故选项正确;C、铁为金属,为原子直接构成而非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而非原子构成;硫酸铜由离子构成,故选项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原子团,故选项错误。故选B。
    6.(2021广东红岭中学九年级期中)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A.Na2CO3B.Al(NO3)3
    C.Fe(NO3)3D.Fe2(SO4)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l(NO3)3;故答案选择B
    7.(2021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二模)学习化学要构建好“宏观-微观-符号”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质子数相同的离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Cu”可表示铜、铜元素、1个铜原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答案】C
    【解析】A、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电子,错误;B、质子数相同的离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氢氧根离子和氟离子,错误;C、铜属于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u”可表示铜、铜元素、1个铜原子,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离子构成的,错误。故选C。
    8.(2021广东实验中学九年级期末)南京理工大学胡丙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单质B.一个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一个中共有36个质子D.一个中共有36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是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故错误;B、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错误;C、一个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一个中含有的质子数为57=35,故错误;D、N5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7+1=36,故正确。故选D。
    9.(2021全国九年级期中)X, Y, Z, 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1层的2倍
    C.X、Z均能与Y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D.Y与W原子化学性质都不稳定,都容易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A、Z质子数是6,是碳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B、W的质子数是11,是钠元素,钠原子第1层电子数是2,最外一层电子数是1,第1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2倍,故错误;C、X质子数是1,是氢元素,Y的质子数是8,是氧元素,Z质子数是6,是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能形成水和过氧化氢两种化合物,碳元素和氧元素能形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化合物,故正确;D、Y的质子数是8,是氧元素,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容易得到电子,W的质子数是11,是钠元素,钠原子的最外一层电子数是1,容易失去电子,故错误。故选C。
    10.(2021·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B.氮原子的质子数是7
    C.钾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由图可知,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错误;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氮原子的质子数是7,正确;C、由汉字结构可知,钾属于金属元素,错误;D、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错误。故选B。
    11.(2021广东南开学校九年级单元测试)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
    ①原子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粒子的电性④原子核⑤电子层数⑥最外层电子数⑦核外电子总数
    A.②④⑤B.③④⑦
    C.①④D.①③⑤⑥
    【答案】C
    【解析】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质子数不变,故原子种类不变,符合题意;②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③原子是不带电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原子会带电,粒子的电性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④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没变,中子数也没变,故原子核没发生变化,符合题意;⑥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⑦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核外电子总数一定会增大或减小,不符合题意;故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
    12.(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B.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C.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1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金”字旁可知,镓属于金属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31=2+8+18+m,m=3,不符合题意;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Ga3+,符合题意;C、质子数=原子序数=31,镓是31号元素,位置应该在Z处,不符合题意;D、镓和铝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难点题)某元素X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错误的是( )
    A.X一定能形成化学式为HXO3的物质
    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NaX的物质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核电荷数少10
    D.X可以形成化学式为X2的物质,其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非常稳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假设n=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质子数为7,符合题意;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因此X元素可能是氮元素或氯元素。A、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一定能形成化学式为HXO3的物质,如:HNO3或HClO3,故A正确;B、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可形成NaX的物质,如NaCl,故B正确;C、当n=1时,没有此元素存在;当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核电荷数为7,该元素X为氮元素;当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核电荷数为17,该元素X为氯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比核电荷数少10,但不一定少10,故C错误;D、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可以形成化学式为X2的物质,如N2、Cl2,其中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故D正确。故选C。
    14.(2021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一模)“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题可知:“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是说该机器很小,跟分子一样属于纳米级的,并没有标明能直接观察到分子;B决定物质种类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子机器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物质的结构改变,所以物质的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C. 分子机器的驱动需要能量:电能、光能;D. 由题中信息可知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不相同;选B。
    15.(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
    【答案】D
    【解析】A、实验二加热会导致试管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故正确;B、实验二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所以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正确;C、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所以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正确;D、分子在不同温度下都在不停地运动,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也会变红,故错误。故选D。
    16.(2021深圳市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月考)植被丰富的公园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下列关于与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O2的化学性质不同B.与O2的电子总数不同
    C.与O2的质子数不同D.与O2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相同
    【答案】C
    【解析】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和O2的化学性质不同,故不符合题意;B、O2得到了2个电子后形成离子,则与O2电子数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在形成离子时变化的是电子,质子数不变,与O2质子数相同,故符合题意;D、由题意可知,“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在形成离子时变化的是电子,不变的是质子;所以与O2不相同的是电子数;而氧原子个数都为2;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变,则相对原子质量也不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2021淮南市洞山中学九年级月考)X、Y、Z、Q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b=n-mB.b-d=2n
    C.c-d=m+nD.a-c=0
    【答案】B
    【解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再相等,就变为离子,原子失去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故a-m=b-n=c+m=d+n,整理得:a-b=m-n,a-d=2n,c-d=n-m,a-c=2m,则B项正确。故选B。
    18.(202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九年级月考)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分子原子体积小、质量小、有间隔、能运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在空气中放置时,水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选D。
    19.(201河南郑州市一模)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了元素①~⑤的位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①的名称为氦B.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元素③只能组成一种物质D.元素②④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A、根据位置可知,元素①为氦元素,不符合题意;B、⑤为氯元素,氯元素是17号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氯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层有7个电子,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不符合题意;C、元素③是碳元素,可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物质,符合题意;D、元素②④位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九年级一模)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 k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m/(m-n)B.16n/(m-n)
    C.16n/(n-m)D.32n/(m-n)
    【答案】B
    【解析】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这个标准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 k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
    21.(2021·广西桂林市·中考真题)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原子__________;
    (2)镁元素___________;
    (3)钠离子_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
    (5)7个硫原子___________。
    【答案】(1)N;(2)Mg;(3)Na+;(4)P2O5;(5)7S
    【解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氮原子可表示为N,故填:N;(2)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镁元素符号为:Mg,故填:Mg;(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填:Na+;(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填:P2O5;(5)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7个硫原子可表示为7S,故填:7S。
    22.(重点题)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___种元素。
    (2)A、B、C、D中表示阴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_。
    (3)D中x=___________。
    (4)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一个银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_倍。
    【答案】(1)三 ;(2)Cl- ;(3)8 ;(4) 47 ; 9
    【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A、B 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故属于同种元素,故表示三种元素;(2)A中失去了电子,表示的是阳离子;B属原子;C中得到了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属阴离子;质子数为18的是氩元素,氩元素属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氯离子表示为Cl-;(3)质子数为18的是氩元素,氩元素属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4)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7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故一个银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9倍 。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___________。
    (2)8号元素和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2-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种),其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
    (5)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6)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标号)。
    A 、C和Ne B 、Be和Mg
    C 、Al和Si D 、F和Cl
    (7)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O和O2 B、 CO和N2 C 、SO2和CO2
    【答案】(1)Al;(2)Al2O3 ;(3)S2- ;(4)钠 ;Na+(答案合理即可) ;(5)质子数不同 ;(6)BD ;(7)B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是:Al。(2)8号元素(氧元素)和13号元素(铝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是+3,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Ar是18号元素,则X2-的符号是:S2-。(4)第三周期中的金属元素有钠、镁、铝,钠原子易失去其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镁原子易失去其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铝原子易失去其最外层的3个电子而形成带有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故填:钠,Na+(或镁,Mg2+或铝,Al3+)。(5)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6)根据题意,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e和Mg、F和Cl属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D。(7)根据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A、NO和O2中,电子数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B、CO和 N2中,原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是等电子体;C、SO2和 CO2中,电子数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故选B。
    24.(重点题)汽车尾气中通常含有一氧化氮,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有毒,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不经处理排放到空气中,将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汽车排气管加装转化器,则一氧化氮和另一种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从而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1)从上文描述中总结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催化转化器里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则(2)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模拟为:
    请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微粒模型图_______________(微粒及其相应的个数均要画完整),将该反应过程补充完整。该变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下同),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上述内容涉及了物质、分子、原子等三个概念,
    根据你的理解,补充完成概念关系图。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3) ;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4)
    【解析】(1)从上文描述中总结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2)一氧化氮和另一种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催化转化器里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3),该变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不变的是:一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氮分子;不变的是: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4)原子可以组成形成新的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三、探究题
    25.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I中和图E中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
    (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②_____。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任写一点)。
    【答案】(1)烧杯 ;试管 ;(2)对比;(3) 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 ;(4)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5)有利于环境保护
    【解析】(1)据图可以知道,图I中的仪器是烧杯,图E中的仪器是试管;(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做对照试验;(3)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C中变红的快,B中变红的慢;(4)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
    26.(2021广东东莞市一模)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 ;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 。
    (2)“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
    _____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 。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 ,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都变红,请你分析两条试纸变红的情况是 ______ 。
    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B.上面和下面一起变红
    C.上面先变红,下面后变红D.以上均有可能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验证① _____________ 、 验证②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变红;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2)放热 ;(3)节约药品 ;实验时间短或环保(合理即可);(1)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A ;能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2)在大试管底部预先放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用玻璃棒蘸取放在支管口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
    【解析】(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变红;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2)“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放热。(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①节约药品 ②实验时间短或环保(合理即可)。(4)小媚所用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试管中两条试纸变色情况是: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这个实验可以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5)若用小媚的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可以在大试管底部预先放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用玻璃棒蘸取放在支管口,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要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四、计算题
    27.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结果保留小数后三位)。
    【答案】(1)27; (2)2.657×10-26kg
    【解析】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一个该原子的的质量/一个碳12原子的十二分之一。(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482×10-26kg/1.993×10-26kg×1/12=27。(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x/1.993×10-26kg×1/12=16,x=2.657×10-26kg。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A
    B
    B
    C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C
    B
    D
    C
    B
    D
    C
    B
    A
    氖气的化学式——
    1个硅原子——
    1个钠离子---
    B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C
    铁——由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
    硫酸铜——由离子构成
    D
    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相关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