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五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五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第1页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五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第2页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五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五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五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0g
    D.一张物理试卷厚度大约1mm
    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3.(2分)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
    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
    4.(2分)看完电影《中国机长》后,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高空中的鸟类也会对飞机挡风玻璃造成巨大威胁。鸟与飞机挡风玻璃相撞容易引起玻璃破裂是因为( )
    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5.(2分)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6.(2分)如图是刘老师看物体时眼睛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用的透镜是( )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7.(2分)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8.(2分)在清澈的水池边的人看到池底变浅了,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路图是( )
    A.B.
    C.D.
    9.(2分)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C.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D.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10.(2分)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C.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11.(2分)某同学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他发现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若将这个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要测出物体的质量(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右调
    B.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动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右调
    D.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动
    12.(2分)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
    A.10°B.35°C.45°D.55°
    13.(2分)一只能装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 )
    A.酒精B.煤油C.盐水D.汽油
    14.(2分)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都为300g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浸没在这三杯水中(水均未溢出),则水面升高最小的是(ρ铝<ρ铁<ρ铜)( )
    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铁块的杯子
    C.放入铜块的杯子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5.(3分)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你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鱼,是由于光射到鱼身上时,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16.(2分)小明在商场试新衣服时,他站在穿衣镜前1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 m;若他向穿衣镜靠拢,此时他的像高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2分)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有一块冰的质量是900g,如果这块冰要全部化成水,则水的体积是 m3。
    18.(3分)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 ;“高”指的是 .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 的大小.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计4分)
    19.(2分)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0.(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已知入射光AO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计14分)
    21.(6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选填“同一直线”或“同一高度”)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
    A.成一半的像
    B.没有影响
    C.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D.不能成像
    22.(4分)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V= 。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 g/cm3。
    23.(4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象中DE段是 过程。
    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4.(7分)一列长为40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4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90s。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该火车的运行速度是多少km/h?
    (2)穿过隧道后,火车继续前进,面对前面的山崖鸣笛一声,则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25.(7分)一空瓶的质量为0.1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5kg.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若用该瓶装满油后的总质量是0.4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2022-2023学年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五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28分)
    1.(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0g
    D.一张物理试卷厚度大约1mm
    【答案】B
    【解答】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
    B、一只全新的2B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g;
    D、一张纸的厚度在0.3mm以下。
    故选:B。
    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答案】A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
    B、我们根据歌声的音色来判断歌手是谁,不符合题意;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想对固体和液体而言最慢,不符合题意;
    D、当我们休息或学习时,因此也是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分)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
    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
    【答案】D
    【解答】解:“固体清新剂”使用时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故选:D。
    4.(2分)看完电影《中国机长》后,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高空中的鸟类也会对飞机挡风玻璃造成巨大威胁。鸟与飞机挡风玻璃相撞容易引起玻璃破裂是因为( )
    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答案】D
    【解答】解: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以飞机为参照物。
    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故选:D。
    5.(2分)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答案】C
    【解答】解:(1)观察图示可知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C正确;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故选:C。
    6.(2分)如图是刘老师看物体时眼睛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用的透镜是( )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答案】A
    【解答】解:据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A。
    7.(2分)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答案】D
    【解答】解:随着使用,瓶内氧气越来越少;钢瓶的容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氧气体积不变,体积不变,氧气的密度变小,ABC错误。
    故选:D。
    8.(2分)在清澈的水池边的人看到池底变浅了,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路图是( )
    A.B.
    C.D.
    【答案】D
    【解答】解:透过水池中的水看池底,是池底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而我们逆着光的方向看见的池底的虚像;图A,图B光线没有发生折射。
    故选:D。
    9.(2分)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C.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D.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答案】B
    【解答】解:
    A、由图可知,所以物体不是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由图象可知,则其平均速度v==,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由图可知,且运动的路程均为40m可知,故D错误。
    故选:B。
    10.(2分)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C.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答案】D
    【解答】解:照相机的调焦是指当改变物体和镜头的距离时,调节镜头和胶片的距离。
    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同时增大物距。也就是增大人和照相机的距离。也可以说是人不动,镜头往里缩一些。
    故选:D。
    11.(2分)某同学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他发现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若将这个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要测出物体的质量(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右调
    B.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动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右调
    D.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动
    【答案】B
    【解答】解:AC、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故AC错误;
    B、由题意可知,此时应该取出最小的砝码,相当于往右盘中增加更小的砝码,故B正确。
    D、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故D错误。
    故选:B。
    12.(2分)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
    A.10°B.35°C.45°D.55°
    【答案】B
    【解答】解: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时,现在的入射角比原来的大了10°。
    故选:B。
    13.(2分)一只能装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 )
    A.酒精B.煤油C.盐水D.汽油
    【答案】C
    【解答】解:瓶子容积V一定,能装1kg的水,根据ρ=得,ρ液≥ρ水,而酒精、煤油,所以不能装下1kg的酒精;盐水的密度大于水;
    故选:C。
    14.(2分)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都为300g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浸没在这三杯水中(水均未溢出),则水面升高最小的是(ρ铝<ρ铁<ρ铜)( )
    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铁块的杯子
    C.放入铜块的杯子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答】解:铝块、铁块,因为ρ铝<ρ铁<ρ铜,根据公式V=可知,V铝>V铁>V铜,所以铝块排开的水的体积大,水面上升的最高、铜块。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5.(3分)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像。你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鱼,是由于光射到鱼身上时,发生了 漫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答案】折射;反射;漫。
    【解答】解:看到的鱼是光从水中射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光在它身上发生漫反射。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漫。
    16.(2分)小明在商场试新衣服时,他站在穿衣镜前1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 2 m;若他向穿衣镜靠拢,此时他的像高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不变。
    【解答】解:小明在商场试新衣服时,他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的像离镜子也是1m;
    若他向穿衣镜靠拢,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7;不变。
    17.(2分)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9:2 ;有一块冰的质量是900g,如果这块冰要全部化成水,则水的体积是 9×10﹣4 m3。
    【答案】9:2;9×10﹣4。
    【解答】解:根据,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冰化为水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为:
    m水=m冰=900g=0.9kg,
    水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5:2;9×10﹣8。
    18.(3分)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 音调 ;“高”指的是 响度 .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 响度 的大小.
    【答案】音调;响度;响度
    【解答】解:男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慢,发出的音调低,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是指声音的振幅大。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计4分)
    19.(2分)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20.(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已知入射光AO
    【答案】见解答
    【解答】解:法线已画出,在法线的右侧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OC;然后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OB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计14分)
    21.(6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同一高度 (选填“同一直线”或“同一高度”)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生活中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C 。
    A.成一半的像
    B.没有影响
    C.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D.不能成像
    【答案】(1)10.0;(2)同一高度;(3)照相机;放大;(4)C。
    【解答】解:(1)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即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在做实验时,把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将烛焰、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处;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图乙所示情况下,此时物距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u=50cm﹣35cm=15cm,成倒立;
    (4)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凸透镜的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故C正确。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放大。
    22.(4分)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73.4g 。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V= 20cm3 。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 3.67 g/cm3。
    【答案】左;73.4g;20cm3;3.67。
    【解答】解:(1)天平调节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矿石质量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刻度值,m=50g+20g+3.4g=73.6g
    (3)矿石体积V=40mL﹣20mL=20cm3,矿石密度ρ===3.67g/cm3
    故答案为:左;73.7g3;3.67。
    23.(4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B (选填“A”、“B”或“C”),示数为 38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象中DE段是 沸腾 过程。
    【答案】(1)B;38;晶体;(2)沸腾。
    【解答】解:(1)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视线需要与液柱的上表面对齐。由图丙可知,所以属于晶体。
    (2)由图丙可知在DE段是沸腾过程。
    故答案为:(1)B;38;(2)沸腾。
    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4.(7分)一列长为40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4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90s。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该火车的运行速度是多少km/h?
    (2)穿过隧道后,火车继续前进,面对前面的山崖鸣笛一声,则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答案】(1)该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2)穿过隧道后,火车继续前进,面对前面的山崖鸣笛一声,2s后听到回声,则听到回声时距山崖320m。
    【解答】解:(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为:
    s1=L隧道+L车=1400m+400m=1800m,
    则火车运行的速度为:
    v===20m/s=72km/h;
    (2)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
    s声=v声t=340m/s×2s=680m;
    鸣笛后火车通过的路程为:
    s车=v车t=20m/s×6s=40m;
    则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
    s=(s声﹣s车)=×(680m﹣40m)=320m。
    答:(1)该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2)穿过隧道后,火车继续前进,2s后听到回声。
    25.(7分)一空瓶的质量为0.1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5kg.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若用该瓶装满油后的总质量是0.4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瓶子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m水=m总1﹣m瓶=0.8kg﹣0.1kg=6.4kg,
    由ρ=可得
    V水===4×10﹣4m6;
    (2)用该瓶装满油后油的质量:
    m油=m总2﹣m瓶=0.3kg﹣0.1kg=7.3kg,
    油的体积:
    V油=V=V水=4×10﹣3m3,
    这种油的密度:
    ρ油===8.75×103kg/m3。
    答:(1)瓶内水的体积为7×10﹣4m3;
    (2)这种油的密度是7.75×103kg/m3。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25 18:22:57;用户:物色里;邮箱:17680465072;学号:48039009

    相关试卷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卫东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卫东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的正确读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五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五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2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