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
    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
    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
    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卷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与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本底大气是指全球或区域尺度范围内不受人为因素和局地源直接影响,混合均匀的大气。大气本底检测站对本底大气进行长期定点的观测。目前,中国已建成了1个全球大气本底监测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监测站。据观测,中国境内大气CO₂浓度冬季大于夏季,北京上甸子测站监测的CO₂浓度冬夏季节差异最大。下面左图为我国大气本底测站分布图,下右图为2008-2019年多个本底站测得的年平均CO₂浓度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理想状态下,各全球性大气本底检测站检测的CO₂浓度数据之间应( )
    A. 一致性显著B. 区域差异显著
    C. 季节差异显著D. 无显著相关性
    2. 属于全球性的中国本底大气监测站是( )
    A. 瓦里关B. 上甸子
    C. 临安D. 阿克达拉
    3. 北京上甸子测站测得的CO₂浓度冬夏季节差异最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人类活动②海拔高度③植被覆盖率④太阳辐射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②④
    【答案】1. A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注意材料信息“本底大气是指全球或区域尺度范围内不受人为因素和局地源直接影响,混合均匀的大气”,所以忽略掉人为因素和局地源的影响,理想状态下,各全球性大气本底检测站检测的CO₂浓度数据之间应保持一致,其一致性显著,相关性明显,而无明显区域差异或季节差异,故选A。
    【2题详解】
    结合上题,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或局地源直接影响,结合图示,瓦里关地处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人类活动少,最能反映全球尺度范围内CO₂浓度变化,A正确。上甸子和临安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阿克达拉位于绿洲,人口相对聚集,受人类活动影响也较强。故选A。
    【3题详解】
    海拔高度无季节变化,②错。CO₂浓度季节变化与太阳辐射不直接相关,排除④。北京上甸子测站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燃煤取暖较多,CO₂浓度较大,夏季植被茂密,光合作用较强,吸收的CO₂较多,CO₂浓度较小。主要受人类活动和植被覆盖率的影响,①③组合正确。故选B。
    【点睛】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夏季葱绿,光合作用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较强,冬季树叶凋零,光合作用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较弱。
    紫坪铺水利枢纽位于都江堰上游8公里处,是成都经济圈重要的供电和供水工程。受用电需求变动,紫坪铺水利枢纽下泄水量有频繁、大幅的变化,对下游供水和都江堰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不利于都江堰的岁修(每年在特定季节掏滩作堰,对都江堰进行养护)。针对该问题,相关专家提出通过建设反调节工程,对紫坪铺下泄水量进行调节和缓冲。下面左图示意都江堰水利工程,右表为岁修季节紫坪铺水利枢纽典型日运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都江堰岁修主要在(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5. 岁修季节,紫坪铺水利枢纽典型日调峰运营( )
    A. 会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B. 可增强紫坪铺调水功能
    C. 有利于都江堰进行岁修D. 能减少飞沙堰向外排沙
    6. 紫坪铺反调节工程主要作用是( )
    A. 加大下游供水B. 稳定电站发电
    C. 稳定下游流量D. 减轻下游洪涝
    【答案】4. D 5. A 6. C
    【解析】
    【4题详解】
    结合材料,岁修是每年在特定季节掏滩作堰,对都江堰进行养护,应为枯水期。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最少,水位最低,应为岁修时期,故选D。
    5题详解】
    紫坪铺水利枢纽位于都江堰上游,结合表格,宝瓶口最大进水流量240m³/s,而调峰运营排水量为655m³/s,远大于宝瓶口最大进水流量,岁修季节为枯水季,成都平原需水量较大,排水量远大于宝瓶口最大进水流量,会导致大量水资源流失产生浪费,而大量排水不利于都江堰进行岁修,C错,A正确。水利枢纽典型日调峰运营增加了下泄水量,但不能说增强紫坪铺调水功能(水库的调水功能较为稳定),B错。下泄水量增加,内江水量大,能增加飞沙堰向外排沙,D错。故选A。
    【6题详解】
    注意材料“针对该问题,相关专家提出通过建设反调节工程,对紫坪铺下泄水量进行调节和缓冲”,结合表格,调峰时下泄水量大,而日发电量最小时下泄水量少,所以紫坪铺反调节工程可以对下泄水量进行调节和缓冲,稳定下游流量,而不是加大下游供水,A错,C正确。紫坪铺反调节工程主要对下游的径流量的变化进行调节,不是为了发电,B错。减轻下游洪涝不是其主要作用,D错。故选C。
    【点睛】注意内江为河流的凹岸,水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当下泄水量大时,内江水量增大,侵蚀搬运能力更强,有利于泥沙从飞沙堰向岷江排泄。
    极地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北极成为全球气温上升最显著的区域,北极地区的变暖给极地苔原带带来显著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北极地区气温上升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低纬暖流向极地输送热量增多②洋面向大气输送潜热增多
    ③洋面反射太阳辐射减少,洋面辐射增强④晴朗天气增多,太阳辐射增强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8. 近年来,北冰洋沿岸极地苔原带( )
    A. 整体面积增大B. 沼泽湿地面积增多
    C. 整体向北移动D. 植物开花日期推迟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洋流较为稳定,不会突然出现低纬暖流向极地输送热量增多的情况,且洋流促使了全球水热系统的动态平衡,不会单方面的使得向极地输送的热量增多,①错。随着气候变暖,海洋蒸发增强,洋面向大气输送的潜热增多,使得北极地区气温上升显著。同时,随着气候变暖,北极洋面海冰融化,反射太阳辐射减少,使得洋面的辐射增强,洋面上空气温上升显著,②③正确。并无信息表明北极地区的晴朗天气增多,④错。故选C。
    【8题详解】
    随着气候变暖,北冰洋沿岸极地苔原带适合生长的范围缩小,其南界向北移动,而非整体向北移动,面积整体缩小,AC错。随着气候变暖,冻土融化,极地苔原带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在短期内增多,B正确。气候变暖,植物开花日期提前,D错。故选B。
    【点睛】海水的蒸发使海水失去热量,这些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中,当水汽凝结时,将它从海洋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这是海—气热量输送的主要途径。
    下图为东祁连山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 )
    A. 甲为高寒草原,位于阴坡B. 甲为寒温性针叶林,位于阳坡
    C. 乙为高寒草原,位于阳坡D. 乙为寒温性针叶林,位于阴坡
    10. 影响乙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温B. 水分C. 光照D. 土壤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祁连山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其西南部为青藏高原,山麓海拔高,东北侧为河西走廊,山麓海拔低。结合图中山麓海拔可知,甲位于祁连山西南部,为阳坡,乙位于祁连山东北部,为阴坡,AC错。甲海拔高,热量差,加之为阳坡,土壤水分含量少,应为高寒草原,不可能为寒温性针叶林,B错。乙为阴坡,蒸发较弱,加之拦截部分东南季风的水汽,乙处水分较好,应为寒温性针叶林,水分较好,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乙位于祁连山的东北坡,一方面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另一方面为阴坡,蒸发少,所以乙附近水分好,形成寒温性针叶林,主导因素是水分,B正确。位于阴坡,气温较低,光照较弱,且光照不是该地生长森林的主导因素,AC错。土壤不是主导因素,D错。故选B。
    【点睛】关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特别提醒:①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约6℃,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呈现“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③山体所在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
    达玛沟(图)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支脉,其下游河段已完全干涸被沙丘掩埋。在沿达玛沟下游干河床的茫茫沙海中,分布着胡杨墩、斯皮尔古城等众多遗迹及其周围被风沙吞噬的古绿洲。古绿洲地表景观上已与沙漠无异,只胡杨墩附近有骆驼刺等荒漠植被生长较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废弃时间最早的可能是( )
    A. 胡杨墩B. 喀拉沁古城C. 大墓地D. 斯皮尔古城
    12. 胡杨墩附近荒漠植被长势较好原因是( )
    A. 风沙活动弱B. 地表水丰富C. 地下水埋藏浅D. 人工引水栽植
    【答案】11. D 12. C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分析,达玛沟其下游河段已完全干涸被沙丘掩埋,在沿达玛沟下游干河床的茫茫沙海中,分布着胡杨墩、斯皮尔古城等众多遗迹及其周围被风沙吞噬的古绿洲,斯皮尔古城应该位于最下游,河流断流最早,废弃时间最早,D正确。胡杨墩、喀拉沁古城、大墓地都位于斯皮尔古城上游,河流断流时间晚,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达玛沟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支脉,地貌应该是冲积扇,胡杨墩地下水埋藏浅,利于植被生长,C正确。据题意信息可知,风沙活动较强,A错误。该地区总体荒漠化严重,地表水不丰富,B错误。胡杨墩是遗址,人工引水栽植可能性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骆驼刺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地,中亚部分地区也有。性喜光、强健耐寒、耐旱、耐贫瘠土壤,喜欢沙漠地带或通气、排水良好处。
    鲁玛江冬错属于内陆尾阔湖(处于内流河终点的湖泊),位于藏西北日土县境内。该县为新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原山地宽谷区,平均海拔4500m。下图示意1992—2018年鲁玛江冬错的湖岸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鲁玛江冬错( )
    A. 湖水盐度较低B. 水位季节变化小
    C. 西南岸坡度较小D. 地下水补给为主
    14. 决定鲁玛江冬错宏观形态的是( )
    A. 流水作用B. 地壳运动C. 冰川作用D. 人类活动
    15. 1992—2018年鲁玛江冬错湖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下水位变化B. 植被退化C. 地貌演化D. 气候变化
    【答案】13. C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鲁玛江冬错属于内陆尾阔湖(处于内流河终点湖泊),一般是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A错误。内陆尾阔湖一般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补给水量大,冬季河流断流,水位季节变化大,BD错误。据图西南岸1992-2018年湖岸线变化较大,说明坡度较小,C正确。故选C。
    【14题详解】
    据“该县为新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原山地宽谷区”判断,决定鲁玛江冬错宏观形态的是地壳运动,B正确。内陆地区流水作用较弱;该地是流河终点的湖泊,海拔不是最高,冰川作用不明显;当地海拔高,且湖泊盐度高,人类活动少,故人类活动不是决定鲁玛江冬错宏观形态的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1992—2018年鲁玛江冬错湖岸线变长,湖面变大,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入湖河流增加,导致湖面变大,D正确。地下水位变化一般较小,不会导致湖岸线变化较大,A错误。植被退化,涵养水源能力减小,不会导致湖面变大,B错误。地貌演化无信息判断,且板块内部一般变化较小,C错误。故选D。
    【点睛】大多数湖泊的水,都是河水注入的。江河在流动的过程中,河水把所经过地区的岩石和土壤里的一些盐分溶解了;另外沿途流入河流里的地下水也带给它一些盐分,当江河流经湖泊时,又会把盐分带给湖泊。如果湖水又从另外的出口继续流出,盐分也跟着流出去了,在这种水流非常畅通的湖中,盐分是很难集中的,因此成为淡水湖。如果有些湖泊排水不方便,而且因气候干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含盐量便愈来愈高,湖水就会愈来愈咸,成为咸水湖。
    江苏省南通市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曾是全国的布匹生产中心和贸易中心。现在南通侧重于纺织品的加工与贸易,棉花种植面积减小,需大量从外省采购棉花。2020年南通设立国际家纺产业园,目前园内集聚企业几千家,纺织品种类齐全,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推测南通棉花种植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异常B. 收益降低C. 技术落后D. 人口减少
    17. 南通家纺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的产业是( )
    A. 物流业B. 通信业C. 房地产业D. 文旅产业
    18. 南通设立国际家纺产业园的主要目的是( )
    ①降低交易价格②提升物流效率③形成规模效应④提高产品竞争力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6 B 17. A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种子、农药、化肥及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当地棉花种植收益降低,种植面积减小,B正确;气候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个别年份气候异常不会引起棉花种植面积明显变化,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南通种植棉花历史久,棉花种植经验相对先进,C错误;根据材料“需大量从外省采购棉花”可知该地对棉花需求量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通常增多,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快速发展的南通家纺产业需要把大量的家纺产品运输到国内外市场,直接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A正确;家纺产业对通信业、房地产业及文旅产业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大,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南通设立国际家纺产业园,吸引大量纺织企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③④正确;客观上有助于降低交易价格、提升物流效率,但不是主要目的,①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国际家纺产业园的设立可以促进家纺产业的集聚和规模效应的形成,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同时,通过集中采购、集中销售等手段,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国际家纺产业园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入驻,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城市郊区化指居民向市郊扩散的一种城市形态。我国与美国的城市郊区化空间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下图示意2011年以来中美两国的城市郊区化空间模式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与我国相比,美国城市郊区化( )
    ①近郊易衰落②出行较分散③城郊间通勤明显④职住基本平衡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20. 据图推测美国城郊之间( )
    A. 道路设施较完善B. 公共交通较发达C. 交通流量较集中D. 道路通行较顺畅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美国低收入者集中在近郊圈层,相比于市中心和远郊,近郊更容易衰落,①正确;中国郊区居民更倾向于在中心城区就业和参与公共服务,城郊之间通勤明显,而美国郊区居民多在郊区就业和参与公共服务,出行较为分散,城郊间通勤没有中国明显,②正确,③错误;美国也存在明显的工作与通勤行为,职住平衡不明显,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据图可知,美国城郊之间工作与非工作活动空间较为分散,出行方向较为分散,交通流量较分散,道路通行较顺畅,D正确,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美国城郊之间道路设施是否完善及公共交通是否发达,AB错误。故选D。
    【点睛】居住外迁是指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些居民选择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郊区或周边地区居住,以寻求更为舒适和宽敞的居住环境。然而,由于就业机会仍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这些居民不得不每天长途通勤到城市中心去工作,从而导致职住分离的现象。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利用丹江口水库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出现了一种新的调水方式——丹江口水库的水源搭上“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运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沿线缺水城市。2023年12月5日,“丹水北运”列车首发,满载着100个集装箱共2150吨丹江水,驶向内蒙古鄂尔多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丹水北运”选择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
    A. 充分利用铁路运力B. 运量大且成本低
    C. 能够保障水质安全D. 方便为沿线供水
    22. “丹水北运”利于沿线缺水城市( )
    A. 缓解河湖水污染B. 减轻土壤盐碱化
    C. 提供生活饮用水D. 发展水产养殖业
    【答案】21. A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之所以选择铁路运输,主要是借助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可以充分利用铁路的运力,A正确。选择铁路运输,其运量和成本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B错。用铁路运输水运量小,若仅为了保障水质,可采用管道运输、隧洞输水等,不需要采取铁路运输输水,结合材料可排除C。借助铁路运输,为沿线供水相对不便,D错。故选A。
    【22题详解】
    运输的水源主要运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的沿线缺水城市,随着水资源的调入,有利于保障沿线缺水城市生活饮用水的供给,C正确。其运水量有限,并不能缓解河湖水污染,A错。主要用于生活用水,而不是为了减轻土地盐碱化,且水资源输入也不能降低地下水位,不能直接减轻盐碱化,B错。北方缺水城市并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D错。故选C。
    【点睛】对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其分析思路一般是:调配的原因和背景(一般是该资源分布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均)、调配线路的选择以及线路建设面临的困难(要抓住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调配后对该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一般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接续产业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再造和可持续发展,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和基础,通过产业延伸和替代发展起来的产业。鹤岗地处黑龙江、松花江、小兴安岭“两江一岭”之间,自然条件优越,其因煤而兴,也被煤所困,2011年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问题,鹤岗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培育接续产业,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下图为资源型城市转型韧性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鹤岗通过延伸煤炭产业培育接续产业,主要是为了增强转型中的( )
    A. 创新力B. 平稳性C. 脆弱性D. 适应力
    24. 煤炭产业延伸过程中,鹤岗应重点( )
    A. 加大煤炭开发力度B. 加强煤炭综合利用
    C. 提升煤炭外运能力D. 寻求煤炭替代资源
    25. 依托优势资源,鹤岗可重点培育的替代产业有( )
    ①精尖制造业②生态旅游业③煤炭化工业④绿色食品业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23. B 24. B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鹤岗市因煤而兴,也被煤所困,煤炭是其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型资源,通过延伸煤炭产业培育接续产业,主要是为了增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平稳性,促进其经济的平稳转型,而不是为了增强创新力、脆弱性或适应力。故选B。
    【24题详解】
    鹤岗煤炭资源趋于枯竭,在其产业延伸过程中,不可能进一步加大煤炭资源的开发力度或提升煤炭资源的外运能力,而是应加大技术投入,在有限的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B正确,AC错。煤炭产业延伸过程中的基础是煤炭资源,所以重点并不是寻找煤炭的替代资源,D错。故选B。
    【25题详解】
    传统煤炭产业的环境污染较大,鹤岗市不应该在以煤炭化工业做重点培育;而尖端制造业需要高科技人才,当地并无相应的工业基础和人才条件,①③错。根据材料可知,鹤岗地处松花江、黑龙江和小兴安岭之间,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较好,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措施一般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关闭或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同时加大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沃尔图诺河口平原地处意大利南部(下图),开垦于19世纪初期,目前50%以上为农业用地。在开垦过程中,当地部分河流改道和渠化,并修筑了发达的人工排水网络。20世纪50年代,人工排水网络总长度迅速增长到525千米。之后,由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沃尔图诺河口平原排水渠道缩短到490千米,农田生态系统退化。近年来,随着对生态农业的关注,沃尔图诺河口平原种植业迎来转机。
    (1)评价沃尔图诺河口平原发展种植业的水源条件。
    (2)说明人工排水网络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3)推测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人工排水网络里程下降的原因。
    (4)从改良土壤角度,为沃尔图诺河口平原发展生态农业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少,农作物生长期缺水:受海水入侵影响,水质较差。有利:水网密布(靠近河流和排水渠),便于引水灌溉。
    (2)加密水网,便于夏季(旱季)灌溉;及时排涝,避免低洼地区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盐碱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3)长期耕作导致地表土壤流失,部分水渠淤塞;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破坏、占用农业基础设施:农田及排水渠缺乏有效管护;其他高效排水方式的使用等。
    (4)修复排水渠道,改善水利设施;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选种耐旱、耐盐碱品种:增修拦海大坝,防止海水入侵;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或增施有机肥)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沃尔图诺河口平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沃尔图诺河口平原地处意大利南部,开垦于19世纪初期,目前50%以上为农业用地。在开垦过程中,当地部分河流改道和渠化,并修筑了发达的人工排水网络”可知,沃尔图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气温高,农作物生长期缺水;沃尔图诺地处河口平原,受海水入侵影响,灌溉水源水质较差;根据图上信息可知,该地区水网密布(靠近河流和排水渠),便于引水灌溉,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小问2详解】
    人工排水网络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防止农田积水过多,降低土壤湿度,减轻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威胁,避免低洼地区积水;该地区夏季降水少,在夏季人工排水网络可用于灌溉,减轻干旱对农业的影响;人工排水网络可以保证适宜的水分供应,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由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沃尔图诺河口平原排水渠道缩短到490千米,农田生态系统退化”可知,长期耕作导致地表土壤流失,导致排水渠淤塞、缺乏有效管护,排水渠道使用效果降低,使用率降低;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方式和产业结构可能发生了变化,导致人工排水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增加,而需求减少,其他更为高效的排水方式的使用也会降低人们对人工排水网络的依赖。
    【小问4详解】
    由于排水渠缺乏相应的维护导致排水渠的使用率降低,从而影响该地区农业的正常发展,可通过修复排水渠道,改善水利设施来缓解该问题;该地区夏季降水少,通过滴灌和喷灌等技术可以精确地给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灌溉效率;选择耐旱、耐盐碱的农作物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良的土壤和水资源条件,提高农作物的生存和生产能力;沃尔图诺地处河口平原,受海水入侵影响,增修拦海大坝,防止海水入侵;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盐碱化和环境污染。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情况下,河流流经弯道时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长江下荆江河段多急弯,研究发现,该河段丰水期主流线偏向凸岸一侧,越接近主流线流速越快。受河面宽度及主流偏向影响,该河段存在“凸冲凹淤”的特殊演变过程,尤其是上游三峡工程蓄水拦沙后,主流线继续偏移,凹岸心滩快速发育,凸岸侵蚀明显增强。为整治河道,当地在下荆江急弯段修建护岸堤坝工程。下图示意下荆江河段某典型急弯的心滩及护岸堤坝位置。
    (1)说出下荆江河段发育众多急弯的自然条件。
    (2)指出下荆江河段泥沙冲刷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简述下荆江河段凹岸心滩的形成过程。
    (4)分析三峡工程蓄水后凸岸侵蚀增强的原因。
    (5)推测护岸工程的修建对河道“凸冲凹淤”演变的影响。
    【答案】(1)地势平坦;受下游洞庭湖湖水顶托;河岸多松散沉积物;丰水期河流流量大。
    (2)季节:夏季。理由: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汛期,河流流量大,冲刷能力强。
    (3)河水经过弯道时河道变宽,流速减慢:丰水期主流偏向凸岸,凹岸附近流速较慢:河水挟带的泥沙在凹岸不断堆积,逐渐形成心滩。
    (4)泥沙多在上游三峡库区沉积,该河段含沙量减少;三峡工程蓄水后枯水期缩短且最低水位上升,凸岸堆积减弱;凹岸心滩扩大,主流线继续向凸岸偏移,凸岸侵蚀增强。
    (5)护岸工程主要位于凹岸,修建护岸工程后,凹岸抗侵蚀能力增强,凹岸淤积增强;减缓了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利于河道“凸冲凹淤”的持续。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下荆江河段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地貌、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河流某河段发育众多急弯,说明河曲发育,河曲发育与河流流量、地形、环流作用、河岸物质组成等有关。下荆江河段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河流以侧蚀和沉积作用为主,在疏松泥沙河岸地区,多松散沉积物,侧蚀作用更加明显,河流横向环流作用明显,形成一系列河曲;此外,下荆江河段在枯水期有洞庭湖来水补给顶托,丰水期径流量大,河流的侧蚀和横向环流作用更加明显,所以形成众多的急弯。
    【小问2详解】
    下荆江河段泥沙冲刷量主要受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下荆江河段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汛期,河流流量大,冲刷能力强。
    【小问3详解】
    凹岸心滩的形成是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的结果。结合图文信息可知,河水通过弯道时,河道变宽且丰水期主流线偏向凸岸一侧,越接近主流线流速越快,而凹岸附近流速较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心滩。
    【小问4详解】
    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蓄水的同时也拦截了部分泥沙,导致下游沉积物减少;三峡水库蓄水后可以对下游河流径流量起到蓄洪补枯的作用,下游枯水期缩短且最低水位上升(水量增大),凸岸堆积减弱:此外,凹岸心滩扩大,主流线继续向凸岸偏移,凸岸侵蚀增强。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护岸工程主要位于凹岸,能增强凹岸的抗侵蚀能力,促进凹岸淤积;减缓了河道裁弯取直,利于河道“凸冲凹淤”的持续。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1世纪以来,上海在政策与市场共同作用下,产业结构由传统制造业主导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快速转变,卫星城蓬勃发展,使上海大都市区呈现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下图示意上海大都市区产业空间关联和组织形态。
    (1)从产业发展角度说明上海对卫星城的辐射带动作用。
    (2)据图描述上海大都市区内部的产业关联特征。
    (3)为促进上海大都市区产业协同发展,请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上海的产业升级使制造业得以在卫星城迅速发展;伴随着产业布局变化,就业空间分布改变,快速推进卫星城城镇化。
    (2)上海CBD与子中心之间以信息服务流为主;子中心之间以生产制造流为主。
    (3)发挥政策优势,优化上海都市区产业布局,加强分工与协作;积极发挥上海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各卫星城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各卫星城之间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上海大都市区产业空间关联和组织形态图为材料,涉及上海的辐射作用、产业联系和产业协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国高科技产业的龙头,具有产业带动功能。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原有的低端产业逐步退出,转移到在卫星城迅速发展;随着卫星城的产业发展,吸引大量的劳动力的涌入,原来在上海市区就业的低端劳动力向卫星城迁移,就业空间分布改变,快速推进卫星城城镇化。
    【小问2详解】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读图可知,上海CBD中心商务区以技术研发为主,与子中心之间以信息服务流为主;子中心之间以生产制造为主,以生产制造流为主。
    【小问3详解】
    合理建议可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协作、加快产业升级等方面回答。继续完善交通运输网建设,建设交通及信息一体化网络; 加强城市间的联系;搞好资源的整合和整体规划;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分工。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全环境治理协调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宜居生态环境。日发电量
    (×10⁴kW)
    排水量
    (m³/s)
    宝瓶口最大
    进水流量(m³/s)
    调峰70.30
    655
    240
    最小19.14
    174

    相关试卷

    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②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如图所示,甲地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该气压带为,此时图中地区的气流特征是, 甲 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4,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94,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②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如图所示,甲地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该气压带为,此时图中地区的气流特征是, 甲 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题,共60分), 图中①代表, 福州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