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 (教师版含解析).docx
    • 学生
      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 (学生版).docx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01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02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03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01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02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03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文件包含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教师版含解析docx、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保证高效的复习效果的前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先自学、探究和及时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策略二 专题内容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认知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凸显方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
    总结规律,推广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抛砖引玉,解决问题。
    策略三 设计专题内容时考虑建立几何模型,体现思想方法,让学生驾轻就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几何,常常因为图形变化多端,方法多种多样而被称为数学中的变形金刚。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
    1.直线y=−43x+n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0,4),抛物线y=23x2+bx+c经过点A,交y轴于点B(0,﹣2),点P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经过点P作x轴的垂线PD,过点B作BD⊥PD于点D,连接PB,设点P的横坐标为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m=1时,求PD的长;
    (3)是否存在点P,使△BD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线段PD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先确定出点A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
    (2)把m=1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到P点的纵坐标,于是得到结论;
    (3)由△B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判断出BD=PD,建立m的方程计算出m,从而求出PD.
    【解答】解:(1)∵点C(0,4)在直线y=−43x+n上,
    ∴n=4,
    ∴y=−43x+4,
    令y=0,
    ∴x=3,
    ∴A(3,0),
    ∵抛物线y=23x2+bx+c经过点A,交y轴于点B(0,﹣2).
    ∴c=﹣2,6+3b﹣2=0,
    ∴b=−43,
    ∴抛物线解析式为y=23x2−43x﹣2,
    (2)当m=1时,y=23x2−43x﹣2=23−43−2=−83,
    ∴PD=83−2=23;
    (3)存在点P,使△BD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P的横坐标为m,且点P在抛物线上,
    ∴P(m,23m2−43m﹣2),
    ∵PD⊥x轴,BD⊥PD,
    ∴点D坐标为(m,﹣2),
    ∴|BD|=|m|,|PD|=|23m2−43m﹣2+2||,
    当△B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PD=BD.
    ∴|m|=|23m2−43m﹣2+2|=|23m2−43m|,
    ∴m2=(23m2−43m)2
    解得:m1=0(舍去),m2=72,m3=12,
    ∴当△B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线段PD的长为72或12.
    【点评】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锐角三角函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
    2.如图在平面平面直角系中,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与轴交于点A(﹣2,0)、B(4,0),与轴交于点C(0,4),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点P是直线l上一动点.
    (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2)当AP+CP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再以点A为圆心,AP的长为半径作
    ⊙A.求证:BP与⊙A相切.
    (3)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是否存在等腰△ACP?若存在,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设抛物线的交点式y=a(x+2)(x﹣4),然后把C(0,4)代入得4=﹣8a,解出a即可;
    (2)先求出对称轴为直线x=1,过C作CC′⊥l交抛物线与C′,则点C与C′为对称点,连AC′交直线x=1与点P,连PC,此时AP+CP的值最小,C′的坐标为(2,4);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直线
    AC′的解析式为y=x+2,令x=1,则y=3,确定P点坐标为(1,3);连BP,如图,易得PD=3,DA=1﹣(﹣2)=3,BD=4﹣1=3,则△PDB和△PBD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PB=45°+45°=90°,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BP与⊙A相切;
    (3)分类讨论:当CP=CA,点P与点A关于y轴对称,则P1点坐标为(2,0);当AP=AC=25,以A圆心、AC为半径交直线x=1于P2、P3,连AP2,AP3,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
    P2D=11,于是可确定P2的坐标为(1,11),P3的坐标为(1,−11);当CP=CA=25,以C为圆心、AC为半径交直线x=1于P4、P5,连CP4,CP5,过C作CE⊥直线x=1于E点,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出P4的坐标为(1,4+19),P5的坐标为(1,4−19).
    【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x﹣4),
    把C(0,4)代入得4=﹣8a,解得a=−12,
    ∴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2(x+2)(x﹣4)=−12x2+x+4;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2×(−12)=1,
    ∵AP+CP的值最小,AC为定值,则过C作CC′⊥l交抛物线与C′,则点C与C′为对称点,连AC′交直线x=1与点P,连PC,
    ∴C′的坐标为(2,4),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把A(﹣2,0)和C′(2,4)代入得﹣2k+b=0,2k+b=4,解得k=1,b=2,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
    令x=1,则y=3,
    所以P点坐标为(1,3);
    连BP,如图,
    ∵PD=3,DA=1﹣(﹣2)=3,BD=4﹣1=3,
    ∴△PDB和△PBD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PB=45°+45°=90°,
    ∴PB为⊙A的切线;
    (3)存在.
    当PC=PA,作AC的中垂线交直线x=1于P1点,P1C=P1A,
    设P1(1,y),
    则y2+32=12+(4﹣y)2,解得y=1,
    ∴P1(1,1);
    当AP=AC=25以A圆心、AC为半径交直线x=1于P2、P3,连AP2,AP3,
    P2D=(25)2−32=11,
    ∴P2的坐标为(1,11),P3的坐标为(1,−11);
    当CP=CA=25,以C为圆心、AC为半径交直线x=1于P4、P5,连CP4,CP5,过C作CE⊥直线x=1于E点,
    同理可得到P4的坐标为(1,4+19),P5的坐标为(1,4−19).
    ∴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为:(1,1)、(1,11)、(1,−11)、(1,4+19)、(1,4−19).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对称轴方程.同时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以及切线的判定方法.
    3.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1,0),B(3,0)两点,过点A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C(2,m),交y轴于点D.
    (1)求抛物线及直线AC的解析式;
    (2)点P是线段AC上的一动点(点P与点A、C不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E,求线段PE长度的最大值;
    (3)点M(m,﹣3)是抛物线上一点,问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点F,使△CM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F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将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中,易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将C点横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C点的坐标,再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
    (2)PE的长实际是直线AC与抛物线的函数值的差,可设P点的横坐标为x,用x分别表示出P、E的纵坐标,即可得到关于PE的长、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所得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PE的最大值.
    (3)根据点F的不同位置分类讨论.
    【解答】解:(1)将A(﹣1,0),B(3,0)代入y=x2+bx+c,
    得b=﹣2,c=﹣3;
    ∴y=x2﹣2x﹣3.
    将C点的横坐标x=2代入y=x2﹣2x﹣3,
    得y=﹣3,∴C(2,﹣3);
    ∴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是y=﹣x﹣1.
    (2)设P点的横坐标为x(﹣1≤x≤2),
    则P、E的坐标分别为:P(x,﹣x﹣1),E(x,x2﹣2x﹣3);
    ∵P点在E点的上方,PE=(﹣x﹣1)﹣(x2﹣2x﹣3)=﹣x2+x+2,
    =﹣(x−12)2+94
    ∴当x=12时,PE的最大值=94.
    (3)①当点F在D点时,
    将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
    y=−x−1y=x2−2x−3,
    解得:x=−1y=0,x=2y=−3,
    ∴点C的坐标为(2,﹣3),
    令x=0,y=x2﹣2x﹣3=﹣3,
    ∴M的坐标为(0,﹣3)
    由直线的解析式可求点D的坐标为(0.﹣1)
    ∴MC=2,MD=3﹣1=2,
    ∵MC∥y轴,
    ∴∠CMD=90°,
    即△C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点F的坐标为(﹣1,0)时,△C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当F在P点时,
    当点E是顶点坐标时,可得PM=PC,
    由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对称轴为x=﹣1,
    解方程组:x=1y=−x−1,解得x=1y=−2.
    ∴点P的坐标为(1,﹣2)
    ∴PC=MP=12+12=2,
    又∵MC=2,
    ∴PC2+PM2=MC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PM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FM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F点的坐标为(1,﹣2).
    ③当F不在P、D点时,设点F(x,﹣x﹣1),
    则CM=CF=(x−2)2+(−x−1+3)2=2
    即(x﹣2)2+(﹣x﹣3+3)2=4
    解得:x1=2+2,x2=2−2,
    ∴F(2+2,﹣3−2 )或F(2−2,﹣3+2 ).
    当F(2+2,﹣3−2 )时,FM=8+22,
    ∴CM2+CF2≠MF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同理:当F(2−2,﹣3+2 )时,也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综上所述,存在点F为(1,﹣2)或(﹣1,0)时.使△CM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二次函数的应用,第(3)题应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不要漏解.
    4.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C=90°,AE⊥CD于E,DE=3,AE=4,对角线DB平分∠ADC.
    (1)求梯形ABCD的面积;
    (2)如图2,一动点P从D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折线DA﹣AB匀速运动,另一动点Q从E点出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EC匀速运动,P、Q同时出发,当Q与C重合时,P、Q停止运动,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过P作PM⊥DC于M,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以PM、MQ为两边作矩形PMQN,使矩形PMQN在直线DC上侧,直线AD右侧,设运动时间为t秒(t>0).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矩形PMQN和CB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如图3,动点P从D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线段DA运动到A点后,可沿直线AB方向向左或右匀速运动,过点P作PF∥AD交CB的延长线于G点,交CD于F点,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H点,使得△FG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BH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D的长,再证明△ADB是等腰三角形,得出AB=AD,最后利用梯形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2)根据AD,AB,EC的长度,以及P,Q的速度分情况讨论,得出函数关系式并结合自变量的范围解答即可;
    (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HFW≌△FGC,再利用三角函数求出WF的值后可得BH的值,注意分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解:在Rt△ADE中,AD=DE2+AE2=5,
    ∵AB∥CD,
    ∴∠ADB=∠CBD,
    ∵BD平分∠ADC,
    ∴∠ABD=∠CBD,
    ∴∠ADB=∠CBD,
    ∴AB=AD=5,
    ∵AB∥CD,∠C=90°,AE⊥CD,
    ∴四边形ABCE为矩形,
    ∴CE=AB=5,
    ∴DC=DE+CE=8,
    S梯形ABCD=12(AB+CD)⋅AE=26;
    (2)∵点P从D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折线DA﹣AB匀速运动,动点Q从E点出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EC匀速运动,
    所以可得三种情况,当矩形在BD下侧时,函数关系式为:S=−3325t2+245t,此时自变量范围是(0<t≤1511);
    当矩形在BD上侧,且点P到A点之间时,函数关系式为:S=−11100t2+32t+94,此时自变量的范围是(1511<t≤52);
    当点P在AB之间,且点E刚到达E点时,期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34t2+72t+54,此时自变量的范围是(52<t≤5);
    (3)存在,理由如下:
    ①若∠GFH=90°,过H作HW⊥CD于W,如图1,图2,
    ∴△HFW≌△FGC,
    ∴WH=FC=4,WF=CG=FCtan∠GFC=443=3,
    ∴BH=WC=WF±CF=7或1;
    ②若∠FHG=90°,过H作HW⊥CD于W,如图3,图4,
    ∴△HFW≌△HGB,
    ∴HW=BH=4,
    ③若∠FGH=90°,如图5,图6,
    ∴△CFG≌△BGH,令CF=BG=3x,
    ∴CG=BH=4x,
    ∴4x±3x=4,
    ∴x=47或x=7,
    ∴BH=167或28.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函数和四边形的综合题,难度比较大,关键是勾股定理和矩形的判定,注意动点运动的各种情况,不能漏解.
    5.如图1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B∥CD,AB=8,CD=3,BC=52,在Rt△EFG中,∠GEF=90°,EF=3,GE=6,将△EFG与直角梯形ABCD如图(2)摆放,使E与A重合,EF与AB重合,△EFG与梯形ABCD在直线AB的同侧,现将△EFG沿射线AB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当点C落在线段FG上时停止运动,在平移过程中,设△EFG与梯形ABCD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t≥0).
    (1)求出GF边经过点D时的时间t;
    (2)若在△GEF运动过程中,设△GEF与梯形ABCD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请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3,当点C在线段GF上时,将此时的△EFG沿FG翻折,得到△HFG,将△HFG绕点F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设直线HG与射线AD交于点M,与射线AB交于点N,是否存在钝角△A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AN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1)作垂线构建平行线,想办法求出AE的长,就是t的值;先根据三角函数值求GE的长,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比例式求FH的长,从而可以求EH的长,所以AE=AH﹣EH,得出结论;
    (2)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0<t≤134时,如图2,作辅助线,构建高线,重叠部分的面积S=S△AFM﹣S△AEP,计算即可;②当134<t≤5时,如图3,重叠部分是五边形PENMD.③当5<t≤254时,如图4中,重叠部分是五边形PEBGM,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分别以A、M、N为顶角构成等腰三角形,要满足钝角三角形的有两种,分别求出AN的长即可.
    【解答】解:(1)如图1中,
    ∵四边形DHBC为矩形,
    ∴AH=AB﹣CD=8﹣3=5,
    在Rt△EFG中,∵EF=3,GE=6,
    ∵DH∥GE,
    ∴DHGE=FHEF,
    ∴52=6FH,
    ∴FH=54,
    ∴EH=EF=FH=3−54=74,
    ∴AE=AH﹣EH=5−74=134,
    ∴当点D落在线段FG上时t=134;
    (2)①当0≤t≤134时,如图2,过M作MN⊥AB于N,过D作DH⊥AB于H,
    由MN∥EG,得到FNMN=EFEG=12,
    设FN=x,则MN=2x,
    ∵MN∥DH,
    ∴MNDH=ANAH,
    ∴2x52=3+t−x5,
    ∴x=3+t5,
    ∴MN=2(3+t)5,
    由题意得:DHAH=PEAE,
    ∴525=PEt,
    ∴PE=12t,
    ∴S=S△AFM﹣S△AEP,
    =12•AF•MN−12•AE•EP,
    =12•(3+t)•2(3+t)5−12•t•12t,
    =−120t2+65t+95.
    ②当134<t≤5时,如图3中,重叠部分是五边形PENMD,过N作NH⊥AB于H,
    ∵MN∥EG,
    ∴MNEG=NFEF,
    ∴526=FN3,
    ∴FN=54,
    ∴CM=BN=54+(8﹣t﹣3)=254−t,
    ∴S=S梯形ABCD﹣S△APE﹣S梯形BCMF=12•(3+8)⋅52−12•t•12•t−12•(8﹣t﹣3+254−t)•52=−14t2+52t−516.
    ③当5<t≤254时,如图4中,重叠部分是五边形PEBGM,
    此时S=S△EGF﹣S△PMG﹣S△BFG=12×6×3−12×72×74−12×(3+t﹣8)×2(3+t﹣8)=﹣t2+10t−30516.
    综上所述S=−120t2+65t+95(0≤t≤134)−14t2+52t−516(134<t≤5)−t2+10t−30516(5<t≤254).
    (3)①当AM=MN时,钝角△AMN为等腰三角形,如图5,
    ∴∠MAN=∠MNA,
    在Rt△FHN中,∵FH=3,
    tan∠MNA=tan∠MAN=12,
    ∴NH=6,
    ∴FN=62+32=45=35,
    ∴AN=AB+BF+FN=8+54+3 5=374+35;
    ②当AN=MN时,钝角△AMN为等腰三角形,如图6,
    ∴∠DAB=∠AMN,
    ∵tan∠G=tan∠DAB12,
    ∴∠G=∠DAB,
    ∴∠G=∠AMN,
    ∴AM∥FG,
    ∴∠DAB=∠NFG,
    ∴∠G=∠NFG,
    ∴GN=FN,
    设FN=x,则NG=x,EN=6﹣x,
    在Rt△NEF中,则勾股定理得:32+(6﹣x)2=x2,
    解得:x=154,
    ∴AN=AB+BF﹣FN=8+54−154=112.;
    ③当AM=AN时,如图7,△AMN不是钝角三角形;
    综上所述:当AN=374+35或112时,△AMN为钝角等腰三角形.
    【点评】本题是几何变换的综合题,考查了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EFG运动为主,弄清运动的路径,从△EFG运动的特殊位置入手,正确画出图形,并怀相似和三角函数相结合,表示边的长或求出边的长;对于求重叠部分的面积,也是先分析特殊位置时的重叠部分,再分情况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6.已知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点A(﹣1,0),B(5,0),交y轴于点C(0,5),点D是该抛物线上一点,且点D的横坐标为4,连BD,点P是线段AB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过P作PQ⊥AB交射线AD于点Q,以PQ为一边在PQ的右侧作正方形PQMN,设点P的坐标为(t,0).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若点Q在线段AD上时,延长PQ与抛物线交于点G,求t为何值时,线段QG最长;
    (3)在AB上是否存在点P,使△OC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设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1)抛物线表达式可表示为:y=a(x+1)(x﹣5),将点C坐标代入上式,即可求解;
    (2)直线AD的表达式为:y=x+1,则点G、Q的坐标分别为(x,﹣x2+4x+5)、(x,x+1),则QG=﹣x2+4x+5﹣x﹣1=﹣(x−32)2+254,即可求解;
    (3)分OC=OM、MC=OM、OC=MC三种情况求解即可;
    (4)①当0<t≤32时,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为正方形;②当32<t≤5时,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为长方形,即可求解.
    【解答】解:(1)抛物线表达式可表示为:y=a(x+1)(x﹣5),
    将点C坐标代入上式得:5=a(+1)(﹣5),解得:a=﹣1,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1)(x﹣5)=﹣x2+4x+5;
    (2)如下图:
    将点D的横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D(4,5),
    将A、D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得:5=4k+b0=−k+b,解得:k=1b=1,
    则直线AD的表达式为:y=x+1,
    设点P的坐标为(x,0),则点G、Q的坐标分别为(x,﹣x2+4x+5)、(x,x+1),
    则QG=﹣x2+4x+5﹣x﹣1=﹣(x−32)2+254,
    故:线段QG最长为254;
    (3)存在,理由:
    设点P坐标为(x,0),则点Q坐标为(x,x+1),点M、N的坐标分别为(2x+1,x+1)、(2x+1,0),
    则:OC2=25,OM2=(2x+1)2+(x+1)2,CM2=(2x+2)2+(t﹣4)2,
    ①当OC=OM时,即:25=(2x+1)2+(x+1)2,解得:x=115−35(负值已舍去);
    ②当OC=CM时,同理可得:x=2+2105;
    ③当MC=OM时,同理可得:x=910;
    故:P点坐标为(115−35,0)或(2+2105,0)或(910,0);
    (4)设:点P坐标为(t,0),则点Q坐标为(t,t+1),点M、N的坐标分别为(2t+1,t+1)、(2t+1,0),
    ①当0<t≤32时,
    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为正方形,
    则s=PN2=(t+1)2=t2+2t+1;
    ②当32<t≤5时,
    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为长方形,
    同理可得:s=(4﹣t)(t+1)=﹣t2+3t+4,
    即:s=t2+2t+1(0<t≤32)−t2+3t+4(32<t≤5).
    【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到一次函数、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基本性质等,题目难度不大.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0,4),顶点B(3,0).
    (1)求点D,点C的坐标.
    (2)求直线BC的解析式.
    (3)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1)过点D、点C作DM、CN垂直于x轴,CH垂直于DM,想办法证明△DHC≌△BNC,△BNC≌△AOB即可解决问题;
    (2)同(1)的方法求出点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 解析式;
    (3)先判断出要使△PCD是等腰三角形,只有PC=CD,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过点D、点C作DM、CN垂直于x轴,CH垂直于DM,
    在正方形ABCD中,CB=CD,∠DCB=∠DCH+∠BCH=90°,
    ∵∠HCB+∠BCN=90°,
    ∴∠DCH=∠BCN,
    又∵∠DHC=∠CNB,
    在△DHC和△BNC中,
    CB=CD∠DCH=∠BCN∠DHC=∠CNB,
    ∴△DHC≌△BNC,
    ∴DH=BN,CH=CN,
    同理可证△BNC≌△AOB,
    又∵点A(0,4),点B(3,0),
    ∴CH=CN=OB=3,DH=BN=OA=4,
    ∴C(7,3),D(4,7).
    (2)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将C(7,3)、B(3,0)代入得:3=7k+b0=3k+b,
    解得:k=34b=−94,
    ∴解析式为y=34x−94.
    (3)如图3中,
    设点P(m,34m−94),
    ∵C(7,3),D(4,7),
    ∴CD=5
    ∵△PCD为等腰三角形,且∠BCD=90°,
    ∴只有PC=CD=5,
    当点P在点C左侧时,
    ∵BC=CD=5,
    ∴点P和点B重合,
    ∴P(3,0),
    当点P在点C右侧时,如图3,
    ∵PC=5,BC=5,
    ∴点C是点P的中点,
    ∴P(11,6).
    即:满足条件的点P(3,0)和(11,6).
    【点评】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求出点C,D坐标,学会用分类讨论的射线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8.如图,把矩形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使OA、OC分别落在x、y轴的正半轴上,对角线AC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53x+15,将矩形OABC沿着BE折叠,使点A落在边OC上的点D处.
    (1)求点E的坐标;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BE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直线解析式求出点A,C的坐标,可由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设DE=AE=x,在Rt△DEO中,得出x2=32+(9﹣x)2,解方程求出AE=5,则点E的坐标可求出;
    (2)△PBE为等腰三角形,可分三种情况:PB=BE或PB=EP或BE=EP,分别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1)∵AC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53x+15,
    ∴令x=0,y=15,令y=0.则−53x+15=0,解得x=9.
    ∴A(9,0),C(0,15),B(9,15),
    ∵将矩形OABC沿着BE折叠,使点A落在边OC上的点D处.
    ∴在Rt△BCD中,BC=9,BD=AB=15,
    ∴CD=BD2−BC2=152−92=12,
    ∴OD=15﹣12=3,
    设DE=AE=x,
    在Rt△DEO中,∵DE2=OD2+OE2,
    ∴x2=32+(9﹣x)2,
    ∴x=5,
    ∴AE=5,
    ∴OE=4,
    ∴E(4,0).
    (2)设P(0,m),
    ∵B(9,15),E(4,0),
    ∴PB2=(9﹣0)2+(15﹣m)2=m2﹣30m+306,BE2=52+152=250,EP2=16+m2,
    ∵△PBE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PB=BE时,
    ∴PB2=BE2,
    ∴m2﹣30m+306=250,
    ∴m=2或m=28,
    ∴P(0,2)或(0,28),
    ②当PB=EP时,
    ∴PB2=EP2,
    ∴m2﹣30m+306=16+m2,
    ∴m=293,
    ∴P(0,293),
    ③当BE=EP时,BE2=EP2,
    ∴250=16+m2,
    ∴m=±326,
    ∴P(0,326)或(0,﹣326),
    综合以上可得,点P的坐标为(0,2)或(0,28)或(0,293)或(0,326)或(0,﹣326).
    【点评】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两点间距离公式,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9.如图,直线L1:y1=﹣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m,3)为直线L1上一点,另一直线L2:y2=12x+b经过点P.
    (1)求点P坐标和b的值:
    (2)若点C是直线L2与x轴的交点,动点Q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移动,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
    ①请写出当点Q运动过程中,△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
    ②求出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等于3;
    ③是否存在t的值,使△A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2);点P(m,3)为直线L1上一点,则﹣m+2=3,解得:m=﹣1,故点P(﹣1,3);将点P的坐标代入y2=12x+b,即可求解;
    (2)①S=12AQ•yP=12(2+7﹣t)=−32t+272;②当S=3时,即3=−32t+272,即可求解;③分AP=AQ、AQ=PQ、AQ=PQ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解答】解:(1)y1=﹣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
    令x=0,则y1=2,令y1=0,则x=2,故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2);
    点P(m,3)为直线L1上一点,则﹣m+2=3,解得:m=﹣1,故点P(﹣1,3);
    将点P的坐标代入y2=12x+b并解得:b=72;
    故:点P的坐标为:(﹣1,3),b=72;
    (2)①S=12AQ•yP=12×3|(2+7﹣t)|=32|t﹣9|,
    即S=−32t+272(0≤t≤9)32t−272(t>9);
    ②当S=3时,即3=32|t﹣9|,
    解得:t=7或11;
    ③存在,理由:
    AP=32,
    当AP=AQ时,则AQ=32,
    t=9﹣32或9+32;
    当AP=PQ时,
    则点Q(﹣4,0),故t=3;
    当AQ=PQ时,设点Q(m,0),
    则(2﹣m)2=(﹣1﹣m)2+9,解得:m=﹣1,
    故点Q(﹣1,0),则t=6;
    综上,t=9﹣32或9+32或3或6.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面积的计算等,其中(2)③,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10.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请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CM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A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已知抛物线过A、B两点,可将两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可根据(1)的函数解析式得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也就得出了M点的坐标,由于C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因此C的坐标为(0,3),根据M、C的坐标可求出CM的距离.然后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CP=PM时,②当CM=MP时,③当CM=CP时,可分别得出P的坐标;
    (3)根据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解答.
    【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
    ∴a+b+3=09a−3b+3=0,
    解得:a=−1b=−2.
    ∴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2)存在,如图1,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其对称轴为x=−22=−1,
    ∴设P点坐标为(﹣1,a),
    ∴C(0,3),M(﹣1,0),
    PM2=a2,CM2=(﹣1)2+32,CP2=(﹣1)2+(3﹣a)2,
    分类讨论:
    (1)当PC=PM时,
    (﹣1)2+(3﹣a)2=a2,解得a=53,
    ∴P点坐标为:P1(﹣1,53);
    (2)当MC=MP时,
    (﹣1)2+32=a2,解得a=±10,
    ∴P点坐标为:P2(−1,10)或P3(−1,−10);
    (3)当CM=CP时,
    (﹣1)2+32=(﹣1)2+(3﹣a)2,解得a=6,a=0(舍),
    ∴P点坐标为:P4(﹣1,6).
    综上所述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其坐标为P(−1,10)或P(−1,−10)或P(﹣1,6)或P(−1,53).
    (3)存在,Q(﹣1,2),
    理由如下:如图2,点C(0,3)关于对称轴x=﹣1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2,3),连接AC′,直线AC′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点Q.
    设直线AC′函数关系式为:y=kx+t(k≠0).
    将点A(1,0),C′(﹣2,3)代入,得k+t=0−2k+t=3,
    解得k=−1t=1,
    所以,直线AC′函数关系式为:y=﹣x+1.
    将x=﹣1代入,得y=2,即Q(﹣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知识,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要注意的是(2)中,不确定等腰三角形哪条边是底边的情况下,要分类进行求解,不要漏解.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c交x轴于点A(﹣4,0)、B(2,0),交y轴于点C(0,6),在y轴上有点E(0,﹣2),连接AE.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D为抛物线在x轴负半轴上方的一个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ADE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
    (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E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2)由S=S△DHA+S△DHE=12×DH×OA,即可求解;
    (3)分PA=PE、PA=PE、PE=AE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4)(x﹣2),
    将点C的坐标代入上式得:6=a(0+4)(0﹣2),解得a=−34,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34(x+4)(x﹣2),
    即y=−34x2−32x+6;
    (2)设直线AE的表达式为y=kx+t,则0=−4k+tt=−2,解得k=−12t=−2,
    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交AE于点H,
    设点D的坐标为(m,−34m2−32m+6),则点H(m,−12m﹣2),
    则S=S△DHA+S△DHE=12×DH×OA=12(−34m2−32m+6+12m+2)×4=−32m2﹣2m+16(﹣4<m<0);
    (3)存在,P点的坐标为:(−1,1),(−1,±11),(−1,−2±19);
    由y=−34x2−32x+6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设P(﹣1,n),又E(0,﹣2),A(﹣4,0),
    可求PA=9+n2,PE=1+(n+2)2,AE=16+4=25,
    当PA=PE时,9+n2=1+(n+2)2,
    解得,n=1,此时P(﹣1,1);
    当PA=PE时,9+n2=16+4=25,
    解得,n=±1,此时点P坐标为(−1,±11),
    当PE=AE时,1+(n+2)2=16+4=25,
    解得,n=−2±19,此时点P坐标为(−1,−219),
    综上所述,P点坐标为:(﹣1,1)或(−1,±11)或(−1,−219).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面积的计算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12.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G是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DG=AD,动点M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A→C→G的路线向G点匀速运动(M不与A,G重合),设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BM并延长AG于N.
    (1)是否存在点M,使△AB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分析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当点N在AD边上时,若BN⊥HN,NH交∠CDG的平分线于H,求证:BN=HN;
    (3)过点M分别作AB,A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矩形AEMF与△AC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
    【分析】(1)四种情况:当点M为AC的中点时,AM=BM;当点M与点C重合时,AB=BM;当点M在AC上,且AM=2时,AM=AB;当点M为CG的中点时,AM=BM;△ABM为等腰三角形;
    (2)在AB上截取AK=AN,连接KN;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DC=90°,AB=AD,∠CDG=90°,得出BK=DN,先证出∠BKN=∠NDH,再证出∠ABN=∠DNH,由ASA证明△BNK≌△NHD,得出BN=NH即可;
    (3)①当M在AC上时,即0<t≤22时,△AM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AF=FM=22t,求出S=12AF•FM=14t2;当t=22时,即可求出S的最大值;
    ②当M在CG上时,即22<t<42时,先证明△ACD≌△GCD,得出∠ACD=∠GCD=45°,求出∠ACM=90°,证出△M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FG=MG•cs45°=4−22t,得出S=S△ACG﹣S△CMJ﹣S△FMG,S为t的二次函数,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1)解:存在;当点M为AC的中点时,AM=BM,则△ABM为等腰三角形;
    当点M与点C重合时,AB=BM,则△ABM为等腰三角形;
    当点M在AC上,且AM=2时,AM=AB,则△ABM为等腰三角形;
    当点M为CG的中点时,AM=BM,则△ABM为等腰三角形;
    (2)证明:在AB上截取AK=AN,连接KN;如图1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90°,AB=AD,
    ∴∠CDG=90°,
    ∵BK=AB﹣AK,ND=AD﹣AN,
    ∴BK=DN,
    ∵DH平分∠CDG,
    ∴∠CDH=45°,
    ∴∠NDH=90°+45°=135°,
    ∴∠BKN=180°﹣∠AKN=135°,
    ∴∠BKN=∠NDH,
    在Rt△ABN中,∠ABN+∠ANB=90°,
    又∵BN⊥NH,
    即∠BNH=90°,
    ∴∠ANB+∠DNH=180°﹣∠BNH=90°,
    ∴∠ABN=∠DNH,
    在△BNK和△NHD中,
    ∠ABN=∠DNHBK=DN∠BKN=∠NDH,
    ∴△BNK≌△NHD(ASA),
    ∴BN=NH;
    (3)解:①当M在AC上时,即0<t≤22时,△AM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M=t,
    ∴AF=FM=22t,
    ∴S=12AF•FM=12×22t×22t=14t2;
    当t=22时,S的最大值=12×(22)2=2;
    ②当M在CG上时,即22<t<42时,如图2所示:
    CM=t﹣AC=t﹣22,MG=42−t,
    在△ACD和△GCD中,
    AD=DG∠ADC=∠CDGCD=CD,
    ∴△ACD≌△GCD(SAS),
    ∴∠ACD=∠GCD=45°,
    ∴∠ACM=∠ACD+∠GCD=90°,
    ∴∠G=90°﹣∠GCD=45°,
    ∴△M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FG=MG•cs45°=(42−t)•22=4−22t,
    ∴S=S△ACG﹣S△CMJ﹣S△FMG=12×4×2−12×CM×CM−12×FM
    =4−12(t﹣22)2−12(4−22t)2=−34t2+42t﹣8
    =−34(t−832)2+83,
    ∴当t=832时,S的最大值为83.
    【点评】本题是相似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特别是(3)中,需要进行分类讨论,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和等腰直角三角形才能得出结果.
    相关试卷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知识精讲: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知识精讲,共6页。

    最新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 专题20 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压轴必刷】: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 专题20 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压轴必刷】,文件包含专题20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压轴必刷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原卷版docx、专题20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压轴必刷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专项复习专题19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2份打包,教师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专项复习专题19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2份打包,教师版+原卷版),文件包含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专项复习专题19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原卷版doc、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专项复习专题19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最新中考几何专项复习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提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