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46770/1-17115860220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46770/1-17115860221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46770/1-17115860221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46770/0-1711586019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46770/0-17115860194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46770/0-1711586019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全部生物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
A. 种群B. 群落C. 生态系统D. 生物圈
2. 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气温和干旱影响种群密度,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C.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D. 利用信息素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使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 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生产者能将太阳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B. 能量只能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不可逆转
C. 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的个体数量一定大于次级消费者
D. 不同营养级的生物获取能量的途径可能存在差别
4. 如图所示,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a生态系统中的肉食动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
B. 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各自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 b生态系统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D. 人类活动对b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其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相对较弱
5. 假若某自然生态系统仅有一条捕食食物链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B. 该生态系统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以及信息传递
C. b,c、d中有一个是分解者
D. 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的能量关系为a>b>c>d
6. 生态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下列有关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增加物种丰富度和食物网复杂程度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 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需要较短时间
C. 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等特征
D. 封山育林,合理开发利用,缩短食物链长度均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7. 苍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较为广泛。苍耳的传播方式独特,其果实上有尖刺,可通过粘在动物毛或人的衣服上传播到各个地方。苍耳的种子可用于榨油、入药,还可固定水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苍耳的分布广泛可确定其生态位宽且不与其他植物形成竞争
B. 苍耳种子的食用、药用价值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C. 苍耳的传播途径可以体现消费者对植物种子传播的重要作用
D. 增加某区域内苍耳的种植数量一定能提高该区域的抵抗力稳定性
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含羞草被触动后叶子闭合的过程属于行为信息
B. 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C. 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高
D. 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
9. 鳄雀鳝最初作为观赏鱼类引入我国,但鳄雀鳝是肉食鱼类,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若放到天然水域,会对当地的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于鳄雀鳝的捕食导致某些土著鱼类种群数量下降可引起遗传多样性降低
B. 鳄雀鳝与某些土著鱼类生态位高度重叠,在竞争中占优势,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C. 鳄雀鳝入侵的水域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D. 将鳄雀鳝的天敌美洲鳄引入我国被入侵的水域,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0. 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B. 食用肉类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
C. 碳足迹是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开发新能源可以增大碳足迹
D.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但人均生态足迹不一定就小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成荒漠化因素的是( )
A. 干旱B. 滥垦C. 大风吹扬D. 退耕还林
12. 近年来,长江白鲟、白鳍豚等生物的灭绝,对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十年禁渔”等保护政策,给长江整体环境的修复提供了契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鲟、白鳍豚等生物灭绝的原因主要是生境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要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
C. “十年禁渔”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
D. “十年禁渔”计划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13. 生态浮床是利用浮床浮力承托水生植物,通常用于修复水体污染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浮床能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提高
B. 浮床植物的根能直接吸收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C. 运用生物防治法处理浮床害虫,有利于环境保护
D. 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浮床上生长的植物,收割后可用作饲料
14. 下列对如图所示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和家禽、家畜之间仅存在捕食的种间关系
B. 粪便用于制造沼气可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C. 沼渣还田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原理
D. 若无人类的干预该生态系统通常也可长期稳定下去
15. 红河州哈尼梯田是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该地区运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经济效益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物种互利共生,使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自生能力
B. 维持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山顶的森林
C. 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D. 其他山区均可按照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模式进行建设
16.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B. 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C.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D. 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17. 现如今我国生态工程的不足之处包括( )
①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 ②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 ③缺乏成功案例 ④缺乏理论性指导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18. 下图为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成的酒曲中的多种微生物参与了糖化和发酵过程
B. 糖化时采用的温度越高,淀粉水解的速度越快
C. 密坛发酵温度控制在30~35℃,每隔12小时需将坛盖拧松排气
D. 制成的白酒需经湿热灭菌后并窖藏一段时间后才可饮用
19.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应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 家庭制作果酒和果醋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 果醋和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都逐渐降低
D. 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蛋白酶等参与腐乳发酵
20. 酒的酿造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就有“踏浆发酵酿酒法”,即碾碎葡萄用葡萄汁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酒发酵瓶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B. 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0℃,发酵过程可保持该温度
C. “踏浆”可以使葡萄皮表面的天然酵母菌进行葡萄汁发酵
D. 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发酵过程中是否生成了酒精
21. 微生物在哪种培养基上生长会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
A. 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
22.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培养醋酸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无氧环境
B. 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划线5个区域,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6次
C.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高
D. 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洗涤再彻底灭菌
23. 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图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分离目的菌所用的培养基应该是添加该除草剂的无氮固体培养基
B. 步骤C第1次划线前、第5次划线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
C. 将未接种的平板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可以判断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
D. 步骤D的两种菌落氮源相同,应该选择透明圈大的菌落进行扩大培养
24. 发酵工程在农业、医疗、食品等多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下列情境中仅通过发酵工程就能完成的是( )
A. 利用野生的人参细胞生产人参皂苷
B. 利用野生型赤霉菌生产赤霉素
C. 利用骨髓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D. 利大肠杆菌用生产牛凝乳酶
25.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可采用传统发酵技术进行家庭制作,也可采用现代发酵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下列关于运用这两项技术生产葡萄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产物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
B. 发酵前都需要对原料进行灭菌
C. 发酵菌种的繁殖都需要有氧环境
D. 发酵环境都可以实现精准控制
26. 传统发酵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丰富的色彩,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和农牧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关两者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27. 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
B. 所有发酵过程中使用的菌种都是单一菌种
C. 可以通过设置生长条件选育优良的目的菌种
D. 发酵过程中,要随时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及产品浓度等进行检测
28. 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模拟鸟类研制出飞机,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29. 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 废弃多年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后因年降雨量减少而逐渐荒漠化
B. 山区植被遭到掠夺式砍伐后,出现水土流失甚至发生泥石流
C. 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D. 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消除污染
30.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不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
B. 铅、汞等重金属与碳元素一样,能较快地通过食物链回归非生物环境
C. 化学信息可以作用于不同种生物之间,而行为信息只能作用于同种生物之间
D. 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群落
二、非选择题(4题,共40分)
31. 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农民用桑叶养蚕、蚕沙(蚕粪便)养鱼、塘泥肥桑,桑茂蚕肥,三者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东顺德就有一片蕴藏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桑基鱼塘,下图为其中的能量流动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给鱼食用,蚕沙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鱼属于____________。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据图分析,输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
(2)图中A和B表示____________的能量。某同学认为鱼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该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这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2. 为解决大型养猪场污染问题,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可以抑制藻类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厌氧池中____________,废水过量流入氧化塘时,出水口流出的水质并不达标,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厌氧池和氧化塘的池泥给农作物施肥比直接施用猪粪肥效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该模式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功能考虑)。
3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果酒、果醋的制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下图是利用果酒制作果醋的发酵装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向发酵瓶中通入O₂,原因是______。在制醋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原因是______。
(2)如果将该装置改为酒精的发酵装置,则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此时装置需要修改的地方是______,果酒制作果醋的反应式为______。
(3)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可用酸性______来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
(4)在果酒的制作中,提供碳源的物质主要是______。在制酒后制果醋的过程中,提供碳源的物质主要是______。
34. 发酵工程在医药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青霉素的发现和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发酵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产黄青霉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霉菌,是生产青霉素的重要工业菌种。工业上生产青霉素的发酵工程流程如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1)对产黄青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其可以用来计数的原理为______。在制备该培养基时,除了添加必要的营养成分外,还需要将pH调至______性。
(2)整个发酵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3)过程③需要严格的灭菌,原因是______。
(4)研究发现,某些青霉菌属于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株,失去合成某种维生素的能力,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维生素后才能生长。某研究小组筛选出某种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株,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具体类型,他们把15种维生素按照不同组合分为5个小组,用5个滤纸片分别蘸取不同小组的维生素,然后覆于接种后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显示1组和2组滤纸片周围产生生长圈(图2),则该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不能合成的维生素是______。若该菌株为叶酸和生物素的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则其在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位置是______。选项
比较项目
传统发酵技术
发酵工程
A
规模
通常为家庭、作坊式生产
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B
菌种
天然的混合菌种
选育的单一优良菌种
C
发酵形式
固体、半固体为主
液体、半固体为主
D
产量品质
品质更高,更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发酵时间更短,产量更高
组别
维生素组合
1
维生素A
维生素B₁
维生素B₂
维生素B₆
维生素B₁₂
2
维生素C
维生素B₁
维生素D₂
维生素E
烟酰胺
3
叶酸
维生素B₂
维生素D₂
胆碱
泛酸钙
4
对氨基苯甲酸
维生素B₆
维生素E
胆碱
肌醇
5
生物素
维生素B₁₂
烟酰胺
泛酸钙
肌醇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