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试时长:75 分钟满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 1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 1 仰韶、龙山时代出土铜器地点分布图
图 1 可说明,这一时期黄河流域
A. 各史前文化独立发明了冶铜技术B . 铜器制作进入了萌芽和发展期
C . 最早发明和推广了青铜冶炼技术D. 已出现了疆域较大的早期国家
通过对商初都城亳都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宫殿区,其形制基本符合《考工记》“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的记载。这一发现说明A. 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体系已奠定B .《考工记》影响了中国古都的形制
C . 早期国家礼制化在商王朝已凸显D. 内外服制度强化了对地方的管控
西周时期,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确立对诸侯的统治秩序。表 1 为关于春秋时期五等爵制的相关记述。这说明春秋时期
表 1
A. 政治传统仍有约束力量B . 礼崩乐坏形势日趋严峻
C . 诸侯争霸成为社会趋势D. 五等爵制推动社会转型
某战国竹简有如下记载:“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故兴善人,必熟问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既闻其辞,焉少小穀 (官职)其事,以程其功。”这一记载
A. 表明宗法分封制度崩溃B . 渗透儒道思想理念
C . 反映私学兴起解放思想D. 体现官僚政治特征
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由国君亲祭。秦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该举措表明秦朝
《左传》
僖公四年,许君卒于齐桓公伐楚军中,葬之以侯,礼也。
《吴语》
吴王对晋人说:“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
A. 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B . 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
C . 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D. 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六年(前 216 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可能源于
A. 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B . 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 . 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D. 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图 2 描述的是汉代前期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和郡太守等官职的变化趋势, 其趋势表明当时
图 2
A. 君主集权不断加强B . 实行重文轻武方针
C .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D. 道家学说地位稳固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 81 年),朝廷召集贤良文学共 60 多人讨论国家财政政策取向,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专卖制度,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与民争利”,主张自由放任,藏富于民。最终,朝廷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这表明
A. 国家经济决策吸纳民众意愿 B . 工商业者的政治影响力提高
C . 儒家治国理念影响财政运作 D. 政府干预政策阻滞工商发展
图 3 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耱、种的综合农耕场面。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图 3
A. 土地兼并问题的长期存在B . 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
C . 不同阶层间矛盾的尖锐化D. 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汉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均输》篇,其中的算题,反映了当时官营运输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制订详密计划分派运量、调度运力,并且严格规定运输行程的情形。这体现出数学成就的发展得益于
A. 政府的高度重视B . 经济计划的制订
C . 生活的实际需求D. 交通运输的发展
希腊古典时代,入侵者会把军队开入对方最好的平原,如果对方拒不出战,则会火烧庄稼,砍掉葡萄藤和橄榄树。双方作战的主力是以农民为主的重装步兵,多以方阵形式开 展正面决战。这可以说明,当时
A. 城邦混战加重农民赋役负担 B . 战争形式凸显农耕文明特色
C . 区域战争加速古典文明发展 D. 民主政治体制影响军事策略
中国古代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并推广种植。秦汉到唐宋之间传进来的基本上叫“胡”,例如胡萝卜、胡椒、胡瓜等;宋到明清时期传入的基本上叫“番”或者“洋”,例如番薯、番茄、洋芋等。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A.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B . 民间对外来事物接受态度不同
C . 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D. 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的影响
从 1900 年到 2005 年,美国从事初级农业生产劳动力由 1200 万人减少到不足 200 万人,所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由 35%下降到 0.7%。从 1963 年到 2000 年,日本农业从业 者的比重也由 76.6%下降到 2.2%。这一变化表明美日
A. 农业发展日趋衰退B . 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C . 国家经济结构畸形D. 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
江西吴城遗址是商代文化遗存。遗址内出土了百余件用于制作青铜器的红石范(模具),其中有锛、斧、凿、戈、刀、镞、钺等的范。与北方的陶范不同,红石雕刻的范,浇铸时散热较快,不易炸裂。这说明当时
A. 南方冶炼技术超过北方B . 文明的吸收具有因地制宜特点
C . 南北交通联系较为便利D. 长江流域纳入了商朝管辖范围
图 4 为荷兰画家梵高 1885 年创作的油画。该油画体现了
图 4 《吃马铃薯的人》
A. 工业社会的底层生活B . 日常食物种类繁多
C .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D. 贫富分化十分严重
16.1997 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一落千丈,贬值一半以上,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剩下 39 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韩国政府要求,向其提供了 195 亿美元的巨额贷款,韩国经济迅速恢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 打破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B . 解决了储备货币供应不充足的矛盾
C . 建立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格局 D. 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 4 个小题,第 17 题 8 分,第 18 题 8 分,第 19 题 24 分,第 20 题 12 分,共 5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材料一
图 5 西汉形势图
材料二
由于本地人口不多,且驻军花费巨大,武帝元鼎六年,“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元封二年,“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敦煌以东的西北地区不仅设立了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下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还设专职都尉“主屯田殖谷”。到西汉末年,河西四郡已有 28 万多人。加上屯田的士卒,
整个河西约有 40 万人。《后汉书·孔奋传》记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今)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汉代河西地区的移民实边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8分)
表 2 为有关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大麦生产的出土部分文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 分)
材料
表 2
根据材料,推断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大麦成熟的大致月份,并说明理由。(8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合股经营迅速发展。微州商人、山西商人,都有合股经营的传统。“近亲者乃至同乡间的合伙,即合股”的经营方式为当时所盛行。清代山西商人采用合股经营的现象更为普遍。据记载,山西介休富民吴龙图等十六人各出股银数万两,交侯生芸领本贸易,“自奉天以至浙江,皆有字号”。一家字号可以由多家股东共同投资,而很多股东联合成为实力雄厚的集团资本,也可以同时经营多家字号。在合股形式下,投资者(股东)并不直接插手具体业务,字号的管理工作皆另委专人负责。股东的职业状况比较复杂,他们投入的资金属于商业资本的性质。字号店商人通过掌握加工环节进入了生产领域,但仅仅发生在少数地区的个别行业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6 世纪,富有的欧洲银行家们组织了很多合股公司,控制了所有的海上贸易,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利润。这些早期的合股公司是进行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最有效的工具。合股公司 具体的经营管理都委托给富有责任心和经验的董事们,而这些董事又可以挑选可靠的人管理 公司的业务。这种方式吸引了各种分散的人——伦敦的羊毛商、巴黎的零售店店主、哈莱姆 的捕鲱鱼人、安特卫普的银行家或约克郡的地主——将他们的储蓄金投入各种商业冒险事业, 从而能轻而易举地动员起欧洲资本投入海外事业。东方商人无法期望与强大的、非个人的合 股公司竞争。世界贸易为东印度公司、地中海东部公司等控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工商业合股经营迅速发展的原因。(6 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早期欧洲合股公司的特点。(6 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合股经营字号和近代早期欧洲合股公司在作用上的异同。(12 分)
序号
内容
出处
(1)
“延昌卅六年丙辰岁二月廿日,宋口(注:残缺)”,“边
夏孔进渠常田叁亩,亩与大麦”。(大意为农历二月二十日,宋某租种了孔进渠三亩地.所种谷物为大麦。)
《高昌延昌三十六
年(596 年)宋某夏田券》
(2)
626 年五月(农历)高昌某寺的食品消费中,有“(大麦)五斛、糜一斛二斗,用雇外作人十人,用刈麦(注:
割大麦)并食粮”的记载。
《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例月用斛斗
帐历》
(3)
高昌县令各乡“准家口多少各贮一年粮”,“其大麦今既正是收时,即宜贮纳讫速言”,落款时间五月十九日
(农历)。(大意为防止灾荒发生,官方命令各家要储
《唐永淳元年(682 年)西洲高昌县下太
平乡符为百姓按户
粮备荒。)
等贮粮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浩浩长江, 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
——摘自蒙文通《蒙文通学记》结合先秦至汉代的中国史知识,任选一个“变化处”,拟定一个论点,并阐述其在中国历史发 展进程中的独特价值。 (要求:所选“变化处”应从宏观、整体的视角,选择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节点、阶段或重大事件,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三明一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高二历史科试卷docx、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题卡pdf、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定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定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