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5.3.2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5541381/0-17114429591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七年级下册数学5.2.1平行线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七年级下册数学5.2.2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七年级下册数学5.3.1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七年级下册数学6.1平方根(1)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课时练习
展开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 学
单元
第5单元
课题
5.3.2命题、定理
课型
新授
主备学校
初审人
终审人
主备人
合作团队
课标
依据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3)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
目标
1、掌握命题的概念,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部分.
2、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步培养不同几何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教学
难点
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导学
环节
课堂
流程
时间
任务驱动
问题导学
学法
指导
知识
链接
呈现
目标
用小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诵读
自主学习
温故
知新
3
1、预习疑难: 。
2、填空:①平行线的3个判定方法的共同点是 。
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是 。
互助
释疑
2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学生容易混淆,如有必要再次再做一解释
探究
出招
15
(一)命题:
1、阅读思考: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③对顶角相等;
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这些句子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2、定义: 的语句,叫做命题
3、练习: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
(1)过直线AB外一点P,作AB的平行线.
(2)过直线AB外一点P,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平行吗?
(3)经过直线AB外一点P, 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平行.
请你再举出一些例子。
(二)命题的构成:
1、许多命题都由 和 两部分组成.
是已知事项, 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 ,
"那么"后接的的部分是 .
(三)、课本例2,小组内完成。
自
学
探
究
展示交流
小组
展示
2
小组内交流命题的构成
班级
展示
3
组于组之间互相出题,完成竞赛。班长并记录,选出优胜小组。
总结
提高
2
真命题: 。
(三)命题的分类 (定理: 的真命题。)
假命题: 。
课堂作业
达标
训练
10
课本p22练习1、2题和习题5.3第9、12题毛
挑战
自我
8
对应配套练习
板
书
设
计
课后
反思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854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5.3.2 命题、定理、证明一课一练</a>,共4页。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3.2 命题、定理、证明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3.2 命题、定理、证明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平行线的性质,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