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遗传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否定了融合遗传
B. 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C. 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的F2中将出现3/8的新的性状
D. 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不一定是YR:Yr:yR:yr=1:1:1:1
2.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 )
A. 豌豆和玉米均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B. 玉米均为矮茎个体,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C. 豌豆和玉米的性状分离比均是3:1
D. 豌豆均为矮茎个体,玉米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3.一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杂交
B. 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 该图中紫花、白花的显隐性只能由P和F1确定,不能由F1和F2确定
D. 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1/4
4.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
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
C.子代配子生活力相同、配子随机结合及个体存活率等条件会影响到子代的性状分离比
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测交实验
5.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现选用紫花萝卜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萝卜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占比分别如图①②③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
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
C.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既有红花萝卜,也有白花萝卜
D.图③中的紫花萝卜自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③相同
6.玉米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但DD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 )
A.宽叶植株类型占1/2B.高产抗病类型占1/3
C.会出现4种表现型D.宽叶抗病类型有四种基因型
7.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箱子中放置了两种颜色的小球。若用此装置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
B.从箱子中抓取小球的过程模拟了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
C.甲、乙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且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D.每次抓取的小球一定要放回原箱子中
8.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花粉粒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粒遇碘变蓝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利用花粉鉴定法(检测F1花粉性状)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 )
A.乙×丁和甲×丙B.甲×丁和甲×丙C.丙×丁和甲×丙D.乙×丙和甲×丙
9.莱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若F2中黑色莱航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它们自由交配得F3,F3中( )
A.杂合子占4/9B.杂合子多于纯合子
C.黑色占5/9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10.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1.已知某二倍体植物的花长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作用相等且具有叠加性。最长花长为40mm的该植物与最短花长为16mm的该植物互相授粉,子代花长均为28mm。花长为28mm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16mm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1/256B.81/256C.1/16D.3/8
12.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植株与纯合的鲜红色植株杂交,F1为蓝色植株。若让F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色植株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
A.蓝色:鲜红色=1:1B.蓝色:鲜红色=3:1
C.蓝色:鲜红色=9:7D.蓝色:鲜红色=15:1
13.某植物红花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如果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和aabbcc
B.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
C.在F2红花中,有1/27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
D.随机选择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都是AaBbCc
14.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
B. 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C. 让F1花纹蛇与杂合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4
D. 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15.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AABb个体致死
B.后代性状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C.后代性状分离比为4:1:1,则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后代性状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16.空某植物产量的高低有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5种类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产量的高低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中产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AABb、AaBB两种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1:4:6:4:1
D.对中高产植株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1:1
17.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型种类及比例是( )
A.3种,12∶3∶1B.3种,10∶3∶3
C.4种,9∶3∶3∶1D.2种,13∶3
18.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黄色(A)对灰色(a1)、黑色(a2)为完全显性,灰色(a1)对黑色(a2)为完全显性,且存在AA纯合胚胎致死现象。下列相关杂交及其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对杂合黄色鼠多次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接近2∶1
B. 该群体中黄色鼠有2种基因型
C. Aa2鼠与a1a2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1/8
D.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鼠比例为1/2
19.西红柿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变叶=6:2: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这两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
C.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20.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型的个体
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
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
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
21.鸡的羽毛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B是有色羽基因,b是白色羽基因。已知A_B_、aabb、A_bb均表现为白色羽,aaB_表现为有色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
B.若一白色羽个体测交后代全表现为白色羽,则该白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若一有色羽个体测交后代中有色羽︰白色羽=1︰1,说明该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D.两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为有色羽的个体占3/16
二、多选题
22.甘蓝型油菜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测交后代为白花:乳白花=1:1
B.黄花(aaBBDD)×金黄花(aabbdd),F1自交得F2,F2中黄花的基因型有8种
C.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
D.如果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不能独立遗传,也能得到以上实验结果
23.玉米种子糊粉层的无色与有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P、H和E三种糊粉层均为无色的纯合植株,研究人员将这三种植株进行相互杂交,得到的F1自交得到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糊粉层的有色与无色至少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B.三个杂交组合F1的基因型相同,每对等位基因均杂合
C.有色糊粉层植株的基因型共有12种,无色糊粉层植株的基因型有15种
D.杂合组合一的F1与亲本P杂交,子代有色:无色=1:1
三、实验探究题
24.已知羊的毛色黑色、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毛色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______定律,毛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
(2)Ⅱ-2和Ⅱ-3,两只白毛羊有性生殖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为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Ⅲ-2与一只黑毛羊交配再生一只雌羊是黑毛羊的概率为______。
(4)若Ⅲ-2号个体为雄性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的基因型,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
25.小鼠的皮毛颜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为灰鼠,乙为白鼠,丙为黑鼠)进行杂交,F1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F2,结果如下:
(1)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
(2)实验一的F2灰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黑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
(3)实验二的F2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
26.某种鸟类体色(相关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相关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_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
(2)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根据这种判断,若第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说明红花对白花完全显性,否定了融合遗传,故A正确;
B.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故B错误;
C.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时,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占3/8,故C正确;
D.如果Y、y与R、r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它们发生连锁遗传,产生的配子可能只有两种,比例为1:1,如果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产生四种配子,但比例不是1:1:1:1。故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均为矮茎;玉米既有同株的异花授粉(相当于自交),又有异株的异花授粉,即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可以进行杂交,所以,从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玉米有高茎和矮茎个体,D正确。
3.答案:B
解析:A、孟德尔在杂交实验前先去除未成熟花(花蕾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杂交,A错误; B、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正确; C、孟德尔根据亲本的自交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所以该图中紫花、白花的显隐性既能由P和F1确定,也能由F1和F2确定,C错误; D、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1/3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
5.答案:C
解析:据题意分析,紫花为杂合子,白花为隐性纯合子,红花为显性纯合子,选C。
6.答案:B
解析:A、F1宽叶的基因型是Aa,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3:1,宽叶类型占3/4,A错误;B、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占4/12=1/3,B正确;C、由于DD幼苗期死亡,故未表现为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C错误;D、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AADd和AaDd,有两种基因型,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A、甲、乙两个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 B、从箱子中抓取小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正确; C、甲、乙箱子里的小球代表雌雄配子,雌雄配子总数不相等,所以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不一定相等,C错误; D、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保证桶中两种小球的数量是1:1,D正确。 故选C。
8.答案:A
解析:利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选择的亲本应涉及花粉粒形状和花粉粒是否为糯性这两对相对性状,可选用的亲本组合为乙×丁和甲×丙。
9.答案:A
解析:A、F3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2/3×1/3=4/9,故A错误;B、杂合子比例为4/9,纯合子比例为1-4/9=5/9,故B错误;C、F3中黑色(aaB_)个体所占比例为2/3×2/3+4/9=8/9, 故C正确;D、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aaBb,不都是纯合子,故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由题意可知,①个体所有基因都是显性纯合的,④个体只有控制紫红眼的基因是隐性的,所以两个体杂交只产生一对基因杂合,只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由题意可知,①个体所有基因都是显性纯合的,②个体只有控制残翅的基因是隐性的,所以两个体杂交只产生一对基因杂合,只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②和③分别含有残翅和黑身的隐性基因,但是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都在Ⅱ号染色体上,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必须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在同源染色体上,②和④分别含有残翅和紫红眼的隐性基因,且控制这两种性状的两基因分别在Ⅱ、Ⅲ号染色体上,杂交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两对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CcDd,长度为28mm,且每一个显性基因增加的长度为3mm,则子一代自交,后代花长长度为16mm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占子二代总数的比例=1/4×1/4×1/4×1/4=1/256,故选A。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可知蓝色为显性;F1蓝色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为测交实验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是1:1:1: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鲜红色是双隐性,含显性基因时即为显性(蓝色)。假设控制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亲本纯合的蓝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蓝色植株(AaBb)与纯合鲜红色品种(aabb)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AaBb、Aabb、aaBb):鲜红色(aabb)=3:1。因此,F1蓝色植株(AaBb)自花受粉,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鲜红色(aabb)=15:1,D正确。
13.答案:C
解析:A、题干中可知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开红花,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是红花,而亲本是两个纯合白花品系,A错误;
B、该植物的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B错误;
C、要使F2红花自交后代全为红花,则该红花必须为纯合子,而F2红花中纯合子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BBCC),因此个体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的个体是1/27,C正确;
D、当两株纯合白花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时,子代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错误。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亲本黑蛇含基因B,橘红蛇含基因T,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和bbTT,A正确;
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全为为花纹蛇,B正确;
杂合的橘红蛇的基因型为bbTt,所以让F1花纹蛇BbTt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2×1/4=1/8,C错误;
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D正确。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性状分离比异常的原因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9:3:3: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3:3:1,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AaBb个体致死,A错误;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6:3:2:1,推测原因可能是A基因或B基因纯合致死,B正确;若后代性状分离比是4:1:1,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C正确;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7:3:1:1,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正确。
16.答案:B
解析:由于A和a、B和b两对基因能够独立遗传,所以,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中产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AAbb、AaBb和aaBB三种,B项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1/16)的个体表现为高产,基因型为AABb(2/16)和AaBB(2/16)的个体表现为中高产,基因型为AAbb(1/16)、AaBb(4/6)和aaBB(1/16)的个体表现为中产,基因型为Aabb(2/16)和aaBb(2/16)的个体表现为中低产,基因型为aabb(1/16)的个体表现为低产因此,后代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1:4:6:4:1, C项正确;中高产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中对AABb进行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1:1,对AaBB进行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1:1,因此对中高产植株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1:1,D项正确。
17.答案:A
解析: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即为白色。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用基因型表示为W_Y_(白色):W_yy(白色):wwY_(黄色):wwyy(绿色)=9:3:3:1,因此后代有3种表现型,比例为12:3:1,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答案:D
解析:A、一对杂合黄色鼠的基因型是Aa1(或Aa2),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Aa1 (Aa2):a1a1 (a2a2)=1:2:1,由于AA显性纯合致死,黄色:灰色(黑色)=2:1,杂合黄色鼠的基因型是Aa1和Aa2,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Aa1:Aa2:a1a2=1:1:1:1,黄色:灰色=2:1,因此一对杂合黄色鼠多次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接近2:1,A正确;B、该群体中黄色鼠有Aa1、Aa2种基因型,B正确;C、Aa2鼠与a1a2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1/4)×(1/2)=1/8,C正确;D、黄色鼠Aa1与黑色鼠a2a2杂交,后代没有黑色鼠,D错误。故选D。
19.答案:C
解析:A、根据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子代中红色∶白色=2∶1,窄叶∶宽叶=3∶1,可知红色、窄叶为显性性状,B正确;
C、因为红色纯合致死,自交子代中只有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有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12,即1/6,C错误;
D、由子代中红色∶白色=2∶1,可知红色为显性性状,而且控制红色基因纯合致死,D正确。故选C。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故其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A项正确;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数目均相等,与n大小无关,B项错误;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与纯合子的个体均只有1种,二者数量相等,C项正确;n≥2时,子代基因型种类为2n种,其中纯合子为1种,杂合子为(2n-1)种,故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D项正确。
21.答案:B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只有在B基因存在、A基因不存在时才表现为有色羽,而当B基因和A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白色羽,由此可以推测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A项正确;基因型为AAB_、aabb、A_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全都表现为白色羽,B项错误;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才会出现有色羽︰白色羽=1︰1,C项正确;两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为有色羽(aaB_)的个体占1/4×3/4=3/16,D项正确。
22.答案:BC
23.答案:AD
24.答案:(1)分离;白色
(2)性状分离;Ⅱ-2和Ⅱ-3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的配子为D:d=1:1
(3)Ⅰ-1、Ⅱ-2、Ⅱ-3;1/3
(4)让该雄性白毛个体与多只黑色雌羊(dd)测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全为白色羊,则该个体基因型为DD;若后代出现黑毛羊,则该个体基因型为Dd
解析:(1)由Ⅱ-2和Ⅱ-3(白毛羊和白毛羊)交配,子代出现黑毛羊,可知白色是显性。羊的毛色黑色、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说明控制毛色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分离定律。
(2)Ⅱ-2和Ⅱ-3两只白毛羊有性生殖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说明Ⅱ-2、Ⅱ-3均为杂合子(Dd),由于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故Ⅱ-2、Ⅱ-3产生的配子为D:d=1:1,含d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为黑毛羊。像这样在杂种后代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3)图中Ⅰ-1、Ⅱ-2、Ⅱ-3为白毛,但子代中出现黑毛(dd),因此Ⅰ-1、Ⅱ-2、Ⅱ-3一定是杂合子(Dd)。Ⅲ-2基因型为1/3DD、2/3Dd,与一只黑毛羊(dd)交配再生一只雌羊是黑毛羊(dd)的概率为2/3×1/2=1/3。
(4)若Ⅲ-2号个体为雄性个体,欲探究它的基因型,可让它与多只黑色雌羊(dd)测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该个体为纯合子(DD),子代基因型为Dd,表型全为白毛羊;若该个体为杂合子(Dd),子代会出现黑毛羊。
25.答案:(1)aabb
(2)8/9;2/3
(3)AAbb、Aabb或aaBB、aaBb
解析:(1)实验一的F2中灰鼠:黑鼠:白鼠=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小鼠皮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一中F1的基因型为AaBb(灰鼠),亲本甲为纯合灰鼠,故其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
(2)实验一中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灰鼠(1AABB、2AABb、2AaBB、4AaBb):黑鼠(1AAbb、2Aabb或1aaBB、2aaBb):白鼠(1aaBB、2aaBb、laabb或1AAbb、2Aabb、laabb)=9:3:4,灰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8/9,黑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2/3。
(3)实验二中亲本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2中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
26.答案:(1)第1组和第3;无纹、绿色
(2)A基因纯合致死;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解析:(1)根据第1组:双亲性状均为无纹,后代中无纹:有纹=3:1,出现性状分离,判断无纹为显性性状,再根据第3组:双亲性状均为绿色,后代中绿色:黄色=2:1,出现性状分离,判断绿色为显性性状。
(2)第3组:理论上,绿色(Aa)×绿色(Aa)→AA:Aa:aa=1:2:1,即绿色:黄色=3:1,而实际杂交后代比例为2:1,则最可能的原因是A基因纯合致死。第2组:黄色无纹(aaBb)×绿色有纹(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绿色无纹(AaBb)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型及其比例应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代别
亲本(P)组合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表型
白色(♀)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品系
①
②
③
④
隐性性状
均为显性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Ⅱ
Ⅱ
Ⅲ
表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_ _ _ _
Aa_ _ _ _
aaB_ _ _、aa_ _D_
aabbdd
杂交组合
亲本
F1
F2
一
P×H
有色
有色:无色=9:7
二
P×E
有色
有色:无色=9:7
三
H×E
有色
有色:无色=9:7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组别
杂交实验
第1组
黄色无纹×黄色无纹
↓
黄色无纹 黄色有纹
3: 1
第2组
黄色无纹×绿色有纹
↓
绿色无纹 黄色无纹 绿色有纹 黄色有纹
1 : 1 : 1: 1
第3组
绿色有纹×绿色有纹
↓
绿色有纹 黄色有纹
2 : 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3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