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中国传统工艺是国之瑰宝。下列民间手工艺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彩纸剪刻窗花B.用樟木雕刻匾额
C.用竹篾编制凉帽D.用瓷土烧制陶瓷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B.HC.2HD.
3.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B.难溶于水C.密度略小于空气D.不支持燃烧
4.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镧是一种稀土元素,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镧的元素符号为B.镧原子核内中子数是57
C.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8.9gD.镧属于非金属元素
5.下列有关事实中,用“微粒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烧开以后易把壶盖冲起——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夏天晒衣服干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6.氧化铟()是制造触摸屏的主要材料。氧化铟中铟()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3D.+6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B.
C.D.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9.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可靠的结论。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
10.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参与机体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促进生长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已知维生素C的化学符号为,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B.维生素C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
二、科普阅读题
11.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
矿泉水是指由地下自然涌出,经过各种岩层,其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如铁、钙、钠和镁)的水。矿泉水只以物理方式杀菌,而不加氯或用其他方式处理水质。饮用矿泉水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元素和矿物质。
饮用纯净水是用反渗透法或蒸馏法,彻底除去了自来水中溶解的离子和矿物质,得到的可直接饮用的水(类似于蒸馏水),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水的硬度(也叫矿化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1L水中含有10mg(或者相当于10mg)称为1度。软水就是硬度小于8的水,如雨水,雪水,纯净水等;硬度大于8的水为硬水,如矿泉水、自来水、自然界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得超过25度。
(1)矿泉水中富含的一种金属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矿泉水从地下涌出的过程中,岩层的作用是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这一操作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
(3)矿泉水的硬度是12度,其含义是_______,该矿泉水属于_______水(填“硬”或“软”)。取一些该矿泉水,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左右两侧玻璃管中的液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组成的。
(5)你对健康饮水所提的一条建议是_______。
三、实验题
12.化学实验是认识物质的重要途径。
(1)验证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用锤头反复敲打铝片、铁片、铜片,发现金属片_______,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②如图所示,将铝丝、铁丝、铜丝分别接入A、B端口,闭合开关,看到小灯泡均发光。说明以上金属具有_______。
(2)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反思与拓展】
①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用砂纸将表面打磨,目的是_______,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某酸雨多发地区,欲铸一座金属雕像,应选用、、三种金属中的_______为原材料更合适。
③探究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除采用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方法外,还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写出你所用方法中所用药品)。
④实验中,如果所用金属形状、大小不同,是否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_______(选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
⑤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的思路,用“一”进行连线_______。
13.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发光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和,从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和,称量装置总质量为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②、、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③实验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_____。
任务四:
(5)再探铁的燃烧
【提出问题】铁丝燃烧时为什么会有“火星四射”的现象?
【查阅资料】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现象与碳的含量有关。
【进行实验】探究铁丝在氧气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拓展】同学们认为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利用下图1所示装置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2所示。
(6)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
四、填空题
14.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单质尤其化合物数目众多,而且分布极广。对碳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一直倍受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1)下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和三种碳单质的结构图。
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图②、⑤、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②③④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
(2)碳的氧化物之一是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从下图选择填字母序号)
(3)上图C或D装置均可收集二氧化碳,若用C装置收集则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如图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火焰由下至上依次熄灭。依据这一现象可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5)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我们曾用四朵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让我们体验了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科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小花变成红色。若将(Ⅳ)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色的纸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干,你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6)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若制取2.8t生石灰,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_______t。
(7)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高温下与_______反应可生成。
归纳总结:碳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在以后的学习中将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用彩纸剪刻窗花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用樟木雕刻匾额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用竹篾编制凉帽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用瓷土烧制陶瓷过程中,生成了不同于瓷土的新物质陶瓷,即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表示的是氢气或一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B、H表示氢元素和一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
C、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正确;
D、表示2个氢分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氮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氮气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氮气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镧的元素符号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镧原子核内中子数约为139-57=8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镧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夏天晒衣服干的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更快的缘故,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C
解析: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氧化铟中铟()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x=+3。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A错误;
B、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
C、称量食盐时,左右两盘上应该放相同质量的纸,且食盐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C错误;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手握长柄,不能握短柄,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A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B错误;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物质由元素组成,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构成,故A错误;
B、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故B错误;
C、分子由原子构成,维生素C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C正确;
D、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不是组成,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1)或或或
(2)过滤;漏斗
(3)1升水中含有120mg;硬;浮渣多,泡沫少
(4)氢、氧
(5)饮用矿泉水
解析:(1)矿泉水是指由地下自然涌出,经过各种岩层,其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如铁、钙、钠和镁)的水,故填:或或或;
(2)矿泉水从地下涌出的过程中,岩层的作用是过滤,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和漏斗,故填:过滤;漏斗;
(3)1L水中含有10mg(或者相当于10mg)称为1度,故某矿泉水的硬度是12度,其含义是1升水中含有120mg,硬度大于8的水为硬水,该矿泉水属于硬水,硬水加肥皂水起泡少浮渣多,故填:1升水中含有120mg;硬;浮渣多,泡沫少;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和氧;
(5)饮用矿泉水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元素和矿物质健康饮水可以多多饮用矿泉水,故填:饮用矿泉水。
12.答案:(1)变薄;导电性
(2)铝铁铜或铝>铁>铜;除去金属表面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或铜;、、(合理即可);否;接触面积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解析:(1)①金属具有延展性,用锤头反复敲打铝片、铁片、铜片,金属片会变薄;
②小灯泡发光说明铝丝、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具有导电性;
(2)金属铝与酸反应要比铁与酸反应更为剧烈,所以金属铝的活动性比铁强;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铝>铁>铜;
①较活泼的金属如铝、铁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影响与酸的反应,因此需要用砂纸进行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层;
实验三发生的反应为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方程式为:;
②铜不与酸雨发生反应,因此选铜为原材料最合适;
③还可以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来判断金属活动性,即可选用、、溶液,铝能置换出铁说明铝比铁活泼,铜不能置换出铁说明铁比铜活泼;(合理即可)
④如果所用金属形状、大小不同,造成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不同,反应的接触面积不同反应速率不同,相同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填否;
⑤金属钨的熔点高,可以制成灯丝;金属铁有导热性,可以制成炊具;钛和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制造人造骨骼;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用于制取金属铜。故连线为:
13.答案:(1)B
(2)
(3)步骤2中白磷未燃烧,步骤4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调节气压,防止胶塞弹开
(4)取土填埋(合理即可)
(5)0.2;;含碳量越大,“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
(6)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
解析:(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三者中均含有碳元素,所以生成气体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煤(含硫)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所以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B;
故选B;
(2)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3)①步骤2中将锥形瓶放入80°C的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装置内充满二氧化碳,步骤3通入约50mL氧气,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C的热水中,此时白磷燃烧,产生白烟,两次实验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氧气,故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步骤2中白磷未燃烧,步骤4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②步骤1装置总质量为g,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和,称量装置总质量为g,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氧气的密度故>;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C的热水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g,由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且装置密闭,故=。故;
③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防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冲开瓶塞;
(4)煤层自燃,用沙土填埋,能隔绝氧气,从而灭火;
(5)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为:;
通过对比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与含碳量有关铁丝含碳越高,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
实验3:对照试验要控制单一变量,直径应与实验1、2相同,故答案为:0.2;
(6)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当氧气浓度较低时,(达到着火点的)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
14.答案:(1)4;金刚石;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B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木条熄灭则满。
(4)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5)红色纸花又变成紫色;烘干时,碳酸分解,二氧化碳从溶液里逸出
(6)6.25
(7)碳
解析:(1)由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
由图可知②是金刚石、③是石墨、④是,故图②的名称是金刚石;
金刚石、石墨、碳60都是碳单质,但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固液混合物,反应在常温下发生,故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故选B;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用C装置收集时应长进短出,故气体从a进入,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用燃着的小木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木条熄灭则满;
(4)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下层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5)碳酸不稳定,用酒精灯火焰烘干时碳酸分解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可以看到红色纸花又变成紫色;
(6)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故需要80%石灰石的质量为:5t÷80%=6.25t;
(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生成一氧化碳。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实验结论
铁、铜、铝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实验
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1:取直径0.2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四射
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_______。
实验2:取直径0.2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实验3:取直径_______mm,含碳0.5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传统工艺是国之瑰宝,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9g价D,氧化铟元素的化合价是,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