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12 O-16 H-1 S-32 Ba-137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机杼织布B. 粉碎矿石C. 海水晒盐D. 五谷醇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机杼织布,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粉碎矿石,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五谷醇酒,生成的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D。
2. 下列化学家与其贡献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 拉瓦锡——揭秘水的组成
C. 阿伏加德罗——创立原子论
D.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A、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碱的制作的垄断,搭配正确;
B、拉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并通过对水的组成和分解实验确定了水不是一种元素,搭配正确;
C、阿伏加德罗﹣﹣创立分子学说,搭配不正确;
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搭配正确;
故选C。
3. 下列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铜、汞B. 氨气、金刚石C. 二氧化氮、氢气D. 氯化钠、硫酸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铜、汞均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铜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氮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氮分子构成的;氢气是氢气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氯化钠、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故选C。
5. 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有:静置沉降、过滤、吸附、消毒、蒸馏
B. 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
C. 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D.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静置沉淀使密度大的难溶性杂质沉降下来、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可除去色素和异味,消毒杀死细菌病毒,然后是供水,没有蒸馏这一步,故错误;
B、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故产生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4:32=1:8,故正确;
C、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不变,故错误;
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但是氢气燃烧也产生了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故选B。
6. 日常生活中,漂白粉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 氯化钙(CaCl2)B. 次氯酸钙(Ca(ClO)2)
C 氯酸钾(KClO3)D. 氯化钠(Na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次氯酸钙中,钙元素化合价+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x+(-2)]×2=0,解得x=+1,该选项符合题意;
C、氯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y,则+1+y+(-2)×3=0,解得y=+5,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高铁列车车体使用了含镍不锈钢,火法炼镍的原理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后Ni的化合价降低了B. 不锈钢是铁的一种合金
C. X的化学式是NiOD.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i、C、O的个数分别是0、1、0,生成物中含Ni、C、O的个数分别是2、1、2,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Ni、2个O,故X的化学式为:NiO。
【详解】A、NiO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Ni显+2价,单质镍中镍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反应后Ni的化合价降低了,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是铁的一种合金,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NiO,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8. 过氧化钠可在潜水艇中作供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 和B. 和C. 和D. 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过氧化钠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物中必然有,且只能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A、碳酸钠中含有碳元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钠和氧气中都没有氢元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中含有碳元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氧气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图是利用两种无机物制得有机物甲醇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每个甲醇分子中含有 4 个氢原子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1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CH4O,化学方程式为CO2+3H2H2O+CH4O。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CH4O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由化学式(CH4O)可知,每个甲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故选项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3)=22:3,故选项错误。故选C。
1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对石灰石、氢氧化钙、硫酸锌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碱、酸B. 单质、碱、酸C. 氧化物、碱、纯净物D. 混合物、碱、盐
【答案】D
【解析】
【详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
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
硫酸锌由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D。
12.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B. CO和CH4(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铁粉和氧化铜(加稀硫酸)
D. 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加水溶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可区分;
B、一氧化碳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燃烧时都会产生淡蓝色火焰,故无法区分;
C、铁粉和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可区分;
D、NaCl固体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故可区分。
故选B。
13. 某化学小组为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得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
B. 由a点到b点,溶液的温度升高
C. c点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D. 若将稀硫酸换为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则b点右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A正确;
B、由a点到b点发生中和反应,故溶液的温度升高。B正确;
C、a点时硫酸和氢氧化钡没有完全反应,氢氧化钡有剩余;b点时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c、d点时硫酸与氢氧化钡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有剩余。所以c点时,溶液中只有硫酸一种溶质。C正确;
D、根据、可知消耗等质量的氢氧化钡需盐酸质量少于硫酸,即b点左移。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D。
14. 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10g,经测定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A. 12gB. 18gC. 24gD. 36g
【答案】B
【解析】
【详解】碳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则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为硫酸镁,蒸干后得到的固体为硫酸镁。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硫酸镁中的镁元素的质量与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相同。
则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
【答案】15. N2 16. Al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78%,是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来作保护气;
【小问2详解】
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名前五的是:O、Si、Al、Fe、Ca,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16. 如图是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周期: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X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答案】 ①. 三 ②. 14
③. Al3+
【解析】
【详解】X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3,而元素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则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7-13=14;
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则x=13,y=13-2-8=3,在化学变化中,该原子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且13号元素为铝元素,则对应的离子符号为Al3+。
17. 如图为某中和反应的示意图。图中的阴离子符号为 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符合如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若将酸滴入加有酚酞的碱溶液中,至恰好中和时溶液由红色变为 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C1-、 OH- ②. NaOH+HCl=NaC1+H2O ③. 无色
【解析】
【详解】由某中和反应的示意图,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图中的阴离子符号为氯离子、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OH-。图中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1+H2O。酚酞遇碱变红色,遇酸不变色,若将酸滴入加有酚酞的碱溶液中,至恰好中和时溶液显中性,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18. 如图为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乙中混有少量的甲。若提纯乙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剂的质量甲____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t2℃时,若将3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____________g。
【答案】(1)蒸发结晶
(2)小于 (3)70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提纯乙应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小问2详解】
将t2℃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都不变,同一温度下,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越大,溶剂质量越小,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溶剂的质量甲小于乙。故填:小于。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解得:x=70g。故填:70。
19.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的溶液为蓝色,B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C的浓溶液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A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___。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NaOH ②. 盐##盐类
(2)
【解析】
【分析】B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则B是氢氧化钠。C的浓溶液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则C为硫酸。A的溶液为蓝色则含有铜离子,可由C转化得到,则A为硫酸铜。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则E为铝。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D为氧化物,E可以转化为D,D可以和C反应,则D为氧化铝。代入验证无误。
【小问1详解】
B是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A为硫酸铜,其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故属于盐;
【小问2详解】
C与D反应即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0. 两种金属Mg和Al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Mg和Al的质量比是_____;现有一定量的乙醇与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H2O,同时得到CO和CO2得混合物7.2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32:33 ②. 2C2H5OH+5O22CO+2CO2+6H2O
【解析】
【详解】两种金属Mg和Al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即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设两种溶液增加的质量均为m,此时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x,铝的质量为y。
,
,x=
,y=
则投入Mg和Al的质量比是::=32:3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所以:5.4g×÷=4.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5.4g +7.2g-4.6g=8.0g,设化学方程式中C2H5OH、O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b,则,,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CO、CO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m、n,则2C2H5OH+5O2mCO+nCO2+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n=4,m+2n+6=2+10,n=2,m=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5O22CO+2CO2+6H2O。
三、简答题(共10分)
21. 请用有关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桂花十里,香气袭人。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生活,生产中的铝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答案】21.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2.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带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鼻孔里,就会闻到花香,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小问2详解】
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铝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将注射器中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写出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80℃的热水水浴加热W形管的②和③,发现③中白磷燃烧,而②中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
(3)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1)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进行尾气处理
【解析】
【小问1详解】
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2详解】
②中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③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②中红磷不燃烧,③中白磷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小问3详解】
五氧化二磷有毒,为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用图中气球进行尾气处理。故填:进行尾气处理。
23. 某同学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往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分析滤渣的成分。
(2)若发现滤液仍呈蓝色,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并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23. 滤渣为锌、铜、银;
分析:锌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和银,且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与银的距离更远,所以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后与硝酸铜反应。银和铜的金属活动顺序排在氢后,不与盐酸反应,锌的金属活动顺序排在氢前能与盐酸反应,若往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锌有剩余,则硝酸银和硝酸铜无剩余,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与硝酸铜发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所以滤渣成分为:锌、铜、银;
24.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一定发生的反应为:;
分析:铜离子的盐溶液呈蓝色,若发现滤液仍呈蓝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可能是硝酸银过量或适量,此时锌被硝酸银完全反应掉,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而剩余,也可能是硝酸银少量,硝酸铜过量,硝酸铜将锌完全反应后本身有剩余,所以一定发生的反应为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解析】
【小问1详解】
见答案;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24. 实验室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3 ②. 偏大
【解析】
【详解】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故填:3;
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液面低于示数,量取液体体积偏小,溶剂量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填:偏大。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金属材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①《天工开物》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金具有良好___________性;
②铝制品用途广泛,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铝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如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微型实验装置。
①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b处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__________。
(3)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请写出它另外的一个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的杂质。
(4)某同学用50g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55.5g,则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忽略二氧化碳溶于水)
【答案】(1) ①. 延展 ②. 高
(2) ①.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①. 玻璃棒 ②. ③. 取少量溶液乙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并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变为红色,则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4)解: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题意可知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55.5g×20%=11.1g,
设消耗HCl的质量为x。
x=7.3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压成薄片、拉成细丝,都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这体现金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②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能强,所以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铝高;
【小问2详解】
①a处发生的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b处的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所以b处反应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问3详解】
①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过滤用玻璃棒引流,蒸发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都用到了玻璃棒;
②为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 碳酸钠另一个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化学方程式为:;
③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是产物肯定存在无需验证,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先检验并除掉碳酸钠,再检验氢氧化钠。取少量溶液乙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并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变为红色,则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A.过滤
B.称量氢氧化钠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液体的pH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秋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秋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关注安全,健康成长,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