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B 2.A 【解析】1.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地形平坦处少有地质灾害发生,①错误;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加之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物质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②④正确;地表基岩广布是该区域滑坡泥石流多发导致的结果,不是原因,③错误。故选B。
2.连续降雨或暴雨时,沟谷地区集水快,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不要在沟谷中逗留,更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应及时撤离沟谷。泥石流发生时,应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沟往下跑,安全后应及时报告。不合理的是A选项,故选A。
3.B 4.B 5.C 【分析】3.结合图示等高线可判读该地有很多的新月形沙丘。沙丘迎风面较平缓,背风面较陡,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说明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说明坡度越缓,图中的沙丘西北面坡度较缓,说明盛行风向是西北风,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4.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风力强劲的地区,我国西北内陆,尤其是塔里木盆地风沙活动频率,沙丘地貌广布,B正确;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属于湿润地区,降水较多,风力沉积地貌较少,多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ACD错误。所以选B。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处海拔为1055—1060米,②处海拔为104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15米,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6.C 7.D 【分析】6.由图可知,鸟取沙丘位于本州岛西北部,紧邻日本海,该地为季风气候,位于夏季东南风背风坡,东南风影响小。位于冬季西北风迎风坡,风力大,搬运海滩沙尘堆积形成。所以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西北季风,C正确,D错误。该地不受东北信风和盛行西风影响,AB错误。故选C。
7.由题可知,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易被植被覆盖,失去“沙漠”景观,所以当地政府保护该“沙漠”景观,最有可能是持续除草,使沙丘裸露,D正确。植树种草会覆盖沙丘,失去“沙漠”景观,A错误。修筑防浪堤会减少海浪搬运泥沙,风浪堆积减少,沙丘沙源减少,“沙漠”景观退化,B错误。从外地运沙成本高,C错误。故选D。
8.D 9.A 【解析】8.强烈的太阳活动时,太阳风强度大,太阳风中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影响穿过其中的空间通信电磁波信号,使得空间通信不畅,D符合题意;高纬出现极光不会影响短波通信,且空间站与地球通讯不会用短波通信,排除A;干扰地球磁场稳定,出现磁暴,但不会直接影响轨道运行,B错误;强烈太阳活动不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且全球气温升高不会导致传输失灵,排除C。故选D。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离地面50~90千米高度大气层主要位于高层大气底部(中间层),该层大气不能大量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气温大致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只有①曲线,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0.D 11.C 【解析】10.对流层出现逆温时,较强的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空气上面热、下面冷,空气温度结构稳定,不易产生对流,近地面产生的污染物不易通过对流上升运动而扩散,从而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上升,D符合题意;逆温层并不能影响人类排放污染物的多少,排除A;逆温层中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不会阻挡空气的水平运动,排除B;逆温层抑制对流,也包括抑制对汉下沉运动,不会造成空气的下沉运动,排除C。故选D。
11.由于逆温层出现,会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上升,影响户外体育活动的人们身体健康,因此适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时段最好是无逆温或逆温现象弱的时间。读图可知,19~21时、5~7时、7~9时这三个时段,近地面有不同厚度的逆温层存在,而13~15时的逆温层薄、高,甚至消失,因此该日适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是13~15时,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2.B 13.C 14.A 【解析】12.根据图中风向和风力的箭头可知,13时前后陆风转为海风,B正确;由图可知,白天风速较夜间风速大,A错误;图例中有显示风速和风向的箭头,据此推断午后出现海风的风向为东南风,说明海洋位于城市东南方向,C错误;陆风出现在中午之前,海风出现在中午之后,对比风向和风力的箭头显示,海风风力较陆风强,D错误。故选B。
13.据图片可知,中午之前为陆风,午后出现海风,将海洋上空的污染物带到城市上空,污染物回流,使污染物含量较高,C正确;当有陆风影响时,污染物含量较低,说明陆风影响使污染物容易扩散,B错误;据材料知,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陆风影响时,臭氧的浓度较低,但空气湿度较大,A错误;气温变化,不是影响该城市臭氧浓度高低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14.阴天时,由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减小,陆风转为海风的时间滞后,说明阴天臭氧浓度的峰值时间滞后,A正确;阴天时,由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减小,海陆风的风力差异小,波动幅度小,C错误;阴天时,海风比较弱,污染物回流较少,导致臭氧浓度的含量更低、峰值更低,BD错误。故选A。
15.C 16.A 【解析】15.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黄河水通过地表径流注入海洋,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交错排列,故鱼鳞坑拦截坡面的地表径流,减小地表流速,导致下渗水量增加,地下水量随之增大,①②正确,④错误;鱼鳞坑对水汽输送影响不大,③错误。故选A。
17.B 18.D 19.A 【解析】17.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①为温度曲线;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②为盐度曲线;纬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③为密度曲线。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由图中信息可知,南极地区的表层海水对比其他地区,①温度相对较低,②为盐度相对较低,海水密度受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影响,③为密度较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图示②曲线表示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M海域位于20°S、N海域位于60°N;M海域位于低纬副热带海域,太阳辐射强,海水温度高,海水蒸发旺盛,海水盐度大;N海域位于高纬,太阳辐射弱,海水温度低、蒸发弱,海水盐度小,A正确;海域形状对盐度影响不大,B错误;陆地径流只会改变入海河流区域内的海水密度,而不能改变整个地球海水的密度,C错误;海水交换也只能改变区域内海水盐度,D错误。故选A。
20.B 21.A 【解析】20.漫画中植物的地表部分枝叶稀少,这样有利于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而地下部分根系发达,利于吸收地下水。这样的植物一般分布于气候干旱少雨的地区,利于存活。在这样的自然特征影响下,土壤水分含量较小,蒸发旺盛,土壤偏碱性,A错误;植物生长很慢,有机质和腐殖质储存较少,土壤相对较为贫瘠,B正确;植被根系发达,土壤较为疏松,透气性较好,保水能力较差,CD错误。故选B。
21.结合上题可知,漫画中植物位于干旱少雨地区,属于荒漠植被,地表部分枝叶稀少,这样有利于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A正确;叶片退化为针状或刺状,不属于革质叶片,BD错误;板根茎花是热带雨林气候的植被特征,C错误。故选A。
22.B 23.A 24.C 【解析】22.由题干知山樱多见于华北地区,结合我们所学可知,华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不是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区),所以山樱属于落叶阔叶树种,B正确,CD错;叶片呈卵状,不是针叶树,A错;故选B。
23.从图形知A处开花期等值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处与同纬度两侧相比开花日期晚。结合日本地形,中部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樱花开花期较晚,A正确;A同两侧地区距离差距不大,海陆分布、降水差异小,BD错;岛东侧有暖流经过,但西侧没有,不会造成花期两侧早、中部晚的现象,C错。故选A。
24.利用樱花开花期等值线,日本樱花最早是在国土的南部开放,时间大约是3月15-20日;最晚是在国土的北部,花开时间大约是5月10-15日,因花期6天,所以最晚欣赏樱花时间应为5月15-20日。由此推断全日本樱花开花时间范围共为57-67天,C正确,ABD错。故选C。
25.B 26.A 【解析】25.结合所学知识,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若此阴影部分为地慢,那么A层位于地幔上部,表示地壳,A错误;曲线②代表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古登堡界面,B 正确;C圈层为地核,外核为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C错误;B 圈层为地幔,横波可以通过,D 错误。故选B。
26.结合所学知识,森林土壤剖面自上而下依次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若阴影部分为淋溶层,那么A层表示腐殖质层,C层表示淀积层,A正确,C错误;B层为淋溶层,由于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B错误;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而不是矿物质,D错误。故选 A。
27.A 28.B 29.A 【解析】27.种植面积扩大,耕作区缺少森林、草地保持水土,土壤受侵蚀,有机质含量减少;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较强,而导致黑土层变薄,不是土壤有机质分解快,①正确,④错误;农田水利设施较差;大量施用化肥,减少有机质的还田量,导致土壤板结,②正确;长期种植单一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③正确;综上所述,CBD错误,A正确。故选A。
28.“梨树模式”有诸多好处:6月宽行松土,利于土壤在雨季储存水分,提高土壤透气性;秋季收割后留茬覆田,减少风蚀、水蚀,抑制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宽窄行交替种植,利于土壤休养,保持地力;秸秆还田,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减少化肥施用,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土壤扰动,保持黑土的结构。ACD都是对黑土的保护作用,但最关键的是通过以上作用维持了黑土的土壤结构,达到黑土的蓄水、透气、保肥保土,且有机质含量高的性状。因此最关键的作用是维持黑土的土壤结构。故选B。
29.宽窄行增加了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可提高产量,①正确;宽窄行种植只是改变种植方式,不能扩大土地面积,②错误;宽窄行种植因通风率增加,使夜间温度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储存,③正确;宽窄行间隔,空气流动性好,利于保障二氧化碳浓度,从而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④正确。综合起来,C、B、D错误,A正确。故选A。
30.A 31.C 【分析】30.由右图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BD错误;由左图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区,C错误;沿海地区地势低,A正确。故选A。
31.中南半岛、西欧平原位于人口稠密纬度带,且人口稠密,AD错误;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不属于人口稠密纬度带,B错误;阿拉伯半岛位于人口稠密纬度带,但主要是沙漠气候区,炎热干燥,人口稀少,C正确。故选C。
32.B 33.C 【解析】3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15~29岁、30~44岁年龄段迁入人数最多说明以青壮年人口迁入为主,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②③正确;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①错误;无法获取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的相关信息,④错误。所以选B。
33.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增加了该市劳动力人口,会加剧就业紧张状况,会促进经济发展,①错误,③正确,②错误;同时,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④正确。所以选C。
34.A 35.D 【解析】34.材料信息表明,“反向春运”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春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年轻人需要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小孩愿意去体验与家乡不一样的城市生活,加上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家庭能够负担起城市过春节的消费,这些是产生“反向春运”的主要原因,①、③符合题意;“正向春运”大量人群年前从经济发达地区去往经济不发达的家乡,一票难求,而反向车票相对好买,年后情况相反,故“反向春运”的交通运输压力相对较小,利用了空余运力,购买车票更易,因此也对“反向春运”起到了促进作用,②符合题意;“反向春运”与“正向春运”的起止点的距离相以,路程是相似的,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35.阜阳主要为务工人员的流出地,北京主要为务工人员的流入地,年前,大量务工人员等返回长沙过春节,K21(北京西—长沙)车次的运输量大,抢票难度大,而反向的K22(长沙—北京西)抢票难度较小,反向春运年前应购买K22,A、B错;年后,大量务工人员等返回北京工作,K22(长沙—北京西)车次的运输量大,抢票难度大,而K21(北京西—长沙)车次的抢票难度较小,反向春运年后应购买K21。由此判断,D正确,C错误。故选C。
36.(1)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政府吸引外来人口的政策优惠;经济发展快,收入高,生活富足。(任答两点得4分)
(2)巴基斯坦和印度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巴基斯坦和印度距沙特阿拉伯较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经济落后,工资较低,而沙特阿拉伯的工资较高,吸引力强;都以白种人为主,习俗等相似,方便工作交流。(任答三点得6分)
(3)对自身的积极影响: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等;(2分)
对迁出地的积极影响:减轻迁出地的资源和环境压力。(2分)
37.(1)岛屿虽然面积大,但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岛屿对外联系不便;有价值矿产少,资源开发落后;土壤贫瘠且山地多,种植业落后。(任答三点得6分)
(2)气温高,有机物氧化分解快;雨水对地表冲刷作用强,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光、热、水资源丰富,植物生长快,有机质大多储存在生物体内。(6分)
(3)大型动物踏着大陆桥来到加里曼丹岛。(2分)末次盛冰期,气温低,大量海洋淡水输送到陆地,以冰川的形式冻结在高冷地区;通过径流输送到海洋的水体减少,海平面下降,大陆桥出现。(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7,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2,C 4,D 7,C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7,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2),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