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化学是一门很多人都喜爱的学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B.工业上用水吸收制备
C.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
D.是一种新型含氯消毒剂,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2.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有个HCl分子
B.的NaOH溶液中数目为
C.1ml和铁粉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D.28g由CO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
3.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
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
D.向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4.下列装置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喷泉实验B.灼烧海带
C.测量的体积D.制备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HSCN的结构式:
C.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D.中子数目为8的氧原子: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B.加入铝粉能产生的溶液中:
C.久置的氯水中:
D.的溶液中:、、、
7.X、Y、Z三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若X为单质,则“反应①”常用于工业固氮
B.若X为单质,则Z可以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若X为化合物,则Y、Z中一定含有同种元素
D.若X为化合物,则Y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
8.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推断不合理的是( )
A.碲化氢()是无色、有毒,比HBr稳定的气体
B.可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弱
D.砷酸()的酸性比磷酸的弱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组成的某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已知: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Z元素无最高正价,W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B.简单离子半径: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10.工业上采用Si与HCl在350℃左右反应生成,之后将其还原、结晶得到高纯度的单晶硅产品。已知的熔点为-128℃,沸点为33℃,且遇和均剧烈反应。现要在实验室中制取少量,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时,应该先点燃“粗硅”处的酒精灯
B.使用浓硫酸和NaCl混合加热制取HCl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酸性
C.冰盐浴的目的为降低收集容器的温度,使冷凝为液体
D.可以用无水替换干燥管中的碱石灰
11.有a、b、c、d、e五种气体,现进行下列实验:
则a、b、c、d、e依次可能是( )
A.、NO、HCl、、B.、、HCl、NO、
C.HCl、、、、D.HCl、、、NO、
12.某地盐湖中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杂质(、、),欲在实验室模拟从该盐湖水中获得纯净的,设计了如下步骤:①取20mL盐湖水于100mL烧杯中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③在滤液中加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④加入过量溶液⑤加入过量溶液⑥过滤⑦转移溶液至蒸发皿,蒸发溶液至有大量晶体出现。其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②⑤⑥③⑦
C.①⑤④②⑥③⑦D.①②⑤④③⑥⑦
13.受热分解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工业制备中,首先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生成,进而利用“酸性歧化法”生成,流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室中模拟以上工业流程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过程温度较高,可以选用石英坩埚作反应容器
B.“酸化”时也可用盐酸进行酸化
C.“结晶”获取晶体时采用蒸发结晶
D.该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4.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得到4.48L(标准状况)与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的混合后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生成硝酸。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溶液,恰好沉淀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5ml的电子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
C.混合气体中含2.24L(标准状况)NOD.参加反应的是0.45ml
二、填空题
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元素①~⑧所处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元素④⑦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关系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34号元素Se与④同主族,则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3)元素①~⑧形成的物质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由元素④⑤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中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
(5)③④⑥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16.某炼锌厂烟道灰含锌废料的主要成分是ZnO,还含有少量CuO、和,用其制备的流程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ZnO为两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1)“碱浸”时,加快碱浸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CuO、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ZnO在“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酸浸”时,如果加入的硫酸不足,可能生成某种不溶物,该不溶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沉锌”时,所得的“滤液1”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锌”后洗涤获得的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三、实验题
17.是硫元素中一种重要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用途。
(1)某研究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与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通入足量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与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是否还有:______。
b.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入稀硝酸,后加入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该做法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②为了验证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溶液的试剂有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B.酸性溶液C.碘水D.NaCl溶液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的性质:(已知熔点::-76.1℃,:16.8℃,沸点::-10℃,:45℃)
①装置Ⅰ模拟工业生产中催化氧化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乙同学按Ⅰ、Ⅱ、Ⅲ顺序连接装置,发现装置Ⅲ溶液褪色,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乙同学按Ⅰ、Ⅱ、Ⅳ顺序连接装置,若装置Ⅳ中有溶液,反应后增重4.8g,则装置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18.某小组在实验室用NaClO溶液和反应制备,并进行相关的性质探究实验。
Ⅰ.制备
(1)装置A中盛放的浓盐酸的装置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C中试剂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装置D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的性质与类似。为探究的性质,将制得的肼分离提纯后,进行如图实验。
【查阅资料】AgOH在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黑色的,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g、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验证】设计如表方案,进行实验。
(5)请完成表中的空白部分
(6)实验表明,黑色固体主要成分是Ag,还有少量氧化银。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称为丁达尔效应,正确;
B项,用水吸收易形成酸雾,不利于的吸收,工业上用98.3%的浓硫酸吸收,错误;
C项,铁红为,正确;
D项,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正确。
2.答案:D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加入铝粉能产生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酸性溶液中,、和铝反应不能生成氢气,在碱性溶液中,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久置的氯水中,氯水中的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为盐酸和氧气,久置的氯水相当于稀盐酸,在酸性溶液中,、、二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和、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解析:
8.答案:A
解析:A.非金属性:,则稳定性:,故A错误。
9.答案:D
解析:A.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变弱;非金属性:,A错误;
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没有说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能判断其酸性强弱,C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反应时,应该先点燃“NaCl”处的酒精灯,产生的氯化氢赶走装置中空气,故A错误;
B.使用浓和NaCl混合加热制取HCl利用了浓的高沸点制取低沸点的氯化氢,故B错误;
C.的熔点为-128℃,沸点为33℃,冰盐浴的目的为降低收集容器的温度,使冷凝为液体,故C正确;
D.干燥管中的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装置中,同时吸收尾气HCl,不可以用无水替换,氯化钙不能吸收氯化氢,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由b和d混合,气体变成红棕色,可知b和d为NO与的混合气;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均产生淡黄色浑浊,则be均具有氧化性,则b为氧气、d为一氧化氮;a和c混合产生白烟,结合答案选项可知,ac为氨气、氯化氢;a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均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则ae均和溴水反应,则a为氨气、c为氯化氢、e为二氧化硫;代入检验,推理正确;故选B。
12.答案:C
解析:除杂质分别采用、NaOH和,为了保证杂质除尽,除杂试剂应过量,同时为了不引入杂质必须保证溶液在溶液之前加入(否则会引入新的杂质钡离子),将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之后过滤除去,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和碳酸根离子,最后蒸发结晶,由此可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⑤④②⑥③⑦,故选C。
13.答案:D
解析:A.在高温下KOH会和石英坩埚发生反应,故不能选则石英坩埚作反应容器,故A错误;
B.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会将盐酸氧化成,故不能用盐酸酸化,故B错误;
C.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故不能采用蒸发结晶,该采用降温结晶,故C错误;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C.分析得,,其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C正确。故选:C。
15.答案:(1);
(2)第四周期ⅥA族
(3)NaOH;
(4)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5)
解析:(1)元素⑦为S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O的非金属性强于S,则稳定性;
(2)34号元素Se与O同族,则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ⅥA族;
(3)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则元素①~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酸性最强的为;
(4)Na、O形成的原子个数比1:1的物质为,中含离子键、共价键。
16.答案:(1)将固体研磨成粉末、溶解时适当搅拌,适当提高搅拌温度等;、
(2);
(3);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1)为了提高碱浸速率,可以将废料粉碎、搅拌、适当升温、适当增大NaOH溶液浓度;ZnO为两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和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滤渣,过滤含锌废料的主要成分是ZnO和其余物质分离;
(2)ZnO为两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酸浸”时,如果加入的硫酸不足,和少量硫酸反应生成,反应生成沉淀。
17.答案:(1)①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若显红色说明有,反之无;不合理;可以将氧化成,干扰实验
②BC
(2)①
②
③
解析:(1)通入足量时C中发生二氧化硫与氯化铁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则观察到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则硝酸可以将溶解的氧化为,干扰试验,故做法不合理;
(3)验证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或碘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而与浓硫酸、NaCl不反应,故答案为:BC。
18.答案:(1)分液漏斗
(2)NaOH溶液;
(3)
(4)
(5)氨水;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6)肼具有还原性将还原为Ag;肼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与反应生成AgOH,AgOH分解生成黑色的
解析:(2)由分析可知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在该装置中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转化为次氯酸钠,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D中是制备氨气,方程式为:;
(4)由分析可知次氯酸根离子和氨气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5)氨气可以和银离子形成配离子,即氧化银可以溶解在氨水中,故加入适量为氨水,溶解的部分固体为氧化银;银和氧化银都可以和硝酸反应,其中单质银和硝酸反应的时候会生成气体一氧化氮,故加入足量硝酸后的现象是: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6)肼有还原性可以把+1价银离子还原为单质银,另外肼有碱性,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分解后生成氧化银,故原因是:肼具有还原性将还原为Ag;肼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与反应生成AgOH,AgOH分解生成黑色的。
实验操作
现象
(1)a和c混合
产生白烟
(2)b和d混合
气体变红棕色
(3)a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溴水均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均产生淡黄色浑浊
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黑色固体有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___________
黑色固体是Ag和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