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评课ppt课件
展开7.2.1氨气课后分层练1.下列有关氨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进行喷泉实验B.在反应:4NH3+5O2eq \o(=====,\s\up12(催化剂),\s\do4(△))4NO+6H2O中氨气表现氧化性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相互靠近时会看到有白烟产生D.加热盛NH4Cl的试管底部,NH4Cl受热分解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除水外)D.1 mol·L-1的氨水指在1 L溶液中含NH3、NH3·H2O、NHeq \o\al(+,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3.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其浓度越大,密度越大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D.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4.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 )A.2NH3+3CuO===3Cu+N2+3H2OB.8NH3+3Cl2===6NH4Cl+N2C.4NH3+6NOeq \o(=====,\s\up12(催化剂),\s\do4(△))5N2+6H2OD.NH3+HCl===NH4Cl5.如图是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B.该实验说明氨气可电离产生OH-C.该实验说明氨气易溶于水D.形成喷泉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6.下图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溶于水B.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挥发C.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碱性气体D.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7.氨能被氧气氧化,经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分析如图实验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浓氨水中含有NH3·H2OC.若Pt丝始终保持红热,则该反应放热,催化剂是PtD.锥形瓶口有少量红棕色气体出现,图中反应为4NH3+7O2===4NO2+6H2O8.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为Xeq \o(――→,\s\up8(O2))Yeq \o(――→,\s\up8(O2))Zeq \o(――→,\s\up8(H2O))W,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 )A.N2 B.NO2C.NH3 D.NO9.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10.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已知NH3难溶于CCl4)( )A.氨气易液化,汽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B.氨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C.用水吸收氨气可用图1的装置防止倒吸D.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可用图2收集NH311.实验小组同学探究NH3与Cl2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常温常压下,将氨收集在薄膜保鲜袋(无弹性)中,氯气收集在反应管中,关闭K,按图连接好装置;将氨压入反应管,充分反应后打开K,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开始后,保鲜袋逐渐被吸入反应管B.反应过程中,反应管中产生白烟C.打开K后,水会倒吸入反应管D.上述反应原理可用于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12.如图所示为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NH3可选用________作干燥剂。(2)用图甲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只提供如图所示的乙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合成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是制取硝酸、炸药等的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NH3B.NH3和HNO3溶于水后都能导电,故两者都是电解质C.NH3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D.由NH3制HNO3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2.实验小组同学探究NH3与Cl2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常温常压下,将氨气收集在薄膜保鲜袋(无弹性)中,氯气收集在反应管中,关闭K,按图连接好装置;将氨气压入反应管,充分反应后打开K。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开始后,保鲜袋逐渐被吸入反应管B.反应过程中,反应管中产生白烟C.打开K后,水会倒吸入反应管D.上述反应原理可用于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3.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氨具有还原性B.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eq \o(=====,\s\up12(催化剂),\s\do4(△))4NO+6H2O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若氧气过量则有红棕色气体生成D.氨的催化氧化属于人工氮的固定4.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做了一个“喷烟”实验,如图所示。他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充入X、Y两种无色气体,在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内,然后打开止水夹,便可以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口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若已知X、Y是HCl、NH3、Cl2、O2、CH4、SO2、NO气体中的两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X是NH3,Y是HClB.X是Cl2,Y是NH3C.X是SO2,Y是O2D.X是NO,Y是O25.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个表面皿扣在上面,如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管两端各放一团棉花,再用注射器同时在两端注入适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Cl===NH4ClB.实验时会在玻璃管的A处附近看到白烟C.用手触摸玻璃管外壁,会感觉到有热量放出D.将浓盐酸换成浓硝酸会有相似现象7.在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和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来吸收,则R是( )A.HCl B.Cl2C.NO D.NH38.在研究合成氨方法的历史上,不同的研究者曾3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氨是氮肥工业及制取硝酸、炸药等的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NH3B.NH3和HNO3溶于水后都能导电,故二者都是电解质C.NH3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D.由NH3制HNO3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9.氨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制冷剂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合成氨。①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锥形瓶中盛有一定量水并滴有几滴酚酞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锥形瓶中溶液变红,则气体X的成分为N2、水蒸气、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2)最近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SUNCAT的锂循环系统,可持续合成氨,其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反应Ⅱ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应Ⅲ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10.按下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1)①若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若先打开旋塞2,烧杯中溶液显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②取实验后烧杯中的溶液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3)用圆底烧瓶收集B中的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仪器,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时,可以看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圆底烧瓶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是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实验,且溶质不扩散)。11.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并收集少量纯净氮气。试回答:(1)实验前先将仪器按图连接好,然后________,此操作进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开始实验。(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硬质试管内黑色的CuO粉末变成________色,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内出现________色,并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N2。根据这些现象,硬质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说明氨气具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A.碱性 B.氧化性C.还原性 D.不稳定性(3)烧瓶内盛有生石灰,随着浓氨水的滴入,产生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烧瓶中的生石灰可以用________(填药品名称)代替。(4)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最后出气管口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________。A.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气体溶液AH2S稀盐酸BHCl稀氨水CNO稀H2SO4DCO2饱和NaHCO3溶液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挥发的HCl气体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252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演示课件ppt</a>,文件包含824糖类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824糖类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252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课内容课件ppt</a>,文件包含823酯油脂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823酯油脂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252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示范课课件ppt</a>,文件包含822乙酸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822乙酸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