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22分)满分:1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位于大宁河上的小三峡的红叶才称得上如火如荼( ),绚美至极,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小三峡向来以“水清,峰奇,景幽”著称,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已经变为现实。放眼望去,龙门峡雄浑开阔,________;巴雾峡朦胧奇幻,________;滴翠峡林深树密,________。而点染层峦叠zhàng( )的红叶闪烁变幻,其繁茂,其鲜活,其阵势,令人叹为观止!在红叶的簇拥下,惟妙惟肖的“观音坐莲台”“美人洗长发”等景点更加引人注目,镶嵌在悬崖峭壁上的巴人悬棺、古栈( )道遗迹也更加清xī( )可见,可以尽收眼底。
1.为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层峦叠zhàng( ) 清xī( )
如火如荼_________ 古栈道________
2.在文段中三个画线处填入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诗如画 气势恢宏 秀色撩人
B.气势恢宏 如诗如画 秀色撩人
C.秀色撩人 气势恢宏 如诗如画
3.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题目 批注 诗文
《关雎》 采用“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渲染和谐悠扬气氛的诗句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起笔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慰友人不必像儿女一样伤别,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绘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对联常识,选择下面的短语组成下联。(2分)
传承 璀璨文化 保护 中华 文化遗产 神州
上联:解读华夏优秀经典 下联: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不仅应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应在传承过程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从而使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B.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C.神州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就要进入建造阶段。
D.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冬去春来的变换,在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日升月落的温柔。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他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写出细腻的内心感受。
B.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自古是坚贞高洁的象征,荷花、芙蕖等为莲花的别称。
D.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端午”是其中的一个节气。
7.根据《经典常谈》名著内容,填空。(4分)
①《经典常谈》作者是________,全书共________篇。
②《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_______》放在首篇。
③全书基本上按我国古代经史了集分类法的顺序,概述了《说文解字》、《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________》等典籍,还涉及诸子、辞赋、诗文各个类别中的名著。
二.综合性学习(9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科学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可以借助筷勺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合餐为健康埋下隐患,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地传染给他人。
材料二:今年新冠疫情期间,某网站对公众分餐情况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查,近万名网友积极参与。下面是调查统计表:
分餐情况调查统计表
调查时间 1月15日 2月8日 3月26日
居家分餐占比 5.8% 27.9% 40.4%
外出分餐占比 10.7% 45.6% 65.2%
8.你的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从白衣执甲、逆行援鄂的医护人员,到不惧风雨守护平安的普通民警;从不辞辛苦、日夜奉献的志愿者,到援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彰显中国速度的建筑工……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长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9.班上开展主题为“致青春·战疫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拟举行以“让青春为祖国绽放”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主持人,请你为此次比赛准备一段结束语。(6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小议论”——“如何看待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4分)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7分)
空难“见证人”——黑匣子
①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助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很快找到它。
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④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仅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
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最终在英国和美国投产。
⑥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⑦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铜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仅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
11.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找到黑匣子,人们在设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⑤段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舱声录音器记录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记录驾驶舱内的对话和其他各种声音,它能帮助人们对事故原因做出正确的分析。
B.飞行记录仪发明出来之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5年之后在英国和美国开始投产。
C.第⑦段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黑匣子的坚固。
D.马航M370事件之前,各国就已经开始升级了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欶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________,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回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功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个热闹的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侧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14.班级举办“汪曾祺作品诵读会”,有同学打算朗诵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选用下面哪种风格的配乐( )(2分)
A.热烈奔放 B.慷慨激昂 C.平和舒缓 D.哀婉低沉
15.在第④段段首填写一个简洁的能起到领起这个段落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通过对撑篙人和捕鱼人的描写,展现了水乡人怎样的形象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代诗歌阅读(8分)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所谓伊人,在水之涣。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9.下面对《蒹葭》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读者依旧可体会到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怅惘。
B.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显得婉转缠绵,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C.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D.这首诗“兴”的特点突出,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0.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12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水尤清冽 冽: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光下澈 澈: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俶尔远逝 俶尔: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24.借助对“链接材料”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
仆①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②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③,一遇和景④,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已:过一会儿。③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④和景:温暖的日光。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有“我要安排自己的生活”的想法,但是在行动的时候,却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
对此,有什么话要说。可以叙述自己的相关经历,可以发表对此的认识和思考,可以以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可以发挥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外),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22分)
1.(2分)
嶂 晰 tú zhàn
2.(2分)B
3.(8分)
①关关雎鸠 ②在河之洲 ③蒹葭苍苍 ④白露为霜 ⑤无为在歧路 ⑥儿女共沾巾 ⑦气蒸云梦泽
⑧波撼岳阳城
4.(2分)下联:传承神州璀璨文明/传承中华璀璨文明
5.(2分)D
A项语序不当,应将“创新”和“发展”互换位置;B项搭配不当,应将“局面”改为“热潮”;C项语义重复,应删掉“即将”或“就要”。
6.(2分)D
D项中“端午”是传统节日,不是节气。
7.(4分)①朱自清 13 ②《说文解字》 ③《汉书》
二.综合性学习(9分)
8.(2分)(1)示例:合餐不利健康,分餐的人越来越多。答案不唯一。
9.(3分)示例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奋斗精神铸就青春的底色,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示例二:“无奋斗,不青春”,让我们认真履职,勇于担当,担起时代赋予的重托,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祖国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青春!
10.(4分)示例一: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青年在疫情中的担当,体现出他们是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应集中力量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奋斗!
示例二:新时代青年要与时俱进。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和对新科技的需求,要求青年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青年时期也是开拓创新的最佳时期。青年应努力学习,更新观念。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11.(3分)外部有反射条带,颜色明亮显眼;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触水,就开始发射每秒一次能持续30天的脉冲信号;外部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12.(2分)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用举例子方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黑匣子发明的原因。
13.(2分)C
14.(2分)C
15.(2分)看打鱼
16.(3分)通过景物描写,细腻展现湖上天空的颜色变化,描绘了一幅绚丽梦幻、让人沉醉的黄昏美景,赋予寻常生活景象以诗意。
17.(2分)用心地过着平凡的生活,冷静纯粹。
18.(3分)
①“水”
②运河、打鱼人等记忆中家乡的事物和风情
③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与怀念。
四.古诗歌鉴赏(8分)
19.(2分)C
20.(6分)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
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待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五.文言文阅读(12分)
21.(4分)
①凉
②穿透
③忽然
④像狗的牙齿那样
22.(4分)①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②因为这里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便记下这件事后离开了。
23.(2分)D
24.(2分)以乐景写悲情,欲抑先扬。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满和自己
内心的压抑。
【链接材料】译文:我烦闷时就出外走走,有时遇到清幽的树木和奇特的石头,暂且欣喜一阵,但很快就再也快乐不起来了。为什么呀,就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突然遇上温暖的日光,伸展一下身体,也感觉身体很舒适,但最终还是走不出这情绪,又怎么能够长久的心情舒畅呢?
六.写作(50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第1课时初步认识比热容pptx、加热水和煤油mp4、比较水沙石的比热容mp4、比较金属的比热熔冰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sw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第1课时初步认识比热容pptx、加热水和煤油mp4、比较水沙石的比热容mp4、比较金属的比热熔冰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sw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第1课时初步认识比热容pptx、加热水和煤油mp4、比较水沙石的比热容mp4、比较金属的比热熔冰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sw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