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50091/0-17116295387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50091/0-17116295388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50091/0-17116295388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替换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的是, Mg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卷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对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
A.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合成材料
B. “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添得醋来风韵美”中的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D. “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煅烧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
B、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我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正确;
C、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C正确;
D、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A。
2. 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移走蒸发皿B. 熄灭酒精灯
C. 浓硫酸的稀释D.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坩埚钳移走蒸发皿,不能用手,容易烫伤,A错误。
B、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容易引发火灾,B错误。
C、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C错误。
D、粉末状药品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D正确。
故选:D。
3.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变燃油可以实现B. 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C. 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D.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燃油中含碳元素,水中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不可能变为燃油,A错误。
B、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分子水分子,属于纯净物,B错误。
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C错误。
D、加热煮沸可以使水中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转化为水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正确。
故选:D。
4. CCTV-2有一档节目《是真的吗?》。下列哪个选项是真的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
C. 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a+b)L
D. 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变红
【答案】C
【解析】
【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仅仅加快,A错误。
B、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氢原子就没有中子,B错误。
C、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a+b)L,C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变红,二氧化碳不可以D错误。
故选:C。
5. 近日,中国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量子通信芯片。制备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图中a=14
B. 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C.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D. 制硅反应原理: SKIPIF 1 < 0 ,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14,故a=14,A正确。
B、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B错误。
C、硅原子核外三个电子层,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C正确。
D、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D正确。
故选:B。
6. 下列替换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木炭替换红磷
B. 烹调食物时,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替换食盐
C. 扑灭图书着火时,用干粉灭火器替换二氧化碳灭火器
D. 细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用细沙替换瓶底少量的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相似概念的识别。
【详解】A、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使装置压强不变,不能达到进水的效果,故A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代替食盐烹饪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干粉灭火器在灭火时会有残留物质,因此不能代替二氧化碳灭火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细沙替换瓶底少量的水,都可以达到保护瓶底的目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在记忆化学知识时,需要注意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7. 下列各选项数据前者等于后者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详解】A、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个,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个,不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减小,所以氮气的溶解度不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是均一的,因此茅台酒的各个部分成分相同,故C符合题意;
D、合金的熔点要低于金属,因此武德合金的熔点和铅不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日常相似化学概念的区别。
8.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富含锌、硒,有增强食欲和防癌等功效。茶叶中主要成分是茶氨酸(C7H14O3N2)。茶树适宜在pH为5-6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gB. 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C. 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 茶叶中的锌、硒属于微量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7+1×14+16×3+14×2=174,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A错误;
B、pH为5-6的土壤是酸性土壤,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B正确;
C、物质由元素组成,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正确;
D、锌、硒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正确。
故选A。
9.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 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
B、溶液质量不确定,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无法比较,B错误。
C、甲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正确。
D、由图可知,t2℃时甲溶解度大于25g,故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D正确。
故选:B。
10.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
A. CuSO4 NaClB. Na2CO3 NaClC. CaCl2 NaClD. CuSO4 CaCl2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故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碳酸钾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氯化钙。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铜,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氯化钙,B错误 。
C、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氯化钙,一定不含硫酸铜,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铜,D错误。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19个小题,共80分)
11. 学化学,用化学。
(1)学化学,储备知识:
①镁元素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五氧化二磷______(填化学式);
③2Fe2+______(填表示意义)。
(2)用化学,解答问题:
①防止铁制菜刀生锈的方法______。
②记录重要文献资料时,应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______。
【答案】 (1). Mg (2). P2O5 (3). 两个亚铁离子 (4). 使用完之后,擦拭干净 (5).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镁元素符号Mg,故填:Mg。
②五氧化二磷P2O5,故填:P2O5。
③2Fe2+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Fe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故填:两个亚铁离子。
(2)①铁在氧气和水作用下容易生锈,防止铁制菜刀生锈的方法使用完之后,擦拭干净,故填:使用完之后,擦拭干净。
②记录重要文献资料时,应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填: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12.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某同学在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可得出x+y=______。
【答案】 (1). 0价 (2). CH4 (3). CH4+2O2 SKIPIF 1 < 0 CO2+2H2O (4). 72
【解析】
【分析】
【详解】(1)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故填:0价。
(2)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CH4、CO2含碳元素,但是CO2化学性质和无机物非常接近,我们称之为无机物,故填:CH4。
(3)甲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为了维持反应前后都有氧元素,反应物中一定有氧气,为了维持反应前后都有氢元素,生成物中一定有水,甲烷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H4+2O2 SKIPIF 1 < 0 CO2+2H2O,故填:CH4+2O2 SKIPIF 1 < 0 CO2+2H2O。
(4)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故16+100+1=x+45+y,x+y=72,故填:72。
13.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化学功不可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材料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其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采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
(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物质:______(填名称),请选出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露天焚烧秸秆
③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④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
⑤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长征五号B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 (1). 二氧化碳 (2). ①③⑤ (3). 2H2+O2 SKIPIF 1 < 0 2H2O (4). 1:8
【解析】
【分析】
【详解】(1)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①大力植树造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符合主题;
②露天焚烧秸秆,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主题;
③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主题;
④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增加了树木砍伐,不利于二氧化碳吸收,不符合主题;
⑤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主题。
故填:二氧化碳;①③⑤。
(2)液氢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SKIPIF 1 < 0 2H2O;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2×2):32=1:8,故填:2H2+O2 SKIPIF 1 < 0 2H2O;1:8。
14. 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色。
(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性质④,将氢氧化钠固体和某种盐混合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推测这种盐可能是______。
【答案】 (1). 红 (2). NaCl、NaOH (3). SKIPIF 1 < 0 (4). 铵盐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
【详解】(1)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所以溶液呈红色,故填:红;
(2)根据图像可知最后溶液的pH是大于7,显碱性,所以是氢氧化钠加入到盐酸中,所以n点有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故填:NaCl、NaOH;
(3)根据题意,二氧化硫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 SKIPIF 1 < 0 ;
(4)混合产生刺激性气体,是氨气,所以该盐是铵盐,故填:铵盐。
【点睛】根据碱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15.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1)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A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装置B收集气体,气体应该具有性质是______。
(2)下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并加以改正:______。
(3)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 2H2O2 SKIPIF 1 < 0 2H2O+O2↑ (2). 密度比空气大 (3). ④②①⑤③ (4). ②称量时应左物右码 (5). 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1)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可用A做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2H2O2 SKIPIF 1 < 0 2H2O+O2↑,B为向上排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填:2H2O2 SKIPIF 1 < 0 2H2O+O2↑;密度比空气大。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其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图中②错误物码放反,应左物右码,故填:④②①⑤③ ;②称量时应左物右码。
(3)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水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填:偏小。
16. 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鉴别其真假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乱真。
(2)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p≈0.09g/L。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探究方案,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该面具是假黄金。
【深入探究】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上述方案二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______。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5.0g黄金面具祥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硫酸。
Ⅲ、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
(1)上表中的数据x=______。
(2)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V=______mL。
【数据处理】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1=______。
【反思评价】
(1)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进行分析,认为求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她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系列操作:______→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也可求出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2。
(2)鉴别黄金真假除以上化学方法外,还有许多物理方法:测密度、比较硬度等。
【表达交流】ω1和ω2有微小差异,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提出了质疑,认为自己的更准确。请说出小红质疑的理由:______。
【答案】 (1). 黄金表面变黑 (2). 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 (3).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 520 (5). 515 (6). 30.1% (7). 过滤 (8). 氢气在锥形瓶内有残留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计算和对数据处理。
【详解】进行实验:
一、根据题意,合金中含有铜,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可以通过加热来判断该金属是合金而不是黄金;
三、合金中的锌可以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和红色的铜,因此实验现象为: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
深入探究:
Ⅰ、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分析表格中数据,当第1次加入5mL稀硫酸时,产生200mL氢气,第2次加入加入5mL稀硫酸时,气体总体积为400mL氢气,以此类推,当第3次加入稀硫酸时,产生气体的总体积应该是400mL+200mL=600mL,而实际只有515mL,说明第3次已经将金属中的锌完全反应了,第4次排出的体积是5mL稀硫酸的体积,所以第4次的体积是515mL+5mL=510mL,所以x=520;
(2)根据分析可知,最后氢气的体积是515mL;
数据处理:求出氢气的质量为: SKIPIF 1 < 0 ,设金属锌的质量为y,
SKIPIF 1 < 0
求得y=1.506375g,所以金属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SKIPIF 1 < 0
反思评价:
(1)小红采用测算铜的质量,取反应后的溶液,过滤走合金中不反应的铜,用蒸馏水将铜表面的溶液洗涤,再将水分蒸干,就可以得到金属铜。合金的质量减掉铜的质量就是锌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金属锌的质量分数。
表达交流:小明的实验通过测算氢气的质量来求锌的质量,但是氢气有可能在锥形瓶中没有完全被排出,会使实验结果受影响。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需要根据表格中数据来判断实验到第几步恰好完全反应,再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
选项
数据
前者
后者
A
核外电子数
S2-
S
B
氮气的溶解度
5℃、101KPa下
25℃、101KPa下
C
酒精度
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
同一瓶茅台酒下半部分
D
熔点
武德合金
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
物质序号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甲
16
0
乙
100
x
丙
1
45
丁
0
y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一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______
二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三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铜溶液。
______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200
400
515
x
5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真题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化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Ⅱ卷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北省恩施州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