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 风调雨顺,草木茂盛,兔繁殖加强,狼数量随后增多,关于此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环境对生物产生了影响B. 上述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
C. 狼的数量增多对草有保护作用D.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被打破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因此题干中的现象体现了:环境对生物产生了影响,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草木、兔、狼等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
C.狼等捕食者往往随被捕食个体数量多而增加,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所以狼的数量增多,有利于控制兔的数量,对草有保护作用,C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题干中的现象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该能力尚未被打破,D错误。
故选D。
2. 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能看到细胞核B. 载玻片中央都需滴加清水
C. 可观察到物质通过细胞膜D. 物像与玻片的移动方向一致
【答案】A
【解析】
【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刮→涂→盖→染。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详解】A.细胞核内被碱性染色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所以用显微镜观察能看到细胞核,故A正确。
B.制作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制作动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成,故B错误。
C.细胞膜很薄,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但是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物质通过细胞膜,故C错误。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物像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A。
3. 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由组织分化而来B. 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组织
C.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明显D. 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详解】A.皮肤属于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A错误。
B.由题意可知,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等,B正确。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形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正确。
D.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能够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D正确。
故选A。
4. 关于绿色植物特点的概述,合理的是( )
A. 孢子植物由生殖器官产生孢子B.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 输导组织是种子植物特有结构D. 有茎、叶的植物属于苔藓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详解】A.孢子植物没有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孢子是孢子植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A不符合题意。
B.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B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有输导组织,C不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有茎和叶分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绿色植物利用简单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并建构自身,以下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简单无机物仅指水和无机盐B. 复杂有机物主要是糖类
C. 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D.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详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故简单无机物是指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光合作用合成的复杂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B正确。
C.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故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C正确。
D.细胞膜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D正确。
故选A。
6. 关于人的生长发育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表示细胞分裂B. 若①为场所则是输卵管
C. ②可表示子宫D. 若③代表时期则男孩早于女孩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详解】AB.受精卵在女性的输卵管内形成,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所以①可表示细胞分裂,若①为场所则是输卵管,故AB正确。
C.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获得来自母体的氧和养料,并且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所以②可表示子宫,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故C正确。
D.男、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下,身体迅速生长,随着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身体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后形成了真正的两性分化。青春期生长突增在起止的早晚、突增幅度和突增侧重的部位上都显示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突增开始的年龄女孩约为9-11岁,男孩约为11-13岁,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所以若③代表时期则女孩早于男孩,故D错误。
故选D。
7. 某急需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只需输入血浆B. 应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C. 以输A型血为原则D. 紧急时可缓慢输入少量AB型血
【答案】C
【解析】
【分析】1.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成分输血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详解】A.某急需输血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需输入血浆和红细胞悬液,A错误。
B.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错误。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故可以给该患者输A型血,C正确。
D.AB血型可以接受少量A、B、O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A、B、AB血型的人。所以,该患者是A型,不能输入AB型血,D错误。
故选C。
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居民健康饮食提供指导,下表中匹配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老年性痴呆是发生于老年前期和老年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当代的医学技术尚无法治愈该病,但经过综合治疗可减轻病情、延缓发展。
【详解】A.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A正确。
B.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肝脏、鸡蛋、鱼肝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B正确。
C.人体缺磷时,心血管系统的症状有:低磷血症、心肌病变、心排血量降低、低血压、充血性心衰、贫血,C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补充碘,故可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D错误。
故选D。
9. 关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描述正确的是( )
A.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B. 肾静脉中尿素含量最多
C. 尿液与汗液的成分不同D. 正常情况下血液不含尿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体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详解】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部分,A正确。
B.从入球小动脉流入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素含量最少的是肾静脉,B不正确。
C.尿液的成分与汗液的成分基本相同,都含有尿素、无机盐、水,C不正确。
D.正常情况下血液含有尿素,D不正确。
故选A。
10. 下列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 组织培养B. 水稻播种
C. 月季扦插D. 动物克隆
【答案】B
【解析】
【分析】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嫁接、扦插等都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A.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将植物的茎尖、叶片、茎段或花药、花粉等外植体置于无菌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它们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水稻的种子的形成过程:当水稻的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在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出花粉管,随着花粉管的下移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种子的形成需要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再发育而来的,水稻播种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
C.月季扦插是箭取月季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出新个体,该过程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动物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图为心脏及部分血管的结构解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流静脉血B. 左、右心室壁厚度相同
C. 动脉出血需压迫近心端止血并送医D. 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无瓣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图中①是左心房。
【详解】A.①左心房流的血液是来自肺静脉流出的含氧丰富的动脉血,A错误。
B.心脏四个腔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B错误。
C.动脉出血应该按压近心端进行止血严重时,应该送医院治疗。动脉血是从心脏输出流向全身的,因此动脉出血,止血在近心端,尽早压迫动脉近心端,可以让血液减少流动,减少出血量,C正确。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这有利于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D错误。
故选C。
12. 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运动和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河蚌的运动器官是足B. 河蚌用外套膜呼吸
C. 蝗虫的运动器官只有翅D. 蝗虫通过口器进行呼吸
【答案】A
【解析】
【分析】(1)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
(2)节肢动物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
【详解】AB.河蚌是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A正确,C错误。
CD.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属于运动器官;蝗虫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C、D错误。
故选A。
13. 关于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的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A. 双重呼吸提高鸟类气体交换效率B. 牙齿分化提高哺乳类摄食能力
C. 鸟的胸肌两端连在同一块胸骨上D. 胎生、哺乳提高哺乳类后代的成活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骨、关节和肌肉模式图:
【详解】A.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经过肺,再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鸟的飞行生活,A正确。
B.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因此,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使食物中的有机物利用率提高,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所以,“鸟的胸肌两端连在同一块胸骨上”的观点错误,C错误。
D.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加了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D正确。
故选C。
14. 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叫声,其他猴随之做出不同反应,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猴群具有社会行为B. 不同叫声都是先天性行为
C. 不同的叫声起信息交流作用D. 该猴群内部有明确分工
【答案】B
【解析】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动物还形成等级。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获得的。
【详解】AD.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叫声,其他猴随之做出不同反应,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等级制度,具有社会行为,AD正确。
B.黑长尾猴能发出不同的报警声,告知同类危险的情况,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是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也称后天性行为,B错误。
C.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长尾猴发现蛇、豹或鹰时惊叫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有危险快跑是通过声音来进行交流信息,C正确。
故选B。
15. 对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B. 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都是有利的D. 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A正确。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很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C错误。
D.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D正确。
故选C。
16. 下列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 组织培养B. 水稻播种C. 月季扦插D. 动物克隆
【答案】B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A.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将植物的茎尖、叶片、茎段或花药、花粉等外植体置于无菌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它们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
B.种子的形成过程是:当植物的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在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出花粉管,随着花粉管的下移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和种皮形成种子(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种子的形成需要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故水稻播种属于有性生殖,B正确。
C.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结合分析可知,月季扦插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克隆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17. 在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 )
A. 胚盘B. 卵细胞C. 卵白D. 系带
【答案】A
【解析】
【分析】鸟卵的结构:
【详解】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故选A。
18. 将某地区100多年间(a~c)桦尺蛾体色和数量的调查绘制成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B. 桦尺蛾出现深色属于可遗传变异
C. 据图分析可知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D. 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从曲线图中可知,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A正确。
BD.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随着当地工业化的进程,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占比较高,而浅色的桦尺蛾数量逐渐减少,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D正确。
C.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工业区的环境颜色会变浅,这样浅色桦尺娥的体色就会与环境颜色一致,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深色桦尺蛾减少,浅色桦尺蛾增多,C错误。
故选C。
19. 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高产奶牛B. 杂交水稻C. 太空椒D. 晒黑的皮肤
【答案】D
【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BC.高产奶牛、 杂交水稻、 太空椒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能够遗传给后代,故ABC不符合题意。
D.晒黑的皮肤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 器官移植成功后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B. 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C. 免疫不总是对人有益D. 免疫本质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答案】B
【解析】
【分析】抗原是指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免疫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现状人们对免疫的看法是: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详解】A.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故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A正确。
B.免疫功能并非越强越好,免疫力过强容易使自身对机体外部物质反应过高,会诱发过敏等多种不良反应,B错误。
C.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会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故免疫不总是对人有益,C正确。
D.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1.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
【答案】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性别遗传。人体的每个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则发育成男性。这样,对于女性来说,正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是XY。故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正确
22. 青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故题干说法正确。
23. 昆虫的发育都需要经过四个时期。(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同蝗虫,故题干观点错误。
24. 注射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
【答案】正确
【解析】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在预防传染病中最为重要的三种措施。这三种措施对于预防传染病缺一不可,三者共同协作才能更有效的将传染病控制的很好。易感人群由于抵抗能力低下,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从而患病。保护易感人群就是保护好这些容易被病原体传播的人群,让其避免接触到病原体。注射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题干说法正确。
25. 从生活环境的角度看,生物进化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题干观点正确。
26. 甲、乙、丙分别是眼虫、大肠杆菌、病毒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
(1)上图甲乙丙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有______,过寄生生活的是______,原核生物是______。
(2)组成丙的物质主要有DNA和______。若丙专门依靠乙生存,则丙的全称是______。
【答案】(1) ①. 甲 ②. 乙、丙 ③. 乙
(2) ①. 蛋白质 ②. 大肠杆菌噬菌体
【解析】
【分析】题图中: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小问1详解】
眼虫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在大肠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眼虫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
【小问2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组成丙病毒的物质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丙是专门寄生在乙大肠杆菌细胞中的病毒,也叫大肠杆菌噬菌体。
27. 以下为生物多样性概念图及相关内容,请据图回答:
(1)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④在生物分类上属于______纲,生物分类是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______上的相似程度进行的。
【答案】(1) ①. 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②.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③. 建立自然保护区
(2) ①. 哺乳 ②. 生理功能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小问1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①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②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所以,题图中,①是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②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③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小问2详解】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进行的,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④狼、狐、虎、兔、蝙蝠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在生物分类上属于哺乳纲。
28. 以下是气管和支气管(部分)以及气管壁纵切解到图,请据图回答:
(1)气管保持中空状态,由______作支架,气管不断分支后,最末端形成______。
(2)黏液由图中______分泌,其中含有抵抗______的物质,黏液的此项功能属于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 ①. 骨和软骨(软骨) ②. 肺泡
(2) ①. 腺细胞 ②. 病原体(或细菌)
③. 非特异性
【解析】
【分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呼吸的通道,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小问1详解】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气管和支气管的管壁中都排列着一些半环状的软骨。软骨环具有支架作用,且有弹性,使气管腔保持开放状态而管壁不致坍陷,从而保证气流畅通无阻。半环状软骨的缺口部分是柔软的膜,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位置在气管和支气管的背面。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管保持中空状态,由骨和软骨作支架,气管不断分支后,最末端形成肺泡。
【小问2详解】
气管内壁黏膜的上皮组织中,有的细胞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有的细胞表面形成纤毛。纤毛摆动将黏液推向咽喉方向,通过咳嗽排出。该过程可阻挡多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黏液由图中腺细胞分泌,其中含有抵抗细菌的物质,黏液的此项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29. 以下是两组遗传图解,图1的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图2的显、隐性基因用D、d表示,红花、白花为某新发现植物的一对和对性状。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肤色正常与白化是一对______,其隐性性状是______,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2)图2中,子一代红花和白花的数量相近,则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亲代白花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有______种。
【答案】(1) ①. 相对性状 ②. 白化病 ③. Aa
(2) ①. 不能 ②. 1种或2种
【解析】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小问1详解】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图1的遗传规律(亲代:正常×正常→子代出现:白化病),可推知正常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白化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白化病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因此正常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所以,图1中,肤色正常与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隐性性状是白化病,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
【小问2详解】
图2中,子一代红花和白花的数量相近,符合该情况的遗传图解有两种情况:
所以,则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不能确定,亲代白花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有1种(d)或2种(D、d)。
30.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分析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脑卒中”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因是损伤了______(器官),构成该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某患者有正常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这些反射的效应器都由______组成。
(2)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多发,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______和转化。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作为青少年的你,在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上,写两点建议______。
【答案】(1) ①. 脑 ②. 神经元 ③.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
(2) ①. 吸收、利用 ②. 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解析】
【分析】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升高并超过正常值,高浓度的葡萄糖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就会在尿中出现葡萄糖,即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
【小问1详解】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脑卒中”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因是损伤了脑(器官)。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故构成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所以,某患者有正常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这些反射的效应器都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组成。
小问2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31. 图1玉米套种大豆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种植模式,能实现同一地块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图2三种类型以叶片向外伸展程度划分的。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为保障套种的大豆能充分利用光能,玉米需选取图2中的______品种最好。而大豆宜选叶片颜色较深的品种,这样通过______捕获的太阳光的效率更高。
(2)根瘤菌与大豆属于______关系,此关系提升了土壤肥力,也有利于玉米生长。以严格意义来定义,图3中属于果实的有______。
(3)近年来,国内大豆年产量约2000多万吨,每年需要进口近亿吨的大豆,请为我国大豆增产、减少对进口依赖,提两点建议______。
【答案】(1) ①. 紧凑型 ②. 叶绿体
(2) ①. 共生 ②. 玉米粒、豆荚
(3)积极恢复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积极发展其它作物的油料生产,探索替代产品
【解析】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2.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小问1详解】
紧凑型品种的玉米上部叶片与茎的夹角小,可以使中部叶片更容易接受光照,有利于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下部叶片比较短,有利于空气流通,使中部叶片获得的二氧化碳更多,也有利于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同时,紧凑型玉米还能让更多的光线透过,有利于大豆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为保障套种的大豆能充分利用光能,玉米需选取图2中的紧凑型品种最好。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因此,大豆宜选叶片颜色较深、叶绿体较多的品种,这样通过叶绿体捕获的太阳光的效率更高。
【小问2详解】
根瘤菌是一种生活在豆科植物根瘤中的细菌,它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所以,根瘤菌与大豆属于共生关系,此关系提升了土壤肥力,也有利于玉米生长。我们俗称的玉米种子,其实是其种皮与果皮愈合形成的籽粒,故玉米粒”属于果实而不是种子。豆荚是由大豆种子和果皮形成的果实。所以,以严格意义来定义,图3中属于果实的有玉米粒、豆荚。
【小问3详解】
为我国大豆增产、减少对进口依赖,提的建议可以是:积极恢复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积极发展其它作物的油料生产,探索替代产品。
3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东北黑土地是普通土地经过上万年演化而成,实质是腐殖质(黑色)含量很高的土壤。形成条件有二,一是春夏季,植物大量繁殖、生长茂盛;秋末植物枯死连同落叶堆积在地面,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生物残骸无法腐烂分解;二是来年开春,冰融时节,土壤湿度大而形成滞水层,生物残骸分解缓慢,每年有机物积累量超过分解量。黑土开垦后,土壤水热状况改变,消除滞水层,增加通气性。在作物生长季节,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也同步加快,产生大量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镁等矿物质,肥力极高,土壤保水性好,非常适合作物生长,东北因此成为粮食主产区。
(1)为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与黑土的形成关系,设置以下实验。取合适土壤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丁组土壤经高温处理后再用做实验。取适量且相同落叶均分成四份,分别掩埋在甲乙丙丁四组的土层中,各组在12个月的实验中无外来杂菌污染,详情见下表:
①若丙丁为对照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则丁为______(填“对照组”或“实验组”),若丁中的落叶在实验结束时也分解消失了,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②甲乙丙三组中落叶残留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则支持黑土形成机理。
(2)实质上,与东北黑土地相比,普通土地中______含量不高,从黑土地优点考虑,对大量农作物的秸秆采取堆肥(掩埋)还田还是焚烧还田?请做出合适选择并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1) ①. 对照组 ②. 落叶上含有微生物 ③. 乙、甲、丙
(2) ①. 无机盐 ②. 应该采取堆肥(掩埋)还田,这样可减少环境污染,并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
【解析】
【分析】对照实是指除所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单一变量。
【小问1详解】
①本实验要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与黑土的形成关系,丁组土壤经高温处理后成为了无微生物的对照组,而甲、乙、丙三组为含有微生物的实验组。已知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丁组土壤无微生物,若丁中的落叶在实验结束时也分解消失了,最可能的原因是落叶上含有微生物。
②微生物生存基本条件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丙组土壤湿润,条件为20℃环境放置12个月,因此微生物分解落叶速度最快;甲组土壤湿润,条件为以-10℃、0℃、10℃为顺序,每个温度段放置4个月,共12个月,因此微生物分解落叶速度较快;乙组土壤被浸泡,条件为以-10℃、0℃、10℃为顺序,每个温度段放置4个月,共12个月,因此微生物分解落叶速度最慢。故甲乙丙三组中落叶残留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乙、甲、丙,支持黑土形成机理。
【小问2详解】
由题干可知,东北黑土地的实质是腐殖质含量很高。而腐殖质主要由氮、磷、钾、碳、氢、氧、硫等无机盐组成,故与东北黑土地相比,普通土地中无机盐含量不高。从黑土地优点考虑,对大量农作物的秸秆应该采取堆肥(掩埋)还田,这样可减少环境污染,并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种类
维生素C
维生素D
含磷无机盐
含碘无机盐
缺乏时症状举例
抵抗力下降
佝偻病
贫血
老年痴呆
选项
A
B
C
D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土壤加无菌水情况
湿润
恰好浸泡土壤
湿润
湿润
温度及处理时间
以-10℃、0℃、10℃为顺序,每个温度段放置4个月,共12个月
20℃环境放置12个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真题,文件包含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真题答案版docx、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真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