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55282/0-17117631232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55282/0-1711763123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555282/0-171176312332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菌纯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次划线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B.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都是一个细菌细胞的克隆
C.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D.菌液梯度稀释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
2.微生物培养都需要无菌操作,下列不适宜高压蒸汽灭菌的是( )
A.接种环和镊子B.三角瓶和广口瓶
C.培养基D.用于培养的幼茎和幼芽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4.豆腐乳是我国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作而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腐乳装瓶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瓶底和瓶口应加大用盐量
B.豆腐上长出的匍匐菌丝可以使腐乳成形,对人体无害
C.含水量50%的豆腐适合制作腐乳
D.卤汤中的酒精含量过高,腐乳的成熟时间会缩短
5.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毛霉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
①需氧型
②厌氧型
③兼性厌氧型
A.①②①③B.③②①①C.③②①②D.②②③①
6.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B.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
C.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D.长期保藏菌种时,可各取 lmL 灭菌甘油和培养菌液混合后保存
7.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比醋酸菌醋酸发酵的高
B.腐乳制作中豆腐长出毛霉的适宜温度最低
C.果酒制作过程中保持无氧条件
D.使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物,溶液呈现灰绿色
8.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B.加入的KH2PO4既可从养分上提供P和K,又可为微生物提供能量
C.若要观察微生物的菌落特征,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葡萄糖
D.该培养基可选用干热灭菌进行灭菌
9.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做好消毒和灭菌工作。下表中有关消毒和灭菌方法的使用,错误的是( )
A.AB.BC.CD.D
10.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0∶1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去除色素等杂质,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
11.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NaOH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
D.用比色法评价腐乳的质量
12.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腐乳制作过程加入的卤汤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B.在100℃煮沸餐具5~6分钟,可以杀死所有微生物,预防病原体传播
C.教室不仅可以用84消毒液喷洒还要经常开窗通风
D.泡菜腌制过程食盐用量过低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13.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细胞结构看,醋酸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B.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敏感,因此其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醋酸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14.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其目的是( )
A.美观B.可防止内部液体渗出
C.耐用D.密封好,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
1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以纯化菌种也可用于计数
B.琼脂在培养基中不仅可以作为凝固剂,还可以作为碳源
C.划线分离操作过程中,若共划线4次,则接种环需要灼烧4次
D.制备培养基时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16.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为了确保实验室中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需要实验者遵循基本的安全规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微生物实验的操作者必须要穿实验服、戴防护镜等
B.处理微生物实验材料时,必须遵守无菌操作的规程
C.微生物实验材料丢弃前必须要进行灭菌处理
D.必须禁止在实验室吃喝东西
17.在分离、纯化细菌的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下图,a、b、c、d是划线的四个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灼烧灭菌
B. 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C. 甲图中的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区域
D. 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18.下列不属于为泡菜坛营造“无氧”环境的措施的是( )
A.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发酵中要经常补充坛盖边沿水槽中的水
B.选择密封性好的泡菜坛
C.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煮沸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
D.蔬菜应新鲜,清水和盐的质量比应为 4∶1
19.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嗜盐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可用于制造“绿色塑料”。从某咸水湖中获得高产PHA菌种的流程是:①取样→②接种→③培养→④取单菌落培养→⑤检测PHA产量获得目标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PHA较高的选择培养基上
B.②所用培养基应加入琼脂以便挑取单菌落
C.③④要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箱
D.培养基用过后要灭菌处理
20.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21.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如图是以新鲜蓝莓为原料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制作蓝莓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18~30 ℃
B.若氧气、糖源充足,蓝莓汁可直接经过程③发酵为蓝莓醋
C.若处理不当,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可将糖分解为乙酸
D.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22.下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23.我国制作泡菜历史悠久。《中馈录》中记载:“泡盐菜法,定要覆水坛。此坛有一外沿如暖帽式,四周内可盛水;坛口上覆一盖,浸于水中,使空气不得入内,则所泡之菜不得坏矣。泡菜之水,用花椒和盐煮沸,加烧酒少许。……如有霉花,加烧酒少许。坛沿外水须隔日一换,勿令其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泡菜之水,用花椒和盐煮沸”的目的是彻底灭菌
B.“霉花”主要由酵母菌繁殖形成,酵母菌往往来自蔬菜
C.“坛沿外水须隔日一换,勿令其干”的目的是保证坛内适宜湿度
D.制作泡菜的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24.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会利用发酵技术制作各种特色美食,如酒、醋、腐乳等,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D.可以通过监测酒精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25.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B.灭菌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C.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微生物
D.吸管和培养皿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
26.将微生物接入培养基的操作过程称为接种。下列是关于接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玻璃涂布器可进行平板稀释涂布接种
B.用接种针可进行穿刺接种
C.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
D.用接种针在试管里做斜面接种
27.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酒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酒精发酵后去除瓶盖,盖一层纱布,再进行醋酸发酵需提高发酵温度
C.参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微生物细胞中都有核糖体
D.发酵产生的果醋和泡菜都呈酸味,形成酸味的物质相同
28.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B.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C.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29.下列不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 )
A.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所用的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B.分离自养型细菌所用的不含碳源的培养基
C.用于检测大肠杆菌数量的伊红美蓝培养基
D.抑制乳酸菌生长而不抑制酵母菌生长的含抗生素的培养基
30.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石油成分“多环芳烃菲”的菌株 Q,步骤如 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③中,培养液中需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
B.步骤①-③中,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充分振荡,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C.步骤①-④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目的菌株
D.步骤④中每一区域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可从上一区域末端划线
二、读图填空题
31.请回答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有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请写出相关反应式________。
(2)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源________。
(3)到发酵中期,无氧环境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使乳酸积累量达到0.6%~0.8%,pH为3.5~3.8,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该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____________实验原理是:在______________ 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反应后,与N-l-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实验探究题
32.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作为碳源,②中不同浓度碳源的培养基________(A.影响;B.不影响)细菌的数量,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________法。
(2)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使用________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进行倒置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何有效分解尿素就成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课题组成员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给农作物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_____元素。为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添加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要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至少答出两种)。分离实验的关键思路是_____。
(3)对不同深度土壤取样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采用_____(方法)接种,接种后需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__。
(4)为对分离得到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可以用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即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
(5)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每克土壤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数目大概为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为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每次划线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A正确;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大都是一个细菌细胞或几个同种细菌细胞的克隆,B错误;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要进行消毒,一般接种前要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C正确;菌液梯度稀释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D正确。
2.答案:D
解析:接种环和镊子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三角瓶和广口瓶能够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培养基需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用于培养的幼茎和幼芽通常采用70%的酒精和0.1%的氯化汞溶液进行消毒,高压蒸汽灭菌会使外植体失活;故选D。
3.答案:B
解析: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放入37℃的恒温箱中,可以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4.答案:B
解析:A、腐乳装瓶腌制时在近瓶口处盐要铺厚些,防止杂菌污染,A错误;B、豆腐上长出的白毛是毛霉的匍匐菌丝,其作用是使腐乳成形,对人体无害,B正确;C、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且不利于毛霉的生长,C错误;D、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错误。
5.答案:B
解析:异化作用是指把自身的物质分解释放能量,并把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毛霉和醋酸菌是需氧菌乳酸菌是厌氧菌,综上所述,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毛霉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③②①①,B正确,ACD错误。
6.答案:B
解析:B、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与甘油混匀后放入-20℃的冷冻箱内保存, B错误。
7.答案:A
解析: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要进行消毒处理,但没有进行灭菌处理,A项错误;因果醋菌是好氧型细菌,所以用制好的果酒进行果醋发酵时,需持续通过氧气,促进醋酸生成,B项正确;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C项正确;三者均为细胞生物,都含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D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A、根据表格分析,该培养基中含有氨源、无机盐、水,没有碳源,因此可以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A正确;
B、表格中的KH2PO4可以为微生物提供K元素,还可以缓冲培养基的pH,但不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能量,B错误;
C、若要观察微生物的菌落特征,需要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中应该加入琼脂,C错误;
D、培养基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错误。
9.答案:C
解析:A、对于水源的消毒可用氯气消毒,A正确;B、培养皿可在干热灭菌箱中160~170°C灭菌2h,B正确;C、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牛奶应用巴氏消毒法进行消毒,C错误;D、涂布器需要用灼烧灭菌,需要冷却后才能进行涂布操作,D正确。
10.答案:C
解析:C、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C正确。
11.答案:B
解析: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B正确。
12.答案:B
解析:A、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腐乳制作过程加入的卤汤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A正确;B、在100°C煮沸餐具5~6分钟,只能杀死部分微生物,并不能杀死芽孢和孢子,B错误;C、教室不仅可以用84消毒液喷洒消毒,还要经常开窗通风,C正确;D、泡菜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D正确。
13.答案:B
解析:果醋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它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故A正确。醋酸菌严格需要氧气,但场所是细胞质,故B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故C正确。缺少糖原时,醋酸菌可以将乙醇转变为乙醛然后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故D正确。
14.答案:D
解析: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生物,无氧时才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15.答案:A
解析:A、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以分离纯化菌种,也可用于菌种的计数,A正确;
B、琼脂不能提供碳源,只能作为凝固剂,B错误;
C、每次划线前后均需要对接种环灼烧,所以若划线4次,则接种环需要灼烧5次,C错误;
D、待培养基冷却至50°C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D错误。
16.答案:A
解析:所有微生物实验的操作者必须要穿实验服,但不一定都要戴上防护镜,A错误。
17.答案:C
解析:A、平板划线法中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保证菌种来自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结束后也要灼烧接种环,防止污染环境、感染接种者, A正确; B、连续划线可以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B正确; C、图中a对应的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d区域菌落最多,因此a区域应该为划线的最终区域,d区域为划线的起始区域,C错误; D、为了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蘸取菌液和划线都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D正确。故选C。
18.答案:D
解析:A、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可利用水隔绝空气,从而创造无氧条件,A错误;B、选择密封性好的泡菜坛可以防止空气进入发酵坛,B错误;C、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煮沸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也有利于用水来隔绝空气,C错误;D、蔬菜应新鲜,清水和盐的质量比应为4:1,本过程显然与创造无氧条件无关,D正确。
19.答案:A
解析:A、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欲筛选出能分解PHA的细菌,应以PHA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即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以PHA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A错误;B、由流程分析可知,②的目的是筛选出目的菌株,需要形成菌落,故使用固体培养基,即②所用培养基应加入琼脂以便挑取单菌落,B正确;C、③④要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箱,倒置培养能够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蒸发,又能防止冷凝形成的水珠倒流污染培养基,C正确;D、培养基用过后要灭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或感染实验人员,D正确。
20.答案:C
解析:
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A错误;果酒制成后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接入醋酸菌并保持通气条件可制作果醋,B错误;腐乳制作过程中利用的酶主要是脂肪酶和蛋白酶等,C正确;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D错误。
21.答案:C
解析:A、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C,故在制作蓝莓酒时,可将温度控制在18~30PC,,A正确;B、由图观察可知,过程③是果醋发酵,在氧气、糖源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B正确;C、酒精发酵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而醋酸菌是好氧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发酵罐中是无氧环境,醋酸菌没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是无法进行生命活动的,也不能将糖分解为乙酸,C错误;D、选择新鲜的蓝莓,榨汁前先将蓝莓进行冲洗后再除去枝梗,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22.答案:C
解析:有氧装置中的空间和营养等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S”型增长,C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A、“泡菜之水,用花椒和盐煮沸,加烧酒少许”的目的是利用盐和白酒抑制杂菌生长和调味,A错误;B、“霉花”主要由酵母菌繁殖形成,由于泡菜水经过了加热煮沸,因此,酵母菌往往来自蔬菜,B正确;C、坛沿外水须“隔日一换,勿令其干”是为了保证坛内适宜的无氧环境,C错误;D、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错误。故选B。
24.答案:C
解析: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A正确;醋酸菌属于好氧型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当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糖源充足时,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B正确;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底层不用加大用盐量,C错误;可以通过监测酒精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D正确。
25.答案:A
解析:A、实验中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人员,A错误;B、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正确;C、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C正确;D、吸管和培养皿等玻璃仪器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D正确。
26.答案:D
解析:玻璃涂布器是常用的接种工具,平板稀释涂布接种采用的是玻璃涂布器,A正确;穿刺接种采用的是接种针,B正确;平板划线法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C正确;斜面接种采用的是接种环,D错误。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D
解析:同一种物质可以即作碳源又作氮源,如牛肉膏,A错;无机物也可提供碳源和氮源,如碳酸盐和硝酸盐,B错;无机物碳源不提供能量C错;自然界中一些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可以以无机氮源合成细胞物质,同时通过氧化外界无机物获得生长所需能量,叫做化能合成作用,D正确。
29.答案:C
解析: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加入了高浓度食盐,在该培养基中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耐盐生存,其他微生物的生存受抑制,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A不符合题意;不含碳源的培养基中只有自养型细菌能够生存,其他微生物的生存受抑制,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不符合题意;检测大肠杆菌数量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C符合题意;含抗生素的培养基可以抑制乳酸菌的生长,而不能抑制酵母菌的生长,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D不符合题意。
30.答案:C
解析:A、步骤①-③中应为选择培养,分离获得能降解石油成分“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因此培养液中需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A正确;B、步骤①-③中,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充分振荡,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B正确;C、步骤④表示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的过程,C错误;D、步骤④中每一区域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可从上一区域末端划线,D正确。
31.答案:(1)有氧呼吸;C6H12O6+6O2eq \(――→,\s\up7(酶))6CO2+6H2O+能量
(2)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
(3)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因为pH不适宜
(4)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
(5)
(6)比色法;盐酸酸化;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解析:(1)蔬菜刚入坛时,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相关反应式为: C6H12O6+6O2eq \(――→,\s\up7(酶))6CO2+6H2O+能量。
(2)由于发酵初期酵母菌等微生物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空气中的剩余气体等会产生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
(3)发酵中期,无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pH降低,导致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
(4)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pH持续降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从而使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5)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含量先增加然后减少,乳酸的含量先基本不变,然后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乳酸含量增加后稳定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稳定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为比色法,比色法的实验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l—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据此可以使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32.答案:(1)苯酚;A;稀释涂布平板
(2)④的培养基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⑤的培养基加入苯酚作为碳源;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以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3)培养基灭菌,接种环境灭菌,接种过程无菌操作
解析:(1)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加入或不加某些物质以达到促进目的菌生长,抑制或阻止其他杂菌生长的目的,然后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或其他方法筛选出单个目的菌落,再接种培养即可获得纯目的菌。
②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于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取少量菌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这种方法得到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形成一个菌落。
(2)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
33.答案:(1)氮;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维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的稳定
(2)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灼烧灭菌法;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培养
(3)稀释涂布平板法;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4)鉴别;酚红指示剂
(5)1.7×109个
解析:(1)尿素中含氮元素,给农作物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氮元素。为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添加KH2PO4和Na2HPO4,其不仅可以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还可作为缓冲剂维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的稳定。
(2)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工具和培养基等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法、灼烧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等。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关键的实验思路是: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在该培养基上不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无法分解尿素获取氮源,生长受到抑制。
(3)对不同深度土壤取样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4)分解尿素的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尿素分解生成氨,使pH上升,酚红指示剂在碱性条件下由无色变红色,因此,为对分离得到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该种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成分
(NH)2SO4
KH2PO4
FeSO4
CaCl2
H2O
含量
0.6g
5.0 g
0.7g
0.7g
l00 mL
选项
材料和器具
方法
A
水源
氯气消毒
B
培养皿
干热灭菌
C
牛奶
高压蒸气灭菌
D
涂布器
灼烧灭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屯昌县屯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