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核心素养教案1~8单元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根据统计表填空,选择题,下面是三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根据统计表填空。(共41分)
1.某市去年6月和7月的天气情况记录如下。[第(1)~(4)题每空1分,第(5)题每空2分,共18分]
(1)这个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 )、( )和( )三项内容。
(2)6月( )天数最多,( )天数最少;7月( )天数最多,( )天数最少。
(3)6月和7月多云一共有( )天。
(4)7月阴天比6月阴天多( )天,6月晴天比7月晴天多( )天。
(5)6月一共有( )天,其中有( )天下雨;7月一共有( )天,其中有( )天不下雨。
2.下面是实验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统计表。(8分)
(1)小学部最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多,中学部最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多。(2分)
(2)中学部最喜欢( )节目和( )节目的人数同样多。(2分)
(3)调查的所有学生中,最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少。(4分)
3.下面是三(1)班学生本学期体检视力情况统计表。(7分)
(1)三(1)班学生视力为( )的人数最多,有( )人。(2分)
(2)视力为4.3~4.6的一共有( )人。(1分)
(3)三(1)班共有( )人。(2分)
(4)5.0及以上的视力是正常的,三(1)班学生视力低于5.0的有( )人。(2分)
4.下面是某小学三(2)班学生最喜欢看的图书类型统计表。(8分)
(1)女生最喜欢看( )的人数最多,全班最喜欢看( )的人数最少。(2分)
(2)该小学三(2)班共有( )名学生,男生比女生多( )人。(4分)
(3)如果该小学三(2)班打算新购一批图书供同学们阅览,你会建议多购( )书,少购( )书。(2分)
二、在“废品回收,变废为宝”活动中,三年级各班在10月、11月、12月的回收收益如下表。(共13分)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9分)
(1)三个班都是10月的回收收益最低。( )
(2)这三个月中,每月都是三(1)班回收收益最低,三(3)班回收收益最高。( )
(3)三个班的废品回收收益都是一个月比一个月高。( )
2.( )班的废品回收收益最高。(4分)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2分)
1.下面是星星小学三(3)班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10分)
(1)全班共有( )人。
A.50 B.51 C.52
(2)男生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女生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A.西红柿 B.土豆 C.黄瓜
(3)最喜欢吃土豆的男生人数是最喜欢吃土豆的女生人数的( )倍。
A.2 B.3 C.10
(4)全班同学中,最喜欢吃土豆的人数比最喜欢吃茄子的多( )人。
A.20 B.5 C.15
2.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男生与女生人数情况,下面表头设计中,( )较为合理。(2分)
四、三年级1分钟跳绳比赛中,各班选派的三名选手的成绩如下。(单位:个)(共18分)
eq \x(\a\al(三(1)班,A:120,B:114,C:125)) eq \x(\a\al(三(2)班,A:118,B:123,C:121)) eq \x(\a\al(三(3)班,A:122,B:124,C:119))
1.请你根据相关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12分)
2.你能按成绩选出三年级跳绳比赛的冠军、亚军和季军吗?(6分)
五、下面是三(1)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情况。(单位:分)(共16分)
1. 90分及以上为优秀,78~89分为良好,60~77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请你完成下表。(8分)
2.三(1)班一共有( )人。(2分)
3.这次考试中成绩优秀的人数比不及格的人数多( )人。(2分)
4.男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4分)
教学反思第三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复式统计表》
1.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尤其是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
编排特点
1.本单元只有一个例题,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在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发现单式统计表存在的局限性,自主“创造”出功能更强的复式统计表,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验数据整理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2、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3、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的解读能力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复式统计表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授课时间
第 周 2023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②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思维与表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④交流与反思: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价值。
思政元素: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知识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从不同角度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3.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发统计需求
课件出示教科书P36情境图
课余时间,你们最喜欢哪种活动?
教师活动: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如果要想知道全班男生、女生分别最喜欢什么活动,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来做这样的统计。
学生活动:
学生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各种喜欢的活动。
活动意图: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出统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
环节二:合作探究,制作复式统计表
1.调查统计。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活动:
1.师:这里有六项活动,现在想又快又清楚地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哪项活动,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每位同学只能选一项活动。
学生活动:
预设1:认为全班举手表决比较容易统计。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同,喜欢的活动差别较大,应该分开统计。
师生集体讨论后共同决定采用男生、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请学生现场组织,并进行统计。
(2)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填写)
活动意图:通过“读取信息——对比异同”的过程,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要对比这两组数据,反映这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就需要一种更适合的统计表。
环节二:.描述与分析。经历过程,逐步完善,形成复式统计表。
(1)合并统计表。
教师用多媒体依次演示,把两个统计表移在一起。
教师活动:
对这个统计表,你们感觉怎样?有什么建议?
学生活动:
1、学生在练习题卡纸上独立纠正。
2、请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活动意图:使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势:复式统计表包括了几个单式统计表的全部内容,更加便于分析和比较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
环节四:汇报完善
教师活动: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关于毫米的时间观念的建立,以及单位的换算
学生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2、巩固作业
3、提升作业
6.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课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2023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让学生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培养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③思维与表达;通过练习,感受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④交流与反思:体会统计的方法和意义,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
思政元素: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
2.学习重点难点: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知识归纳
教师活动:
1.回顾复式统计表。
师:什么是复式统计表?
2.师:怎样制作复式统计表?
3.单、复式统计表的区别。
4.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学生活动:
一、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学情预设】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
【学情预设】与单式统计表比较,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活动意图:复习旧知,温故知新。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环节二: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8“练习八”第2题。
活动意图: 在情境中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环节三: 完成教科书P39“练习八”第3题。
活动意图: 给学生自我回忆和总结的空间和机会,促进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形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环节四:练习巩固
3.完成教科书P39“练习八”第4题。
4.完成教科书P40“练习八”第5题。
5.完成教科书P40“练习八”第6题。
活动意图: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
环节五:自我总结
5.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2、巩固作业
3、提升作业
6.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2023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②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思维与表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④交流与反思: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价值。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学习重点难点: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3.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
教师活动:
1.回顾复式统计表。
师:什么是复式统计表?
2.制作复式统计表。
师:怎样制作复式统计表?
3.单、复式统计表的区别。
师: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有什么区别?
4.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师:复式统计表有哪些优点?
学生活动:
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学情预设】确定复式统计表的名称,确定复式统计表的行数和列数;制作表头。
师:对于制作复式统计表,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
【学情预设】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
【学情预设】与单式统计表比较,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活动意图:回顾知识
环节二:知识应用
下面是三、四年级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情况的统计表。
1.根据下面的描述,把上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
三年级诵读《弟子规》的学生人数比四年级多38人,四年级诵读《论语》的学生人数是
三年级诵读《三字经》与《千字文》的人数之差。
2.在参加国学经典诵读的学生中,诵读( )的人数最多。
3.三年级共有( )人参加此次活动。
教师活动:
1.教师强调先独立思考,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内容。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活动:
(1)独立完成。
活动意图:通过练习学会分析数据
环节三:实践应用 完成相关练习
环节四:自我总结
教师活动: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什么?
学生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巩固作业
拓展提升
6.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单元小结
课型:练习课
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2023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忆再现,整理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共2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引导自学,整百的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口算乘法教案及反思,共3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培养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