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第5节 日食和月食练习题
展开4章
第五节
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
(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异,认识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日食和月食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有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2)日食和月食的区别。
【难点】
(1)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2)日食和月食的区别。
知识精讲 有的放矢
核心考点一: 日食
知识归纳
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叫 日食 。
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 月球 运行到 地球 和 太阳 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 月球 遮挡住,从而产生 日食 现象。
3.日食有三种类型: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当月球挡住全部的太阳光时,出现 日全食 ;当月球只挡住部分太阳光时,出现 日偏食 ;当月球挡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四周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 日环食 。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4.由于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所以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日轮 西 边缘开始, 东 边缘结束。日全食包括 初亏 、 食既 、 食甚 、 生光 和复圆五个阶段;日偏食只有 初亏 、 食甚 、 复圆 三个阶段。
5.日食发生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处于(或接近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正好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此时的月相为 新月 ,日期是农历 初一 。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因为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的公转轨道面成 5° 左右的夹角。
可用模拟实验法理解日食的全过程:把自己当成地球,前方的黑板(也可以是其他物体)当成太阳,把自己的拳头当成月球,让拳头(月球)从自己的右边(西方)向左边(东边)运动,此时可以十分清晰地看见“日食”的全过程。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1】地球进入下列哪个区域发生日全食(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答案】A
【解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发生日食,就是部分太阳或者整个太阳被月亮给挡住了,即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人可能会看到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B、D区可以看到日偏食,在A区看到日全食,在C区看到日环食
【变式1】如图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19年正月初一拍摄的
C.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答案】D
【解析】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日食,月食是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的,日食、月食的成因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此时地球上观测到的月相为新月,时间为农历初一前后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而正月初一的月相为新月,因此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D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二:月食
知识归纳
1.月球被地球遮挡了全部或一部分太阳光的现象叫 月食 。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 折射 ,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 古铜 色。
2.月食形成的原因:
(1)月球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2)地球是 不透明 的球体,太阳光照到地球后,在地球的后面会留下一个 阴影 ,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地球 在 太阳 和 月球 之间时,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遮住,从而产生了 月食 。
3.月食的类型: 月全食 和 月偏食 。
4.由于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月球的 东缘 先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即月食是月面先亏于 东缘 ,后复圆于 西缘 。月全食有 初亏 、 食既 、 食甚 、 生光 和 复圆 五个阶段。
5.月食发生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处于(或接近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正好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的月相为 满月 ,日期是农历 十五、十六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 5° 左右的夹角,因此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出现。
6.日食和月食的比较:
理解月食的全过程,也可用模拟实验法:把自己当成地球,后方的黑板(也可以是其他物体)当成太阳,自己的拳头当成月球。想象当太阳光射来时,自己的正前方有一阴影区,让拳头(月球)从自己的右边(西方)向左边(东方)运动,此时可以十分清晰地看见“月食”的全过程。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2】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A、月相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B、月相为上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C、月相为满月,可能会发生月食,正确;
D、月相为新月,不可能会发生日食, 错误.
【变式2】据报道,2020 年有 4 次“超级月亮”发生,其中 4 月 8 日的这次是年度“最大满月”。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全食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B.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近乎在同一直线上
C.月相变化的周期平均为 29.5 日 D.满月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答案】A
【解析】月食是由于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位于月亮和太阳之间的地球挡住,由于月球没有太阳光反射,我们看到的月亮不再明亮,形成月食。
A:当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时,便形成月食,所以 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A符合题意。
B、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近乎在同一直线上,B不符合题意。
C、月相变化的周期平均为 29.5日,C不符合题意。
D、满月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满月是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D不符合题意。
巩固训练 初露锋芒
【题1】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B.满天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答案】D
【解析】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此时月相是新月,看不到月亮,A错误;
B、天空只是变得暗了些,星星要在很暗的情况下才能出现,B错误;
C、日珥是太阳大气中的活动,要用专门的设备观察,肉眼是看不到的,C错误;
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现象可能出现,D正确。
【题2】日食和月食分别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望月 B.农历十五、朔月 C.农历初七、下弦月 D.农历二十一、上弦月
【答案】A
【解析】在阳光照射下,月亮和地球在背向太阳的方向拖着一条影子。月亮扫过地面,产生了日食。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A符合题意。
【题3】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时间上可能发生在同一天
C.都是地球在中间 D.在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
【答案】A
【解析】日食即月球挡住了太阳,故月球位于日地之间, 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而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到达月球的太阳光,故地球位于日月连线的中间,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A符合题意。
【题4】“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如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1)金星凌日时,金星的位置在图中什么地方? 。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还是与月食形似? 。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简单说明理由。
【答案】(1)甲;(2)日食;
(3)不会;由于金星距地球较远,它的视图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图面,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解答】解:(1)金星凌日的时候金星是处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芒有一个小点被挡住我们看到的那个小黑点就是金星。读图可得,“金星凌日”时金星的位置在图中甲位置。
(2)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
(3)“金星凌日”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其原因是由于金星距地球较远,它的视图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图面,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故答案为:(1)甲;(2)日食;(3)不会;由于金星距地球较远,它的视图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图面,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题5】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以下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________;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
(2)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________。
【答案】(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2)不能
【解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2)日食出现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背对太阳一侧朝向地球,所以不能观察到月球。
走进重高 拓展视野
【题1】2021 年 5 月 26 日,上演了一次罕见的天象——超级血月全食,即超级月亮+血月+月全食。
(1)月食的形成与小孔成像一样,是由于光的______原理;
(2)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这是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______,从而形成血月;
(3)月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______;月食结束后,若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______。
【答案】 直线传播 折射 满月 环形山
【解析】(1)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发生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2)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这是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从而形成血月。
(3)月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满月;月食结束后,若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环形山。
课后训练 鲲鹏展翅
【题1】.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日环食现象。日环食现象是由( )
A.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B.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
C.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D.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
【答案】B
【解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射不到地球上,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太阳,这样就形成了日食,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
故选B。
【题2】.2021年11月19日,宁波上空上演本世纪最长月偏食。下列关于该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B.这天是农历的初一
C.其原因是月球发出的光线被地球挡住D.其原因是太阳发出的光线被地球挡住
【答案】D
【解析】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光有一部分照不到月球上,有一部分月球在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就是“月偏食”,故AC错误,D正确。农历初一本来就看不到月亮,不可能看到月偏食,故B错误。故选D。
【题3】.2012年5月21日早晨,杭州地区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下图)。此时,小明同学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上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是( )
A.“”形B.“○”形C.“△”形D.“”形
【答案】D
【解析】当太阳光通过纸板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因此,根据日偏食缺口的方向可知,只有选项D符合实际。
故选D。
【题4】.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原理相同的是( )
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手影表演 C.水中铅笔 D.露珠下的叶脉
【答案】B
【解析】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光,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表演,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水中铅笔变弯,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题5】.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
B.两图都表示月食的成因
C.甲图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D.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
【答案】D
【详解】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当地球、太阳、月亮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到了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太阳光无法射到月亮上面。所以在地球上观测月球便有一块区域出现了阴影,这就是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题6】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如图甲所示,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位置。如图乙是小明用相机拍摄的美丽“红月亮”的照片,刚好小红在河边也看到的了水中的“红月亮”,水中的“红月亮”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若河水深为2米,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44万千米,小红看到的“红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千米。
【答案】 A 反射 38.44万(384400)
【解析】[1]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则地球应在图中所示A位置。
[2][3]小红在河边也看到的了水中的“红月亮”,水中的“红月亮”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倒影成像类似平面镜成像,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物体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因此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44万千米,小红看到的“红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为38.44万千米。
【题7】.(农历十六)凌晨,绣绣在空中看到月食,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是___________(填选项)。在观看月食过程中,看到月球表面有很多阴影,这些阴影是___________即月坑。
【答案】 B 环形山
【解析】[1]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发生了日食。故选B。
[2]月球表面有很多阴影,这些阴影叫做环形山,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
【题8】.2020年夏至日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遇上了本世纪最大的日环食。在宁波的小科同学利用家里的蒸笼片观测日食的过程,结果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看到了既有日食的像,又有圆形的光斑,也有大量的黑影。
(1)该晚的月相是___________。
(2)黑影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小科在地面上看到日食像的形状是“ ”,则他抬头看到天空中日食的形状应是___________。
A. B. C. D.
【答案】 新月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A
【解析】(1)[1]农历初一的月相是新月。
(2)[2]日食的阴影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3]地面上看到的日食像的形成是光的反射,所以像与物对称,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9】2016年3月9日发生的日全食经过印度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两国的部分岛屿,日偏食将覆盖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大部和北美洲西北部地区。请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发生日食,条件一是日期必须是 ;条件二是日、月、地位置关系是 。
(2)按照该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将上图中的序号进行排序: 。
(3)日食并不是每月都会发生,是因为 。
【答案】(1)农历初一;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2)FGBADHCEF;(3)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一夹角。
【解答】解:(1)要发生日食的条件:一是日期必须是农历初一,二是日、月、地位置关系是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
(2)按照该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图中序号得正确排序:FGBADHCEF。
(3)日食并不是每月都会发生,是因为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一夹角。
故答案为:(1)农历初一;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2)FGBADHCEF;(3)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一夹角。
【题10】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当月球运行至C处时,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a、b、c、d)
(2)春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位置;
(3)当月球运行在A处所观察到的月相名称是______________,此时的农历日期是_____________;
(4)在A、B、C、D四处中,可能发生月食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处。
【答案】a D 上弦月 初七初八 A
【详解】
(1)运行至C处,可判断出此时应为下弦月,故a符合题意。
(2)春节晚上应为初一,此时的月相应为新月,故此时应处于D位置。
(3)运行到A处,观察到上弦月,上弦月一般发生在农历初八左右,答案合理即可。
(4)A、B、C、D四处最有可能发生月食的是A处,此时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
日食
月食
天体位置
日—月—地,月球 居中
日 — 地 — 月 ,地球居中
亏缺情况
太阳西缘开始, 东 缘结束
月球 东 缘开始, 西 缘结束
时间
农历 初一 ,白天
农历 十五、十六 , 晚上
类型
日全食、日偏食、 日环食
月全食 、月偏食
见食区域
一条狭长的带状见食区
见食区可达半个地球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很短,几分钟
持续时间很长,可达1个多小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4节 月相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7761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4节 月相课后测评</a>,文件包含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第4节月相原卷版doc、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第4节月相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地球的自转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67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地球的自转课堂检测</a>,文件包含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第2节地球的自转原卷版doc、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第2节地球的自转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1节 太阳和月球练习: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7761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1节 太阳和月球练习</a>,文件包含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第1节太阳与地球原卷版doc、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第1节太阳与地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