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年高三二模联考生物试题
展开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绿眼虫是一种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绿眼虫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兼性营养型。有光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和水合成糖类,属于自养;无光条件下,绿眼虫也可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渗透营养,属于异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眼虫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B.绿眼虫需要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C.绿眼虫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适应环境能力强
D.绿眼虫既可作为生产者又可作为分解者
2.红藻氨酸(KA)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激动剂,是一种具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和致癫痫作用的兴奋性毒素。研究发现,高浓度KA会促进小胶质细胞的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的未凋亡细胞和凋亡细胞中的核酸相同,但蛋白质存在差异
B.病毒感染的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C.细胞凋亡的本质是细胞坏死,不利于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D.小胶质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3.下图为某真核生物核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B.图示可体现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C.解旋酶破坏的是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D.图中3个复制起点同时开始DNA复制
4.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研究小组利用纯合的长翅和残翅果蝇进行了如下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残翅
B.控制果蝇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C.若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甲组合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4
D.若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乙组合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3
5.某学习小组建立了果蝇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可以模拟形成16种或更多种子细胞
B.因需要制作4对同源染色体,所以需要用4种颜色的橡皮泥
C.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采用了物理模型构建法
D.模拟减数分裂的后期时,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颜色不一定相同
6.腺泡细胞是胰腺中最丰富的细胞类型,属于胰腺的外分泌部。研究人员在相关因子诱导下实现了成年小鼠腺泡细胞体内转分化为胰岛B细胞,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转分化成功率较低,深入研究发现未能成功转化的细胞中Dn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腺泡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导管流到消化腔中
B.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C.转分化过程体现了细胞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
D.推测敲除Dn基因,可提升胰岛B细胞的再生比例
7.研究发现,生长素通过细胞壁酸化增强细胞壁的可塑性来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具体过程为生长素作用于相应细胞会导致细胞膜上H+—ATP酶数量增多,从而促进细胞质中的H+分泌到细胞壁,造成细胞壁环境酸化。细胞壁的酸性环境可使某些蛋白质活化,导致多糖之间的氢键被破坏,细胞壁松弛,可塑性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成熟的种子
B.生长素浓度越高,H+—ATP酶的活性越高,细胞生长越快
C.细胞膜上H+—ATP酶的作用是催化ATP水解、作为运输H+的载体
D.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抑制乙烯的合成
8.运动员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比赛过程中,补充淡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B.比赛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机体的散热量也会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C.运动后大量出汗,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多
D.比赛过程中,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胃肠活动减弱
9.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推测有些生物在种群起始数量过少时,其种群数量会不增反降,甚至灭绝
B.据图分析该生物种群的K值为680个,M值为30个
C.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个时,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将会一直降低
D.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竞争程度最激烈
10.下表是研究人员对某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单位:×102kJ/( m2·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构成一条食物链
B.表中的X表示的是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
D.任何生态系统只有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才能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
11.自1902年,哈伯兰特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就开启了植物细胞工程的探索之路。它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植物顶端分生组织培养的脱毒苗具有抗病毒的特点
B.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根、芽等器官后,细胞将失去全能性
C.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在外植体诱导得到愈伤组织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提供充分的光照
12.科研人员利用雄鼠多能干细胞(PSC)诱导产生精子,并使其成功与卵细胞进行受精作用,得到正常后代,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这项研究为治疗人类男性无精症导致的不孕不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PSC经诱导分化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B.为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步骤④可加入多个分化出的精子
C.步骤⑤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时需提供95%氧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环境
D.早期胚胎需培养至囊胚或桑葚胚期才能植入正常鼠的子宫
13.自噬作用是细胞成分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生物个体的发育、疾病和营养缺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还是酵母菌都拥有相同的自噬过程,并且其调控机制高度保守。巨自噬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自噬泡是一种囊泡,不属于细胞器
B.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一般不会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
C.通过巨自噬,细胞可以实现对降解产物的重新利用
D.损伤的线粒体进入溶酶体后会被降解,原因在于溶酶体合成并储存有多种水解酶
14.如图所示,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与Na+结合,另一个与葡萄糖分子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分子也随之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蛋白S的协助下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的功能是催化ATP水解,运输Na+、K+
C.蛋白S作为载体,既能运输葡萄糖,又能运输Na+,说明载体运输不具有专一性
D.Na+—K+泵使膜内外Na+浓度趋于一致,以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
15.油茶的宽叶与窄叶分别受等位基因G、g控制,高株与矮株分别受等位基因H、h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研究该品种油茶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宽叶矮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株∶窄叶矮株=2∶1;实验2:窄叶高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株∶窄叶矮株=2∶1,下列分析及推理错误的是( )
A.从实验1、2可判断油茶植株G基因纯合或H基因纯合均会致死
B.实验2中亲本、子代窄叶高株的基因型均为ggHh
C.该品种油茶中,某宽叶高株一定为双杂合子
D.将宽叶高株油茶进行自交,子代植株中获得纯合子的概率为1/16
16.为研究不同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依赖于突触的相互作用,分别用等强度弱电刺激进行以下三个实验:①单次电刺激B;②连续电刺激B;③单次电刺激A,用微电极分别记录神经元C的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①说明弱电刺激不能使神经元C产生兴奋
B.实验②说明在同一部位连续进行多个弱电刺激可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动作电位
C.实验③说明神经元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D.图中静息电位-80mV是以细胞膜内侧作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mV得出的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光反应依赖类囊体薄膜上的PSⅡ光复合体(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PSⅡ光复合体上的蛋白质LHCⅡ通过与PSⅡ结合或分离来增强或减弱对光能的吸收,LHCⅡ与PSⅡ的分离依赖LHC蛋白激酶的催化,其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SⅡ光复合体上光合色素可用______提取,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
(2)根据信息分析,强光条件下,植物减弱对光能吸收的机理是______。
(3)光饱和点是指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继续随着光照强度增强而升高时的光照强度,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脱水率对海藻浒苔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2结果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海藻浒苔脱水率增大,其光饱和点将会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已知酶活性会受含水量影响,据此分析脱水导致光饱和点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②在高潮沉水状态下,海藻浒苔对的利用能力很强,能直接吸收利用水中的作为光合无机碳源。在低潮干出状态下,海藻浒苔和空气直接接触,其光合作用速率会急剧下降,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18.(12分)骨骼肌受躯体运动神经的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发出许多分支,神经末梢在接近肌细胞处失去髓鞘,以裸露的轴突末梢分布于骨骼肌细胞表面并深入突触凹沟槽。这种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细胞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神经—肌肉接头,如图所示。接头后膜的表面还分布有分解乙酰胆碱(ACh)的胆碱酯酶,图中AP表示动作电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______结构。接头后膜是____________,它形成许多小凹褶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是:当运动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引起接头上的Ca2+通道开放。Ca2+______(填“顺浓度梯度”或“逆浓度梯度”)进入轴突末梢,促使突触小泡前移,突触小泡与接头前膜融合,其中所含的ACh分子以______的方式释放至接头间隙。ACh分子扩散至接头后膜,与接头后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后引起通道构型改变,使通道开放,从而引起______,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细胞兴奋。据图分析,ACh起作用后的去向是______。若胆碱酯酶在有机磷农药的作用下失活引发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3)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只能从接头前膜传递到接头后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蝴蝶兰大多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如下自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F2为F1自交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___。
(2)分析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为验证上述(2)问推测,请选用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注:相对多度指的是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中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该群落演替与在沙丘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的演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区别即可)。
(2)第7年该群落的优势物种是______,且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___结构,造成该群落中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这种分层现象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3)在调查该群落植物丰富度时,根据物种乙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特点,应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统计物种相对数量。据图分析,第20年至第6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能确定”)。
(4)退耕还林后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为______,其中的______是沿着该渠道进行的,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因为其______而增强。
21.(12分)γ—氨基丁酸(简称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具有降低血压、减轻焦虑和抑制糖尿病等功能,因此被用作食品添加剂或膳食补充剂。有研究表明,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L—谷氨酸脱羧酶基因,可以提高γ—氨基丁酸的产量。而来源于酿酒酵母的磷酸吡哆醛合酶基因(SNOI基因)和磷酸吡哆醛合酶基因(SNZI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同时表达.蛋白产物是磷酸吡哆醛合酶SNOI和磷酸吡哆醛合酶SNZI,这两种蛋白产物能够形成复合物,从而提高L—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鉴于此,目前通过构建高产γ—氨基丁酸重组大肠杆菌.已实现γ—氨基丁酸的高效制备。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来源于酿酒酵母的SNOI基因和SNZI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要体外获得大量的SNOI基因和SNZI基因,可采用______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
(2)将SNOI基因和SNZI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中时,需用CaCl2预先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一种能______的生理状态,然后再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3)评价能否获得高产γ—氨基丁酸的重组大肠杆菌时,需要从重组大肠杆菌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检测哪些蛋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发人员利用SNOI基因和SNZI基因构建高产γ—氨基丁酸的重组大肠杆菌,来规模化的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如图是利用发酵技术获得γ—氨基丁酸的过程图,根据该图以及学过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写出数字标号处的操作:①______,②______。为保证产品质量,需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______、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还要及时添加______,要严格控制温度、______和______等发酵条件。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解析】绿眼虫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即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绿眼虫在有光条件下,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绿眼虫本身有颜色,无需染色在显微镜下就可直接观察到,B错误;绿眼虫在光照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在无光时能靠体表摄取营养,属于异养型生物,因此绿眼虫食物获取途径多样,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适应环境能力强,C正确;由于绿眼虫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储存,为自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产者,又因绿眼虫在无光条件下能在水中摄取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所以又属于分解者,D正确。
2.B【解析】核酸包括DNA和RNA,同一个体的未凋亡细胞和凋亡细胞基因表达有差异,故这两种细胞中RNA和蛋白质均有差异,A错误;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正确;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进行的程序性死亡,有利于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C错误: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受环境影响,如高浓度KA会促进小胶质细胞的凋亡,D错误。
3.B【解析】图中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A错误:图中显示了DNA复制的过程为边解旋边复制,B正确;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需要解旋酶,即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C错误;DNA复制过程中,复制速率是相同的,而图中3个复制起点处所形成的“复制泡”大小不同,因此说明3个复制起点不是同时开始复制的,D错误。
4.C【解析】甲、乙组合为正反交实验,F1全为长翅,因此显性性状是长翅,A错误;控制果蝇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两种可能情况: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B错误;若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甲组合F1雌雄果蝇XAXa×XAYa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雌性长翅∶雄性长翅∶雄性残翅=2∶1∶1,乙组合F1雌雄果蝇XAXa×XaYA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雌性长翅∶雌性残翅∶雄性长翅=1∶1∶2,即甲组合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4,乙组合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2,C正确、D错误。
5.B【解析】果蝇为4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互换,所以建立模型过程中可以模拟形成24=16种或更多种子细胞,A正确;不同的颜色的染色体表示来自不同的亲本,由于受精卵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的染色体来自母方,故不管模拟的细胞含几对同源染色体,均只需准备2种颜色的橡皮泥,B错误: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该模拟实验中,应该用两条形态、大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染色体代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的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即颜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正确。
6.D【解析】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腺泡细胞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到消化腔中,A错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转分化只体现了细胞分化,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未能成功转化的细胞中Dn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即Dn基因阻碍了胰岛B细胞的再生,推测敲除Dn基因,可提高转分化成功率,D正确。
7.C【解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A错误;生长素浓度过高,会抑制细胞生长,B错误;细胞膜上的H+-ATP酶可以协助氢离子运输,同时能够催化ATP水解,故同时具有催化ATP水解和运输H+的作用,C正确: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D错误。
8.D【解析】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会大量出汗,使得盐分随汗水排出体外,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改变,补充淡盐水便可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A正确;比赛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机体的散热量也会增加,B正确;运动后大量出汗,引起机体失水失盐,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C正确;比赛过程中,大脑皮层支配的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胃肠活动减弱,D错误。
9.A【解析】图中当种群起始数量低于150个时,种群瞬时增长量为负值,即接下来的种群数量将会不增反降,推测有些生物在起始数量过低时,其种群数量会不增反降,甚至会出现种群灭绝,A正确;曲线表示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当种群数量大于600个时,种群数量下降,所以600个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K值,当种群数量小于150个时种群的瞬时增长量小于0,所以150个是种群数量的最小值,即M值,M值为150个,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种群数量达到600个时,种群数量开始降低,而降至600个以下,又会升高,所以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个时,种群数量先降低后在600个(K值)左右波动,C错误;据图可知,该种群数量为600~680个时,种内竞争会比600个(K值)时更激烈,D错误。
10.D【解析】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一个营养级有多种生物,因此会构成多条食物链,A错误;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而同化量大多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据表中数据分析,X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Y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错误;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据表分析丁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甲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因此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3÷101.5×100%≈12%,C错误;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化学能)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D正确。
11.C【解析】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植株不抗病毒,A错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据此推测,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根、芽等器官后,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B错误;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花粉粒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C正确;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进行光照处理,D错误。
12.C【解析】PSC经诱导分化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为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步骤④可加入多个分化出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后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避免多精入卵,同样可以形成正常的受精卵,B正确;动物细胞培养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即95%空气和5%的CO2环境,C错误;早期胚胎需要发育至囊胚或桑葚胚期才能进行移植,D正确。
13.D【解析】自噬泡是一种囊泡,囊泡属于生物膜系统,但不属于细胞器,A正确;据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形成自噬体,最终被溶酶体降解,所以不会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B正确;通过图示巨自噬作用过程对细胞内部结构和成分进行调控,其意义在于实现了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C正确;溶酶体能储存水解酶但不能合成,D错误。
14.B【解析】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也随之进入细胞,葡萄糖进入细胞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Na+浓度差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势能,属于主动运输方式,A错误:据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一方面能完成Na+、K+的运输,一方面催化ATP水解,B正确;据图分析,小肠细胞膜上的蛋白S作为载体虽然既能顺浓度梯度将Na+转运进入细胞中,也能逆浓度梯度将葡萄糖转运进入,但不能转运其他物质,因此依然能说明载体运输具有专一性,C错误:Na+-K+泵将细胞内相对浓度较低的Na+运出细胞,使细胞内外Na+浓度差进一步增大,D错误。
15.D【解析】据实验1可知亲本基因型为Gghh,子代叶形的基因型原本为GG∶Gg∶gg=1∶2∶1,因此推测GG致死。据实验2可知亲本基因型为ggHh,子代株高的基因型原本为HH∶Hh∶hh=1∶2∶1,因此推测HH致死,A正确;实验2中亲本基因型为ggHh,其自交后,子代中由于HH致死,因此子代窄叶高株的基因型也为ggHh,B正确;由于GG和HH均致死,因此若发现该品种油茶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株,则其基因型是GgHh,为双杂合子,C正确;将宽叶高株油茶(GgHh)进行自交,由于GG和HH致死,子代性状分离比原本9∶3∶3∶1剩下4∶2∶2∶1,其中只有窄叶矮株为纯合子,概率为1/9,D错误。
16.D【解析】由实验①结果可知,单次弱电刺激B,电位峰值依然低于0,说明弱电刺激不能使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即不能产生兴奋,A正确:由实验②结果可知,连续弱电刺激B,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说明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弱刺激可以产生叠加效应,B正确:由实验③结果可知,神经元C电位低于静息电位的-80mV,原因是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C正确;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0mV作为参照,因此静息时膜内比膜外电位低,为负电位,D错误。
17.(12分,每空2分)
(1)无水乙醇 红光和蓝紫光
(2)强光条件下,LHC蛋白激酶活性增强,促进LHCⅡ与PSⅡ的分离,使吸收的光能减少
(3)①降低 脱水降低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导致光饱和点降低
②空气中的CO2浓度较低,影响了暗反应阶段,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解析】(1)PSⅡ光复合体是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叶绿素溶解于无水乙醇中,所以PSⅡ光复合体上光合色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能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
(2)LHCⅡ与PSⅡ的分离依赖LHC蛋白激酶的催化,据题图可知,强光条件下,LHCⅡ与PSⅡ分离,因此强光条件下植物减弱对光能吸收的机理是,LHC蛋白激酶活性增强,促进LHCⅡ与PSⅡ的分离,使其吸收的光能减少。
(3)根据图示可知,光饱和点是指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继续升高时的光照强度,随着海藻浒苔脱水率的增大,其光饱和点会降低。已知酶活性会受含水量影响,则说明脱水降低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导致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降低,即光饱和点降低。在高潮沉水状态下,海藻浒苔具有很强的的利用能力,能直接吸收海水中的作为光合无机碳源。在低潮干出状态下,海藻浒苔和空气直接接触,无法利用为光合无机碳源,而且空气中的CO2浓度较低,影响了暗反应阶段,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18.(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突触 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膜 增大神经递质受体和胆碱酯酶的分布面积,有利于兴奋的快速精准传递(2分)
(2)顺浓度梯度 胞吐 Na+内流 被(胆碱酯酶)分解 骨骼肌细胞持续兴奋(收缩)(2分)
(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解析】(1)据图分析,图示神经肌肉接头属于一种突触: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细胞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神经—肌肉接头,故接头后膜是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膜。接头后膜上有许多小凹褶,凹褶上分布有高密度的乙酰胆碱受体,因此接头后膜上有许多小凹褶的生理意义是增大神经递质受体和胆碱酯酶的分布面积,有利于兴奋的快速精准传递。
(2)Ca2+通过Ca2+通道进入轴突末梢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Ch分子以胞吐作用的方式释放至接头间隙,它属于兴奋性递质,因此会引起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据图分析,ACh起作用后会被胆碱酯酶分解而失活,如果该酶失活,会引起骨骼肌细胞持续兴奋(收缩)。
(3)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的传递具有单向性特点。
19.(12分,每空2分)
(1)双瓣花 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或双瓣花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单瓣性状为隐性,合理即可)
(2)Bb 含双瓣花基因(B)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或含双瓣基因(B)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
(3)实验思路:让丙和乙进行正反交,统计产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丙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B)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
或∶若丙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B)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
(2)与(3)对应且合理即可
【解析】(1)实验二中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双瓣花是显性性状。
(2)双瓣丙自交子代出现了单瓣,说明丙的基因型是Bb,但自交子代双瓣花∶单瓣花=1∶1,说明存在致死现象,推测可能是含双瓣基因B的配子致死(或不育)造成,因此可能是含双瓣基因的花粉(精子)致死或含双瓣基因的卵细胞致死。
(3)若要设计实验验证上述(2)中推测,即要验证是丙产生B的精子还是卵细胞致死(或不育),那么可以采用丙(Bb)和乙(Bb)进行正反交实验。若丙(Bb)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父本丙(Bb)产生的基因型为B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若丙(Bb)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母本丙(Bb)产生的基因型为B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
20.(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时间更短/速度更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答出2点合理即可,2分)
(2)甲 垂直 光照 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分)
(3)记名计算 不能确定
(4)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物种多样性增加
【解析】(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除了演替起点不同之外,还有初生演替速度慢,时间长,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等。
(2)第7年该群落中甲的相对多度最高,为优势种。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在调查物种丰富度,统计物种相对数量时,如果某物种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通常采用记名计算的方法来进行统计。由于20~40年期间,丙的相对多度在增加,故无法确定该群落总的植物个体数的变化,相应的虽然乙植物占比(相对多度)在减小,但无法确定其具体的种群密度是否在减小,可能只是丙个体数目增加得更快,占比更多,对乙进行了优势取代。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农田退耕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提高,营养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因而该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因为其物种多样性增加而增强。
21.(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PCR DNA半保留复制
(2)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
(3)磷酸吡哆醛合酶SNOI、磷酸吡哆醛合酶SNZI(2分)
(4)扩大培养 灭菌 微生物(重组大肠杆菌)数量 必需的营养组分 pH 溶解氧
【解析】(1)来源于酿酒酵母的SNOI基因和SNZI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原因是自然界中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这意味着同一个基因在不同生物体内将会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例如,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能利用同人类一样的遗传密码合成人的胰岛素。可见,(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2)要用CaCl2(或Ca2+)预先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处于容易吸收外界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然后再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导入的目的基因有SNOI基因和SNZI基因,因此需要对其表达的蛋白产物磷酸吡哆醛合酶SNOI、磷酸吡哆醛合酶SNZI进行检测。
(4)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以了解发酵进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不仅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可能会影响菌种代谢产物。组合
亲本
F1
甲
长翅雌×残翅雄
全为长翅
乙
残翅雌×长翅雄
全为长翅
营养级
同化量
X
Y
甲
12.3
2.8
9.5
乙
835.5
165
670.5
丙
0.8
0.3
0.5
丁
101.5
35.5
66.0
分解者
184
23.5
160.5
类型
P
F1
F2
实验一
甲(双瓣)
全为双瓣
全为双瓣
实验二
乙(双瓣)
3/4双瓣、1/4单瓣
5/6双瓣、1/6单瓣
实验三
丙(双瓣)
1/2双瓣、1/2单瓣
1/2双瓣、1/2单瓣
2023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学校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学校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如图表示人在寒冷环境下,皮质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二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二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